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程序故障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5456907发布日期:2023-09-14 21:48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程序故障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具体而言,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程序故障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在当今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等),人们可以通过移动设备上的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进行工作、交流或者娱乐。但用户通过移动设备使用app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异常状况,如app发生了闪退、app中某项功能无法正常使用等,此时需要寻找出这些异常状况的发生原因并解决发生的异常状况。

2、由于目前大多数app都需要用户登录自己的账号后才能使用全部功能,因此现有技术的方案通常是从服务器端读取出用户账号对应的工作日志数据,然后对这些工作日志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出异常状况的发生原因后,再对app后台的相关部分代码进行修改以解决异常状况。

3、但是,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经常存在多个用户共享同一个账号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的用户在使用同一个账号登录时会使用不同的移动设备,因此采用现有技术的方案往往会读取到同一个账号在多个移动设备上的工作日志数据。由于获取到的工作日志数据量较大且较为繁杂,无法直观地区分出每一移动设备对应的工作日志数据,所以往往需要大量的测试人员先对读取到的工作日志数据进行分类并对分析出异常状况的发生原因,然后再将发生原因反馈给开发人员进行相关代码修改,该过程需要花费的人力资源较大,且人工分析的过程花费的时间较长,当异常状况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时,容易导致使用app的用户流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至少能解决上述的技术缺陷之一,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故障分析方法,包括:

3、根据目标终端上的预设存储设备的存储信息获取目标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并根据第一标识信息获取目标终端在任一时段内关于目标应用程序的至少一条工作日志数据;

4、获取任一时段内在目标终端的目标应用程序上处于登录状态的账户信息;

5、获取各工作日志数据中的预设关键字字段,并根据各预设关键字字段得到第一故障分析结果,获取账户信息对应的用户权限,并根据用户权限得到第二故障分析结果,根据第一故障分析结果和第二故障分析结果获取目标应用程序故障分析结果,并将目标应用程序故障分析结果输入到预设分析模型中,输出得到对应的解决方案;其中,预设分析模型是基于历史故障数据样本训练得到的,每一历史故障数据样本携带有对应的解决方案标签。

6、在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根据目标终端上的预设存储设备的存储信息获取目标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具体包括:

7、当接收到针对目标应用程序的启动触发操作时,对目标终端上的预设存储设备的存储信息进行读取;

8、若读取到预设存储设备中存储有第一标识信息,则将第一标识信息作为目标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

9、若读取到预设存储设备中未存储有第一标识信息,则获取目标终端的第一特征信息,并根据第一特征信息获取目标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

10、在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根据第一特征信息获取目标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具体包括:

11、根据第一特征信息与第一预设数据库中已存储的各第二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二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其中,第一预设数据库中存储有各第二标识信息以及每一第二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二特征信息;

12、获取第一预设数据库中每一第二特征信息与第一特征信息的匹配度,并将匹配度最高且匹配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二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二标识信息作为目标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

13、在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若不存在匹配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二特征信息,获取目标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具体包括:

14、向目标终端发送提示信息,以使目标终端根据提示信息生成第三标识信息;其中,提示信息表征第一预设数据库中不存在与目标终端相匹配的第二标识信息;

15、获取第三标识信息,并将第三标识信息作为目标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

16、在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根据各预设关键字字段得到第一故障分析结果,具体包括:

17、对于每一条工作日志数据中包含的预设关键字字段,根据预设关键字字段获取对应的第三故障分析结果;其中,每一预设关键字字段预设有对应的第三故障分析结果;

18、将各第三故障分析结果结合得到第一故障分析结果。

19、在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获取账户信息对应的用户权限,具体包括:

20、根据账户信息从各第二预设数据库中确定账户信息对应的用户类型,并根据用户类型确定出用户权限;其中,第二预设数据库中存储有每一账户信息对应的用户特征,用户特征用于表征用户类型。

21、在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预设分析模型通过以下方式获取:

22、获取初始分析模型,并基于每一历史故障数据样本对初始分析模型迭代执行以下训练操作,直至训练损失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得到故障定位分析模型,包括:

23、将各历史故障数据样本输入初始分析模型,输出各历史故障数据样本对应的解决方案;

24、基于各历史故障数据样本的解决方案和解决方案标签,通过预设损失函数确定训练损失;

25、通过训练损失对初始分析模型的模型参数进行调整。

26、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故障分析装置,包括:

27、日志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目标终端上的预设存储设备的存储信息获取目标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并根据第一标识信息获取目标终端在任一时段内关于目标应用程序的至少一条工作日志数据;

28、账户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任一时段内在目标终端的目标应用程序上处于登录状态的账户信息;

29、故障分析模块,用于获取各工作日志数据中的预设关键字字段,并根据各预设关键字字段得到第一故障分析结果,获取账户信息对应的用户权限,并根据用户权限得到第二故障分析结果,根据第一故障分析结果和第二故障分析结果获取目标应用程序故障分析结果,并将目标应用程序故障分析结果输入到预设分析模型中,输出得到对应的解决方案;其中,预设分析模型是基于历史故障数据样本训练得到的,每一历史故障数据样本携带有对应的解决方案标签。

30、在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日志数据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31、当接收到针对目标应用程序的启动触发操作时,对目标终端上的预设存储设备的存储信息进行读取;

32、若读取到预设存储设备中存储有第一标识信息,则将第一标识信息作为目标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

33、若读取到预设存储设备中未存储有第一标识信息,则获取目标终端的第一特征信息,并根据第一特征信息获取目标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

34、在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日志数据获取模块进一步用于:

35、根据第一特征信息与第一预设数据库中已存储的各第二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二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其中,第一预设数据库中存储有各第二标识信息以及每一第二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二特征信息;

36、获取第一预设数据库中每一第二特征信息与第一特征信息的匹配度,并将匹配度最高且匹配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二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二标识信息作为目标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

37、在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日志数据获取模块还可以用于:

38、向目标终端发送提示信息,以使目标终端根据提示信息生成第三标识信息;其中,提示信息表征第一预设数据库中不存在与目标终端相匹配的第二标识信息;

39、获取第三标识信息,并将第三标识信息作为目标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

40、在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故障分析模块具体用于:

41、对于每一条工作日志数据中包含的预设关键字字段,根据预设关键字字段获取对应的第三故障分析结果;其中,每一预设关键字字段预设有对应的第三故障分析结果;

42、将各第三故障分析结果结合得到第一故障分析结果。

43、在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故障分析模块还可以用于:

44、根据账户信息从各第二预设数据库中确定账户信息对应的用户类型,并根据用户类型确定出用户权限;其中,第二预设数据库中存储有每一账户信息对应的用户特征,用户特征用于表征用户类型。

45、在本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故障分析模块进一步用于:

46、获取初始分析模型,并基于每一历史故障数据样本对初始分析模型迭代执行以下训练操作,直至训练损失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得到故障定位分析模型,包括:

47、将各历史故障数据样本输入初始分析模型,输出各历史故障数据样本对应的解决方案;

48、基于各历史故障数据样本的解决方案和解决方案标签,通过预设损失函数确定训练损失;

49、通过训练损失对初始分析模型的模型参数进行调整。

50、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

51、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第一方面实施例或第一方面任一可选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方法。

52、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实施例或第一方面任一可选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方法。

5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54、通过获取目标终端的标识信息,并根据目标终端的标识信息获取目标终端关于目标应用程序的工作日志数据,保证获取到的每一条工作日志数据是目标终端产生的,无需人工参与对每一条工作日志数据进行分析。同时将故障分析结果输入到预设模型中输出得到对应的解决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方案,不仅无需人工参与分析,节省了人力资源,且能更加快速地解决异常状况,使用户不容易流失。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