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方法、显示方法及计算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5376779发布日期:2023-09-08 19:05阅读:32来源:国知局
图像处理方法、显示方法及计算设备与流程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计算机应用,尤其涉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显示方法及计算设备。


背景技术:

1、在一些应用场景中,用户可以采用线上形式记录或者通过智能检测方式检测获得用户的人体数据,并可以向用户展示人体数据,以方便用户查看等,比如网上购物场景中,对于一些穿戴类型的对象,如服装产品,会提供尺码信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人体数据,对照服装产品的尺码信息选择合适的服装产品。而为了增加显示效果,还可以展示三维人体图像,然而,这种三维人体图像与用户没有相关性,视觉显示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显示方法及计算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三维人体图像视觉显示效果较差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3、基于包括目标用户的人脸区域的至少一个第一图像,生成人脸几何模型及人脸纹理贴图;

4、基于包括所述目标用户的人体区域的至少一个第二图像,生成人体几何模型;

5、将所述人脸几何模型融合至所述人体几何模型中,生成目标人体几何模型;

6、将所述人脸纹理贴图融合至人体纹理贴图中,生成目标纹理贴图;

7、基于所述目标纹理贴图以及所述目标人体几何模型,获得目标人体模型;所述目标人体模型用以渲染生成所述目标用户的三维人体图像。

8、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图像,生成人脸几何模型及人脸纹理贴图包括:

9、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获得人脸几何模型;

10、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图像以及所述人脸几何模型,进行纹理采样,获得对应面部区域的第一纹理贴图;

11、将所述第一纹理贴图与对应非面部区域的第二纹理贴图进行融合,获得人脸纹理贴图。

12、可选地,所述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获得人脸几何模型包括:

13、利用参数化模型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获得人脸几何模型以及所述第二纹理贴图。

14、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图像,生成人脸几何模型及人脸纹理贴图包括:

15、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图像进行卡通化处理生成至少一个卡通人脸图像;

16、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卡通人脸图像生成人脸几何模型及人脸纹理贴图。

17、可选地,还包括:

18、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图像,识别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发型类别;

19、确定所述发型类别对应的发型纹理贴图以及发型几何模型;

20、所述将所述人脸几何模型融合至所述人体几何模型中,生成目标人体几何模型包括:

21、将所述发型几何模型及所述人脸几何模型融合至所述人体几何模型中,生成目标人体几何模型;

22、所述将所述人脸纹理贴图融合至人体纹理贴图中,生成目标纹理贴图包括:

23、将所述发型纹理贴图及所述人脸纹理贴图融合至所述人体纹理贴图中,生成目标纹理贴图。

24、可选地,所述获得目标人体模型之后,还包括:

25、确定所述目标人体模型对应的骨骼动画;所述目标人体模型用以结合所述骨骼动画渲染生成动态变化的三维人体图像。

26、可选地,还包括:

27、从至少一个预置人体纹理贴图模板中选择所述人体纹理贴图。

28、可选地,还包括:

29、从至少一个预置非面部纹理贴图模板中确定对应非面部区域的第二纹理贴图。

30、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图像,识别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发型类别包括:

31、利用识别模型,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图像,识别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发型类别;

32、所述识别模型预先基于样本第一图像及其对应的发型类别进行训练获得。

33、可选地,还包括:

34、获取用户提供的包括人脸区域的至少一个第一图像以及包括人体区域的至少一个第二图像。

35、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方法,包括:

36、显示基于目标人体模型渲染生成的三维人体图像;

37、其中,所述目标人体模型基于目标纹理贴图以及目标人体几何模型生成,所述目标人体几何模型通过将人脸几何模型融合至人体几何模型中获得;所述目标纹理贴图通过将人脸纹理贴图融合至人体纹理贴图中获得;所述人脸几何模型以及所述人脸纹理贴图基于包括目标用户的人脸区域的至少一个第一图像生成;所述人体几何模型基于包括所述目标用户的人体区域的至少一个第二图像生成。

38、可选地,还包括:

39、获取服务端发送的所述目标人体模型;

40、基于所述目标人体模型渲染生成所述三维人体图像。

41、可选地,还包括:

42、从至少一个角度采集目标用户的人脸正面区域,获得至少一个第一图像;

43、从至少一个角度采集所述目标用户的人体区域,获得至少一个第二图像;

44、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图像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图像发送至服务端。

45、可选地,还包括:

46、确定与所述目标用户匹配的至少一个对象;

47、显示所述至少一个对象的对象提示信息;

48、响应于所述目标用户针对所述对象提示信息的触发操作,确定对应的目标对象;

49、显示所述目标对象的对象图像与所述三维人体图像的融合图像。

50、可选地,包括:

51、在目标对象的对象详情页面中显示试用提示信息;

52、响应于针对所述试用提示信息的触发操作,获取所述目标人体模型;

53、基于所述目标对象的对象图像以及所述目标人体模型,生成所述三维人体图像。

54、可选地,还包括:

55、从至少一个角度对目标用户进行图像采集,获得至少一个人体图像;

56、从所述至少一个人体图像中识别人脸区域以及人体区域;

57、将包括所述人脸区域的至少一个人体图像作为第一图像;

58、将包括所述人体区域的至少一个人体图像作为第二图像。

59、可选地,还包括:

60、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图像中识别所述目标用户的人体数据;

61、在所述三维人体图像中的对应特征部位显示所述人体数据。

62、可选地,还包括:

63、检测针对所述三维人体图像的第一交互操作;

64、旋转所述三维人体图像并显示旋转之后的三维人体图像。

65、可选地,所述旋转所述三维人体图像并显示旋转之后的三维人体图像包括:

66、以垂直方向为旋转轴,跟随触点位置变化,按照预设旋转方向旋转所述三维人体图像,并在所述第一交互操作结束之后,显示旋转之后的三维人体图像。

67、可选地,还包括:

68、检测针对所述三维人体图像的第二交互操作;

69、将所述三维人体图像切换显示为局部人体图像,并在切换过程中显示对应的动态变化图像。

70、可选地,所述响应于针对所述试用提示信息的触发操作,获取所述目标人体模型包括:

71、响应于针对所述试用提示信息的触发操作,进行图像采集以获得至少一个第一图像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图像;

72、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图像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图像发送至服务端;

73、获取所述服务端发送的所述目标人体模型。

74、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对象的对象图像以及所述目标人体模型,生成所述三维人体图像包括:

75、显示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至少一个单品的选择提示信息;

76、响应于所述目标用户的单品选择操作,确定目标单品;

77、显示所述目标单品的单品图像与所述三维人体图像的融合图像。

78、本技术实施例基于包括目标用户的人脸区域的至少一个第一图像,生成人脸几何模型及人脸纹理贴图,基于包括目标用户的人体区域的至少一个第二图像,生成人体几何模型,将人脸几何模型融合至人体几何模型中,生成目标人体几何模型,将人脸纹理贴图融合至人体纹理贴图中,生成目标纹理贴图,基于目标纹理贴图以及目标人体几何模型,获得目标人体模型,该目标人体模型可以用以渲染生成目标用户的三维人体图像,本技术实施例通过结合包括人脸区域或人体区域的图像,来生成三维人体图像,且人脸区域以及人体区域分开生成再融合,使得可以有效还原用户人脸形象以及用户的身型体系,提高了三维人体图像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从而提高了三维人体图像的显示效果。

79、本技术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