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轴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45947发布日期:2023-09-23 20:47阅读:38来源:国知局
转轴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尤其涉及一种转轴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折叠电子设备的发展,用户对折叠电子设备的折叠手感和悬停角度具有较高的要求。传统的阻尼机构中仅包含一种凸轮面型,这种面型既要控制折叠设备折叠态和展平态的开合手感,又要控制悬停设计,调节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轴及电子设备,以通过不同面型的组合实现开合手感及悬停角度的调节。

2、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转轴,其中,包括至少一个阻尼模块,所述阻尼模块包括:

3、安装轴;

4、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安装轴转动连接,且沿所述安装轴的轴向,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安装轴滑动配合,所述转动件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配合轮齿,所述转动件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配合轮齿;

5、第一凸轮,设置于所述安装轴,所述第一凸轮设置有第一轮齿,所述第一轮齿包括第一阻尼部,所述第一阻尼部与所述安装轴的径向之间具有第一夹角;

6、第二凸轮,设置于所述安装轴,所述第二凸轮设置有第二轮齿,所述第二轮齿包括悬停部,所述悬停部与所述安装轴的径向之间具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大于所述第一夹角;

7、其中,所述转动件的第二配合轮齿与一个所述第二凸轮的所述第二轮齿滑动接触,所述转动件的第一配合轮齿与一个所述第一凸轮的所述第一轮齿滑动配合,或者与另一个所述第二凸轮的所述第二轮齿滑动接触。

8、由此,本技术通过具有不同面型的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的配合,可以同时实现电子设备的开合手感反馈和悬停功能,且两种面型的凸轮可以分别根据对应的功能进行设计,设计难度低。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夹角为10°~35°。其中,在该角度范围内可以实现电子设备在较大的开合角度范围内实现悬停。

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夹角为0~10°。其中,在该角度范围内,第一阻尼部较平缓,可以实现在转动件的第一配合轮齿与第一凸轮上的第一阻尼部配合时,转动件与第一凸轮之间具有接近于恒定的阻尼力,且该阻尼力小于第二配合轮齿与第二凸轮的悬停部之间的阻尼力,由此既能够保证电子设备顺畅的折叠动作,避免卡滞,又可以保证悬停效果。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悬停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阻尼部的长度。其中,第一阻尼部与第一配合轮齿接触配合的位置处对应于电子设备需要悬停的角度范围的一部分,但由于第一角度相对较小,依靠第一凸轮和转动件的配合难以获得良好的悬停效果,因此可以通过第二凸轮和转动件的配合获得悬停效果,同时,通过使悬停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阻尼部的长度,可以在更大的角度范围内实现悬停。

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轮齿还包括第二阻尼部和第三阻尼部,所述第二阻尼部和所述第三阻尼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阻尼部的两侧,且与所述第一阻尼部圆滑过渡连接;所述第二阻尼部和所述第三阻尼部均向远离所述转动件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阻尼部和所述第三阻尼部之间的距离由靠近所述第一阻尼部的一侧向远离所述第一阻尼部的一侧逐渐增大。

13、其中,转动件上的配合轮齿在经过第二阻尼部和第一阻尼部时,或者在经过第一阻尼部和第三阻尼部时,均可以在转动件和第一凸轮之间产生力的突变,从而可以获得开合反馈的手感。

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滑块和弹性件,所述滑块连接于所述安装轴,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凸轮,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滑块;所述第一凸轮与所述安装轴滑动连接。其中,第二凸轮、滑块和安装轴可以同步运动来调节第二凸轮相对于转动件的位置,保证第二凸轮能够与转动件保持接触,同时,弹性件可以通过自身的弹性变形推动第一凸轮相对于安装轴滑动,以保证第一凸轮能够与转动件保持接触,从而既可以实现通过第一凸轮提供阻尼力以获得开合手感,又可以在大角度范围内实现悬停功能。

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转轴还包括卡簧,所述卡簧固定套设于所述安装轴,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卡簧与所述弹性件之间,且所述滑块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卡簧和所述弹性件抵接。其中,卡簧可以固定在安装轴上,能够实现对滑块的轴向限位,同时有利于弹性件在第一凸轮和滑块之间弹性变形,便于第一凸轮的自适应轴向位置调节。

1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安装轴包括第一轴和第二轴,所述第一轴与所述第二轴平行设置,所述转动件包括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所述第一摆臂与所述第一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摆臂与所述第二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凸轮设置有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凸轮通过所述第一孔滑动套设于所述第一轴,所述第一凸轮通过所述第二孔滑动套设于所述第二轴,从而能够使第一凸轮相对于安装轴滑动。所述第一凸轮在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的周围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轮齿,所述第一摆臂的第一端的第一配合轮齿与所述第一凸轮在所述第一孔周围的第一轮齿滑动接触,所述第二摆臂的第一端的第一配合轮齿与所述第一凸轮在所述第二孔周围的第一轮齿滑动接触。其中,第一凸轮为一体成型结构,能够在成型过程中直接成型出第一孔、第二孔及位于第一孔和第二孔周围的第一轮齿,从而在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转动过程中,使第一摆臂和第一凸轮之间以及第二摆臂与第一凸轮之间具有相同的受力状态。

1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凸轮设置有第三孔和第四孔,所述第二凸轮通过所述第三孔套设于所述第一轴,所述第二凸轮通过所述第四孔套设于所述第二轴,其中,第一轴和第二轴上可以设置有轴肩或卡簧,轴肩或卡簧可以位于第二凸轮的背离第一凸轮的一侧,以实现对第二凸轮的轴向限位,且第二凸轮能够通过弹性件提供的弹力保持与上述轴肩或卡簧的接触状态,使第二凸轮不能够相对于安装轴滑动,而能够与安装轴同步运动。所述第二凸轮在所述第三孔和所述第四孔的周围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轮齿,所述第一摆臂的第二端的第二配合轮齿与所述第二凸轮在所述第三孔周围的第二轮齿滑动接触,所述第二摆臂的第二端的第二配合轮齿与所述第二凸轮在所述第四孔周围的第二轮齿滑动接触。其中,第二凸轮为一体成型结构,能够在成型过程中直接成型出第三孔、第四孔及位于第三孔和第四孔周围的第二轮齿,从而在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转动过程中,使第一摆臂和第二凸轮之间以及第二摆臂与第二凸轮之间具有相同的受力状态。

1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滑块设置有第五孔和第六孔,所述滑块通过所述第五孔套设于所述第一轴,所述滑块通过所述第六孔套设于所述第二轴。其中,该滑块也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从而能够保证在第五孔和第六孔处与安装轴连接的状态一致,提升一致性。

1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阻尼模块设置有多个,部分所述阻尼模块包括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和/或,部分所述阻尼模块包括两个第一凸轮,和/或,部分阻尼模块包括两个所述第二凸轮。由此,可以使阻尼模块的结构的设计和应用更灵活。

20、本技术的第二方面还同了一种电子设备,其中,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转轴,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分别通过所述转轴中的转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转轴的两侧。

21、其中,包括有上述转轴的电子设备具有同上述转轴相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22、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