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集成机箱以及具有其的医疗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31695发布日期:2022-12-13 22:23阅读:34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集成机箱以及具有其的医疗台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集成机箱以及具有其的医疗台车。


背景技术:

2.现有市场的多功能台车的集成机箱,大多数采用如现有技术附图(cn212989774u)所示的形式,将电脑主机放置在柜壳体7内,起到美观的作用;功能比较单一,没有很好的做到多功能模块的集成。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台车,该台车包括立架以及安装在立架上的显示器、图像处理器,该台车还包括:
4.机箱,其安装在立架上,所述机箱布置在显示器与图像处理器下侧,所述机箱设有电脑开关转接器、至少一个数据转接器、插接口、充电接口;
5.储能电池,其安装在机箱内部,所述充电接口与储能电池电连接,所述储能电池上设有裸露在机箱外侧的插接口;
6.电脑,其安装在机箱内部,所述电脑开关转接器以及至少一个数据转接器与电脑电连接;
7.转接插排,其安装在机箱内部,所述转接插排具有多个转接排插孔,所述转接插排通过导线设置有插头,该导线以及插头贯穿该机箱设置,该插头适于与插接口配合;
8.第一电源适配器,其安装在机箱内部,所述第一电源适配器一端设有第一插头,所述第一插头插接在转接插排上,所述第一电源适配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数据线与电脑连接以为电脑供电;
9.第二电源适配器,其安装在机箱内部,所述第二电源适配器一端设有第二插头,所述第二插头插接在转接插排上,所述第二电源适配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数据线与图像处理器连接以为图像处理器供电;
10.第三电源适配器,其安装在机箱内部,所述第三电源适配器一端设有第三插头,所述第三插头插接在转接插排上,所述第三电源适配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三数据线与显示器连接。
11.作为优选,所述立架包括竖向延伸的立管,所述第二数据线与第三数据线贯穿该立管延伸以使其能够与图像处理器与显示器发生电连接。
12.作为优选,所述机箱包括:
13.前框架,其固定安装在立管的前侧,所述前框架限定出第一隔间,所述储能电池固定安装在第一隔间上;
14.后框架,其固定安装在前框架的后侧,所述后框架限定出第二隔间,所述电脑固定安装在第二隔间上;
15.机箱外壳,其罩设在前框架与后框架的外侧。
16.作为优选,所述前框架与后框架前后相对设置,所述后框架朝向立管侧限定出贯通腔以供立管穿过,
17.所述第三电源适配器通过连接线设有第三插头,所述转接插排与第三电源适配器分别固定设置在后框架的左右两侧。
18.作为优选,所述机箱外壳上侧靠近使用者的一侧形成操作区域,所述操作区域上设有电脑开关转接器、至少一个数据转接器以及插接口,所述机箱外壳上侧还设有翻盖,所述翻盖至少能够盖设在所述操作区域。
19.作为优选,所述的机箱外壳上侧形成开口,该开口在垂直方向的投影落在所述的储能电池的电量显示灯上,所述翻盖轴向对应该开口的位置设有视窗。
20.作为优选,所述机箱外壳的后侧设有绕线架以供转接插排的导线卷绕其上。
21.作为优选,所述的翻盖与机箱外壳铰接连接,且翻盖与机箱外壳磁吸配合。
22.作为优选,所述机箱外壳包括固定在前框架上的前壳、固定在安装在后框架上的后壳、固定在前壳与后壳左右两侧的左壳与右壳、固定在前壳与后壳上下两侧的上壳与底壳;
23.所述上壳上设置电脑开关转接器、至少一个数据转接器以及插接口,所述上壳压紧储能电池上部,所述上壳通过转轴设置翻盖,所述视窗通过卡扣固定在翻盖上;
24.所述右壳上设置有侧储物盒;
25.所述底壳上设有数据转接器,所述数据转接器与电脑电连接;
26.所述后壳上设有脚踏开关;
27.所述的储能电池周侧贴有单面泡棉胶以止电池振动磕碰;
28.第一电源适配器与第二电源适配器通过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固定在后框架上;
29.显示器适配器通过泡棉胶固定在第二隔间内侧。
3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多功能集成机箱,该机箱采用前述所述的机箱。
31.操作区域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多功能集成机箱,该机箱采用前述所述的机箱。
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3.1.本实用新型将医用台车的整套供电系统整合在多功能集成机箱模块内部,外观上干净美观。
34.2.本实用新型提供集成机箱利用转接线(数据转接器、开关转接线、充电转接线等),可将用户使用的功能模块,设计在易操作,防误触的位置,使用体验会更好。
35.3.本实用新型插排的电源来源,可从储能电源或市电来供电,满足医用台车快速移动以及紧急使用的需求,功能性更强。
附图说明
36.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医疗台车的结构示意图;
3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疗台车的结构示意图;
3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疗台车的结构示意图;
3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疗台车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40.图5与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疗台车的供电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1.如图2-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台车,该台车包括立架1以及安装在立架上的显示器2、图像处理器3,该台车还包括机箱6、储能电池611、电脑621、转接插排631、第一电源适配器651、第二电源适配器661以及第三电源适配器671:
42.机箱6安装在立架1上,所述机箱6布置在显示器2与图像处理器3下侧,所述机箱6上设有电脑开关转接器601、至少一个数据转接器602,603、充电接口605;
43.储能电池611安装在机箱6内部,所述充电接口605与储能电池611电连接,储能电池,其安装在机箱内部,所述充电接口与储能电池电连接,所述储能电池611上设有裸露在机箱6外侧的插接口616。
44.电脑621安装在机箱内部,所述电脑开关转接器601以及至少一个数据转接器602,603与电脑621电连接;
45.转接插排631安装在机箱6内部,所述转接插排631具有多个转接排插孔分别供三个电源适配器插接其上,所述转接插排631通过导线633设置有插头632,该导线633以及插头632贯穿该机箱设置;可以理解的还是,所述机箱外壳设置有出线口639以供导线以及插头伸出,所述插头632与插接口616适配,如此,转接插排631一方面可以通过外接电源供电,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与储能电池611连接供电。
46.第一电源适配器651安装在机箱6内部,所述第一电源适配器651一端设有第一插头,所述第一插头插接在转接插排上,所述第一电源适配器65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数据线与电脑连接以为电脑供电;
47.第二电源适配器661其安装在机箱6内部,所述第二电源适配器661一端设有第二插头,所述第二插头插接在转接插排上,所述第二电源适配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数据线与图像处理器连接以为图像处理器供电;
48.第三电源适配器671安装在机箱6内部,所述第三电源适配器一端设有第三插头,所述第三插头插接在转接插排上,所述第三电源适配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三数据线与显示器连接。
49.如此,通过转接插排、储能电池以及三个适配器的配备,将医用台车的整套供电系统整合在多功能集成机箱模块内部,外观上干净美观。
5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立架包括竖向延伸的立管1,所述第二数据线与第三数据线贯穿该立管1延伸以使其能够与图像处理器与显示器发生电连接,如此,所述第二电源适配器661与第三电源适配器671与显示器和图像处理器的电连接线直接在机箱与立管内部延伸排布,完全避免了电连接线裸露在外。
51.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机箱6包括机箱外壳以及设置在机箱外壳内侧的前框架606与后框架607,
52.前框架606固定安装在立管1的前侧,所述前框架606限定出第一隔间,所述储能电池606固定安装在第一隔间上;示例性地,前框架606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立管1上
53.后框架607固定安装在前框架的606后侧,所述后框架607限定出第二隔间,所述电脑621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第二隔间上;后框架通过螺钉固定在前框架上;
54.机箱外壳罩设在前框架与后框架的外侧,所述机箱外壳实现了将机箱内部的组件罩设起来,使整个台车干净美观。
55.具体地,所述前框架606与后框架607前后相对设置,所述后框架607朝向立管侧限定出贯通腔608以供立管穿过,如此,整个机箱是围绕立管设置,立管处于居中位置,如此,整体机箱的安装轴线与立管的轴线重合,结构稳定性更高,且由于围绕立管设置,其占地体积进一步缩小。
5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电源适配器671作为显示器适配器,通过连接线设有第三插头,所述转接插排631与第三电源适配器671分别固定设置在后框架的左右两侧,这是由于储能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其体积较大,因此其独立安装在前框架上,而于此同时,所述电脑621、转接插排631与第三电源适配器671则一起安装在后框架上,从结构稳定性上而言更具有优势。
57.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用者操作方便,所述机箱外壳上侧靠近使用者的一侧形成操作区域,所述操作区域至少包括电脑开关转接器601、数据转接器602以及插接口616,所述机箱外壳上侧还设有翻盖609,所述翻盖609至少能够盖设在所述操作区域。
5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机箱外壳上侧形成开口,该开口在垂直方向的投影落在所述的储能电池的电量显示灯617上,所述翻盖609轴向对应该开口的位置设有视窗610,视窗通过卡扣结构固定在翻盖上,起到观察电池电量状态以及工作状态的作用。
5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箱外壳的后侧设有绕线架635以供转接插排的插头632以及导线633卷绕其上。
60.所述的翻盖609与机箱外壳铰接连接,且翻盖609与机箱外壳磁吸配合;具体地,所述翻盖609内侧设有翻盖磁铁6091,所述机箱外壳上侧设有铁片6092,通过铁片6092与翻盖磁铁901的磁吸配合,可以将翻盖磁吸在机壳上,使翻盖在医用台车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出现震动并且开盖时,有轻微受力的手感。
61.具体地,所述机箱外壳包括固定在前框架上的前壳60、固定在安装在后框架上的后壳61、固定在前壳与后壳左右两侧的左壳62与右壳63、固定在前壳与后壳上下两侧的上壳65与底壳66;
62.电脑开关转接线601和数据转接器例如usb接头602通过螺母安装在上壳上,将电脑的开机按键以及usb口转接到容易操作的台车前侧。且所述上壳上设有裸露区域6500以供插接口616设置在机箱外侧;
63.所述上壳65压紧储能电池611上部,起到定位以及防止窜动的作用,所述上壳65通过转轴设置翻盖609,所述视窗610通过卡扣固定在翻盖609上;
64.所述右壳63上设置有侧储物盒67,具体地,侧储物盒通过转轴固定在右壳上,用于收纳线材、插头等零部件。
65.所述底壳66上设有数据转接器603,所述数据转接器603与电脑电连接,具体地,数据转接器通过螺母固定在底壳上,用于连接脚踏开关的接线或者加密u盘,设计在这个位置,是因为此处隐蔽且不易碰撞到,比较美观且安全。
66.所述后壳61上设有脚踏开关68,具体地,利用弹性臂的夹紧结构固定脚踏开关。
67.所述的储能电池611周侧贴有单面泡棉胶612以止电池振动磕碰;具体地,所述储能电池611通过抱箍613或螺钉固定在前框架606上。
68.第一电源适配器651与第二电源适配器661通过第一压板6511与第二压板6611固定在后框架上,如此,将插排及第一电源适配器651与第二电源适配器661整体压紧固定在
后安装板。
69.第三电源适配器显示器适配器通过泡棉胶固定在第二隔间内侧。
70.此外,为了将翻盖穿过立管设置,所述翻盖围绕该立管形成缺口,为了避免该缺口造成机箱上壳外漏,所述上壳上对应设置有装饰件70。
7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接插排的插头632倒扣在上壳上。
72.可选地,机箱的前壳、后壳通过螺纹分别固定在前安装板和后安装板上,左壳、右壳通过卡扣结构固定在前壳、后壳上,底壳通过螺钉固定在前壳、后壳上,并对左右壳进行限位。
73.电脑开关转接器601、数据转接器602,603通过螺母分别固定在上壳与底壳上;
74.绕线架通过螺丝锁紧固定在后壳上。
75.示例,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疗台车提供如下供电方法:
76.由储能电池611给整套医用台车供电,储能电源611给转接插排631及插排上的第一电源适配器651、第二电源适配器661、显示器适配器671供电;第一电源适配器651给电脑供电,usb转换器602、usb转换器603、电脑开关转接线601连接在电脑621上,便于用户去使用。第二电源适配器给外部功能模块的图像处理器供电,内窥镜传输图像给图像处理器,图像处理器处理后,在显示器上将图像显示出来。使用完之后,可使用机箱后壳上的充电接口为储能电源充电(见附图3)。以上,为整套工作流程。
77.此外,如图6所示,当急需使用医用台车,但储能电源处于溃电且无法及时充电使用的情况下,可将插板的接头直接插接在市电的插座上使用
78.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多功能集成机箱,该机箱采用前述所述的机箱。
7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80.1.本实用新型将医用台车的整套供电系统整合在多功能集成机箱模块内部,外观上干净美观。
81.2.本实用新型提供集成机箱利用转接线(数据转接器、开关转接线、充电转接线等),可将用户使用的功能模块,设计在易操作,防误触的位置,使用体验会更好。
82.3.本实用新型插排的电源来源,可从储能电源或市电来供电,满足医用台车快速移动以及紧急使用的需求,功能性更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