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知识图谱的产业大脑数据分析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71952发布日期:2023-11-24 10:39阅读:27来源:国知局
基于产业知识图谱的产业大脑数据分析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子数字数据处理,具体的说是基于产业知识图谱的产业大脑数据分析平台。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突出优势、错位发展、追赶超越”发展思路的全面实施和各项建设工作逐步精细化推进,各项经济指标普遍提高,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未来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产业发展是否科学,不仅关系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经济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关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的提高,在进行项目工程发展建造的过程中,由于现有技术无法对建造数据进行整合,导致无法快速准确对施工进度延误和建造质量情况进行预估,这样导致了大量伪劣建筑的出现,现有技术中均存在上述问题;

2、例如在申请公开号为cn107451738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一种建筑工程项目评估系统,包括:服务器终端、项目生成终端、评价系统、管理终端和数据库系统,项目生成终端用于生成工程项目中分项目,并建立评估基本模型,并将评估基本模型传输到服务器终端中;评价系统为基于专家咨询方法的多个评价终端,用于对分项目评估基本模型的各项一级指标进行打分。根据对分项目进行评估,使指标的描述细化,实现对项目实施效果的各角度进行精确化阐述,能够更好的反映出分项目实施的优劣程度;进行专家咨询并打分,降低主观因素干扰,同时利用权重的评估系统能够更加针对性地将项目效果展示出来,使评估结果更加合理;

3、同时例如在授权公告号为cn113158293b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建筑物安全性能评估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对建筑物的多个预设位置进行监测,获取多个预设位置的变形数据;根据建筑物在多个预设位置的施工图建立用于模拟建筑物的有限元模型;向有限元模型中输入多个预设位置的变形数据和建筑物参数,输出建筑物状态信息,根据所述建筑物参数中的膨胀率在所述有限元模型中还原当前所述建筑物的劣化状态,并利用建筑物现场取样检测所述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根据建筑物状态信息评估所述建筑物的安全性能。该发明基于建筑物现有变形状态,以服役后的建筑物结构特性为预测起点,预测结构未来安全性能,评估精度较高。

4、以上专利均存在本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由于现有技术无法对建造数据进行整合,导致无法快速准确对施工进度延误和建造质量情况进行预估,这样导致了大量伪劣建筑的出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技术设计了基于产业知识图谱的产业大脑数据分析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基于产业知识图谱的产业大脑数据分析平台,本发明通过提取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温度曲线、施工降水量曲线和施工工种到岗人员曲线,建立初始建筑人员预估函数,将天气预报预报的下一阶段的温度值和天气预报预报的下一阶段的降水量值导入建筑人员预估函数,导出下一阶段建筑人员的预估值,然后代入进度延误计算策略中计算下一阶段工作进度,提高了对进度延误判断的准确性,同时提高了相关部门对进度延误的时间的掌握度,提取建筑物建筑过程中的图片特征,将建筑尺寸和裂缝性质导入建筑威胁计算策略中,对建筑物质量进行高效评估,提高了建筑物评估的效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基于产业知识图谱的产业大脑数据分析平台,其包括数据采集端口、数据处理端口和数据反馈端口,所述数据采集端口通过数据采集终端采集施工进度、天气、人员和建筑图像数据,所述数据处理端口用于对数据采集端口的采集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建筑的建筑威胁和进度延误,所述数据反馈端口用于根据建筑的建筑威胁和进度延误情况向管理部门反馈并报警,所述数据采集端口包括施工进度采集模块、施工天气采集模块、单位人员采集模块和建筑图像采集模块,所述施工进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建筑物施工进度数据,所述施工天气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的天气数据,所述单位人员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施工单位施工人数数据,所述建筑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建筑主体建造过程中的图像画面。

4、具体的,所述数据处理端口包括建筑人员估算模块、数据提取模块、建筑威胁计算模块和进度延误计算模块,所述建筑人员估算模块用于根据天气数据和以往储存的数据估算下阶段建筑人员上岗数据,所述数据提取模块用于提取数据采集端口的采集数据,所述建筑威胁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建筑图像来对建筑威胁值进行计算,所述进度延误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施工天气、施工进度和建筑人员上岗数据计算建筑进度延误时间。

5、具体的,所述数据反馈端口包括建筑质量查看模块、进度延误报警模块、建筑威胁反馈模块和知识图谱储存模块,所述建筑质量查看模块用于查看建造中的建筑质量图像数据,所述建筑威胁反馈模块用于进行建筑威胁反馈,所述进度延误报警模块用于对进度延误情况进行报警,所述知识图谱储存模块用于储存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进度、单位人员、施工天气和建筑图像数据。

6、具体的,所述建筑人员估算模块运行建筑人员估算策略,所述建筑人员估算策略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7、s11、提取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温度曲线、施工降水量曲线和施工工种到岗人员曲线,将对应时间天数的施工温度、施工降水量和施工工种到岗人员数量设为数据组,且计算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温度平均值、施工降水量平均值;

8、s12、建立初始建筑人员预估函数:,其中,k为建筑人员的预估值,为设定的人数标准值,为温度占比系数,为降水量占比系数,exp()为e的次数幂,为施工温度平均值,为施工降水量平均值,t为天气预报预报的下一阶段的温度值,z为天气预报预报的下一阶段的降水量值;

9、s13、将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温度曲线、施工降水量曲线、施工工种到岗人员曲线和初始建筑人员预估函数代入拟合软件中进行参数的拟合,进而得到建筑人员预估函数的具体表达式,将天气预报预报的下一阶段的温度值和天气预报预报的下一阶段的降水量值导入建筑人员预估函数,导出下一阶段建筑人员的预估值k。

10、具体的,所述施工进度采集模块中包括施工进度计算策略,所述施工进度计算策略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1、s21、提取施工进度随着日期进展的变化曲线,同时提取人员数量随着日期进展的变化曲线,计算施工进度的每日平均值和人员数量的每日平均值,其中为天数,为施工整体进度,为第i天的施工人员数量;

12、s22、将施工进度的每日平均值和人员数量的每日平均值相除得到每人每日的施工进度值。

13、具体的,所述进度延误计算模块中包括进度延误计算策略,所述进度延误计算策略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4、s31、提取每人每日的施工进度值和下一阶段各工作日建筑人员的预估值,其中下一阶段为下一天至约定的工期截止日,设定其中日期数为,;

15、s32、将每人每日的施工进度值和下一阶段各工作日建筑人员的预估值代入下一阶段工作进度计算公式中计算下一阶段工作进度,下一阶段工作进度计算公式为:,计算下一阶段后的整体进度:;

16、s33、将p与需要达到的整体进度进行比较,若p小于需要达到的整体进度,则传输进度延误指令,若p大于等于需要达到的整体进度,则传输进度正常指令。

17、具体的,所述建筑威胁计算模块中包括建筑威胁计算策略,所述建筑威胁计算策略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8、s41、提取建造过程中的建筑图像画面,对建筑图像画面进行灰度化处理后,对灰度化处理图像按照设定的灰度梯度值进行切割处理,得到建筑物中各个组件的图像,并且根据相机的参数和距离得到建筑物中各个组件的现实尺寸,其中第z个组件的长度和宽度分别表示为:,将各个组件的现实尺寸和规定的尺寸范围代入尺寸威胁值计算公式中计算尺寸威胁值,其中,尺寸威胁值计算公式为:,其中,为组件的数量,为对应的长度规定的尺寸范围中最接近的值,为对应的宽度规定的尺寸范围中最接近的值,为第z个组件的长度规定的尺寸范围,为第z个组件的宽度规定的尺寸范围;

19、s42、提取建筑图像中的裂缝条数、及裂缝长度和最宽处的宽度数据,将提取的数据导入裂缝威胁值计算公式中计算裂缝威胁值,裂缝威胁值计算公式为:,其中为第x条裂缝的长度,为第x条裂缝的宽度,为裂缝长度安全值,为裂缝宽度安全值;

20、所述建筑威胁计算策略在s42步骤后还包括以下具体内容:s43、将计算得到的尺寸威胁值和裂缝威胁值导入建筑威胁值计算公式中计算建筑威胁值,所述建筑威胁值计算公式为:;

21、具体的,所述建筑威胁反馈模块中包括建筑威胁反馈策略,所述建筑威胁反馈策略包括以下具体内容:将计算得到的建筑威胁值与设定的建筑威胁阈值进行对比,若建筑威胁值大于设定的建筑威胁阈值则进行建筑威胁报警,同时将建筑图像和建筑数据传输至监管部门,若建筑威胁值小于等于建筑威胁阈值则不进行建筑威胁报警;

22、具体的,所述知识图谱储存模块包括施工进度储存单元、施工天气储存单元、施工人员数量储存单元和施工建筑图像储存单元,所述施工进度储存单元用于储存施工进度数据,所述施工天气储存单元用于储存施工过程中的天气数据,所述施工人员数量储存单元用于储存施工过程中各工作日的人员数量,所述施工建筑图像储存单元用于储存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图像。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4、本发明通过提取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温度曲线、施工降水量曲线和施工工种到岗人员曲线,建立初始建筑人员预估函数,将天气预报预报的下一阶段的温度值和天气预报预报的下一阶段的降水量值导入建筑人员预估函数,导出下一阶段建筑人员的预估值,然后代入进度延误计算策略中计算下一阶段工作进度,提高了对进度延误判断的准确性,同时提高了相关部门对进度延误的时间的掌握度;

25、本发明通过提取建筑物建筑过程中的图片特征,将建筑尺寸和裂缝性质导入建筑威胁计算策略中,对建筑物质量进行高效评估,提高了建筑物评估的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