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52461发布日期:2023-01-06 23:21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翻译笔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翻译笔。


背景技术:

2.翻译笔,顾名思义就是笔形的翻译器,通过扫描技术,将印刷的字体扫描到笔中,然后经过光学字符识别(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ocr),再通过内置的翻译软件对识别的字符进行实时翻译。这种翻译笔是通过笔头触碰图书,读取其中的二维码信息,再将二维码信息传递到点读笔内交由cpu进行处理。
3.基于翻译笔内的空间较小,对其内部结构的设计要求较高,目前,在翻译笔笔头的扫描触发管脚内设置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到扫描触发管脚按压待翻译文本时的压力信号,但是,这种设置方式使得外力直接作用于压力传感器,翻译笔进行多角度识别时会使压力传感器受力方向不同,影响检测结果。
4.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具有空间占用小,输出信号大的新型压力检测结构的翻译笔。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翻译笔。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翻译笔,包括:笔杆与笔头;其中,
7.所述笔杆内容置有至少一个主板以及设置在所述主板上的两个传感器;
8.所述笔头端部具有两个触控部,每个触控部对应设置有一个顶压件,每个所述顶压件自所述触控部向所述笔杆方向延伸至与每个所述传感器连接;
9.在所述笔头的触控部触碰至待翻译文本时,所述顶压件将压力传递至所述传感器,通过所述主板上的检测电路得到压力信号。
10.可选的,所述翻译笔包括一个主板,所述主板的两端设置在所述笔杆的相对内侧壁上,所述两个传感器分别层叠在所述主板沿其厚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区域处;或者,
11.所述翻译笔包括两个主板,所述两个主板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笔杆的相对内侧壁上,每个所述传感器层叠在每个所述主板沿其厚度方向的一侧。
12.可选的,所述顶压件的第一端卡设在所述触控部内表面,所述顶压件的第二端位于所述传感器朝向所述笔头的一侧。
13.可选的,所述顶压件的第一端卡设在所述触控部内表面,所述顶压件的第二端位于所述传感器背离所述主板的一侧。
14.可选的,所述主板上开设有与所述传感器形变区域相对应的过力保护孔。
15.可选的,所述传感器与所述主板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件。
16.可选的,在所述顶压件的第二端位于所述传感器背离所述主板的一侧,所述固定件的数量为一个时,一个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传感器远离所述笔头的一端,所述顶压件的第二端位于所述传感器靠近所述笔头的一端。
17.可选的,所述顶压件自所述触控部向所述笔杆方向弯折设置。
18.可选的,所述顶压件包括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以及力导向部;其中,
19.所述第一延伸部自所述触控部向所述笔杆方向直线延伸或弯折延伸,所述第二延伸部自所述第一延伸部的端部向所述传感器方向弯折延伸;
20.所述力导向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以将力沿所述第一延伸部导向至所述第二延伸部。
21.可选的,所述翻译笔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夹设在两个所述顶压件之间。
2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翻译笔,通过在笔头内设置顶压件,在笔杆内设置两个传感器以及至少一个主板,顶压件与传感器一一对应,以形成压力检测结构,通过顶压件可以将压力传递至传感器,以实现多角度识别,不会对传感器产生影响,且基于该压力检测结构的排布方式可减少笔头中的占用空间,且输出信号大。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实施例3的翻译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翻译笔中压力检测结构的侧视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翻译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翻译笔中压力检测结构的侧视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翻译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翻译笔中压力检测结构的侧视图;
29.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翻译笔中压力检测结构的侧视图;
30.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实施例6的翻译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1.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翻译笔中压力检测结构的侧视图;
32.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翻译笔中压力检测结构的侧视图;
33.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翻译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4.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翻译笔中压力检测结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36.除非另外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既不限定所提及的形状、数字、步骤、动作、操作、构件、原件和/或它们的组,也不排除出现或加入一个或多个其他不同的形状、数字、步骤、动作、操作、构件、原件和/或它们的组。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技术特征的数量与顺序。
37.在实用新型的一些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或者“固定”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
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通过中间媒体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互相作用关系。以及,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38.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翻译笔100,包括:笔杆110与笔头120;其中,笔杆110内容置有至少一个主板130以及设置在主板130上的两个传感器140;笔头120端部具有两个触控部121,每个触控部121对应设置有一个顶压件150,每个顶压件150自触控部121向笔杆110方向延伸至与每个传感器140连接,以形成压力检测结构;在笔头120的触控部121触碰至待翻译文本(例如,图书)时,顶压件150将压力传递至所述传感器140,通过主板130上的检测电路得到压力信号。
39.本实施例将传感器设置在笔杆内,通过在笔头内设置顶压件,基于笔头的触控部外表面触碰至待翻译文本时,处于该触控部内表面的顶压件将压力从笔头传递至传感器,实现多角度识别,同时不会对传感器产生影响,输出信号大,可有效利用笔杆内的空间。
4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于主板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可以在笔杆内腔中仅设置一个主板,将两个传感器设置在主板的两端,也可以分别设置两个主板,一个主板对应一个传感器。当然,传感器可以层叠设置在主板的整个表面,也可以仅层叠设置在主板朝向笔头的端部位置处。
41.具体的,翻译笔包括一个主板时,可将主板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在笔杆的相对内侧壁上,两个传感器分别层叠设置在主板沿其厚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区域,即在一块主板上可放置两个传感器,可以节省压力检测结构的布置空间及元器件,降低成本。
42.具体地,如图1至图12所示,翻译笔100包括两个主板130,两个主板130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分别设置在笔杆110的相对内侧壁上,主板130与传感器140一一对应,每个传感器140层叠在每个主板130沿其厚度方向的一侧,即传感器140与主板130沿笔杆110的周向层叠设置。
43.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于顶压件如何设置在笔头内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可以在翻译笔的笔头处设有一卡槽式结构,在该卡槽式结构内嵌设一个顶压构件,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固定方式。
44.仍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顶压件的形状不作具体限定,只要能保证顶压件可以起到顶压传感器的作用即可,其施力方向可以为垂直于传感器,当施力方向为垂直于传感器时,信号量最大,也可以是其他不垂直于传感器的方向,信号量略有减小。例如,顶压件以呈直线形状,也可以呈弯折形状,当然,两个顶压件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相连接形成整体结构等。
45.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4至图7所示,顶压件150呈直线形状,顶压件150的第一端卡设在其中一个触控部121内表面,顶压件150的第二端设置在传感器140朝向笔头120的一侧(传感器底面),顶压件150的施力方向为垂直于传感器140的底面。
46.在另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当顶压件可呈弯折形状时,为了确保外力最大程度的传递至传感器,该顶压件包括有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以及力导向部;其中,第一延伸部自触控部向笔杆方向直线延伸或弯折延伸,第二延伸部自第一延伸部的端部向传感器方向弯
折延伸。力导向部设置在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之间,以将力沿第一延伸部导向至第二延伸部,以增加输出信号。
47.具体地,如图3所示,顶压件150呈弯折形状,当顶压件150的第二端位于传感器140朝向笔头120的一侧(传感器140的底面)时,顶压件150的第一延伸部自触控部121向笔杆110方向弯折延伸,第二延伸部自第一延伸部的端部向传感器方向弯折,弯折位置位于顶压件150靠近传感器140的一端,当然,该弯折位置还可以位于顶压件150的其他区域。并且,在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之间设置有力导向部,以将力由第一延伸部导向至第二导向部,基于顶压件呈弯折形状,该顶压件150的施力方向为倾斜于传感器140的底面。
48.具体地,如图8至图12所示,顶压件150的第一端卡设在触控部121内表面,顶压件150的第二端还可设置在传感器140背离主板130的一侧(传感器140正面)。其中,顶压件150呈弯折形状时,第一延伸部自触控部121向笔杆110方向直线延伸,第二延伸部自第一延伸部的端部向传感器140方向弯折延伸,该弯折位置位于顶压件150靠近传感器140的一端,当然,该弯折位置还可以位于顶压件150的其他区域。并且,在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之间设置有力导向部,以将力由第一延伸部导向至第二导向部,基于顶压件的弯折角度为90
°
,该顶压件150的施力方向为垂直于传感器140的正面,此时的信号量最大。
49.更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当顶压件150的第二端位于传感器140背离主板130的一侧时,主板130上开设有与传感器140形变区域相对应的过力保护孔131,即对主板130做了开孔处理形成了过力保护孔,对传感器140起到过力保护的作用。
50.更进一步地,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顶压件150的第二端位于传感器140背离主板130的一侧,固定件170的数量为一个时,一个固定件170设置在传感器140远离笔头120的一端,顶压件150的第二端位于传感器140靠近笔头120的一端,以使传感器140形成悬臂梁形式,当力由顶压件150传递到传感器140上时,存在一定的按压行程,可以起到过力保护的作用。
51.更进一步地,在另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翻译笔100还包括连接件160,该连接件160夹设在两个顶压件150之间,对两个顶压件150进行连接,该连接件160可以位于两个顶压件150的中央区域,也可以位于顶压件150靠近传感器140的位置处。
52.仍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于传感器与主板的连接方式不作具体限定,可以采用固定件的方式将两者进行固定,例如,可以采用胶粘件,还可以采用焊盘等其他固定件。
53.具体地,如图2、图6所示,传感器140与主板130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件170,当仅设置一个固定件170时,且该固定件170采用胶粘件,即传感器140通过胶体粘接方式固定于主板130上,传感器140的粘贴方向与主板130方向平行。
54.具体地,如图4、图7、图10所示,传感器140与主板130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件170,当仅设置一个固定件170时,该固定件170采用焊盘,即传感器140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主板130上,传感器140的焊接方向与主板130方向平行。
55.在另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固定件17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件170采用胶粘件,将两个固定件170设置在传感器140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处,即通过胶粘件将传感器140的端部与主板130进行固定。
56.基于上述结构,本实施例的翻译笔原理如下:如图1至图10所示,翻译笔使用时,其笔头120的触控部121外表面触碰至待翻译文本(例如,图书),外力f从笔头120沿着顶压件
150传递至传感器140,传感器140产生微小形变,此时主板130上的检测电路能够将这种微小形变转换为电信号,通过连接电路传递给主控板,经过算法处理,得到对应压力值,以此达到压力检测的目的。
57.应当理解的是,笔头上的触控部相当于触点,在两个触点之间设置有摄像头,这样,当压力检测结构检测触控部触碰到待翻译文本的压力时,基于压力信号开始执行扫描以及翻译功能,即利用ocr对待翻译文件进行识别,再通过内置的翻译软件对识别的文本进行翻译。
58.本实用新型翻译笔中的压力检测结构具有较大的输出信号,在笔头中的空间占用小,可有效利用笔杆的空间,以形成顶压构件式的压力检测结构,输出信号大。
59.下面将结合几个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翻译笔的具体结构及原理:
60.实施例1
61.如图1和图2所示,本示例的翻译笔100包括:笔杆110和笔头120,在笔杆110的相对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主板130与一个传感器140,每个主板130与对应的每个传感器140沿笔杆110的轴向层叠设置,且在主板130与传感器140之间设置有一个固定件170,该固定件170采用胶粘件,即通过胶体粘接的方式将传感器140固定于主板130上。
62.另外,请继续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笔头120中设置有两个直线型顶压件150,每个顶压件150自笔头120的触控部121内表面向笔杆110方向延伸,并与传感器140朝向笔头120的一侧(传感器140底面)连接,即每个顶压件150对应一个传感器140,形成两组相对设置的压力检测结构,每组压力检测结构与笔头上的一个触控部相对应,以用于检测触控部触碰到待翻译文本时的压力信号。
63.请继续参考图1和图2,在翻译笔使用时,笔头120处设置一顶压件150,力f从笔头120沿着顶压件150的方向传递至传感器140,传感器140产生微小形变,此时主板130上的检测电路能够将这种微小形变转换为电信号,通过连接电路传递给主控板,经过算法处理,得到对应压力值,以此达到压力检测的目的。
64.本实施例的翻译笔可实现多角度识别的作用,通过顶压件可将力由笔头传递至笔杆中的传感器,以避免外力直接作用于传感器,进而避免对传感器产生影响,且具有较大的输出信号。
65.实施例2
66.如图3所示,本示例的翻译笔100包括:笔杆110和笔头120,在笔杆110的相对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主板130与一个传感器140,每个主板130与对应的每个传感器140沿笔杆110的轴向层叠设置,且在主板130与传感器140之间设置有一个固定件170,该固定件170采用胶粘件,即通过胶体粘接的方式将传感器140固定于主板130上。
67.另外,请继续参考图3,本实施例的笔头120中设置有两个弯折形状的顶压件150,每个顶压件150包括有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以及力导向件(图中并未示出),第一延伸部自笔头120的触控部121内表面向笔杆110方向弯折延伸,第二延伸部自第一延伸部端部向传感器140底面弯折延伸,并与传感器140朝向笔头120的一侧连接,即每个顶压件150对应一个传感器140,形成两组相对设置的压力检测结构,每组压力检测结构与笔头120上的一个触控部相对应,以用于检测触控部触碰到待翻译文件时的压力信号,本实施例的翻译笔的压力检测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
68.实施例3
69.如图1和图4所示,本示例的翻译笔100包括:笔杆110和笔头120,在笔杆110的相对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主板130与一个传感器140,每个主板130与对应的每个传感器140沿笔杆110的轴向层叠设置,且在主板130与传感器140之间设置有一个固定件170,该固定件170采用焊盘,即通过焊接的方式将传感器140固定于主板130上。
70.另外,请继续参考图1和图4,本实施例的笔头120中设置有两个直线型的顶压件150,每个顶压件150自笔头120的触控部121内表面向笔杆110方向延伸,并与传感器140朝向笔头120的一侧连接,即每个顶压件150对应一个传感器140,形成两组相对设置的压力检测结构,每组压力检测结构与笔头120上的一个触控部相对应,以用于检测触控部触碰到待翻译文件时的压力信号,本实施例的翻译笔的压力检测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
71.实施例4
72.如图5至图7所示,本示例的翻译笔100包括:笔杆110和笔头120,在笔杆110的相对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主板130与一个传感器140,每个主板130与对应的每个传感器140沿笔杆110的轴向层叠设置,且主板130与传感器140之间设置有一个固定件170,该固定件170采用胶粘件(如图6所示),当然,固定件170还可以采用焊盘(如图7所示),即通过胶体粘接或焊接的方式将传感器140固定于主板130上。
73.另外,请继续参考图5至图7,本实施例的笔头120中设置有两个直线型的顶压件150,每个顶压件150自笔头120的触控部121内表面向笔杆110方向延伸,并与传感器140朝向笔头120的一侧连接,另外,在两个顶压件150靠近传感器140的位置处设置有连接件160,通过连接件160将两个顶压件150连接起来,形成整体式的顶压构件,以用于将触控部触碰到待翻译文本时的压力信号传递至传感器140,实现压力信号的检测,本实施例的翻译笔的压力检测原理同样与实施例1相同。
74.实施例5
75.如图8至图9所示,本示例的翻译笔100包括:笔杆110和笔头120,在笔杆110的相对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主板130与一个传感器140,每个主板130与对应的每个传感器140沿笔杆110的轴向层叠设置,且主板130与传感器140之间设置有两个固定件170,两个固定件170分别设置在传感器140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处,以实现传感器140与主板130固定。并且,该固定件170可采用胶粘件,即通过胶体粘接的方式将传感器140固定于主板130上。
76.另外,请继续参考图8和图9,本实施例的笔头120中设置有两个弯折形状的顶压件150,每个顶压件150包括有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以及力导向件(图中并未示出),第一延伸部自笔头120的触控部121内表面向笔杆110方向直线延伸,第二延伸部自第一延伸部的端部以90
°
弯折角度向传感器140的正面进行弯折延伸,并与传感器140背离主板130的一侧连接,即每个顶压件150对应一个传感器140,形成两组相对设置的压力检测结构,每组压力检测结构与笔头120上的一个触控部相对应,以用于检测触控部触碰到待翻译文件时的压力信号,同样的,该翻译笔的压力检测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
77.实施例6
78.如图8和图10所示,本示例的翻译笔100包括:笔杆110和笔头120,在笔杆110的相对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主板130与一个传感器140,每个主板130与对应的每个传感器
140沿笔杆110的轴向层叠设置,且主板130与传感器140之间设置有一个固定件170,该固定件170采用焊盘,即通过焊接的方式将传感器140固定于主板130上。
79.另外,请继续参考图8和图10,本实施例的笔头120中设置有两个弯折形状的顶压件150,每个顶压件150包括有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以及力导向件(图中并未示出),第一延伸部自笔头120的触控部121内表面向笔杆110方向直线延伸,第二延伸部自第一延伸部的端部以90
°
弯折角度向传感器140的正面进行弯折延伸,并与传感器140背离主板130一侧的中央区域连接,以及,在主板130上设置有与传感器140和顶压件连接位置相对应的过力保护孔,以对传感器140起到过力保护的作用,同样的,本实施例的翻译笔的压力检测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
80.实施例7
81.如图11和图12所示,本示例的翻译笔100包括:笔杆110和笔头120,在笔杆110的相对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主板130与一个传感器140,每个主板130与对应的每个传感器140沿笔杆110的轴向层叠设置,且主板130与传感器140之间设置有一个固定件170,该固定件170设置于传感器140背离笔头120的一端,即在主板130与传感器140的第一端夹设有固定件170,以使传感器形成悬臂梁结构,该固定件170采用焊盘,即通过焊接的方式将传感器140固定于主板130上。另外,在传感器140沿其宽度方向的中央区域开设有与传感器140形变区域相对应的应力集中槽141,可以起到增大信号量的作用。
82.另外,请继续参考图11和图12,本实施例的笔头120中设置有两个弯折形状的顶压件150,每个顶压件150包括有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以及力导向件(图中并未示出),第一延伸部自笔头120的触控部121内表面向笔杆110方向直线延伸,第二延伸部自第一延伸部的端部以90
°
弯折角度向传感器140的正面进行弯折延伸,并与传感器140背离主板130一侧的第二端部连接,同样的,本实施例的翻译笔的压力检测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
83.本实施例基于传感器的第一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主板上,使其形成悬臂梁形式,这样,在顶压件连接在传感器的第二端时,当力由顶压件传递到传感器上时,存在一定的按压行程,可以起到过力保护的作用。
8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翻译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笔头中设置顶压件,以实现将压力传递至传感器,可减少笔头中的占用空间,且基于顶压件使力由笔头传递至笔杆中的传感器,可实现对多角度识别的作用,而不会对传感器产生影响,并且具有输出信号大的优势。
85.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