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融合通信指挥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6087639发布日期:2023-11-18 04:47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化融合通信指挥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指挥,具体为一种一体化融合通信指挥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融合通信是指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融合;通信技术类的业务是指传统电信网的各类业务,例如电话业务、短消息业务、会议电话、呼叫中心等;信息技术类的业务是指ip类的各种业务,例如即时通信;视频和应用共享,如视频监控、信息共享、下载业务;以及互联网业务,如电子邮件、语音邮件等。

2、专利公开号为cn107547821a的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pgis的一体化指挥调度系统和方法,属于指挥调度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系统包括任务管理模块、预警指令模块、视频会议模块、pgis接入模块、车兵定位模块、信息处理模块、视频监控模块、融合通信模块、警务报备模块,以及数据服务模块;本发明能够配合现有的pgis平台、警务通app以及多种视频监控平台和语音通讯手段,实现以pgis平台为基础,以融合通信、车兵定位、警务通app为手段,有效整合和接入视频会议平台、视频监控平台、公安大数据平台、勤务平台的一体化的指挥调度系统,从而实现指挥调度的一体化和扁平化,有效地提高了协同作战的速度和指挥调度的效率,是对现有技术的一种重要改进。

3、对应的待指挥区域在进行指挥调度过程中,需将数据进行转换,以此方便多个不同的目标对象进行接收,但在具体转换过程中,其转换方式过于繁琐,且转换时长较长,会严重影响后期的指挥速率,同时,后期进行数据传输时,未将目标对象的距离考虑在内,容易影响对应数据的传输质量或传输速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化融合通信指挥方法及系统,解决了原始数据的转换方式过于繁琐,且转换时长较长,会严重影响后期的指挥速率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一体化融合通信指挥系统,包括:

3、目标对象确认单元,优先确认待指挥区域,并从待指挥区域内确认对应的待指挥目标对象,并将所确认的不同格式的待指挥目标对象传输至逻辑转换端内;

4、所述逻辑转换端,包括格式确认单元、逻辑训练单元以及转换逻辑存储单元,所述格式确认单元,对指定待指挥区域的若干个待指挥目标对象的不同格式进行确认,将所确认的不同的格式传输至逻辑训练单元内;

5、数据库,存在有若干组不同的指挥指令数据,指挥指令数据均为预设的模拟数据;

6、所述逻辑训练单元,根据所确认的不同格式,对不同格式之间的转换数值占比进行确认,通过依次进行分析转换处理,具体方式为:

7、从数据库内随机选取一组指挥指令数据,其中指挥指令数据为模拟数据,将此指挥指令数据向所确定的不同格式进行转换,转换完毕后,确认指挥指令数据的转换内容,并确认转换数值占比,其中转换数值占比=转换内容容量÷指挥指令数据容量,因存在若干个不同格式,故存在若干个不同转换数值占比,从若干个转换数值占比内,选取最小值,将对应数值对应的格式标记为初始格式;

8、转换完毕后,确认初始格式的相关数据,再将相关数据向所剩余的其他格式进行转换,并同样确认对应的转换数值占比,后续,选取最小的转换数值占比,并将对应数值对应的格式标记为第二格式,在转换过程中,若存在两组相同的第二格式,则建立两组分支,并根据所建立的分支,依次往后确认与之相近的对应格式,并依次进行标记;

9、再对第二格式的数据进行转换,确认第二格式的相关数据,再采用相同的方式,依次对后续最为接近的格式数据进行确认,并将处理后的若干个格式进行排序,生成一组转换逻辑排序表,并将所生成的转换逻辑排序表传输至转换逻辑存储单元内进行存储;

10、通信传输端,且通信传输端包括距离分析单元、区域搜寻单元、时长分析单元以及传输单元;

11、距离分析单元,将指定待指挥区域的不同待指挥对象与本指挥中心的距离数值进行确认,根据距离值的不同,将不同的待指挥对象标记为正常标或慢标,具体方式为:

12、将所确认的不同距离数值标记为jlk,其中k代表不同的待指挥对象,将jlk与预设参数y1进行比对,分析jlk是否满足jlk≥y1,y1为预设值:

13、若满足,将对应的待指挥对象标记为正常标;

14、若不满足,将对应的待指挥对象标记为慢标;

15、区域搜寻单元,对标记为慢标的待指挥对象进行周边搜寻处理,并根据搜寻结果的不同,执行不同的工作单元,其中工作单元包括时长分析单元和传输单元,具体方式为:

16、从所确认的转换逻辑排序表内,确认对应慢标的所属格式,同时确认所属格式的上一组格式标记为前属格式,再以慢标作为中心点,进行周边辐射确认辐射圈,其辐射半径值为y2,且y2为预设值;

17、分析辐射圈内是否存在前属格式的待指挥对象,若存在,将前属格式的待指挥对象标记为前标对象,则执行时长分析单元,若不存在,则直接执行传输单元,且传输单元直接根据转换逻辑排序表,确认对应慢标的指挥格式数据,再直接将对应慢标的指挥格式数据直接进行传输至慢标内即可;

18、时长分析单元,对慢标距离进行确认,再根据对应距离,从数据库内选取过往的传输速率,确认传输时长,再分析对应的中转时长,将中转时长与传输时长进行分析比对,确认一组传输方案,具体方式为:

19、s1、确认慢标的相距距离,并标记为jlk,并从数据库内提取相同距离的数据过往的传输速率,根据所提取的若干个数据传输速率,从中选取最大值以及最小值确认对应的传输速率区间,再确认对应慢标的数据整体容量,采用整体容量÷传输速率区间=慢标传输时长区间;

20、s2、确认前标对象的接收速率,再确认对应前标对象的指挥数据容量,采用指挥数据容量÷前标接收速率=前标接收时长,再确认慢标的接收速率,再确认转换后的指挥数据容量,标记为慢标数据容量,采用慢标数据容量÷慢标接收速率=慢标接收时长,将前标接收时长与慢标接收时长进行合并确认传输总长;

21、s3、再将传输总长与慢标传输时长区间进行比对,若传输总长<慢标传输时长区间,则执行第一传输方案,直接由传输单元进行执行;

22、若传输总长∈慢标传输时长区间,为了保障数据的传输质量,同样执行第一传输方案,直接由传输单元进行执行;

23、若传输总长>慢标传输时长区间,执行第二传输方案,由传输单元进行执行;

24、其中,第一传输方案为中转方案,首先传输至前标对象内,再传输至慢标对象内,第二传输方案为直传方案,直接传输至慢标对象内,直接进行指挥调度处理。

25、优选的,一种一体化融合通信指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6、步骤一、优先确认待指挥区域,再确认此区域的待指挥目标对象,再确认待指挥目标对象的所属格式,再根据不同所属格式之间数据转换的转换数值占比,构建不同目标对象的转换关系,生成对应待指挥区域的转换逻辑排序表;

27、步骤二、后续,确认不同待指挥目标对象的距离参数,并根据距离参数的不同,将其标记为正常标或慢标,后续,再确认慢标周边的前标,通过分析慢标在传输过程中的具体时长,以及前标与慢标结合状态下的传输具体时长,确定最佳的一组传输方案;

28、步骤三、传输方案确认后,根据指定的指挥数据,按照转换逻辑排序标,对不同待指挥目标对象的接收数据进行转换,转换完毕后,再通过对应的传输方案,进行数据传输,完成整个融合通信的指挥处理。

2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化融合通信指挥方法及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30、本发明通过采用相邻格式数据转换的方式,将不同待指挥区域的若干个待指挥目标对象,进行格式数据确认,再将所确认的格式数据进行一一分析,在具体分析过程中,将相似度最高的两组格式进行绑定并排序,后续,生成对应的转换逻辑排序表,相比于原始的方式,在进行数据转换互通时,效率更快,时效更短,其每组转换的内容均是最少的情况,按规律转换,而不是错综杂乱的进行转换;

31、后续,再进行数据传输时,将对应待指挥目标对象的距离考虑在内,再确认对应目标的前标,并同时确认对应的慢标或前标,后续,进行具体分析,确定对应的传输方案,采用此种方式,进行综合分析,将传输时长进行充分考虑,数据在进行正常调度指挥过程中,保障传输速率,充分缩短传输时长,以此提升指挥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