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环境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53193发布日期:2023-11-17 20:02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环境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环境检测,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环境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1、环境检测的对象大致可分为水质检测、空气检测、土壤检测、固体废物检测、生物检测等,在科研中对于环境检测是极为重要的,方便学者进行了解自然环境变化,而在建筑工程中,主要是为了有效的观测建筑施工中对周围环境带来影响,检测是否符合国家标准,以防止对建筑工程周边环境的造成污染扬尘等问题。

2、现有的技术在进行建筑工程的环境监控时通过使用扬尘检测设备进行环境检测,但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存在问题,第一在进行检测时,存在检测数据不准确,一般采用检测的数据均为采用平均法进行计算,更有直接使用单个设备传感器来进行完成环境的检测,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境监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环境监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环境监控装置,,包括外界环境采集模块、金属粉尘检测模块、粉尘检测模块、数据整合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数据信息存储模块、数据控制模块、上传模块、显示模块、警告模块以及智能设备;

3、其中的外界环境采集模块,包括多个摄像头,分布于建筑工地的现场内四周用于采集监控装置周围的外界环境,外界环境包括有当前天气,温度,风速、云朵移动速度,明暗程度,在进行运作时会进行当前天气信息拍摄,风速感知、天空的云朵变化,当前天气的明暗程度、湿度、温度以及气压进行统计为电信号传输到数据整合模块,在进行传输到数据整合模块中,而在进行传输中会执行以下操作:

4、通过网络与摄像头进行连接关系,在进行连接关系中,会利用卫星定位以及摄像头的视角交汇处进行判定,所处位置,从而按照方位进行标记来进行信息传输,而要传输的数据信息按照摄像头的方位进行s1、s2、s3…sn进行排序,一般按照东南西北进行排列,则在进行排序后,s1代表着东方向的摄像头、s2代表着南方向的摄像头、依次类推s4则代表着北方向的摄像头,依次类推东南方向、西南方向、西北方向、东北方向…,当进行传输信号采用二进制信号进行传递,传输数据按照以s1为参考按照s11、s12、s13…s1n进行排列测试的数据,其中s1n则表示东方向摄像头的最新一次传输的数据的标号,而在信号进行传输时,信息传输信息按照顺序进行排列,s1n为参照则传输二进制信息时则只需要在其号码段前进行分段时传输,通过先传输天气数据中的具体的数据值,同时将s1n所测数据有几种信息进行传输,以及段尾会增加加密文字符,确保s1n后续信息能够准确连接在前段传输完成后按照间隔时间0.05毫秒进行下一数据的传递,从而依次类推到气压,直至与首次传输几种数据的种类重合后,从而完成信息的传输;

5、粉尘检测模块包括有多个粉尘浓度传感器,分布于建筑工地的现场内,来进行实时检测现场的粉尘浓度,在进行检测时,主要进行检测空气中的pm2.5、pm10、tsp以及金属粉尘的浓度数据,再将数据信息传输到数据整合模块,在进行整合时会进行标记,所在区域的数据,并将其数据信息进行传输到数据整合模块,在进行数据传输时,通过在每个所在区域的粉尘浓度传感器进行名称排序,初始默认标记为1、2、3…n,为了方便进行区分场景内的粉尘浓度统计,可对名称进行重新命名,按照粉尘浓度传感器所在的位置件进行重命名;在进行信号传输时按照每处的浓度检测仪进行区别划分,以默认名称1的粉尘浓度传感器做参照,则默认名称1的多次测量结果为进行按照二进制排布法,例如:11、12、13…1n,其中1n为最新的一次测量结果,在进行实际的测量过程中,通过将测量结果按照测量顺序进行排列按照1n为参照,在进行传输时进行分段式传递,当pm2.5的具体数值传递后从而能够减少数据传输的前缀信息,只需将实际的数据信息进行传输,通过采用时间间隔信息来进行检测,采用0.2毫秒进行间隔传输,从而完成信息传输。

6、进一步的,数据整合模块,通过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整合,通过将传输过来的信息进行按照顺序进行筛选,将其传输到建筑工程环境监控装置内自留的数据信息,将接收信息按照顺序进行填入指定的位置处,形成整体的二位制数据信息,在此过程中接收的信息不进行十位制转换,通过将整合的信息转入到数据分析模块进行分析,其本质类似于完形填空般,初始的检测种类都是固定的,也就是在数据进行直接填入,从而减少数据传输长度。

7、进一步的,数据分析模块,通过对位置上的数据进行分析,在进行分析时会将数据整合模块中处理过的数据进行转存到数据信息存储模块中,为了后面的显示设备方便进行显示,为此需要在数据分析模块进行计算,在进行计算时,会先进行统计有多少个传感器根据传感器的数量则可以得知该传感器数量所围成的多边形模型中,假定为提高工地的环境监控质量则设置了n个同类传感器,则相当于有n个测量结果,在计算时则先进行大致中心点的位置计算,该计算安装好传感器位置时则在进行启动后,传输到云端,再由云端进行计算中心点位置,通过预设的传感器位置信息,以及数量来进行统计边数,则多边形的边数为n-1,通过将位置进行云端上传后,来为后续的计算做好位置信息,云端进行位置信息计算采用多边形重点计算,多边形的重点即为中心点,假定云端得出的中心点位置数据为,则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则在进行计算时假定传感器的位置点为n(xn,yn),则进行计算多组计算,计算出每个传感器距离重点的距离,以第n组数据,则其计算公式为则可以的得知每个传感器与中点间的间距,此时通过进行比对各个传感器与中点的距离就可以得各个传感器与中点间距的比值,k1:k2:k3λkn则可以计算出其各个传感器与中点间距的比值假定从而得出的百分比值,此时通过云端筛选出n组数据中的则在进行计算建筑工地的具体的环境质量的计算结果按照占比进行计算,而计算中的实际占比按照距离远近来进行占比,距离中心点越近则证明,其检测的数据更贴合实际的施工现场环境数据,则其数据占比则为按照大小进行排列且其中的n1表示传感器与中点间距的比值最小的数值,而nmax则传感器与中点间距的比值最大的数值,由此在将距离与按照距离的远近将传感器的位置进行重新排列,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排列,以c表示传感器的最新排列则得出ca:ca-1:ca-2:λ:c1,其中ca表示最远距离的传感器,c1则表示最近距离的传感器,则在计算环境质量检测的后期显示数据时则可以的得出建筑环境的数值,同时会将其结果进行存储在数据存储模块中,同时数据存储模块可供选择是否件进行云端存储上传,同时数据分析模块中会自动调用数据信息存储模块中前一次的测量结果进行传输到数据控制模块。

8、进一步的,数据控制模块会将数据进行管控,同时将数据指令进行下达,控制显示模块进行展示环境检测数据的结果,在进行显示时为了,还会将在数据分析模块中分析的出的部分空气质量低的数值进行标识,在进行标识时位于同类数据的后面并进行黄色字体进行显示,提醒工作人员进场后入黄字所在区域工作时建议佩戴口罩等防护设备,而当检测的整体数据显示环境质量低时,会由警告模块进行发声,并由控制模块进行控制显示模块的显示颜色为黄色。

9、进一步的,数据控制模块还会将数据上传到上传模块从而传输到智能设备进行接收,方便管理者进行查看环境数据。

10、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1、1.本发明通过将环境检测数据根据传感器的数量进行中心点计算,采用以靠近中心点位置处的数据占比大于远离中心点部位的数据,从而能够更为贴合实际的施工现场的环境数据,能够较为准确的使工作人员知晓工作区域的环境中空气质量。

12、2.本发明通过数据分析模块,能够进行精确的计算出环境质量的工作环境中的较为准确的值,同时通过采用云端计算技术减少了,设备端的集成化,从而能够将产品结构进行简化。

13、3.本发明通过设有多组传感器同步使用,有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从而给更贴合实际场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