一种排水管网雨污水排放智能监管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3946859发布日期:2023-04-26 08:34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水管网雨污水排放智能监管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污水监管,具体为一种排水管网雨污水排放智能监管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城市污水中除含有大量有机物及病菌、病毒外,由于工业的高度发展,工业废水的水量水质日趋复杂和径流污水的污染日趋严重,其中,黑臭水体产生的核心原因在管网,管网雨污混接问题是造成河湖水质污染、污水处理厂运行能效低的问题。

2、现有在城市排水管网雨污混接排查方面,通常采取全面排查方式,对片区内所有管道进行逐一内窥检测;该方法不仅耗时耗力,造成排查费用高,且排查结果具有偶然性,难以全部发现管网雨污混接问题,缺乏高效的雨污混接诊断技术;其评估结果也存在暂时性和时效局限性,不能全天候动态识别排水管网雨污混接问题;申请公布号cn113256090a公开了一种片区雨污管网混接情况评估方法,采用人工采集的水质评价雨污混接程度,未综合考虑水量液位影响,且不是基于在线数据,因此难以实现动态实时雨污混接风险评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水管网雨污水排放智能监管方法及系统,解决以下技术问题:

2、如何动态快速的实现对雨污混接评估及整治评价。

3、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4、一种排水管网雨污水排放智能监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5、s1、采集区域降雨信息,根据降雨信息判断评估策略;

6、所述评估策略包括雨水管网节点旱天混接评估策略及污水管网节点雨天入流评估策略;

7、s2、采集节点信息,根据节点信息执行评估策略,获得评估结果;

8、所述节点信息基于实时在线数据获得,包括节点流量信息、液位信息及水质信息;

9、s3、根据评估策略确定对应的治理后评价策略,根据治理后评价策略判断治理的效果。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评估策略的判断过程为:

11、若当前日期未降雨且该日期之前未降雨天数大于3,则判断为旱天,执行雨水管网节点旱天混接评估策略;

12、若当前日期累计降雨大于5mm,则判断为雨天,执行污水管网节点雨天入流评估策略。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雨水管网节点旱天混接评估策略为:

14、获取节点流量信息中的节点旱天日累计流量qdry及液位信息中的管网节点上游汇水面积sliq;

15、通过公式获得混接指数mirp;

16、将混接指数mirp与预设阈值m1、m2、m3及m4进行比对:

17、若mirp>m1,则判断为严重混接;

18、若mirp∈[m1,m2),则判断为中度混接;

19、若mirp∈[m2,m3),则判断为轻度混接;

20、若mirp∈[m3,m4),则判断为较轻度混接;

21、若mirp<m4,则判断为无混接;

22、其中,cr为校正系数,所述校正系数cr根据汇水属性确定。

2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污水管网节点雨天入流评估策略为:

24、获取节点流量信息中的污水管网节点雨天的时累计流量qhr及污水管网节点旱天的时累计流量qhd;

25、获取液位信息中的污水管网节点雨天的时平均液位yhr及雨天对应时段的时平均液位yhd及管网节点上游汇水面积sliq;

26、通过公式获得入流指数iisp;

27、将入流指数iisp与预设阈值i1、i2、i3进行比较:

28、若iisp>i1,则判断为严重混接;

29、若iisp∈[i1,i2),则判断为中度混接;

30、若iisp∈[i2,i3),则判断为轻度混接;

31、若iisp<i3,则判断为无混接;

32、其中,dm节点管径值;nf为负荷校正系数,所述负荷校正系数根据雨天液位与污水管网节点井深比值确定;cr为校正系数,所述校正系数cr根据汇水属性确定;n为水质信息中的检测指标项数,j∈[1,n];indexdj为第j项指标旱天的时平均值;indexrj为第j项指标雨天的时平均值;τj为指标加权系数,α1、α2及α3为预设权重系数。

33、在一个实施例中,水质信息中的检测指标项包括cod、氨氮及总磷指标。

3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雨水管网节点旱天混接评估策略对应的治理后评价策略为:

35、通过公式p=e1(qi)+e2(qbi)+e3(wbi)获得雨水管网节点雨污混接治理评价值p;

36、将p与预设阈值p1、p2进行比对:

37、若p≥p1,则判断该雨污混接治理工程效果良好;

38、若p1>p≥p2,则判断该雨污混接治理工程效果合格;

39、若p<p2,则判断该雨污混接治理工程效果不合格;

40、其中,qi为雨污混接治理后雨水节点旱天日累计排放量,e1为qi评价值对应函数;qbi为雨污混接治理前后雨水节点旱天日累计排放量变化值,e2为qbi评价值对应函数;wbi为雨污混接治理前后雨水节点雨天水质变化值,e3为wbi评价值对应函数。

4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雨污混接治理前后雨水节点旱天日累计排放量变化值

42、其中,qad为雨污混接点位治理后旱天的日累计排放流量;qbd为雨污混接点位治理前旱天的日累计排放流量;

43、所述雨污混接治理前后雨水节点雨天水质变化值

44、其中,cwqia为雨污混接点位治理后的cwqi值;cwqib为雨污混接点位治理前的cwqi值;n为水质信息中的检测指标项数,j∈[1,n];indexdj为第j项指标旱天的时平均值;indexrj为第j项指标雨天的时平均值;τj为指标加权系数,且

4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污水管网节点雨天入流评估策略对应的治理后评价策略为:

46、通过公式x=v1(hyi)+v2(hwi)+v3(yyi)+v4(ywi)获得污水管网节点雨污混接治理评价值x;

47、将x与预设阈值x1、x2进行比对:

48、若x≥x1,则判断该雨污混接治理工程效果良好;

49、若x1>x≥x2,则判断该雨污混接治理工程效果合格;

50、若x<x2,则判断该雨污混接治理工程效果不合格;

51、其中,hyi为污水管网雨污混接治理后雨天旱天同一时段液位变化值;v1为hyi评价值对应函数;hwi为污水管网雨污混接治理后雨天旱天同一时段液位变化值,v2为hwi评价值对应函数;yyi为污水管网雨污混接治理前后雨天同一时段液位变化值,v3为yyi评价值对应函数;ywi为污水管网雨污混接治理前后雨天同一时段水质变化值,v4为ywi评价值对应函数。

52、一种排水管网雨污水排放智能监管系统,所述系统用于执行所述排水管网雨污水排放智能监管方法。

5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54、(1)本发明通过获取评估节点对应的实时在线数据中的节点信息,通过将节点信息应用至对应的评估策略中,进而能给准确、实时的对节点的混接状态进行评估,进而能给在出现混接问题时及时的采取治理,避免污水对水域造成污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