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屏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29614发布日期:2022-10-05 01:33阅读:43来源:国知局
触摸屏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触摸屏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触摸屏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如图1-2所示,当前的触摸屏主要包括图1所示以高透光率的透明导电材料为触控电极的透明导电触摸屏和图2所示以金属网格材料为触控电极的金属网格触摸屏,所述触摸屏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一触控电极12。
3.如图1所示,以透明导电材料(例如ito材料)为触控电极的条状电极的触摸屏在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交叉的位置的节点电容很大,且透明导电材料制成的触控电极的阻抗很大,不利于触控反应的灵敏性。
4.如图2所示,在以金属网格材料为触控电极制作而成的金属网格触摸屏的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均为金属网格结构,虽然在第一触控电极11和第二触控电极12交叉的位置节点电容相对较小,且制成的触控电极的阻抗相对较小,但是金属具有较差的耐腐蚀性,必须另外制作一层绝缘层保护表层的触控电极,且为了保证足够显示效果,所述金属网格结构必须达到90%以上的透光率,即金属网格线所占面积尽量小,因此,金属网格中的金属线必须足够细,相邻的金属线必须保持足够的距离。而当前触摸屏往窄边框发展,图2所示的设有双层金属网格结构的窄边框金属网格触摸屏在相邻的第一触控电极11之间设置面内引线13,可以大大减少外围引线所占区域。所述面内引线13通过通孔100将第二触控电极12的信号导出,为了防止面内引线13干扰第一触控电极11的信号,还需要在面内引线13和第一触控电极11之间设置面内引线13和面内地线14,然而吧,该现有技术设有双层金属网格结构,为了保证透光率,相邻金属线之间的距离较大,导致面内引线13和面内地线14不能形成足够网格节点,无法形成网格通路。
5.此外,当前的金属网格触摸屏的金属网格线的线宽一般为5微米以下,制程工艺公差一般为5微米左右,导致网格结构的面内引线13难以通过通孔100将网格结构的第二触控电极12进行搭接,进而严重影响此方案的可行性。
6.在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只是用来加强对本文所描述技术的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背景技术中可能包含某些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并未形成在本国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7.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摸屏和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金属引线通过面内设计,造成金属引线干扰面内触控电极信号,因此,必须设置面内地线,但是设置面内引线和面内地线时,为了满足触摸屏的透光率的要求,又会导致面内引线和面内地线不能形成足够网格节点,无法形成网格通路的问题。
8.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根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触摸屏,该触摸屏分为触控区与引线区,所述引线区位于所述触摸屏的一侧的边缘,所述触摸屏包括:第一触控层、第二触控层
和一绝缘层。
9.所述第一触控层为透明导电材料制成,例如ito材料,包括位于触控区的多个第一电极通道和多个第一dummy区块,所述第一dummy区块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通道之间且与所述第一电极通道电气隔离设置;所述第一电极通道和第一dummy区块均包括电极串列、节点和镂空区,所述电极串列、节点具有透明导电材料,所述镂空区不具有透明导电材料。
10.第二触控层为交叉的金属线构成的金属网格材料制成,包括位于触控区的多个第二电极通道和多个第二dummy区块,所述第二dummy区块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电极通道之间且与所述第二电极通道电气隔离设置。
11.本技术与现有触摸屏的区别在于,至少所述第二电极通道的部分金属线与第一电极通道的镂空区在第一触控层上投影重叠,由于第二触控层的金属线很细,且不与第一触控层的透明导电材料完全重叠,可以减少第一电极通道和第二电极通道之间的节点电容,提高触摸屏反应的灵敏性。
12.此外,本技术的触摸屏还有如下优点。例如,所述第一触控层为透明导电材料制成,透明导电材料对触摸屏的透光率影响较低,使得触摸屏仅具有一层金属网格结构,该层网格结构比双层金属网格结构触摸屏中的任一层金属网格结构的金属线设置更密集,面内引线和面内地线更容易形成足够网格节点,无法形成网格通路。同时,第一触控层可以置于表层,透明导电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化效果,进而可以减少使用一层保护层。
附图说明
13.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4.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一种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另一种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第一触控层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第二触控层的结构示意图;
19.图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触摸屏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7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的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
21.其中,所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2.11、第一触控电极;12、第二触控电极;13、面内引线;100、通孔;14、面内地线。
23.10、触控区;20、引线区;30、第一触控层;31、第一电极通道;32、第一dummy区块;40、第二触控层;41、第二电极通道;42、第二dummy区块;33、第一引线;43、第二引线;53、地线;531、第一地线部;532、第二地线部;431、第一引线部;432、第二引线部;61、第一通孔;62、第二通孔;400、金属线;311、电极串列;312、节点;313、镂空区。
具体实施方式
24.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
理解的相同含义。
25.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26.应该理解的是,当元件(诸如层、膜、区域、或衬底)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时,该元件可直接在该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存在中间元件。而且,在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当描述有元件“连接”至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直接连接”至该另一元件,或者通过第三元件“连接”至该另一元件。
27.正如背景技术中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窄边框金属网格触摸屏由于面内引线和面内地线难以导出,而难以实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屏和电子设备。
28.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至图5所示,该触摸屏分为触控区10与引线区20,所述引线区20位于所述触摸屏的一侧的边缘,所述触摸屏包括:第一触控层30、第二触控层40和一绝缘层(图上未示出)。
29.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第一触控层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触控层30为透明导电材料制成,例如ito材料,包括位于触控区10的多个第一电极通道31和多个第一dummy区块32,所述第一dummy区块32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通道31之间,且与所述第一电极通道31电气隔离设置;所述第一电极通道31和第一dummy区块32均包括电极串列311、节点312和镂空区313,所述电极串列311、节点312具有透明导电材料,所述镂空区313不具有透明导电材料。
30.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第二触控层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二触控层40为交叉的金属线400构成的金属网格材料制成的金属网格结构,包括位于触控区10的多个第二电极通道41和多个第二dummy区块42,所述第二dummy区块42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电极通道41之间且与所述第二电极通道41电气隔离设置。
31.如图6所示,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触摸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至少所述第二电极通道41的部分金属线400与第一电极通道31的镂空区313在第一触控层30上投影重叠,由于第二触控层40的金属线400很细,且不与第一触控层30的透明导电材料完全重叠,可以减少第一电极通道31和第二电极通道41之间的节点电容,提高触摸屏反应的灵敏性。
32.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通道41的金属线400仅与第一电极通道31的节点312和镂空区313在第一触控层30上投影重叠,不与第一电极通道31的电极串列311在第一触控层30上投影重叠,可以大大减少第一电极通道31和第二电极通道41之间的节点电容,提高触摸屏反应的灵敏性。
33.如图7所示,所述触摸屏还包括多个第一引线33、多个第二引线43和至少一条地线53,所述第一引线33与一条第一电极通道31相连,每条所述第二引线43与一条第二电极通道41相连,每条所述第一引线33全部位于引线区20。
34.如图3至图7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提供一种窄边框的触摸屏,本实施例与现有窄边框触摸屏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二引线43包括位于第一触控层30的所述第一dummy区
块32的第一引线部431和位于引线区20的第二引线部432。所述触摸屏还包括一地线53,所述地线53包括位于第一触控层30的所述第一dummy区块32的第一地线部531和位于引线区20的第二地线部532,所述第一地线部531和第二地线部532相连。进一步地,该触摸屏的绝缘层上设置有第一通孔61,所述第一通孔61位于所述触控区10,所述第一引线部431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61,且与所述第二电极通道41连接,所述第一引线部431的另一端与第二引线部432连接。所述第一地线部531位于所述第一引线部431与所述第一电极通道31之间,将所述第一引线部431与所述第一电极通道31进行信号屏蔽,所述第二地线部532位于所述第二引线部432与所述第一引线33之间,将所述第二引线部432与所述第一引线33进行信号屏蔽,进而解决了当前金属引线通过面内设计容易产生金属引线干扰触控电极信号问题,且所述第一引线部431设于所述第一dummy区块32内可以大大减少边框宽度。同时,由于所述触摸屏的所述第一触控层30为透明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第二触控层40为交叉的金属线400构成的金属网格材料制成,透明导电材料具有较大面积,对触摸屏整体透光率影响不大,位于第一触控层30的第二引线43和所述第二触控层40的第二电极通道41之间搭接容易实现。由于所述第二引线部432或第一引线33必须跨过所述第二地线部532才能形成所述第二地线部532对所述第二引线部432与所述第一引线33的信号屏蔽效果。在如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引线区20设有第二通孔62,所述第二地线部532或第一引线33或第二引线部432通过第二通孔62跳至另一触控层,使得所述第二地线部532、第一引线33、第二引线部432之间不会出现短路问题。
35.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图上未示出),所述触摸屏包括多个第三引线、多个第四引线和至少一条地线,每条所述第三引线与一条第一电极通道相连,每条所述第四引线与一条第二电极通道相连,所述第四引线全部位于引线区。所述绝缘层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位于所述触控区,所述第三引线包括位于第二触控层的所述第二dummy区块的第三引线部和位于引线区的第四引线部,所述第三引线部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三通孔,且与所述第一电极通道连接,所述第三引线部的另一端与第四引线部连接。所述地线部分位于所述第三引线部与所述第二电极通道之间,所述地线部分位于所述第四引线部与所述第四引线之间。即,本实施的所述面内引线可以位于金属网格结构的第二触控层。而图3至图7所示实施例的面内引线位于透明导电材料制成的第一触控层。
3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为任意一种所述的触摸屏。
3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