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才供需对接匹配的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626260发布日期:2023-06-29 13:42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才供需对接匹配的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人才匹配,具体涉及一种人才供需对接匹配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在很多方面,现有的技术中,传统的招聘方式都是人才和企业通过人才市场进行招聘,招聘效率低且匹配成功的可能性低。

2、目前,许多企业的官方网站上都包含企业自己人才供需对接匹配系统,可以在人才进入最后面试前,根据企业自己的招聘需求完成前期匹配,但是这些人才匹配系统,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有限,虽然比传统的招聘方式好,但是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对人才和企业之间互相匹配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才供需对接匹配的系统及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一种人才供需对接匹配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3、第一匹配模块,用于根据系统数据库中的人才和企业的匹配度信息通过第一适配度公式进行第一次匹配;

4、所述匹配度信息包括专业匹配度t、薪资匹配度x和工作年限匹配度y;

5、匹配策略接受模块,用于向满足第一次匹配的人才展示企业的匹配测试题;

6、监测模块,用于采集人才完成匹配测试题过程中的状态参数;

7、第二匹配模块,用于根据人才完成匹配测试题过程中的状态参数通过第二匹配度公式进行第二次匹配;

8、所述状态参数包括:j为人才进行测试时完成的题目数量、为人才第i道题完成时长、为人才第i道题目完成度。

9、作为本发明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匹配模块的工作过程包括:

10、步骤s1、实时获取企业的人才需求和人才履历的数据信息,基于获取的数据信息得到专业匹配度t、薪资匹配度x和工作年限匹配度y;

11、步骤s2、将步骤s1中得到的专业匹配度t、薪资匹配度x和工作年限匹配度y代入下式计算第一适配度k:

12、;

13、式中,、、都是权重系数,默认==,可以根据人才需求选择权重比例;

14、所述专业匹配度t与企业需求的专业和人才所学专业相关,若人才所学专业与企业需求的专业一致,则t=1;若人才所学专业与企业需求的专业不同,则t=0;

15、所述薪资匹配度x与企业提供的薪资和人才需求薪资相关,若人才需求薪资范围完全在企业提供薪资范围内,则x=1;若人才需求薪资范围完全不在企业提供薪资范围内,则x=0;若人才需求薪资范围与企业提供薪资范围部分重叠,则x=0.5;

16、所述工作年限匹配度y与企业要求的工作年限范围和人才实际工作年限相关,若人才实际工作年限大于等于企业要求的工作年限上限,则y=1;若人才实际工作年限小于企业要求的工作年限下限,则y=0;若人才实际工作年限属于企业要求的工作年限范围,则y=0.5;

17、步骤s3、根据公式获得第m个人才的第一适配度;

18、步骤s4、将第一适配度与第一适配阈值进行比较,若第一适配度大于等于第一适配阈值,则该人才符合第一匹配需求,否则,则不符合第一匹配需求。

19、作为本发明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人才符合第一匹配需求数量超过n时,按第一适配度的数值从大到小对第一适配度进行排序,截取排名前n的人才。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时获取企业的人才需求和人才履历的数据信息,基于获取的数据信息得到专业匹配度t、薪资匹配度x和工作年限匹配度y,根据公式获得第m个人才的第一适配度,将第一适配度与第一适配阈值进行比较,若第一适配度大于等于第一适配阈值,则该人才符合第一匹配需求,否则,则不符合第一匹配需求。

21、作为本发明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匹配模块的工作过程包括:

22、向满足第一次匹配的人才展示企业的匹配测试题;

23、实时监测人才在完成匹配测试题时的状态参数;

24、所述状态参数包括:j为人才进行测试时完成的题目数量、为人才第i道题完成时长、为人才第i道题目完成度;

25、将获取的参数代入下式计算第二适配度c:

26、;

27、其中,为完成匹配测试题时企业规定总时长、为企业规定的完成题目数、为企业规定的第i道题目完成时长、为难度系数、为企业规定的第i道题目的完成度,其中i小于等于j;

28、根据上式计算人才的第二适配度c,将第二适配度c与企业规定的第二适配度阈值比较,当第二适配度c大于第二适配度阈值时,则表明该人才满足第二匹配需求。

2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获取人才在完成匹配测试题时的状态参数:j为人才进行测试时完成的题目数量、为人才第i道题完成时长、为人才第i道题目完成度,根据公式计算人才的第二适配度c,将第二适配度c与企业规定的第二适配度阈值比较,当第二适配度c大于第二适配度阈值时,则表明该人才满足第二匹配需求。

30、作为本发明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系统还包括难度系数调整模块,所述难度系数调整模块用于根据企业在当前时间点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满足第二匹配需求的人数调整难度系数。

31、作为本发明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难度系数调整模块的工作过程包括:

32、将当前时间点之前的一段时间划分为时间间隔为的数个时间段;

33、获取每个时间段内满足第二匹配需求人数y,构建y关于的函数f(y,);

34、获取企业规定的y关于的标准函数g(y,);

35、根据f(y,)和g(y,)求取难度系数调整指标:

36、;

37、将与企业规定的难度系数调整指标阈值范围比较,

38、当属于时,保持当前难度系数;

39、当小于时,提高当前难度系数;

40、当大于时,降低当前难度系数。

4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根据f(y,)和g(y,)并结合公式求取难度系数调整指标,将与企业规定的难度系数调整指标阈值范围比较,当属于时,保持当前难度系数;当小于时,提高当前难度系数;当大于时,降低当前难度系数,根据企业的招聘成功率,灵活调整难度系数,满足企业的的招聘成功率。

42、一种人才供需对接匹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3、步骤s10、通过第一适配度公式获得第m个人才的第一适配度;

44、步骤s20、将第一适配度与第一适配阈值进行比较,若第一适配度大于等于第一适配阈值,则该人才符合第一匹配需求,否则,则不符合第一匹配需求;

45、步骤s30、人才符合第一匹配需求时,按第一适配度的数值从大到小对第一适配度进行排序,根据企业第一匹配需求人数n,截取排名前n的人才;

46、步骤s40、通过第二适配度公式计算人才的第二适配度c;

47、步骤s50、将第二适配度c与企业规定的第二适配度阈值比较,当第二适配度c大于第二适配度阈值时,则表明该人才满足第二匹配需求;

48、步骤s60、根据难度系数调整指标公式计算难度系数调整指标;

49、步骤s70、将与企业规定的难度系数调整指标阈值范围比较,

50、当属于时,保持当前难度系数;

51、当小于时,提高当前难度系数;

52、当大于时,降低当前难度系数。

5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54、1、实时获取企业的人才需求和人才履历的数据信息,基于获取的数据信息得到专业匹配度t、薪资匹配度x和工作年限匹配度y,根据公式获得第m个人才的第一适配度,将第一适配度与第一适配阈值进行比较,若第一适配度大于等于第一适配阈值,则该人才符合第一匹配需求,否则,则不符合第一匹配需求;

55、2、获取人才在完成匹配测试题时的状态参数:j为人才进行测试时完成的题目数量、为人才第i道题完成时长、为人才第i道题目完成度,根据公式计算人才的第二适配度c,将第二适配度c与企业规定的第二适配度阈值比较,当第二适配度c大于第二适配度阈值时,则表明该人才满足第二匹配需求;

56、3、根据f(y,)和g(y,)并结合公式求取难度系数调整指标,将与企业规定的难度系数调整指标阈值范围比较,当属于时,保持当前难度系数;当小于时,提高当前难度系数;当大于时,降低当前难度系数,根据企业的招聘成功率,灵活调整难度系数,满足企业的的招聘成功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