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饮水系统HACCP运行管理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282217发布日期:2023-09-01 02:06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饮水系统HACCP运行管理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直饮水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直饮水系统haccp运行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观念的提升,人们对于直饮水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根据公开发表的数据,目前直饮水系统整体水质情况堪忧。上海市各区疾控中心对于中小学直饮水进行过调查研究,并据此发表多篇研究论文,研究结果显示水质合格率总体仅为63.81%(叶华等.上海市“校园直饮水工程”实施现状与卫生监管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chin j sch health,january,2018,vol.39,no.1)。原因有多方面,整个行业售后运维主要依赖服务人员的经验,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和手段是最主要的因素。

2、危险分析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是一种全面的、系统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最初主要用于航天食品的质量控制,是世界公认有效的食品安全质量保证体系。haccp通过全面地分析确定潜在的产生危害的关键环节及控制措施,着眼于预防而不是依靠事后检验来保证产品的可靠性。近几年,国内外均有供水企业为进一步提高供水安全,将这一原理引入到公共供水的管理中。发明专利cn103544404a提出了一种多水源关键点危害控制安全供水方法,用于实时掌握供水管网的运行情况,快速准确地诊断预期的故障,并做出科学的应急对策。

3、现有的技术中,发明专利cn112232632a将haccp应用于供水系统运行管理,旨在解决供水技术评估中缺少多指标综合评估的问题。

4、但截止目前为止,尚无公开的专利将haccp方法应用于直饮水领域,且无明确的技术细节揭示如何利用haccp方法做好直饮水系统的运维管理,提高饮水水质和保障。直饮水饮水安全贯穿始末,从产品质量,到选址布局,再到水质检测以及提升饮水意识,各个环节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寻找一种系统性的管理体系和方法,并将之践行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饮水系统haccp运行管理系统及方法,旨在解决目前直饮水行业饮水安全缺少保障的问题,以期通过建立标准化体系和方法,优化监管效能,提供更好的生活饮水。

2、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直饮水系统haccp运行管理系统,包括直饮水制备单元以及与所述直饮水制备单元连接的危害分析单元,所述直饮水制备单元用于对直饮水进行净化,所述危害分析单元用于对直饮水制备单元进行危害分析。

4、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直饮水制备单元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水处理设备、终端水箱、水泵、预处理模块、核心处理模块以及水质保证模块;

5、所述预处理模块由管道依次连接的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化过滤器、保安过滤器组成;

6、所述核心处理模块为纳滤膜;

7、所述水质保证模块由管道依次连接的纯水箱、臭氧发生器、浸没紫外器以及回水过滤器组成;

8、所述多介质过滤器通过管道与所述水泵连接,直饮水通过保安过滤器过滤后经紫外线照射后进入所述纳滤膜,经纳滤膜过滤后排入所述纯水箱,经浸没紫外器后的直饮水到达用水点后,经回水过滤器过滤后回水至所述纯水箱。

9、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危害分析单元包括危险识别模块与危险评价模块,所述危险识别模块用于对项目现场范围内的直饮水现状进行调查,绘制直饮水制备系统图,然后结合日常卫生监督工作和水质抽检工作,识别出直饮水环节中存在的潜在危害;

10、所述危险评价模块用于召开专题会议对各种潜在危害因素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参考《饮用水水质标准》(第三版)中的举例,根据对供水安全影响的程度进行细分。

11、根据上述的一种直饮水系统haccp运行管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w1危害分析:组成haccp工作小组,通过参考haccp体系的原理,对供水系统进行危害分析,分为危害识别和危害评价两个阶段;

13、w2关键控制点确定:根据危害分析结果,评分大于6分的危害因素进一步通过“关键控制点决定树”判定是否为关键控制点;

14、w3关键控制点措施:根据所确定的关键控制点确定关键限值、监控对方、监控方法、监控频率、纠偏措施、记录以及验证程序的具体内容,构建核心运行管理体系,并严格执行,实现直饮水系统的安全运行。。

15、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步骤w1具体包括:

16、w11危害识别阶段,对项目现场范围内的直饮水现状进行调查,绘制直饮水制备系统图,然后结合日常卫生监督工作和水质抽检工作,识别出直饮水环节中存在的潜在危害。

17、w12危害评价阶段,召开专题会议对各种潜在危害因素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参考《饮用水水质标准》(第三版)中的举例,根据对供水安全影响的程度进行细分。

18、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步骤w2中,包含4个基本问题,即是否存在控制措施、该点能否将潜在的危害减至可接受程度、该危害所造成的污染是否或会增至不可接受水平、接下来是否存在能将危害程度减轻至可接受水平的步骤。

19、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步骤w3具体包括:

20、w31选址布局:ccp1净水主机设置在独立建筑物内,且有门禁系统防止无关人员进入,要求独立房间,有门禁系统;ccp2终端机尽量放在独立饮水间,10m范围内无垃圾桶、卫生间等污染源,要求污染源>10m;ccp3进水管道不得经过洗手间,要求不经过卫生间;ccp4针对新、改、扩改道的建设应进行预防性卫生审查,要求提供地址方位示意图、卫生设施平面布局图、施工装修说明、净化工艺流程图;

21、w32管理制度:ccp5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设备档案、操作规程,要求提供管理制度、设备档案、操作规程;ccp6建立水质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预防措施,要求提供应急预案;ccp7确保并及时更新所有涉水材料的卫生许可批件,要求提供卫生许可批件;ccp8建立工作记录,包括检查、维护、保养、清洁、消毒、滤料更换记录等,要求提供工作记录;ccp9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卫生许可证、工作制度、管理责任人、投诉电话、水质检测情况等,要求设置并更新公告栏;ccp10妥善保存2年期内的检测报告,要求提供检测报告;

22、w33专业人员:ccp11配备专人管理维护直饮水设备,严禁无关人员接触、操作设备,要求专人负责≥1人;ccp12设备管理员取得健康证,并保持每年一次体检,要求提供有效健康证;ccp13设备管理员熟悉水处理工艺原理与机器维护、熟悉设备技术指标和运行要求,要求通过书面测验和实操考核;ccp14设备管理员须具备一定的卫生知识和较强的职业素质,要求通过书面测验;

23、w34设备维护:ccp15定期更换pp棉滤芯、活性炭过滤器、纳滤膜等水处理材料,要求多介质<2年,活性炭<2年,软化树脂<2年,纳滤膜<2年,保安过滤器<半年;ccp16定期更换紫外线灯,要求<10000小时;ccp17定期对设备管道清洗、消毒,停水时间超过1天须将系统内的水全部清空,要求消毒剂无残留;

24、w35水质检测,ccp18须安排送实验室检测微生物及理化指标,合理确定水质检测的时间节点,要求满足《cj94-2005》列出的38项限值;

25、w36三级管理:ccp19积极发动学校管理部门及师生参与对直饮水的监管,建立群众监督机制,要求提供监督机制;ccp20联合学校针对直饮水开展适度宣传,积极倡导师生饮用直饮水,要求宣传次数≥2次/年。

26、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7、1、本发明建立了直饮水系统运行管理的haccp体系,使得可以有效避免用户饮水过程中危害的发生,并可以在危害发生后及时准确地判断危害来源,并及时加以控制,大大减少了问题排查时的盲目性,极大地提高服务对象直饮水系统的水质合格率。

28、2、本发明能够提高直饮水服务方识别、控制潜在风险的能力,将有限的资源应用在影响饮用水卫生安全的关键控制点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