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脑主机箱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89154发布日期:2023-03-24 19:54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脑主机箱壳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主机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脑主机箱壳体。


背景技术:

2.主机箱作为电脑配件中的一部分,它起的主要作用是放置和固定各电脑配件,起到一个承托和保护作用,此外,电脑机箱具有电磁辐射的屏蔽的重要作用,由于机箱不像cpu、显卡、主板等配件能迅速提高整机性能,所以在diy中一直不被列为重点考虑对象,但是机箱也并不是毫无作用,一些用户买了杂牌机箱后,因为主板和机箱形成回路,导致短路,使系统变得很不稳定,因此需要使用专用合适的机箱对主机进行存放保护。
3.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 212586808 u中公开的一种便携式计算机电脑主机箱,针对现有的因电脑主机箱为壳体很光滑,未设置提手,对其携带只能人工使用双手托住,不方便对其携带,所以不能满足使用的需要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设置为中空结构的壳体、固定板、滑动槽、卡槽、卡块、第一杆、第二杆、移动槽、矩形板和矩形卡槽,所述壳体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两个所述的固定板的顶端均开设有滑动槽,两个所述的滑动槽的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卡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对第二杆的安装方便对壳体进行携带,同时,方便对第二杆进行拆卸,方便了使用,满足了使用的需求,虽然该实用新型可对第二杆进行拆卸和安装,但是该实用新型在提拉携带时,比抱在怀里搬运更加容易发生碰撞,没有相应的减震机构来防止机箱内电子元件的损坏,极其不便,并且该实用新型结构较为复杂,功能却单一,实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脑主机箱壳体,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脑主机箱壳体,包括外箱体、内安装体、减震机构和折叠篮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安装于外箱体的上下内壁,所述减震机构包括齿轮,所述齿轮转动连接于外箱体的内顶壁,所述齿轮的左右两侧均啮合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远离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顶块,所述外箱体的内侧壁沿前后方向固定连接有直杆,所述直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与顶块之间安装有弹簧,所述内安装体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齿轮的下表面;
8.所述折叠篮机构包括限位杆,所述外箱体的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限位杆沿上下方向滑动连接于滑槽的内部,所述限位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折叠篮支撑杆,所述折叠篮支撑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折叠篮竖板,所述外箱体的外表面开设有折叠篮槽和把手槽,所述折叠篮槽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折叠篮底板,所述
折叠篮底板的外端与折叠篮竖板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内端滑动连接于把手槽的内部,所述外箱体的外表面插接有限位销。
9.可选的,所述内安装体活动安装于外箱体的内部,所述减震机构安装于内安装体的上下两侧。
10.可选的,所述齿条沿前后方向滑动连接于外箱体和内安装体之间,所述顶块沿齿条方向滑动连接于外箱体和内安装体之间,所述直杆贯穿顶块的一端,所述直杆设置于内安装体的外部。
11.可选的,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安装块的外表面,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顶块的外表面,所述弹簧设置于外箱体与内安装体之间。
12.可选的,所述安装块固定连接于内安装体的外表面,所述安装块滑动连接于外箱体的内顶壁。
13.可选的,所述滑槽的下部开设有两个方形槽,所述连接块滑动连接于方形槽的内部,所述滑槽通过方形槽与折叠篮槽相连通。
14.可选的,所述限位销的内端贯穿滑槽并插接在外箱体的内部,所述把手的外端滑动设置于外箱体的外部。
15.可选的,所述折叠篮槽的侧壁转动连接有折叠篮护栏,所述折叠篮护栏远离外箱体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折叠篮竖板的外表面,所述折叠篮护栏设置于折叠篮底板的上部。
16.可选的,所述外箱体的顶部安装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底端转动连接于外箱体的上表面。
17.(三)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脑主机箱壳体,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9.1、该一种电脑主机箱壳体,通过设置外箱体、内安装体、齿轮、齿条、顶块、直杆、连杆、安装块和弹簧,使该电脑主机箱壳体在搬运时,若是发生碰撞,产生的撞击力,会使内安装体在外箱体内部晃动,然后在减震机构的连动作用下,将撞击力缓冲掉,减小对机箱内电子元件的伤害,提高机箱对内部主板等元件的保护;
20.2、该一种电脑主机箱壳体,通过设置限位杆、连接块、滑槽、限位销、折叠篮支撑杆、折叠篮竖板、折叠篮底板、把手和拉杆,使该电脑主机箱壳体更加便于携带,还可以在折叠篮内装一些鼠标、键盘等的物品,拓宽了机箱的功能性,实用性很强。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篮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局部a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局部b放大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外箱体;2、内安装体;3、齿轮;4、齿条;5、顶块;6、直杆;7、连杆;8、安装块;9、弹簧;10、限位杆;11、连接块;12、滑槽;13、限位销;14、折叠篮支撑杆;15、折叠篮竖板;16、折叠篮底板;17、折叠篮槽;18、折叠篮护栏;19、把手;20、把手槽;21、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9.实施例1
30.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电脑主机箱壳体,包括外箱体1、内安装体2、减震机构和折叠篮机构,内安装体2活动安装于外箱体1的内部,减震机构安装于内安装体2的上下两侧,减震机构安装于外箱体1的上下内壁,减震机构包括齿轮3,齿轮3转动连接于外箱体1的内顶壁,齿轮3的左右两侧均啮合连接有齿条4,齿条4沿前后方向滑动连接于外箱体1和内安装体2之间,顶块5沿齿条4方向滑动连接于外箱体1和内安装体2之间,直杆6贯穿顶块5的一端,直杆6设置于内安装体2的外部,齿条4远离齿轮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顶块5,外箱体1的内侧壁沿前后方向固定连接有直杆6,直杆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8,安装块8与顶块5之间安装有弹簧9,弹簧9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安装块8的外表面,弹簧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顶块5的外表面,弹簧9设置于外箱体1与内安装体2之间,内安装体2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杆7,连杆7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齿轮3的下表面,安装块8固定连接于内安装体2的外表面,安装块8滑动连接于外箱体1的内顶壁。
31.使用时,电脑的其它各部分配件安装于内安装体2上,该一种电脑主机箱壳体,通过设置外箱体1、内安装体2、齿轮3、齿条4、顶块5、直杆6、连杆7、安装块8和弹簧9,使该电脑主机箱壳体在搬运时,若是发生碰撞,产生的撞击力,会使内安装体2在外箱体1内部晃动,假定向前的晃动会带动连杆7向前或向后移动,以此带动齿轮3旋转,齿条4带着顶块5随之前后滑动,顶块5的滑动会挤压或拉伸弹簧9,弹簧9在发现形变之后,会产生反方向的弹力,四个角均施加反向的作用力,然后促使顶块5回到原位置,这样就会使齿条4和齿轮3的运动幅度减小,从而达到减小内安装体2的晃动,就将撞击力缓冲掉,减小对机箱内电子元件的伤害,提高机箱对内部主板等元件的保护。
32.实施例2
33.请参阅图3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电脑主机箱壳体,折叠篮机构包括限位杆10,外箱体1的侧壁开设有滑槽12,限位杆10沿上下方向滑动连接于滑槽12的内部,滑槽12的下部开设有两个方形槽,连接块11滑动连接于方形槽的内部,滑槽12通过方形槽与折叠篮槽17相连通,限位杆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1,连接块11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折叠篮支撑杆14,折叠篮支撑杆1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折叠篮竖板15,外箱体1的外表面开设有折叠篮槽17和把手槽20,折叠篮槽17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折叠篮底板16,折叠篮底板16的外端与折叠篮竖板15的下端转动连接,限位杆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19,把手19的内端滑动连接于把手槽20的内部,外箱体1的外表面插接有限位销13限位销13的内端贯穿滑槽12并插接在外箱体1的内部,把手19的外端滑动设置于外箱体1的外部,折叠篮槽17的侧壁转动连接有折叠篮护栏18,折叠篮护栏18远离外箱体1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折叠篮竖板15的外表面,折叠篮护栏18设置于折叠篮底板16的上部,外箱体1的顶部安装有拉杆21,拉杆21的底端转动连接于外箱体1的上表面。
34.使用时,通过设置限位杆10、连接块11、滑槽12、限位销13、折叠篮支撑杆14、折叠篮竖板15、折叠篮底板16、把手19和拉杆21,使该电脑主机箱壳体更加便于携带,当需要携
带主机箱时,直接提起拉杆21,就可以带走主机,若需要放置另外的一些东西,便可以拔掉限位销13,此时的折叠篮在收起状态,拉动把手19向下,限位杆10向下移动,推动连接块11向下移动,折叠篮支撑杆14、折叠篮竖板15、同步下移,下移的过程中折叠篮支撑杆14、折叠篮底板16和折叠篮护栏18由竖直改变为水平,直至限位杆10的下表面抵接滑槽12的底壁,不能再往下移动,此时的折叠篮组装好了,折叠篮护栏18位于折叠篮竖板15和折叠篮底板16的两侧,放置放进去的物品从两侧滑落,当需要收起时,拉动把手19向上,折叠篮各部件会抻平拉开,直到限位杆10位于滑槽12的顶部时,折叠篮各部位平整位于折叠篮槽17内,插入限位销13,限位销13顶住限位杆10,不让其下滑,完成了折叠篮的收纳,拓宽了机箱的功能性,实用性很强。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