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调度排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4724667发布日期:2023-07-07 19:29阅读:21来源:国知局
静态调度排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交通运输的,尤其是涉及一种静态调度排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目前公交排班与调度常用方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阶段优化,另一类是整体优化。分阶段优化方法通常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生成一个基础时刻表,包括对运营时段划分,并确定各时段的发车频率与间隔。第二步,细化时刻表,确定每车次的发车时间。第三步,在已知详细时刻表的基础上,完善车辆排班方案和司乘排班计划。而整体优化的方法中,通常将时刻表优化和排班方案的制订融合在一个模型中进行。因为包含两部分内容,这一类模型一般构建成双层或多层规划问题,且一般为多目标优化,还要给目标设计优先级。多层规划问题在求解的时候,本质上和分阶段优化有相通之处,但问题设计过程中复杂度较高,算法计算时间长。

2、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排班调度方法是由调度人员每天制作排班计划,但这会占用调度人员大量时间。虽然目前的公交公司有一些离线软件能够提供一定的排班辅助功能,但调度人员操作的主导地位并没有改变,效率提高幅度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减弱公交公司设计司乘排班方案时对经验丰富的调度人员的依赖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静态调度排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静态调度排班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时段划分基础数据;

3、根据所述时段划分数据制定初始基础时刻表;

4、获取行程平均时间以及车辆电池容量;

5、根据行程平均时间以及车辆电池容量预估司乘人员所需数量以及车辆所需数量;

6、获取车辆排班通用参数;

7、根据所述初始基础时刻表与所述车辆排班通用参数制定行车时刻表以及车辆调度计划;

8、获取司乘排班通用参数;

9、根据所述司乘排班通用参数、所述行车时刻表以及所述车辆调度计划,制定司乘排班方案。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静态调度排班系统将静态排班计划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静态调度排班系统根据时段划分基础数据制定初始基础时刻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获取到的行程平均时间以及车辆电池容量,初步估算所需要的司乘人员数量以及车辆数量,继而根据生成的初始基础时刻表,以及获取到的车辆排班通用参数制定行车时刻表以及车辆调度计划,得到细化的车辆排班方案;最后,在对劳动组织进行编排时,静态调度排班系统在细化的排班方案的基础上,根据预设的劳动规则,制定司乘排班方案,将时刻表优化和排班方案进行融合考虑,将两种常用方法的优势结合起来,实现了智能排班、动态调度,进而提高了公交准点率,减少了乘客平均等待时间成本、车辆到发时刻表延误成本。

11、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获取历史排班信息,所述历史排班信息中至少包括司乘人员编号以及对应的历史排班信息,所述历史排班信息至少包括班种类型;

12、根据所述司乘人员编号查询对应的历史排班信息;

13、根据所述历史排班信息计算距离当前时间节点最近的班种类型对应的持续次数,并记为当前班种持续次数。

14、将所述当前班种持续次数与预设的持续次数标准值进行对比;

15、所述当前班种持续次数达到预设的持续次数标准值,则更换所述司乘人员此次排班的班种类型;

16、将若干所述司乘人员更换后的排班类型设置为司乘排班通用参数。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静态调度排班系统在对公交公司在职的司乘人员制定排班计划时,会充分考虑司乘人员连续驾驶同一班种类型的次数,若是该次数达到静态调度排班系统中预设的持续次数标准值,那么静态调度排班系统在本次排班计划中,会自动更换该司乘人员对应的班种类型,有助于减少司乘人员长期驾驶同一班种类型带来的疲倦感。

18、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根据所述历史排班信息计算截止当前时间节点所有司乘人员编号对应的连续工作天数;

19、将所述连续工作天数与预设的工作时长标准值进行对比;

20、若将所述连续工作天数达到预设的工作时长标准值,则将所述司乘人员编号剔除;

21、将剩余的司乘人员编号设置为司乘排班通用参数。

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静态调度排班系统在对公交公司在职的司乘人员制定排班计划时,会检查每一位司乘人员当前已经连续工作的天数,并将其与预设的工作时长标准值进行对比,若是存在某位司乘人员对应的连续工作天数已经达到了预设的工作时长标准值,静态调度排班系统会在排班计划中将其对应的司乘人员编号剔除,不对其进行排班,减少司乘人员长期驾驶车辆的情况,进而降低司乘人员因疲劳驾驶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可能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判断距离当前时间节点最近的班种类型是否为夜班;

23、若距离当前时间节点最近的班种类型为夜班,则将所述司乘人员此次排班对应班种类型修改为日班。

2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静态调度排班系统在查询到司乘人员上一次值班对应的班种类型为夜班时,静态调度排班系统在制定本次司乘排班方案时,会将其本次的值班的班种类型修改为日班,尽量保证司乘人员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进而降低司乘人员由于疲劳驾驶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可能性。

25、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若距离当前时间节点最近的班种类型并非为夜班,则根据所述司乘人员编号在所述司乘排班通用参数中查询所述司乘人员编号对应的司乘人员年龄;

26、将查询到的所述司乘人员年龄与预设的标准年龄值进行对比;

27、若所述司乘人员年龄达到预设的标准年龄值,则更换所述司乘人员编号对应的班种类型,且更换的班种类型不可为夜班。

2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当司乘人员的年龄较大时,身体机能以及反应能力会迅速下降,而夜班对于司乘人员的专注力要求较高,因此一旦司乘人员达到一定的年龄值,静态调度排班系统在进行排班时,不会为其安排夜班,有助于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9、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获取请假信息单;

30、从所述请假信息单中查询是否存在司乘人员编号;

31、若所述请假信息单中存在司乘人员编号,则在司乘排班通用参数中将所述司乘人员编号剔除。

3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静态调度排班系统在制定排班计划时,会将已经提交了请假申请的司乘人员对应的司乘人员编号从排班计划中剔除,减少了静态调度排班系统误将请假人员也进行排班的可能,进而减少了静态调度排班系统生成的排班计划无法应用在实际的车辆运营中的情况。

33、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历史客流数据或是预测客流数据、线路方向信息表、线路运营起止时间信息表、发车间隔的最小值、人均上下公交车时间、子时段发车间隔最大值的扩大倍数。

3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时段划分基础数据中包括历史客流数据或是预测客流数据、线路方向信息表、线路运营起止时间信息表、发车间隔的最小值、人均上下公交车时间、子时段发车间隔最大值的扩大倍数,使得静态调度排班系统根据以上数据制定的初始基础时刻表更加贴合车辆运行的实际情况。

35、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静态调度排班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装置包括:时段划分基础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时段划分基础数据;

36、初始基础时刻表制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时段划分数据制定初始基础时刻表;

37、额外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行程平均时间以及车辆电池容量;

38、人员数以及车辆数预测模块,用于根据行程平均时间以及车辆电池容量预估司乘人员所需数量以及车辆所需数量;

39、车辆排班通用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排班通用参数;

40、车辆调度计划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初始基础时刻表与所述车辆排班通用参数制定行车时刻表以及车辆调度计划;

41、司乘排班通用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司乘排班通用参数;

42、司乘排班方案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司乘排班通用参数、所述行车时刻表以及所述车辆调度计划,制定司乘排班方案。

43、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任一种静态调度排班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44、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任一种静态调度排班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4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46、1.静态调度排班系统将静态排班计划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静态调度排班系统根据时段划分基础数据制定初始基础时刻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获取到的行程平均时间以及车辆电池容量,初步估算所需要的司乘人员数量以及车辆数量,继而根据生成的初始基础时刻表,以及获取到的车辆排班通用参数制定行车时刻表以及车辆调度计划,得到细化的车辆排班方案;最后,在对劳动组织进行编排时,静态调度排班系统在细化的排班方案的基础上,根据预设的劳动规则,制定司乘排班方案,将时刻表优化和排班方案进行融合考虑,将两种常用方法的优势结合起来,实现了智能排班、动态调度,进而提高了公交准点率,减少了乘客平均等待时间成本、车辆到发时刻表延误成本;

47、2.由于当司乘人员的年龄较大时,身体机能以及反应能力会迅速下降,而夜班对于司乘人员的专注力要求较高,因此一旦司乘人员达到一定的年龄值,静态调度排班系统在进行排班时,不会为其安排夜班,有助于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