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业务流程智能自动化的分布式软件机器人集群架构

文档序号:36495241发布日期:2023-12-27 11:08阅读:49来源:国知局
面向业务流程智能自动化的分布式软件机器人集群架构

本发明属于人工智能领域,具体涉及面向业务流程智能自动化的分布式软件机器人集群架构。


背景技术:

1、现有的集中式软件机器人集群架构存在一些缺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单点故障影响全部流程。集中式软件机器人所有任务均依赖于中心服务器,任务流程固定,当中心服务器或流程某节点发生故障时,则系统终止运行,任务失败。2、流程驱动的服务管理缺乏自动化。这种架构下的业务系统往往是基于固定的规则进行开发和运行的,而不能根据实时任务指令的变化进行调整,这样就导致了数据处理流程无法适应新情况,使业务流程缺乏智能自动化。3、资源配置灵活性差。应用软件中功能模块的占用资源无法按需分配,在用户指令完成后,无法实现占用资源的动态回收,使系统资源分配存在浪费现象。为克服集中式软件机器人集群架构存在的缺点,可以采用分布式集群架构,在分布式架构下,可以将任务拆分到不同的节点上进行处理,从而保证可靠性、高效性和灵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1、(1)发明目的

2、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面向业务流程智能自动化的分布式软件机器人集群架构,解决单点故障影响全部流程、流程管理缺乏智能自动化、资源配置灵活性差的技术问题。

3、(2)技术方案

4、为达到上述目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5、面向业务流程智能自动化的分布式软件机器人集群架构,包括如下步骤:

6、第一步:部署检测、识别软件机器人用于检测识别用户指令,并将识别结果下发给机器人指挥官;

7、检测、识别软件机器人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用户指令的识别和分类,用户指令最终分为单一指令、多个指令、特殊指令;

8、单一指令是指多种单一化的用户命令,这类命令的任务流程比较固定,通过不同工作组的串联机器人逐级工作就可完成任务;

9、多个指令是指用户命令多种多样,且用户需求存在交叉,机器人指挥官将指令下发至并联机器人仓库,将任务分配给并联软件机器人,并联软件机器人到达工作节点后协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指令;

10、特殊指令即在满足一定条件时,才会触发的指令,机器人指挥官将特殊指令直接下发给特种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根据特殊命令完成特殊任务;特殊指令包括用户的特殊需求,同时也包含在系统出现用户业务过载和串联、并联机器人出现故障时,全局软件机器人的紧急调用命令;

11、第二步:部署软件机器人指挥官;

12、机器人指挥官具有派发指令和调遣软件机器人的能力,机器人指挥官根据指令类别下发命令至串联、并联和特种机器人仓库,选取合适的软件机器人到达工作节点,与此同时,全局软件机器人根据机器人工作节点反馈的信息,协调机器人指挥官派遣合适数量的机器人到达指定工作节点;

13、第三步:构建串联、并联和特种软件机器人仓库;

14、串联机器人仓库中存储不同的工作小组,每个工作小组执行单一指令任务,小组之间又相互配合;

15、并联机器人执行多指令任务,特种机器人执行特殊任务和系统紧急任务;基于潜在的业务目标和用户需求分析,编写软件功能模块至软件机器人中,并将软件机器人存储在不同类型的机器人仓库中,机器人仓库中的机器人不占用实际的系统内存资源,只占用外存储空间;

16、第四步:部署机器人工作节点;

17、机器人工作节点包括串联、并联和特种机器人执行节点,机器人工作节点接收来自机器人仓库的静态机器人,并转化为动态的工作机器人;

18、第五步:部署全局软件机器人;

19、全局软件机器人为系统总指挥官,用于保证业务流程的顺利进行;

20、全局软件机器人通过监测处于机器人工作节点的机器人运行情况,及时地对机器人指挥官进行反馈,机器人指挥官动态地派遣和回收工作机器人的数量;

21、当机器人执行节点处的机器人数量过多时,资源使用超过配置的上限阈值时,全局软件机器人动态地增加相应执行节点的资源配额,反之,减少资源配额;

22、当用户指令大量增加时,全局软机器人感知并协调机器人指挥官增加派遣工作机器人的数量,反之,机器人仓库回收工作节点处的机器人;

23、当某特定功能的机器人完成任务时,全局软件机器人及时通知机器人指挥官回收此软件机器人,释放占用的系统资源。

24、进一步的,检测、识别软件机器人利用朴素贝叶斯分类、支持向量机、决策树或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算法进行用户指令的识别和分类。

25、进一步的,机器人工作节点还具有自主检测功能,在机器人完成任务时,机器人工作节点将相关机器人转化为静态机器人,方便机器人仓库及时回收机器人。

26、进一步的,串联机器人仓库、并联机器人仓库、特种软件机器人仓库中所包含的每一个软件机器人都是独立个体,可以独立工作又相互配合,但要接受全局软件机器人的监控和服从机器人指挥官的调遣。

27、进一步的,构建的串联机器人仓库、并联机器人仓库和特种软件机器人仓库相互独立,各个仓库之间互不干涉,在处理工作任务时,不同仓库中的机器人接收对应类型的工作命令。

28、进一步的,特种软件机器人仓库中存储多种类型的特种软件机器人,其中包括高级特种软件机器人、普通特种软件机器人和外协特种机器人;高级特种软件机器人是针对客户特殊业务需求而被激活的工作软件机器人;普通特种软件机器人是指在业务需求量急剧增加时,机器人指挥官会根据业务系统的运行情况相应指派普通特种机器人到达工作节点执行任务;外协特种机器人是指在串联机器人和并联机器人在工作节点出现故障时,外协特种机器人会根据机器人指挥官的紧急命令,迅速到达故障节点完成相应工作。

29、进一步的,不同类型机器人仓库的数量不是固定的,根据业务需求,可以增加配置不同类型机器人仓库的数量,机器人仓库不占用实际内存资源,仅占用外存储器空间。

30、进一步的,全局软件机器人既要接收用户指令又要监测各种类型机器人的工作状态,在用户发送业务指令之后,全局软件机器人接收指令,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监测和协调业务流程稳定运行。

31、进一步的,机器人工作节点还具有设置触发器的功能,当用户指令需要延时执行时,机器人指挥官根据用户指令将任务指派给相应软件机器人,机器人接收指令后到达工作节点,继续保持为静态,在到达用户指定时间时,机器人工作节点激活机器人,使其成为动态机器人并完成工作。

32、进一步的,分布式软件机器人集群架构具有“模块化”设计理念,该集群架构可以集成不同类型的功能组件,如数据库、文件存储和消息队列等,根据集群架构的不同功能接口,灵活配置功能组件。

33、(3)有效收益

34、1、本发明面向业务流程的智能自动化:分布式软件机器人集群可以实现对指令识别、异常检测和资源管理等过程进行自动控制,并根据实施情况调整操作策略。

35、2、本发明能够提高业务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采用定义不同组合方式的机器人,每种组合方式下的机器人可独立工作又相互配合,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36、3、本发明具备易于扩展性:分布式软件机器人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容易集成多种不同类型的功能组件,如数据库、文件存储、消息队列等。

37、4、本发明支持大规模定制:分布式软件机器人系统具有丰富的功能接口,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配置。

38、5、本发明具备高度灵活性:由于每个软件机器人都具有自主性,对任务的调整变更时,只需更改相应机器人的程序,即可实现新的功能。

39、6、本发明系统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性:在任务完成后,机器人指挥官会动态回收相应的软件机器人,从而释放占用资源,合理利用系统空间。

40、7、本发明部署和维护方便:分布式软件机器人系统采用不同组合方式的机器人存储仓库,可以定点查找故障源,不同存储仓库并具有良好的移植性和兼容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