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车辆碳排放数据进行碳普惠激励的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639907发布日期:2023-03-29 01:46阅读:50来源:国知局
基于车辆碳排放数据进行碳普惠激励的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节能减排智能计算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基于车辆碳排放数据进行碳普惠激励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2.现阶段,汽车碳排放占我国交通领域碳排放80%以上,占全社会碳排放7.5%左右;传统的机动车碳排放算法大多通过车辆的排量及车辆日均行驶里程等数据进行模糊估算,与实际碳排放数据相差较大,无法做到较为精准的计算;相比较之下,车联网系统对于机动车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碳排放的精确计算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如果能够对于机动车行驶时产生的碳排放进行精准的计算,则可以更好的量化机动车停驶减排为整个社会所带来的减排量;因此,有必要提出基于车辆碳排放数据进行碳普惠激励的系统及方法,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4.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基于车辆碳排放数据进行碳普惠激励的系统,包括:
5.车载数据采集碳排放监控分系统:采集用户车辆碳排放监控数据,并上传至系统碳排放数据分析平台;
6.车辆行驶碳排放量计算分系统:系统碳排放数据分析平台根据用户车辆碳排放监控数据计算用户行驶的碳排放量;
7.车辆停驶减排量计算分系统:系统碳排放数据分析平台根据用户行驶的碳排放量,设定基准线的基准线区域及基准时间,计算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减排量;
8.车辆停驶减排激励分系统:将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减排量转化为相应的碳积分发放到车辆用户账户;通过车辆用户账户中所拥有的碳积分转化为多种支付换算方式,在系统的碳惠商城平台中进行兑换权益智能积累转换。
9.优选的,车载数据采集碳排放监控分系统,包括:
10.碳排放车载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用户车辆行驶运行数据;用户车辆行驶运行数据包括:车辆行驶里程数据、行驶速度数据及发动机运行时间数据;
11.车辆所处位置采集定位模块:采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车辆所处位置数据;车辆所处位置数据包括:车辆临时停止位置数据及车辆长时间停止位置数据;
12.排放数据汇总传输通信模块:将所采集的用户车辆行驶运行数据及车辆所处位置数据汇总存储,获得用户车辆碳排放监控数据,并上传至系统碳排放数据分析平台。
13.优选的,车辆行驶碳排放量计算分系统,包括:
14.燃油车辆行驶碳排放量计算单元:使用采集到的用户燃油车辆碳排放监控数据计算用户燃油车辆行驶的碳排放量;
15.电动车辆行驶碳排放量计算单元:使用采集到的用户电动车辆碳排放监控数据计算用户电动车辆行驶的碳排放量。
16.优选的,车辆停驶减排量计算分系统,包括:
17.基准线区域碳排放计算单元:根据用户行驶的碳排放量,计算基准线区域车辆每日碳排放量;基准线的设定包括以选定地域范围内车辆日均出行排放量设定为基准线排放量、以选定地域范围设定为基准线区域和以选定时间设定为基准时间;
18.低于基准线减排量计算单元:计算基准时间前一天有开车出行且出行排放量低于基准线时的低碳普惠减排量;
19.未开车碳普惠减排量计算单元:计算基准时间前一天的未开车碳普惠减排量。
20.优选的,车辆停驶减排激励分系统,包括:
21.停驶碳积分计算统计单元:计算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所得碳积分,并对多个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所得碳积分进行统计,获得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所得碳积分统计值;
22.减排量转化碳积分单元:根据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所得碳积分统计值,统计获得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减排量;将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减排量转化为相应的碳积分发放到车辆用户账户;
23.支付换算权益智能积累单元:根据统计获得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减排量,通过车辆用户账户中所拥有的碳积分转化为纯碳积分支付换算方式或积分加现金支付换算方式,在系统的碳惠商城平台中进行兑换权益智能积累转换。
24.本发明提供了基于车辆碳排放数据进行碳普惠激励的方法,包括:
25.s100:采集用户车辆碳排放监控数据,并上传至系统碳排放数据分析平台;
26.s200:系统碳排放数据分析平台根据用户车辆碳排放监控数据计算用户行驶的碳排放量;
27.s300:系统碳排放数据分析平台根据用户行驶的碳排放量,设定基准线的基准线区域及基准时间,计算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减排量;
28.s400:将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减排量转化为相应的碳积分发放到车辆用户账户;通过车辆用户账户中所拥有的碳积分转化为多种支付换算方式,在系统的碳惠商城平台中进行兑换权益智能积累转换。
29.优选的,s100,包括:
30.s101:采集用户车辆行驶运行数据;用户车辆行驶运行数据包括:车辆行驶里程数据、行驶速度数据及发动机运行时间数据;
31.s102:采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车辆所处位置数据;车辆所处位置数据包括:车辆临时停止位置数据及车辆长时间停止位置数据;
32.s103:将所采集的用户车辆行驶运行数据及车辆所处位置数据汇总存储,获得用户车辆碳排放监控数据,并上传至系统碳排放数据分析平台。
33.优选的,s200,包括:
34.s201:使用采集到的用户燃油车辆碳排放监控数据计算用户燃油车辆行驶的碳排
放量;
35.s202:使用采集到的用户电动车辆碳排放监控数据计算用户电动车辆行驶的碳排放量。
36.优选的,s300,包括:
37.s301:根据用户行驶的碳排放量,计算基准线区域车辆每日碳排放量;基准线的设定包括以选定地域范围内车辆日均出行排放量设定为基准线排放量、以选定地域范围设定为基准线区域和以选定时间设定为基准时间;
38.s302:计算基准时间前一天有开车出行且出行排放量低于基准线时的低碳普惠减排量;
39.s303:计算基准时间前一天的未开车碳普惠减排量。
40.优选的,s400,包括:
41.s401:计算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所得碳积分,并对多个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所得碳积分进行统计,获得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所得碳积分统计值;
42.s402:根据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所得碳积分统计值,统计获得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减排量;将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减排量转化为相应的碳积分发放到车辆用户账户;
43.s403:根据统计获得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减排量,通过车辆用户账户中所拥有的碳积分转化为纯碳积分支付换算方式或积分加现金支付换算方式,在系统的碳惠商城平台中进行兑换权益智能积累转换。
44.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45.本发明提供了基于车辆碳排放数据进行碳普惠激励的系统及方法,包括:车载数据采集碳排放监控分系统:采集用户车辆碳排放监控数据,并上传至系统碳排放数据分析平台;车辆行驶碳排放量计算分系统:系统碳排放数据分析平台根据用户车辆碳排放监控数据计算用户行驶的碳排放量;车辆停驶减排量计算分系统:系统碳排放数据分析平台根据用户行驶的碳排放量,设定基准线的基准线区域及基准时间,计算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减排量;车辆停驶减排激励分系统:将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减排量转化为相应的碳积分发放到车辆用户账户;通过车辆用户账户中所拥有的碳积分转化为多种支付换算方式,在系统的碳惠商城平台中进行兑换权益智能积累转换;进行停驶引导同时形成碳减排量,既可以有效助推全社会减排,又可以获得较为可观的收益,符合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同时增长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逻辑;可以为机动车停驶场景的碳普惠机制进行更公平的定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与技术支持,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
46.本发明所述的基于车辆碳排放数据进行碳普惠激励的系统及方法,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4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48.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车辆碳排放数据进行碳普惠激励的系统架构图。
49.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车辆碳排放数据进行碳普惠激励的系统框图。
50.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车辆碳排放数据进行碳普惠激励的方法步骤图。
51.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车辆碳排放数据进行碳普惠激励的方法s100实施例图。
52.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车辆碳排放数据进行碳普惠激励的方法s200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53.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基于车辆碳排放数据进行碳普惠激励的系统,包括:
54.车载数据采集碳排放监控分系统:采集用户车辆碳排放监控数据,并上传至系统碳排放数据分析平台;
55.车辆行驶碳排放量计算分系统:系统碳排放数据分析平台根据用户车辆碳排放监控数据计算用户行驶的碳排放量;
56.车辆停驶减排量计算分系统:系统碳排放数据分析平台根据用户行驶的碳排放量,设定基准线的基准线区域及基准时间,计算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减排量;
57.车辆停驶减排激励分系统:将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减排量转化为相应的碳积分发放到车辆用户账户;通过车辆用户账户中所拥有的碳积分转化为多种支付换算方式,在系统的碳惠商城平台中进行兑换权益智能积累转换。
58.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本发明提供了基于车辆碳排放数据进行碳普惠激励的系统,包括:
59.车载数据采集碳排放监控分系统:采集用户车辆碳排放监控数据,并上传至系统碳排放数据分析平台;
60.车辆行驶碳排放量计算分系统:系统碳排放数据分析平台根据用户车辆碳排放监控数据计算用户行驶的碳排放量;
61.车辆停驶减排量计算分系统:系统碳排放数据分析平台根据用户行驶的碳排放量,设定基准线的基准线区域及基准时间,计算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减排量;
62.车辆停驶减排激励分系统:将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减排量转化为相应的碳积分发放到车辆用户账户;通过车辆用户账户中所拥有的碳积分转化为多种支付换算方式,在系统的碳惠商城平台中进行兑换权益智能积累转换。
6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了基于车辆碳排放数据进行碳普惠激励的系统,包括:车载数据采集碳排放监控分系统:采集用户车辆碳排放监控数据,并上传至系统碳排放数据分析平台;车辆行驶碳排放量计算分系统:系统碳排放数据分析平台根据用户车辆碳排放监控数据计算用户行驶的碳排放量;车辆停驶减排量计算分系统:系统碳排放数据分析平台根据用户行驶的碳排放量,设定基准线的基准线区域及基准时间,计算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减排量;车辆停驶减排激励分系统:将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减排量转化为相应的碳积分发放到车辆用户账户;通过车辆用户账户中所拥有的碳积分转化为多种支付换算方式,在系统的碳惠商城平台中进行兑换权益智能积累转换;进行停驶引导同时形成碳减排量,既可以有效助推全社会减排,又可以获得较为可观的收益,符合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同时增长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逻辑;可以为机动车停驶场景的碳普惠机
制进行更公平的定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与技术支持,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
64.在一个实施例中,车载数据采集碳排放监控分系统,包括:
65.碳排放车载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用户车辆行驶运行数据;用户车辆行驶运行数据包括:车辆行驶里程数据、行驶速度数据及发动机运行时间数据;
66.车辆所处位置采集定位模块:采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车辆所处位置数据;车辆所处位置数据包括:车辆临时停止位置数据及车辆长时间停止位置数据;
67.排放数据汇总传输通信模块:将所采集的用户车辆行驶运行数据及车辆所处位置数据汇总存储,获得用户车辆碳排放监控数据,并上传至系统碳排放数据分析平台。
68.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车载数据采集碳排放监控分系统,包括:
69.碳排放车载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用户车辆行驶运行数据;用户车辆行驶运行数据包括:车辆行驶里程数据、行驶速度数据及发动机运行时间数据;
70.车辆所处位置采集定位模块:采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车辆所处位置数据;车辆所处位置数据包括:车辆临时停止位置数据及车辆长时间停止位置数据;
71.排放数据汇总传输通信模块:将所采集的用户车辆行驶运行数据及车辆所处位置数据汇总存储,获得用户车辆碳排放监控数据,并上传至系统碳排放数据分析平台。
72.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车载数据采集碳排放监控分系统,包括:碳排放车载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用户车辆行驶运行数据;用户车辆行驶运行数据包括:车辆行驶里程数据、行驶速度数据及发动机运行时间数据;车辆所处位置采集定位模块:采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车辆所处位置数据;车辆所处位置数据包括:车辆临时停止位置数据及车辆长时间停止位置数据;排放数据汇总传输通信模块:将所采集的用户车辆行驶运行数据及车辆所处位置数据汇总存储,获得用户车辆碳排放监控数据,并上传至系统碳排放数据分析平台。
73.在一个实施例中,车辆行驶碳排放量计算分系统,包括:
74.燃油车辆行驶碳排放量计算单元:使用采集到的用户燃油车辆碳排放监控数据计算用户燃油车辆行驶的碳排放量;
75.电动车辆行驶碳排放量计算单元:使用采集到的用户电动车辆碳排放监控数据计算用户电动车辆行驶的碳排放量。
76.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车辆行驶碳排放量计算分系统,包括:
77.燃油车辆行驶碳排放量计算单元:使用采集到的用户燃油车辆碳排放监控数据计算用户燃油车辆行驶的碳排放量;
78.电动车辆行驶碳排放量计算单元:使用采集到的用户电动车辆碳排放监控数据计算用户电动车辆行驶的碳排放量;
79.若车辆为燃油车,计算用户燃油车辆行驶的碳排放量,公式如下:
80.peg=σ
f,t,v
[ef
f,t,v
×
d]
[0081]
其中:
[0082]
peg为基准线区域车辆每日碳排放量,单位为kgco2;
[0083]
ef
f,t,v
为车辆在不同速度下行驶一公里的排放因子,单位为kgco2/km;
[0084]
f为燃料类型,如汽油、柴油;
[0085]
t为车辆类型,如小型载客汽车、微型载货汽车、轻型载货汽车、中型载货汽车、重型载货汽车;
[0086]
v为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单位为km/h;
[0087]
d为车辆行驶距离,单位为km;
[0088]
若车辆为电动车,计算用户电动车辆行驶的碳排放量,公式如下:
[0089]
pe
ga
=ef
co2,e
×
ec
×
(1+tdl)
×d[0090]
其中:
[0091]
pega为用户电动车辆行驶的碳排放量,单位为kgco2;
[0092]
ef
co2,e
为新能源汽车所消耗电力的碳排放因子kgco2/kwh;
[0093]
ec为新能源汽车单位公里电耗,单位为kwh/km;
[0094]
tdl为电力系统平均技术传输与分配损失系数;
[0095]
d为车辆行驶距离,单位为km。
[0096]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车辆行驶碳排放量计算分系统,包括:燃油车辆行驶碳排放量计算单元:使用采集到的用户燃油车辆碳排放监控数据计算用户燃油车辆行驶的碳排放量;电动车辆行驶碳排放量计算单元:使用采集到的用户电动车辆碳排放监控数据计算用户电动车辆行驶的碳排放量。
[0097]
在一个实施例中,车辆停驶减排量计算分系统,包括:
[0098]
基准线区域碳排放计算单元:根据用户行驶的碳排放量,计算基准线区域车辆每日碳排放量;基准线的设定包括以选定地域范围内车辆日均出行排放量设定为基准线排放量、以选定地域范围设定为基准线区域和以选定时间设定为基准时间;
[0099]
低于基准线减排量计算单元:计算基准时间前一天有开车出行且出行排放量低于基准线时的低碳普惠减排量;
[0100]
未开车碳普惠减排量计算单元:计算基准时间前一天的未开车碳普惠减排量。
[0101]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车辆停驶减排量计算分系统,包括:
[0102]
基准线区域碳排放计算单元:根据用户行驶的碳排放量,计算基准线区域车辆每日碳排放量;基准线的设定包括以选定地域范围内车辆日均出行排放量设定为基准线排放量、以选定地域范围设定为基准线区域和以选定时间设定为基准时间;
[0103]
低于基准线减排量计算单元:计算基准时间前一天有开车出行且出行排放量低于基准线时的低碳普惠减排量;
[0104]
未开车碳普惠减排量计算单元:计算基准时间前一天的未开车碳普惠减排量;
[0105]
若基准时间前一天有开车出行且出行排放量低于基准线:
[0106]
era=be-pe
[0107]
era为基准时间前一天有开车出行且出行排放量低于基准线碳普惠减排量,单位为kgco2;
[0108]
be:为基准线区域车辆每日碳排放量,单位为kgco2;
[0109]
pe为汽车基准时间前一天碳排放量,单位为kgco2;
[0110]
若基准时间前一天没有开车:
[0111]
er=be-le
[0112]
er为基准时间前一天没有开车碳普惠减排量,单位为kgco2;
[0113]
be为基准线区域车辆每日碳排放量,单位为kgco2;
[0114]
le为车主低碳出行每日碳排放量,单位为kgco2,可通过对于大众低碳出行数据进
行统计获得;
[0115]
其中基准线区域车辆每日碳排放量计算方式如下:
[0116]
peg=σ
f,t,v
[ef
f,t,v
×
d]
[0117]
其中:
[0118]
peg为基准线区域车辆每日碳排放量,单位为kgco2;
[0119]
ef
f,t,v
为车辆在不同速度下行驶一公里的排放因子,单位为kgco2/km;
[0120]
f为燃料类型,如汽油、柴油;
[0121]
t为车辆类型,如小型载客汽车、微型载货汽车、轻型载货汽车、中型载货汽车、重型载货汽车;
[0122]
v为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单位为km/h;
[0123]
d为车辆行驶距离,单位为km。
[0124]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车辆停驶减排量计算分系统,包括:基准线区域碳排放计算单元:根据用户行驶的碳排放量,计算基准线区域车辆每日碳排放量;基准线的设定包括以选定地域范围内车辆日均出行排放量设定为基准线排放量、以选定地域范围设定为基准线区域和以选定时间设定为基准时间;低于基准线减排量计算单元:计算基准时间前一天有开车出行且出行排放量低于基准线时的低碳普惠减排量;未开车碳普惠减排量计算单元:计算基准时间前一天的未开车碳普惠减排量。
[0125]
在一个实施例中,车辆停驶减排激励分系统,包括:
[0126]
停驶碳积分计算统计单元:计算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所得碳积分,并对多个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所得碳积分进行统计,获得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所得碳积分统计值;
[0127]
减排量转化碳积分单元:根据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所得碳积分统计值,统计获得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减排量;将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减排量转化为相应的碳积分发放到车辆用户账户;
[0128]
支付换算权益智能积累单元:根据统计获得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减排量,通过车辆用户账户中所拥有的碳积分转化为纯碳积分支付换算方式或积分加现金支付换算方式,在系统的碳惠商城平台中进行兑换权益智能积累转换。
[0129]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车辆停驶减排激励分系统,包括:
[0130]
停驶碳积分计算统计单元:计算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所得碳积分,并对多个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所得碳积分进行统计,获得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所得碳积分统计值;
[0131]
减排量转化碳积分单元:根据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所得碳积分统计值,统计获得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减排量;将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减排量转化为相应的碳积分发放到车辆用户账户;
[0132]
支付换算权益智能积累单元:根据统计获得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减排量,通过车辆用户账户中所拥有的碳积分转化为纯碳积分支付换算方式或积分加现金支付换算方式,在系统的碳惠商城平台中进行兑换权益智能积累转换;
[0133]
车辆停驶减排激励系统计算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所得碳积分的计算方式如下:
[0134]
cp=er*k
[0135]
其中:
[0136]
cp为碳积分;
[0137]
er为基准时间前一天碳普惠减排量,单位为kgco2;
[0138]
k为碳积分转换因子。
[0139]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车辆停驶减排激励分系统,包括:停驶碳积分计算统计单元:计算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所得碳积分,并对多个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所得碳积分进行统计,获得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所得碳积分统计值;减排量转化碳积分单元:根据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所得碳积分统计值,统计获得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减排量;将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减排量转化为相应的碳积分发放到车辆用户账户;支付换算权益智能积累单元:根据统计获得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减排量,通过车辆用户账户中所拥有的碳积分转化为纯碳积分支付换算方式或积分加现金支付换算方式,在系统的碳惠商城平台中进行兑换权益智能积累转换。
[0140]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车辆碳排放数据进行碳普惠激励的方法,包括:
[0141]
s100:采集用户车辆碳排放监控数据,并上传至系统碳排放数据分析平台;
[0142]
s200:系统碳排放数据分析平台根据用户车辆碳排放监控数据计算用户行驶的碳排放量;
[0143]
s300:系统碳排放数据分析平台根据用户行驶的碳排放量,设定基准线的基准线区域及基准时间,计算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减排量;
[0144]
s400:将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减排量转化为相应的碳积分发放到车辆用户账户;通过车辆用户账户中所拥有的碳积分转化为多种支付换算方式,在系统的碳惠商城平台中进行兑换权益智能积累转换。
[0145]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本发明提供了基于车辆碳排放数据进行碳普惠激励的方法,包括:采集用户车辆碳排放监控数据,并上传至系统碳排放数据分析平台;系统碳排放数据分析平台根据用户车辆碳排放监控数据计算用户行驶的碳排放量;系统碳排放数据分析平台根据用户行驶的碳排放量,设定基准线的基准线区域及基准时间,计算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减排量;将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减排量转化为相应的碳积分发放到车辆用户账户;通过车辆用户账户中所拥有的碳积分转化为多种支付换算方式,在系统的碳惠商城平台中进行兑换权益智能积累转换。
[0146]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了基于车辆碳排放数据进行碳普惠激励的方法,包括:采集用户车辆碳排放监控数据,并上传至系统碳排放数据分析平台;系统碳排放数据分析平台根据用户车辆碳排放监控数据计算用户行驶的碳排放量;系统碳排放数据分析平台根据用户行驶的碳排放量,设定基准线的基准线区域及基准时间,计算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减排量;将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减排量转化为相应的碳积分发放到车辆用户账户;通过车辆用户账户中所拥有的碳积分转化为多种支付换算方式,在系统的碳惠商城平台中进行兑换权益智能积累转换;进行停驶引导同时形成碳减排量,既可以有效助推全社会减排,又可以获得较为可观的收益,符合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同时增长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逻辑;可以为机动车停驶场景的碳普惠机制进行更公平的定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与技术支持,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
[0147]
在一个实施例中,s100,包括:
[0148]
s101:采集用户车辆行驶运行数据;用户车辆行驶运行数据包括:车辆行驶里程数据、行驶速度数据及发动机运行时间数据;
[0149]
s102:采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车辆所处位置数据;车辆所处位置数据包括:车辆临时停止位置数据及车辆长时间停止位置数据;
[0150]
s103:将所采集的用户车辆行驶运行数据及车辆所处位置数据汇总存储,获得用户车辆碳排放监控数据,并上传至系统碳排放数据分析平台。
[0151]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s100,包括:s101:采集用户车辆行驶运行数据;用户车辆行驶运行数据包括:车辆行驶里程数据、行驶速度数据及发动机运行时间数据;s102:采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车辆所处位置数据;车辆所处位置数据包括:车辆临时停止位置数据及车辆长时间停止位置数据;s103:将所采集的用户车辆行驶运行数据及车辆所处位置数据汇总存储,获得用户车辆碳排放监控数据,并上传至系统碳排放数据分析平台。
[0152]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采集用户车辆行驶运行数据;用户车辆行驶运行数据包括:车辆行驶里程数据、行驶速度数据及发动机运行时间数据;采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车辆所处位置数据;车辆所处位置数据包括:车辆临时停止位置数据及车辆长时间停止位置数据;将所采集的用户车辆行驶运行数据及车辆所处位置数据汇总存储,获得用户车辆碳排放监控数据,并上传至系统碳排放数据分析平台。
[0153]
在一个实施例中,s200,包括:
[0154]
s201:使用采集到的用户燃油车辆碳排放监控数据计算用户燃油车辆行驶的碳排放量;
[0155]
s202:使用采集到的用户电动车辆碳排放监控数据计算用户电动车辆行驶的碳排放量。
[0156]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s200,包括:
[0157]
s201:使用采集到的用户燃油车辆碳排放监控数据计算用户燃油车辆行驶的碳排放量;
[0158]
s202:使用采集到的用户电动车辆碳排放监控数据计算用户电动车辆行驶的碳排放量;
[0159]
若车辆为燃油车,计算用户燃油车辆行驶的碳排放量,公式如下:
[0160]
peg=σ
f,t,v
[ef
f,t,v
×
d]
[0161]
其中:
[0162]
peg为基准线区域车辆每日碳排放量,单位为kgco2;
[0163]
ef
f,t,v
为车辆在不同速度下行驶一公里的排放因子,单位为kgco2/km;
[0164]
f为燃料类型,如汽油、柴油;
[0165]
t为车辆类型,如小型载客汽车、微型载货汽车、轻型载货汽车、中型载货汽车、重型载货汽车;
[0166]
v为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单位为km/h;
[0167]
d为车辆行驶距离,单位为km;
[0168]
若车辆为电动车,计算用户电动车辆行驶的碳排放量,公式如下:
[0169]
pe
ga
=ef
co2,e
×
ec
×
(1+tdl)
×d[0170]
其中:
[0171]
pega为用户电动车辆行驶的碳排放量,单位为kgco2;
[0172]
ef
co2,e
为新能源汽车所消耗电力的碳排放因子kgco2/kwh;
[0173]
ec为新能源汽车单位公里电耗,单位为kwh/km;
[0174]
tdl为电力系统平均技术传输与分配损失系数;
[0175]
d为车辆行驶距离,单位为km。
[0176]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使用采集到的用户燃油车辆碳排放监控数据计算用户燃油车辆行驶的碳排放量;使用采集到的用户电动车辆碳排放监控数据计算用户电动车辆行驶的碳排放量。
[0177]
在一个实施例中,s300,包括:
[0178]
s301:根据用户行驶的碳排放量,计算基准线区域车辆每日碳排放量;基准线的设定包括以选定地域范围内车辆日均出行排放量设定为基准线排放量、以选定地域范围设定为基准线区域和以选定时间设定为基准时间;
[0179]
s302:计算基准时间前一天有开车出行且出行排放量低于基准线时的低碳普惠减排量;
[0180]
s303:计算基准时间前一天的未开车碳普惠减排量。
[0181]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s300,包括:
[0182]
s301:根据用户行驶的碳排放量,计算基准线区域车辆每日碳排放量;基准线的设定包括以选定地域范围内车辆日均出行排放量设定为基准线排放量、以选定地域范围设定为基准线区域和以选定时间设定为基准时间;
[0183]
s302:计算基准时间前一天有开车出行且出行排放量低于基准线时的低碳普惠减排量;
[0184]
s303:计算基准时间前一天的未开车碳普惠减排量;
[0185]
若基准时间前一天有开车出行且出行排放量低于基准线:
[0186]
era=be-pe
[0187]
era为基准时间前一天有开车出行且出行排放量低于基准线碳普惠减排量,单位为kgco2;
[0188]
be:为基准线区域车辆每日碳排放量,单位为kgco2;
[0189]
pe为汽车基准时间前一天碳排放量,单位为kgco2;
[0190]
若基准时间前一天没有开车:
[0191]
er=be-le
[0192]
er为基准时间前一天没有开车碳普惠减排量,单位为kgco2;
[0193]
be为基准线区域车辆每日碳排放量,单位为kgco2;
[0194]
le为车主低碳出行每日碳排放量,单位为kgco2,可通过对于大众低碳出行数据进行统计获得;
[0195]
其中基准线区域车辆每日碳排放量计算方式如下:
[0196]
peg=σ
f,t,v
[ef
f,t,v
×
d]
[0197]
其中:
[0198]
peg为基准线区域车辆每日碳排放量,单位为kgco2;
[0199]
ef
f,t,v
为车辆在不同速度下行驶一公里的排放因子,单位为kgco2/km;
[0200]
f为燃料类型,如汽油、柴油;
[0201]
t为车辆类型,如小型载客汽车、微型载货汽车、轻型载货汽车、中型载货汽车、重型载货汽车;
[0202]
v为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单位为km/h;
[0203]
d为车辆行驶距离,单位为km。
[0204]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根据用户行驶的碳排放量,计算基准线区域车辆每日碳排放量;基准线的设定包括以选定地域范围内车辆日均出行排放量设定为基准线排放量、以选定地域范围设定为基准线区域和以选定时间设定为基准时间;计算基准时间前一天有开车出行且出行排放量低于基准线时的低碳普惠减排量;计算基准时间前一天的未开车碳普惠减排量。
[0205]
在一个实施例中,s400,包括:
[0206]
s401:计算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所得碳积分,并对多个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所得碳积分进行统计,获得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所得碳积分统计值;
[0207]
s402:根据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所得碳积分统计值,统计获得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减排量;将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减排量转化为相应的碳积分发放到车辆用户账户;
[0208]
s403:根据统计获得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减排量,通过车辆用户账户中所拥有的碳积分转化为纯碳积分支付换算方式或积分加现金支付换算方式,在系统的碳惠商城平台中进行兑换权益智能积累转换。
[0209]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s400,包括:
[0210]
s401:计算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所得碳积分,并对多个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所得碳积分进行统计,获得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所得碳积分统计值;
[0211]
s402:根据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所得碳积分统计值,统计获得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减排量;将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减排量转化为相应的碳积分发放到车辆用户账户;
[0212]
s403:根据统计获得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减排量,通过车辆用户账户中所拥有的碳积分转化为纯碳积分支付换算方式或积分加现金支付换算方式,在系统的碳惠商城平台中进行兑换权益智能积累转换;
[0213]
车辆停驶减排激励系统计算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所得碳积分的计算方式如下:
[0214]
cp=er*k
[0215]
其中:
[0216]
cp为碳积分;
[0217]
er为基准时间前一天碳普惠减排量,单位为kgco2;
[0218]
k为碳积分转换因子。
[0219]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计算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所得碳积分,并对多个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所得碳积分进行统计,获得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所得碳积分统计值;s402:根据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所得碳积分统计值,统计获得用户基准时间
前一天停驶减排量;将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减排量转化为相应的碳积分发放到车辆用户账户;s403:根据统计获得用户基准时间前一天停驶减排量,通过车辆用户账户中所拥有的碳积分转化为纯碳积分支付换算方式或积分加现金支付换算方式,在系统的碳惠商城平台中进行兑换权益智能积累转换。
[0220]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