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机箱用辅助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06958发布日期:2023-01-13 02:59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计算机机箱用辅助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降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计算机机箱用辅助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2.计算机机箱在运转时,内部设备会散发出较多的热量,通常会通过内部散热器进行散热。
3.计算机机箱在运转时,内部散热器也会随之转动,将机箱内部的热量吹出,但随着机箱的长时间运转,以及处理文件较大时机箱内部零件会高速运转,增大热量,仅靠散热器的散热效果较差,因此通常会在机箱的外侧安装辅助散热装置提升散热效果。
4.辅助降温装置通常是将散热风扇固定在机箱外侧,通过启动散热风扇辅助机箱散热,但散热风扇将机箱内部的热量吹出时,热量会提升机箱外侧周围的温度,由于不便对机箱周围的温度进行降温,使得辅助降温装置的降温效果较差,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人提出一种计算机机箱用辅助降温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辅助降温装置的降温效果较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机箱用辅助降温装置。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机箱,机箱外侧设置有辅助降温机构,且辅助降温机构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存储单元、流通单元和吹风单元,机箱上侧贴合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且第一外壳上端内部设置存储单元,存储单元下端设置流通单元,且第二外壳内部设置吹风动单元。
7.优选地,第一外壳靠近第二外壳的一侧设置调节机构,且调节机构包括插板、转动单元和限位单元,第一外壳靠近第二外壳的一侧固连插板,且插板远离第一外壳的一端插设在第二外壳内,插板中端设置转动单元,且插板两侧设置限位单元,限位单元远离插板的一端滑动在第二外壳内。
8.优选地,存储单元包括冷凝液箱和进液口,且第一外壳上端内部固连冷凝液箱,冷凝液箱上端固连进液口,流通单元包括抽液阀、冷凝管和进液阀,且冷凝液箱下端固连抽液阀,抽液阀远离冷凝液箱的一侧固连冷凝管,且冷凝管远离抽液阀的一端固连进液阀,进液阀远离冷凝管的一端固连在冷凝液箱上端,吹风单元包括固定板和风扇,且第二外壳内部固连固定板,固定板正面转接风扇。
9.优选地,转动单元包括外螺纹杆和拧板,且插板内部啮合外螺纹杆,外螺纹杆远离插板的一端贯穿第二外壳固连拧板,限位单元包括滑块和滚珠,且插板两侧固连滑块,滑块远离插板的一端滑动在第二外壳内,且滑块内部插设滚珠,滚珠远离滑块的一侧贴合第二外壳。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1.1、通过设置降温机构,将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套设在机箱外侧,然后将制冷液注
入存储装置内,机箱启动后运转时,同时启动流通单元,使存储装置内的制冷液在流通单元内流通,对机箱外侧的温度进行降温,同时吹风单元启动,借助吹风单元的转动辅助机箱内部的热量散失,有效提升降温装置的降温效果,减少高温对机箱内部零件的影响,提升机箱内部零件的使用寿命;
12.2、通过设置调节机构,使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套设在机箱外侧后,可以拧动转动单元,使转动单元通过与插板的啮合,让插板在限位单元的辅助下对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便于让降温机构根据机箱的尺寸进行调节,提升辅助降温装置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侧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右侧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机箱;2、第一外壳;3、第二外壳;4、冷凝液箱;5、进液口;6、抽液阀;7、冷凝管;8、进液阀;9、固定板;10、风扇;11、插板;12、外螺纹杆;13、拧板;14、滑块;15、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一: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机箱用辅助降温装置,包括机箱1,所述机箱1外侧设置有辅助降温机构,且辅助降温机构包括第一外壳2、第二外壳3、存储单元、流通单元和吹风单元,所述机箱1上侧贴合第一外壳2和第二外壳3,且第一外壳2上端内部设置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下端设置流通单元,且第二外壳3内部设置吹风动单元。
22.工作时;第一外壳2和第二外壳3套设在机箱1外侧,然后将制冷液注入存储装置内,机箱1启动后运转时,同时启动流通单元,使存储装置内的制冷液在流通单元内流通,对机箱1外侧的温度进行降温,同时吹风单元启动,借助吹风单元的转动辅助机箱1内部的热量散失,通过设置降温机构,有效提升降温装置的降温效果,减少高温对机箱1内部零件的影响,提升机箱1内部零件的使用寿命。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外壳2靠近第二外壳3的一侧设置调节机构,且调节机构包括插板11、转动单元和限位单元,所述第一外壳2靠近第二外壳3的一侧固连插
板11,且插板11远离第一外壳2的一端插设在第二外壳3内,所述插板11中端设置转动单元,且插板11两侧设置限位单元,所述限位单元远离插板11的一端滑动在第二外壳3内。
24.工作时;第一外壳2和第二外壳3套设在机箱1外侧后,可以拧动转动单元,使转动单元通过与插板11的啮合,让插板11在限位单元的辅助下对第一外壳2和第二外壳3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通过设置调节机构,便于让降温机构根据机箱1的尺寸进行调节,提升辅助降温装置的适用性。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存储单元包括冷凝液箱4和进液口5,且第一外壳2上端内部固连冷凝液箱4,所述冷凝液箱4上端固连进液口5。
26.工作时;打开进液口5,将制冷液注入冷凝液箱4内,注入后再将进液口5关闭,通过设置冷凝液箱4和进液口5,便于对制冷液进行存储。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流通单元包括抽液阀6、冷凝管7和进液阀8,且冷凝液箱4下端固连抽液阀6,所述抽液阀6远离冷凝液箱4的一侧固连冷凝管7,且冷凝管7远离抽液阀6的一端固连进液阀8,所述进液阀8远离冷凝管7的一端固连在冷凝液箱4上端。
28.工作时;启动抽液阀6和进液阀8,抽液阀6启动后将冷凝液箱4内的制冷液抽出排入冷凝管7内,制冷液在冷凝管7内流通到进液阀8处时,再通过进液阀8将制冷液注入冷凝液箱4内,通过设置抽液阀6、冷凝管7和进液阀8,便于让制冷液流通对机箱1进行降温。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吹风单元包括固定板9和风扇10,且第二外壳3内部固连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正面转接风扇10。
30.工作时;风扇10启动后在固定板9的支撑下转动,通过风扇10的转动将机箱1内的热量吹出,通过设置固定板9和风扇10,便于将机箱1内的热量吹出。
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转动单元包括外螺纹杆12和拧板13,且插板11内部啮合外螺纹杆12,所述外螺纹杆12远离插板11的一端贯穿第二外壳3固连拧板13。
32.工作时;转动拧板13,使拧板13带动外螺纹杆12转动,外螺纹杆12通过与插板11的螺纹啮合,使插板11带动第一外壳2进行调节,通过设置外螺纹杆12和拧板13,便于对第一外壳2和第二外壳3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
3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单元包括滑块14和滚珠15,且插板11两侧固连滑块14,所述滑块14远离插板11的一端滑动在第二外壳3内,且滑块14内部插设滚珠15,所述滚珠15远离滑块14的一侧贴合第二外壳3。
34.工作时;插板11移动时带动滑块14和滚珠15移动,滚珠15在滑块14的限位下与第二外壳3贴合滚动,通过设置滑块14和滚珠15,便于对插板11的移动进行限位。
35.工作原理:先将第一外壳2和第二外壳3套设在机箱1上侧,然后转动拧板13,使拧板13带动外螺纹杆12转动,外螺纹杆12通过与插板11的螺纹啮合,使插板11在滑块14和滚珠15的辅助下带动第一外壳2进行调节,当外螺纹杆12和拧板13紧贴机箱1后,停止转动拧板13,随后打开进液口5,将制冷液注入冷凝液箱4内,注入后再将进液口5关闭,启动机箱1运转时,同时启动抽液阀6、进液阀8和风扇10,抽液阀6启动后将冷凝液箱4内的制冷液抽出排入冷凝管7内,制冷液在冷凝管7内流通到进液阀8处时,再通过进液阀8将制冷液注入冷凝液箱4内,通过制冷液在冷凝管7内流动,对机箱1产生的热量和机箱1周围的空气进行降温,风扇10启动后在固定板9的支撑下转动,通过风扇10的转动将机箱1内的热量吹出,机箱1关闭后,同时关闭抽液阀6、进液阀8和风扇10。
36.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