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驾驶员侧下视野水切断面的设计方法及设计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4659045发布日期:2023-07-05 01:27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驾驶员侧下视野水切断面的设计方法及设计系统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汽车设计,特别涉及一种驾驶员侧下视野水切断面的设计方法及设计系统。


背景技术:

1、汽车水切腰线beltline是连接侧窗的线条,水切位置的高低对造型风格及效果影响很大,车身侧面造型水切腰线将整车上下比例一分为二,对汽车外形设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外饰造型的发展趋势是水切位置越来越高,同时水切向后上挑,这样对于乘客来说,其私密性更好。

2、在造型前期断面方案绘制过程中,前排水切主断面通过反复调整水切高度及侧玻璃面来校核驾驶员侧向下视野是否满足目标要求。如果采用满足造型的高水切需求,则会导致驾驶员侧向下视野减小,影响乘坐的安全性及舒适性,甚至会引起顾客抱怨。

3、所以要平衡造型风格与驾驶员侧向下视野。

4、然而,人体具有自由度的关节较多,可调整的尺寸、角度较多,许多人机工程参数间均存在相互影响,而且实际设计中受到舒适性、视认性、方便性以及相关法规限制,很难快速高效的完成大部分关键参数的设定,通常需要反复对多个参数进行联动调整才可满足所有设计要求,这就显著降低了开发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驾驶员侧下视野水切断面的设计方法及设计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水切设计开发效率低的问题。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驾驶员侧下视野水切断面的设计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3、基于待开发车型的第一人机工程参数,获取驾驶员侧下视野水切断面;

4、基于所述驾驶员侧下视野水切断面,获取待开发车型中,驾驶员右侧下视野角度γ关于第二人机工程参数与驾驶员侧下视野水切在z方向上距r点的高度h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

5、基于已知车型的第三人机工程参数的目标值,获取所述第二人机工程参数;

6、基于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一人机工程参数和所述第二人机工程参数,获取驾驶员右侧下视野角度γ关于驾驶员侧下视野水切在z方向上距r点的高度h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

7、基于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以及驾驶员右侧下视野角度γ的目标值,确定驾驶员侧下视野水切断面。

8、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人机工程参数包括:驾驶员v2点在z方向上距r点的高度h、水切标准断面、前排肩部空间要求、驾驶员侧下视野水切在z方向上距r点的高度h。

9、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待开发车型的第一人机工程参数,获取驾驶员侧下视野水切断面,包括如下步骤:

10、将待开发车型的第一人机工程参数,拟合至前门玻璃上;

11、补入前门钣金、前门护板、玻璃升降器,完成驾驶员侧下视野水切断面绘制。

12、一些实施例中,定义驾驶员v2点与驾驶员侧下视野水切左侧的切点为a点,驾驶员v2点与驾驶员侧下视野水切右侧的切点为b点;

13、第二人机工程参数包括:a点或b点在y方向上距a点与b点的中点的距离a。

14、一些实施例中,第三人机工程参数包括:a点或b点与对应前门玻璃的间距l1、前门玻璃厚度l2、前门玻璃与内水切加强板间距l3、内水切加强板腔体尺寸l4、前门护板与钣金间距l5、前门护板厚度l6、a点或b点与前门护板最外侧对应点距离d、前排肩部空间要求a2、前门水切下侧玻璃倾角θ。

15、一些实施例中,a点或b点与对应前门玻璃的间距l1的目标值大于等于10mm;

16、前门玻璃厚度l2的目标值为4~5mm;

17、前门玻璃与内水切加强板间距l3的目标值大于等于10mm;

18、内水切加强板腔体尺寸l4的目标值大于等于30mm;

19、前门护板与钣金间距l5的目标值大于等于5mm;

20、前门护板厚度l6的目标值大于等于15mm;

21、a点或b点与前门护板最外侧对应点距离d的目标值大于等于50mm;

22、前排肩部空间要求a2的目标值大于等于1400mm;

23、前门水切下侧玻璃倾角θ的目标值为10°~15°。

24、一些实施例中,基于a点或b点与对应前门玻璃的间距l1的目标值、前门玻璃厚度l2的目标值、前门玻璃与内水切加强板间距l3的目标值、内水切加强板腔体尺寸l4的目标值、前门护板与钣金间距l5的目标值、前门护板厚度l6的目标值、a点或b点与前门护板最外侧对应点距离d的目标值、前排肩部空间要求a2的目标值、前门水切下侧玻璃倾角θ的目标值,获取a点或b点在y方向上距a点与b点的中点的距离a。

25、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以及驾驶员右侧下视野角度γ的目标值,确定驾驶员侧下视野水切断面,包括如下步骤:

26、基于所述第二映射关系,找出不小于驾驶员右侧下视野角度γ的目标值的驾驶员右侧下视野角度γ;

27、将找出的驾驶员右侧下视野角度γ中,具有最大取值的驾驶员侧下视野水切在z方向上距r点的高度h作为设计值,代入待开发车型的第一人机工程参数,以获取最终的驾驶员侧下视野水切断面。

28、一些实施例中,驾驶员右侧下视野角度γ的目标值大于等于4°。

29、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驾驶员侧下视野水切断面的设计系统,其包括:

30、第一模块,其用于:基于待开发车型的第一人机工程参数,获取驾驶员侧下视野水切断面;

31、第二模块,其用于:基于所述驾驶员侧下视野水切断面,获取待开发车型中,驾驶员右侧下视野角度γ关于第二人机工程参数与驾驶员侧下视野水切在z方向上距r点的高度h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

32、第三模块,其用于:基于已知车型的第三人机工程参数的目标值,获取所述第二人机工程参数;

33、第四模块,其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一人机工程参数和所述第二人机工程参数,获取驾驶员右侧下视野角度γ关于驾驶员侧下视野水切在z方向上距r点的高度h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

34、第五模块,其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以及驾驶员右侧下视野角度γ的目标值,确定驾驶员侧下视野水切断面。

35、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3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驾驶员侧下视野水切断面的设计方法及设计系统,基于待开发车型的第一人机工程参数,获取驾驶员侧下视野水切断面,基于已知车型的第三人机工程参数的目标值,获取所述第二人机工程参数;再在所述驾驶员侧下视野水切断面基础上,获取待开发车型中,驾驶员右侧下视野角度γ关于第二人机工程参数与驾驶员侧下视野水切在z方向上距r点的高度h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并利用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一人机工程参数和所述第二人机工程参数,获取驾驶员右侧下视野角度γ关于驾驶员侧下视野水切在z方向上距r点的高度h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以驾驶员右侧下视野角度γ的目标值作为约束,基于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驾驶员侧下视野水切断面。本技术通过多种人机工程参数确定出驾驶员右侧下视野角度γ关于驾驶员侧下视野水切在z方向上距r点的高度h之间的映射关系,并结合驾驶员侧向下视野法规要求,确定出驾驶员侧下视野水切在z方向上距r点的高度h,兼顾了造型风格和视野要求,且将已知车型的人机工程参数的目标值纳入计算,可以提供造型风格支撑点,从而减少了前期cas阶段造型的反复交流及打和过程,提升了水切设计开发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