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鼠情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44538发布日期:2023-03-04 03:18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鼠情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鼠情监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鼠情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2.传统灭鼠方式一般包括两种,一种是物理学灭鼠法,又称器械灭鼠法,应用较久,应用方式也较多。它不仅包括各种专用捕鼠器,如鼠夹、鼠笼,也包括压、卡、关、夹、翻、灌、挖、粘和枪击等。另一种是化学灭鼠法,又称药物灭鼠法,是应用比较广、效果比较好的一种灭鼠方法。药物灭鼠又可分为肠毒物灭鼠和熏蒸灭鼠。采用传统方式,管理部门只能凭经验进行大面积被动式灭鼠,灭鼠效果不明显,资源浪费严重,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且缺乏对区域内的老鼠数量、品种、生活习惯、分布情况的全面了解,无法进行重点、难点的科学化、精准化灭鼠。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鼠情监测系统。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鼠情监测系统,包括灭鼠及数据采集终端、数据汇聚节点和云端服务器,所述灭鼠及数据采集终端包括灭鼠装置和设置在灭鼠装置上的数据采集单元,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包括微型摄像头、老鼠检测模块、第一微处理器模块、射频发射模块以及第一电源模块,所述微型摄像头、老鼠检测模块和射频发射模块均与第一微处理器模块电连接;所述数据汇聚节点包括射频接收模块、第二微处理器模块、移动通信模块以及第二电源模块,所述射频接收模块和移动通信模块均与第二微处理器模块电连接;所述射频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射频发射模块发射的数据,所述移动通信模块用于接入移动通信网络;所述云端服务器接入移动通信网络,用于接收并存储数据汇聚节点发送的数据信息。
6.进一步的,所述灭鼠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上的顶盖,所述壳体内竖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壳体内的空腔分隔为生物通道和放置仓;所述壳体对应生物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供老鼠进出的通道口;所述隔板上设置有缺口,从而将生物通道和放置仓连通,所述放置仓内设置有饵料盒。
7.进一步的,所述微型摄像头和老鼠检测模块均设置在顶盖的下端面,所述老鼠检测模位于所述生物通道的上方,所述微型摄像头位于所述生物通道上方对应缺口的位置处。
8.进一步的,所述老鼠检测模块包括生物传感器,所述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生物通道中是否有老鼠,并在检测到老鼠时向第一微处理器模块发送检测信号。
9.进一步的,所述生物传感器为红外传感器。
10.进一步的,所述老鼠检测模块还包括至少两个距离传感器,至少两个所述距离传
感器分别设置在生物通道的两端,所述距离传感器均与第一微处理器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微处理器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红外传感器发送的检测信号后使距离传感器工作,并通过距离传感器检测老鼠的位置。
11.进一步的,所述数据采集单元还包括红外照明模块,所述红外照明模块与设置在顶盖的下端面,且位于所述生物通道的上方,所述红外照明模块与与第一微处理器模块电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数据采集单元还包括光线传感器,所述光线传感器与设置在顶盖的下端面,且临近所述红外照明模块,所述光线传感器与第一微处理器模块电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射频发射模块和射频接收模块均2.4g无线通信模块。
14.进一步的,所述移动通信模块为4g通信模块或5g通信模块。
15.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传统的灭鼠设备里加装数据采集单元,能够收集老鼠的图像信息并上传至云端服务器,以便于精准分析鼠情的数量、种类及分布情况;从而能够根据鼠情的种类分布,向毒饵站针对性投放有效地毒饵,达到有的放矢的治理目的。另外,还能够根据鼠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毒饵投放,有效地减少毒饵的浪费和过度投放。本系统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环境适应性强,使用场景广泛,能够将把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向农村延伸,帮助指导农户开展预防控制四害工作。
附图说明
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鼠情监测系统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18.图2为灭鼠装置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顶盖和数据采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数据采集单元的结构框图。
21.图5为数据采集单元的结构框图。
22.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23.壳体-10;隔板-11;缺口-12;生物通道-13;通道口-14;放置仓-15;饵料盒-16;顶盖-17;
24.数据采集单元-20;红外摄像头-21;红外传感器-22;距离传感器-23;红外照明模块-24;光线传感器-25。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鼠情监测系统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包括灭鼠及数据采集终端、数据汇聚节点和云端服务器。所述灭鼠及数据采集终端用于采集老鼠的图像信息,包括灭鼠装置和设置在灭鼠装置上的数据采集单元20。如图2所
示,所述灭鼠装置包括壳体10和设置在壳体10上的顶盖17,所述壳体10内竖直设置有隔板11,所述隔板11将壳体10内的空腔分隔为生物通道13和放置仓15。所述壳体10对应生物通道1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供老鼠进出的通道口14;所述隔板11上设置有缺口12,从而将生物通道13和放置仓15连通,所述放置仓15内设置有饵料盒16,所述饵料盒16用于放置灭鼠药物。
27.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数据采集单元20包括微型摄像头、老鼠检测模块、第一微处理器模块、射频发射模块以及第一电源模块;所述微型摄像头、老鼠检测模块和射频发射模块均与第一微处理器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用于给数据采集单元20的微型摄像头、老鼠检测模块、射频发射模块和第一微处理器模块等模块供电。所述微型摄像头优选为采用红外摄像头21,所述射频发射模块优选为采用2.4g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红外摄像头21和老鼠检测模块均设置在顶盖17的下端面,所述老鼠检测模位于所述生物通道13的上方,所述红外摄像头21位于所述生物通道13上方对应缺口12的位置处。本实施例中,将整个数据采集单元20封装为一个整体的模块设置在顶盖17的下端面;当然,数据采集单元20的各个模块也可以分开单独设置。
28.为了便于在老鼠进入灭鼠装置时进行图像信息采集,所述老鼠检测模块还可包括生物传感器,所述生物传感器可以为红外传感器22。所述红外传感器22用于检测生物通道13中是否有老鼠,并在检测到老鼠时向第一微处理器模块发送检测信号。
29.为了对进入灭鼠装置的老鼠进行定位,在老鼠进入合适的拍摄范围(即拍摄区域)时再进行图像信息采集;所述老鼠检测模块还包括至少两个距离传感器23,至少两个所述距离传感器23分别设置在生物通道13的两端。例如,本实施例中在生物通道13的两端分别设置了两个距离传感器23,共设置了距离传感器23。四个所述距离传感器23均与第一微处理器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微处理器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红外传感器22发送的检测信号后使四个距离传感器23工作,并通过四个距离传感器23的检测距离对老鼠的位置进行定位,当老鼠进入了预设的范围时再启动红外摄像头21进行拍摄,采集图像信息。
30.为了避免光线不足导致采集的图像信息不清晰,所述数据采集单元20还可包括红外照明模块24,所述红外照明模块24与设置在顶盖17的下端面,且位于所述生物通道13的上方,所述红外照明模块24与与第一微处理器模块电连接。第一微处理器模可在启动红外摄像头21进行拍摄前,先启动红外照明模块24进行补光,确保红外摄像头21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进行拍摄。
31.为便于判断在红外摄像头21进行拍摄时是否需要补光,所述数据采集单元20还包括光线传感器25,所述光线传感器25与设置在顶盖17的下端面,且临近所述红外照明模块24,所述光线传感器25与第一微处理器模块电连接。第一微处理器模可在启动红外摄像头21进行拍摄前,先通过光线传感器25检测生物通道13中的光线强度;当检测的光线强度值高于预设的光线强度阈值时,在拍摄前不启动红外照明模块24,直接启动红外摄像头21进行拍摄;当检测的光线强度值低于预设的光线强度阈值时,在拍摄前先启动红外照明模块24进行补光,然后再启动红外摄像头21进行拍摄。
32.如图5所示,所述数据汇聚节点用于接收覆盖范围内的灭鼠及数据采集终端上传的图像信息,并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上传给云端服务器。所述数据汇聚节点包括射频接收模块、第二微处理器模块、移动通信模块以及第二电源模块,所述射频接收模块和移动通信模
块均与第二微处理器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模块用于给射频接收模块、第二微处理器模块和移动通信模块供电。由于一个射频接收模块能够接收多个射频发射模块上传的信息,因此,一个数据汇聚节点可以连接多个灭鼠及数据采集终端。所述射频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射频发射模块发射的数据,并由第二微处理器模块对射频接收模块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后送给移动通信模块。所述移动通信模块用于接入移动通信网络,从而将第二微处理器模块处理后的数据信息发送到移动通信网络。所述云端服务器接入移动通信网络,用于接收并存储数据汇聚节点发送的数据信息。所述射频接收模块优选为采用2.4g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移动通信模块采用4g通信模块或5g通信模块,优选为4g通信模块。
33.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接收各数据汇聚节点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上传的老鼠的图像信息,并进行数据汇总。例如,可分别统计每一数据汇聚节点上传的老鼠的数量,从而对各地老鼠数量进行统计。当然,也可以在数据汇聚节点就对该节点的老鼠的数量进行统计。所述云端服务器还可包括鼠情分析系统,所述鼠情分析系统通过机器学习训练出的老鼠品种模型,从而对图片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得到老鼠品种信息,以便于对各地的老鼠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34.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35.如图1至图5所示,在工作时,红外传感器22一直处于检测状态,红外摄像头21和射频发射模块处于休眠状态,以节约用电。以当老鼠通过生物通道13进入灭鼠装置时,安装在顶盖17的红外传感器22被触发,第一微处理器模块通过四个距离传感器23测量的距离值判断老鼠是否进入了拍摄区域。如果老鼠进入了拍摄区域,第一微处理器模块获取光线传感器25检测的光线强度值,根据光线强度值判断拍摄时是否需要通过红外照明模块24打红外照明补光;并立即唤醒进入休眠状态的红外摄像头21进行图像抓拍,再把抓拍的图像数据通过2.4g通讯技术传输给数据汇聚节点,汇聚节点把各个采集终端的图像信息数据通过4g移动通信网络上传到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的常驻服务在接受到上传的数据后进行数据保存处理,并将图像信息送入鼠情分析系统对图片进行分析,从而得到老鼠品种信息。通过云端服务器的上述信息可以精准分析鼠情的数量、种类及分布情况;从而能够根据鼠情的种类分布,向毒饵站针对性投放有效地毒饵,达到有的放矢的治理目的。另外,还能够根据鼠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毒饵投放,有效地减少毒饵的浪费和过度投放。本系统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环境适应性强,使用场景广泛,能够将把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向农村延伸,帮助指导农户开展预防控制四害工作。
36.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