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矿产资源智能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66904发布日期:2023-11-09 07:08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矿产资源智能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矿产信息采集管理,具体为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矿产资源智能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1、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是对一个较大地区进行估计并对其近、中、长期供应保证程度做出评价的工作。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以被评价区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和矿产资料为依据。有总合式和非总合式两种评价方法。矿产资源总量预测属于总合式,而非总合式则以一定概率(0.05-0.95)范围内估计矿产资源的个数、位置、质量和数量。通过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在实际矿产开采过程中具备重要作用。

2、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矿区区域在开采过程中无法进行矿床分布分析,以至于无法针对空间分布类型进行开采点设定,同时在完成开采点设定后无法进行实时开采趋势分析,以至于造成开采效率降低。

3、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矿产资源智能管理系统,对各个子区域进行矿区潜力分析,判断各个子区域实时潜力是否合格,从而进行矿区区域开采资源的均衡分配,防止开采设备分配不合理导致矿区区域整体开采效率降低;将矿区区域内实时矿产开采量进行预测评估,从而对矿区区域进行准确预测便于将开采工地进行施工进度管控,对矿区区域的开采量进行实时掌控防止开采量降低时开采设备对应成本不及时管控。

2、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矿产资源智能管理系统,包括采集平台,采集平台通讯连接有:

4、矿区区域分布分析单元,用于对矿区区域进行矿床分布分析,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判断当前矿区内矿床的空间分布,将矿区区域划分为i个子区域,i为大于1的自然数,将矿区区域内各个子区域预设矿区开采点,并针对单个子区域进行分析,并将各个子区域进行开采点设置以及类型划分;

5、实时开采趋势分析单元,用于对子区域进行实时开采趋势分析,通过实时开采趋势分析将对应类型的子区域设置为开采趋势,开采趋势分为横向开采和纵向开采;

6、矿区潜力分析单元,用于对各个子区域进行矿区潜力分析,将实时开采的子区域标记为实时执行区域,获取到实时执行区域的矿区潜力分析系数,根据矿区潜力分析系数比较生成低开采潜力信号或者高开采潜力信号,并将其发送至采集平台;

7、矿区预测评估单元,用于将矿区区域内实时矿产开采量进行预测评估,通过分析将矿区区域的预测设置为减量趋势或者稳定趋势,并针对对应类型趋势进行控制。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采集到子区域内各个子开采点的实时开采量对应峰值量,并将峰值量对应的开采点设置为确定开采点,以及确定开采点为中心,采集到确定开采点与相邻预设矿区开采点的开采量多出值,若开采量多出值未超过多出值阈值,则将对应相邻预设矿区开采点进行撤销;反之,若开采量多出值超过多出值阈值,则将对应相邻预设矿区开采点与确定开采点组建成开采主群组。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采集到子区域内以开采主群组为中心除中心外预设矿区开采点的开采量浮动趋势以及对应开采量的平均浮动跨度值,并将其进行分析:

10、若子区域内以开采主群组为中心除中心外预设矿区开采点的开采量浮动趋势为持续降低趋势,或者对应开采量的平均浮动跨度值超过浮动跨度值阈值,则将对应子区域以开采主群组为中心,以中心与最近预设矿区开采点距离为设定间隔距离进行预设矿区开采点确定设置,且重新设置过程中设置一个确定矿区开采点后下一间隔距离为设定间隔距离的1.5倍,同时将对应子区域标记为矿产分散式区域,并将对应区域编号发送至采集平台;

11、若子区域内以开采主群组为中心除中心外预设矿区开采点的开采量浮动趋势为往复降低趋势,或者对应开采量的平均浮动跨度值未超过浮动跨度值阈值,则采集到以开采主群组中心至对应子区域边界的预设矿区开采点数量,并将对应数量的三分之一作为确定矿区开采点数量,将对应预设矿区开采点数量开采量排序,并将排序前列的作为确定矿区开采点,且排列前列表示为排名为前确定矿区开采点数量;同时将对应子区域标记为矿产汇聚式区域,并将对应区域编号发送至采集平台。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实时开采趋势分析单元的运行过程如下:

13、在矿产汇聚式区域实时开采过程中将其进行分析,采集到矿产汇聚式区域内相邻确定矿区开采点的开采量偏差跨度以及对应确定矿区开采点对应开采量的降低量,并将其分别与开采量偏差跨度阈值和开采量降低量阈值进行比较:

14、若矿产汇聚式区域内相邻确定矿区开采点的开采量偏差跨度超过开采量偏差跨度阈值,或者对应确定矿区开采点对应开采量的降低量超过开采量降低量阈值,则将对应开采量持续降低的确定矿区开采点进行横向位置偏移,即将开采趋势设置为横向开采,并在横向位置偏移时与相邻未偏移确定矿产开采点间距为预设距离时,则停止偏移并在开采量降低量速度减慢时进行开采频率降低,若在无开采量时进行开采点撤销;

15、若矿产汇聚式区域内相邻确定矿区开采点的开采量偏差跨度未超过开采量偏差跨度阈值,且对应确定矿区开采点对应开采量的降低量未超过开采量降低量阈值,则当前确定矿区开采点开采趋势设置为纵向开采,即在开采过程中可持续增加开采深度。

1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矿产分散式区域实时开采过程中将其进行分析,采集到矿产分散式区域各个同等开采工时下相邻确定矿区开采点开采量降低速度差值,若同等开采工时下相邻确定矿区开采点开采量降低速度差值超过速度差值阈值,则将相邻确定矿区开采点中降低速度数值高的确定矿区开采点进行开采工时降低,并将当前子区域的开采趋势设置为陆续降低开采工时;若同等开采工时下相邻确定矿区开采点开采量降低速度差值未超过速度差值阈值,则将当前子区域的开采趋势设置为稳定开采工时。

1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矿区潜力分析单元的运行过程如下:

18、采集到实时执行区域在开采过程中区域地形高度降低跨度值以及对应区域地形高度降低跨度值降低过程中开采运输成本增加跨度;采集到在开采过程中实时执行区域的开采量持续稳定的开采频率;通过分析获取到实时执行区域的矿区潜力分析系数;

19、将实时执行区域的矿区潜力分析系数与矿区潜力分析系数阈值进行比较:

20、若实时执行区域的矿区潜力分析系数超过矿区潜力分析系数阈值,则判定实时执行区域的矿区潜力分析异常,生成低开采潜力信号并将低开采潜力信号发送至采集平台;若实时执行区域的矿区潜力分析系数未超过矿区潜力分析系数阈值,则判定实时执行区域的矿区潜力分析正常,生成高开采潜力信号并将高开采潜力信号发送至采集平台。

2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矿区预测评估单元的运行过程如下:

22、采集到矿区区域中矿产分散式区域内开采点的平均开采量减少量以及矿产汇聚式区域内开采点峰值开采量减少量,并将其分别与平均开采量减少量阈值和峰值开采量减少量阈值进行比较:

23、若矿区区域中矿产分散式区域内开采点的平均开采量减少量超过平均开采量减少量阈值,或者矿产汇聚式区域内开采点峰值开采量减少量超过峰值开采量减少量阈值,则将对应矿区区域预测设置为减量趋势,并将对应矿区区域进行开采设备调度同时降低同步运行数量;若矿区区域中矿产分散式区域内开采点的平均开采量减少量未超过平均开采量减少量阈值,且矿产汇聚式区域内开采点峰值开采量减少量未超过峰值开采量减少量阈值,则将对应矿区区域预测设置为稳定趋势,并将对应矿区区域内开采设备调度提高同步运行时长。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5、1、本发明中,对矿区区域进行矿床分布分析,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判断当前矿区内矿床的空间分布,从而根据空间分布类型进行针对性采集,确保矿区内矿产采集的可行性,防止矿区内矿产采集效率不满足当前需求,从而造成当前矿区的开采效率不合格从而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对子区域进行实时开采趋势分析,便于对子区域的开采点进行实时控制,防止子区域内开采点实时变动不及时,造成开采效率降低同时容易增加对应子区域的开采成本,不利于整个矿区区域的矿产开采;

26、2、本发明中,对各个子区域进行矿区潜力分析,判断各个子区域实时潜力是否合格,从而进行矿区区域开采资源的均衡分配,防止开采设备分配不合理导致矿区区域整体开采效率降低;将矿区区域内实时矿产开采量进行预测评估,从而对矿区区域进行准确预测便于将开采工地进行施工进度管控,对矿区区域的开采量进行实时掌控防止开采量降低时开采设备对应成本不及时管控,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