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仓储物流全链路订单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38849发布日期:2023-03-29 01:28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仓储物流全链路订单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仓储订单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仓储物流全链路订单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全球运营战略和供应链管理理念的不断深入,政府部门和物流企业越来越意识到,落后的物流管理将使仓储的运营成本大大增加,同时也会使仓储在需求多样化的市场面前处于被动地位,仓储作为整个物流系统的一部分,它在原产地、消费地,或者在这两地之间存储管理包括原材料、在制品、成品等物品,并且向管理者提供有关存储物品的状态、条件和处理情况等信息,从物流发达国家来看,仓储在物流战略中的重要性同益提高,在物流管理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并已成为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环节。
3.尽管国内一些厂商能够提供仓储管理软件,但是大多数没有结合先进的管理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仅仅是实现了计算机对仓储作业的模拟,功能范围仅仅是在“四堵墙里面”,与真正的仓储管理系统还有很大的差距,而物流配送作为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应该注重对物流活动全过程的管理,也就是从供应链整体而不是仓储自身的角度出发来管理,因此仓储对于存量巨大、存货品种繁多的物流配送,无法有效的提高仓库利用率,库存控制较差,可见,我国在物流仓储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还远远不够,因此我门提出一种智能仓储物流全链路订单管理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智能仓储物流全链路订单管理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单元、货物入库单元、货物出库单元、基础信息管理单元、订单库存数据单元、系统维护单元、物流状态更新单元与数据备份单元;
5.基础信息管理单元,其用于仓储中货物订单的监控,在针对货物成本监控的同时并及时对货物进行补充;
6.订单库存数据单元,其用于针对货物的进仓量与出仓量进行数据记录,并将数据记录成册;
7.系统维护单元,其用于针对订单在物流过程中的情况进行实时追踪,并对订单信息安全进行维护;
8.物流状态更新单元,其用于对各个订单的物流运输状态进行实时更新;
9.数据备份单元,其用于对签收的订单信息进行数据备份,并取消对其的数据实时监控。
10.优选的,中央处理单元用于系统内部的数据处理,负责读取指令,对指令译码并执行指令;
11.货物入库单元,其用于与供应端的数据对接,使供应端的数据信息连入系统;
12.货物出库单元,其用于与消费端的数据对接,使消费端的数据信息连入系统。
13.优选的,货物入库单元的输入端外接有供应端,所述货物出库单元的输出端外接有消费端,所述供应端包括货物供应单元、供应能力评价单元与货物信息单元一,所述消费端包括货物到货提醒单元、货物提取单元与货物信息单元二。
14.优选的,货物供应单元用于对仓储内部提供货物量,以此保证仓储中货物存储量充足,从而提高响应速度和效率、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15.供应能力评价单元,其通过产品质量、价格、加工能力、运输距离和技术实力诸多因素来对供应端进行评价,及时调整伙伴群体,做到对合作伙伴的动态选择;通过诸多因素选择供应端成员,从而决定了物流全链路的运行平稳度和运行效能,通过物流全链路上成员之间的合作和能力的协同,来有效地实现各种资源的集成与优化利用;
16.货物信息单元一,其用于让供应端及时了解到准确有效的货物实时信息,信息实现与供应端的共享,为供应端的业务工作带去方便和效率,从而能够为核心企业做更好的供应和售后服务工作。
17.优选的,货物到货提醒单元,通过实时监控货物物流运输情况,并将到的货物及时推送给消费用户,便于实现系统在全链路订单管理中的实时性;
18.货物提取单元,通过消费用户将签收后的订单进行数据收集,并将其信息输送给仓储物流全链路订单管理系统,从而降低系统的监控量;
19.货物信息单元二,其用于让消费端及时了解到准确有效的货物实时信息,信息实现与消费端的共享。
20.优选的,基础信息管理单元包括输入模块、经济订货平衡模块、货物库存控量模块、货物库存采购模块和输出模块;
21.经济订货平衡模块通过识别持有库存成本与订货成本之和最小的订货批量,进而平衡订货成本和库存成本,确定一个最佳的订货数量来实现最低总库存成本的方法,其通过订货数量计算公式实现,其公式如下:
22.其中qr指经济订货批量,a指货物年需求总量,b指每次定货成本,ci指仓储货物年保管费用,从而根据仓储的库存控制特点进行设计和决策。
23.优选的,货物库存控量模块用于确定物流配送库存及服务水平之间的关系,在不确定性较大的情形下,仓储物流配送常常需维持一定的安全库存量,以提高服务水平,而高服务水平必然带来高库存量,因此,通过安全库存风险模型来对安全库存数量进行优化,设某商品的需求量为随机变量r(r≥0),p(r)为商品需求量为r的概率s为安全库存量,c为单位商品缺货损失费用,k为单位商品过剩损失费用,对随机需求变量r,当需求量大于安全库存量而产生的缺货损失为:
[0024][0025]
当安全库存量大于实际需求量而产生过剩损失为:
[0026][0027]
对物流配送企业而言,在利益和风险之间作一个权衡就自然而然转化为在过剩损
失和缺货损失之间作一个权衡,为此,引入安全库存系数仅(o≤α≤1)来建立物流配送仓储安全库存风险模型,设物流配送仓储考虑全链路链上各种因素,将安全库存系数定为α,它表示缺货的权重,于是货物过剩的权重为1-α,仓储决策者根据市场需求,并考虑到供应端、商品的特点等因素由主观偏好确定安全库存系数α。于是,包含缺货损失、过剩损失下的安全库存风险函数,如下式所示:
[0028][0029]
当α=l/2时,此时决策者风险的风险偏好呈中性,最优的安全库存s满足上
[0030]
当α=1时,此时最优的安全库存s满足此时决策者完全厌恶风险,也就是不允许缺货的情况出现,只考虑缺货带来的风险,要求按照最大需求量来备货。
[0031]
当α=0时,此时决策者风险偏好是完全不允许过剩的,此时最优的安全库存s满足从而s=0,即只考虑过剩带来的风险,这时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严格按照合同来备货;
[0032]
从上面分析可以得知,当单位商品缺货损失费用c和单位商品过剩损失费用k一定时,安全库存量由α的取值决定,通过以上模型计算出的安全库存系数α越小,此时可以适当缩减库存量,以使得库存风险减小。
[0033]
优选的,供应端的输出端与货物入库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货物入库单元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输出端均与基础信息管理单元、订单库存数据单元、货物出库单元和系统维护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货物出库单元的输出端与消费端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系统维护单元的输出端均与物流状态更新单元和数据备份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基础信息管理单元与订单库存数据单元之间双向连接,所述物流状态更新单元与数据备份单元之间双向连接。
[0034]
优选的,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经济订货平衡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经济订货平衡模块的输出端与货物库存控量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货物库存控量模块的输出端与货物库存采购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货物库存采购模块的输出端与输出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
[003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仓储物流全链路订单管理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36]
该智能仓储物流全链路订单管理系统,以现代物流配送自动化立体仓库为基础,对于存量巨大、存货品种繁多的物流配送,提高仓库利用率,保持高效率的货物周转,实施精确的库存控制,通过上述方法,可对物流配送企业中的货物设定相应的安全库存,安全库存一经设定,通过便对库存货物的数量进行全程跟踪,一旦库存货物的数量小于系统设定的安全库存数量,就要进行相应的货物采购活动,从而可以是物流配送企业更加科学地对货物进行采购与库存管理。
附图说明
[0037]
图1为本发明的智能仓储物流全链路订单管理系统框图;
[0038]
图2为本发明的基础信息管理单元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0]
实施例一:
[0041]
请参阅图1-2,一种智能仓储物流全链路订单管理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单元、货物入库单元、货物出库单元、基础信息管理单元、订单库存数据单元、系统维护单元、物流状态更新单元与数据备份单元;
[0042]
基础信息管理单元,其用于仓储中货物订单的监控,在针对货物成本监控的同时并及时对货物进行补充;
[0043]
订单库存数据单元,其用于针对货物的进仓量与出仓量进行数据记录,并将数据记录成册;
[0044]
系统维护单元,其用于针对订单在物流过程中的情况进行实时追踪,并对订单信息安全进行维护;
[0045]
物流状态更新单元,其用于对各个订单的物流运输状态进行实时更新;
[0046]
数据备份单元,其用于对签收的订单信息进行数据备份,并取消对其的数据实时监控。
[0047]
此实施例中,中央处理单元用于系统内部的数据处理,负责读取指令,对指令译码并执行指令;
[0048]
货物入库单元,其用于与供应端的数据对接,使供应端的数据信息连入系统;
[0049]
货物出库单元,其用于与消费端的数据对接,使消费端的数据信息连入系统。
[0050]
此实施例中,货物入库单元的输入端外接有供应端,货物出库单元的输出端外接有消费端,供应端包括货物供应单元、供应能力评价单元与货物信息单元一,消费端包括货物到货提醒单元、货物提取单元与货物信息单元二。
[0051]
此实施例中,货物供应单元用于对仓储内部提供货物量,以此保证仓储中货物存储量充足,从而提高响应速度和效率、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0052]
供应能力评价单元,其通过产品质量、价格、加工能力、运输距离和技术实力诸多因素来对供应端进行评价,及时调整伙伴群体,做到对合作伙伴的动态选择;通过诸多因素选择供应端成员,从而决定了物流全链路的运行平稳度和运行效能,通过物流全链路上成员之间的合作和能力的协同,来有效地实现各种资源的集成与优化利用;
[0053]
货物信息单元一,其用于让供应端及时了解到准确有效的货物实时信息,信息实现与供应端的共享,为供应端的业务工作带去方便和效率,从而能够为核心企业做更好的供应和售后服务工作。
[0054]
此实施例中,货物到货提醒单元,通过实时监控货物物流运输情况,并将到的货物
及时推送给消费用户,便于实现系统在全链路订单管理中的实时性;
[0055]
货物提取单元,通过消费用户将签收后的订单进行数据收集,并将其信息输送给仓储物流全链路订单管理系统,从而降低系统的监控量;
[0056]
货物信息单元二,其用于让消费端及时了解到准确有效的货物实时信息,信息实现与消费端的共享。
[0057]
此实施例中,基础信息管理单元包括输入模块、经济订货平衡模块、货物库存控量模块、货物库存采购模块和输出模块;
[0058]
经济订货平衡模块通过识别持有库存成本与订货成本之和最小的订货批量,进而平衡订货成本和库存成本,确定一个最佳的订货数量来实现最低总库存成本的方法,其通过订货数量计算公式实现,其公式如下:
[0059]
其中qr指经济订货批量,a指货物年需求总量,b指每次定货成本,ci指仓储货物年保管费用,从而根据仓储的库存控制特点进行设计和决策。
[0060]
此实施例中,货物库存控量模块用于确定物流配送库存及服务水平之间的关系,在不确定性较大的情形下,仓储物流配送常常需维持一定的安全库存量,以提高服务水平,而高服务水平必然带来高库存量,因此,通过安全库存风险模型来对安全库存数量进行优化,设某商品的需求量为随机变量r(r≥0),p(r)为商品需求量为r的概率s为安全库存量,c为单位商品缺货损失费用,k为单位商品过剩损失费用,对随机需求变量r,当需求量大于安全库存量而产生的缺货损失为:
[0061][0062]
当安全库存量大于实际需求量而产生过剩损失为:
[0063][0064]
对物流配送企业而言,在利益和风险之间作一个权衡就自然而然转化为在过剩损失和缺货损失之间作一个权衡,为此,引入安全库存系数仅(o≤α≤1)来建立物流配送仓储安全库存风险模型,设物流配送仓储考虑全链路链上各种因素,将安全库存系数定为α,它表示缺货的权重,于是货物过剩的权重为1-α,仓储决策者根据市场需求,并考虑到供应端、商品的特点等因素由主观偏好确定安全库存系数α。于是,包含缺货损失、过剩损失下的安全库存风险函数,如下式所示:
[0065][0066]
当α=l/2时,此时决策者风险的风险偏好呈中性,最优的安全库存s满足上
[0067]
当α=1时,此时最优的安全库存s满足此时决策者完全厌恶风险,
也就是不允许缺货的情况出现,只考虑缺货带来的风险,要求按照最大需求量来备货。
[0068]
当α=0时,此时决策者风险偏好是完全不允许过剩的,此时最优的安全库存s满足从而s=0,即只考虑过剩带来的风险,这时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严格按照合同来备货;
[0069]
从上面分析可以得知,当单位商品缺货损失费用c和单位商品过剩损失费用k一定时,安全库存量由α的取值决定,通过以上模型计算出的安全库存系数α越小,此时可以适当缩减库存量,以使得库存风险减小。
[0070]
此实施例中,供应端的输出端与货物入库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货物入库单元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中央处理单元的输出端均与基础信息管理单元、订单库存数据单元、货物出库单元和系统维护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货物出库单元的输出端与消费端的输入端相连接,系统维护单元的输出端均与物流状态更新单元和数据备份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基础信息管理单元与订单库存数据单元之间双向连接,物流状态更新单元与数据备份单元之间双向连接。
[0071]
此实施例中,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经济订货平衡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经济订货平衡模块的输出端与货物库存控量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货物库存控量模块的输出端与货物库存采购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货物库存采购模块的输出端与输出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
[0072]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0073]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74]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