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面向对象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分类编码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7055663发布日期:2024-02-20 21:00阅读:19来源:国知局
基于面向对象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分类编码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尤其是基于面向对象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分类编码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基础,是对企业内温室气体排放源的识别,通过识别排放源获得排放源清单,再进一步进行排放量的计算,得到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得到排放源清单后,企业可对排放源进行分类监测管理,在运营活动中识别减排机会,助力企业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2、目前企业排放源常见的分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3、第一,根据《温室气体核算体系》将温室气体排放分为了三种类型,即范围一、范围二、范围三。其中范围一是直接排放,范围二和范围三是间接排放。范围一是在企业实体控制范围之内,直接控制或拥有的排放源所产生的直接排放,包括固定燃烧、移动燃烧、化学或生产过程,或无组织逸散。范围二是企业自用的外购电力所产生的间接排放,也包括蒸汽、加热、冷气等。范围三是企业在范围二以外的间接排放,包括企业供应链/价值链上下游可能产生的所有排放。

4、第二,根据《iso 14064:2018》里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共分六类,类别一为直接温室气体排放,类别二为输入能源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类别三为运输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类别四为组织使用产品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类别五为与使用本组织产品相关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类别六为其他来源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

5、第三,在国内24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中,排放类型主要分为燃料燃烧排放、过程排放、购入电力和热力排放以及特殊排放。

6、上述根据排放特征进行分类的方法,类别分类仅聚焦排放源的排放特征,颗粒度较高,缺少针对不同排放类别的进一步的展开,在实际运营生产中无法将温室气体排放定位到具体的如设备、工序、建筑或车间,不能结合企业实际运营活动和温室气体排放情况进行个性化处理,不利于企业进行重点排放源的识别与管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面向对象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分类编码方法及系统,可根据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管控、监测和核算的需求,针对不同属性特征的排放源对象进行分类组织,对排放源对象的属性特征、排放类型、组织分类、计算规则等多种关键属性信息进行分类编码,同时构建的系统可实现排放源对象分类组织管理、排放源信息数据集成管理,解决了在温室气体排放源的分级核算、统计和管理过程中,缺少标准、系统化特征描述标识体系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面向对象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分类编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识别排放源,建立排放源信息库;

5、s2,根据需求将所述排放源划分为若干个排放源对象,确定排放源对象所属的对象类别后获取排放源对象的对象编码;

6、s3,确定所述排放源对象对应的温室气体排放类型组合,获取排放源对象的排放编码;

7、s4,确定所述排放源对象对应的温室气体排放计算规则,获取排放源对象的规则编码;

8、s5,确定所述排放源对象所属的组织,获取排放源对象的组织编码;

9、s6,依次将排放源对象的对象编码、排放编码、规则编码和组织编码组合构成排放源对象的信息码。

10、进一步地,所述排放源信息库包括排放源的用能种类、技术参数、运行参数、所属组织、排放类型、排放强度指标。

11、进一步地,所述排放源对象类别包括实体对象、空间对象和活动对象;所述实体对象由生产运行过程中直接、间接产生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及以上排放源组成;所述空间对象由生产运行过程中产生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空间区域组成,包括一个及以上实体对象;所述活动对象由产生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行为活动组成,包括一个及以上实体对象、空间对象或行为活动。

12、进一步地,所述对象编码包括所述排放源对象类别代码和排放源对象自然序列编号构成;所述排放源对象类别代码由三位字母组成。

13、进一步地,所述排放类型组合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所述排放类型;所述排放类型包括自定义排放类型和现有标准中规定的排放类型;每个排放类型具有唯一代码,每个排放类型组合具有唯一编号;所述排放类型代码由两位字母组成;所述排放类型组合编号由四位数字组成;所述排放编码为所述排放源对象对应的排放类型组合编号。

14、进一步地,所述温室气体排放计算规则包括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规则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指标计算规则;所述排放强度指标计算规则与排放强度指标和排放强度指标组合一一对应,并赋予每个排放强度指标计算规则唯一的两位数字编码;所述排放量计算规则包括排放源单元计算规则、排放类型计算规则、排放类型组合计算规则;

15、所述排放源单元计算规则包含同一排放类型下的每一个排放源的排放量计算规则,是最基本的计算单元;所述排放类型计算规则是同一排放类型下的所有排放源单元组合的总排放量计算规则;所述排放类型组合计算规则是该排放类型组合包含的所有排放类型的总排放量计算规则;

16、所述排放源单元计算规则编码包括排放源单元对应的排放类型代码和排放源单元自然序列码;所述排放类型计算规则编码包括总排放量代码和排放类型代码;所述排放类型组合计算规则编码包括总排放量代码和排放类型组合编号;所述规则编码由排放量计算规则编码和排放强度指标计算规则编码组合而成。

17、进一步地,s4步具体包括:

18、s4.1,根据排放源对象包含的排放源单元,确定排放源对象的排放类型及其组合和排放源对象的排放量计算规则编码;

19、s4.2,根据需求确定排放源对象的排放强度指标组合,确定排放源对象的排放强度指标计算规则编码;

20、s4.3,将排放量计算规则编码和排放强度指标计算规则编码组合构成排放源对象的规则编码。

21、进一步地,s5步中排放源对象所属的组织包括排放源对象所属的区域类别、排放源对象所属区域类别下的建筑类别、排放源对象所属建筑类别下的自定义类别;所述排放源对象的组织编码采用层次编码法依次将排放源对象所属的区域类别、建筑类别和建筑类别下自定义类别的编号组合而成。

22、进一步地,排放源对象所属的区域类别、建筑类别和建筑类别下自定义类别的编号均由两位数字组成。

2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面向对象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分类编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信息管理模块、计算规则管理模块、分类编码管理模块、数据检索查询模块和数据库;

24、所述基础信息管理模块用于收录、管理排放源及排放源对象的基础信息、排放类型和排放强度指标信息;

25、所述计算规则管理模块用于定义计算要素,编辑排放源对象、排放类型、排放源单元和排放强度指标的计算规则;

26、所述分类编码管理模块用于对排放源单元及排放源对象、排放类型及排放类型组合、排放强度指标及排放强度指标组合、计算规则、组织分类进行分类编码管理;定义排放源单元及排放源对象、排放类型、计算规则和组织分类之间的逻辑关系,生成排放源对象信息编码;

27、所述数据检索查询模块查询已定义存储的排放源及排放源对象、排放类型、计算规则、分类编码信息;

28、所述数据库包含基础信息数据库、计算规则数据库和对象编码数据库;

29、所述基础信息数据库用于存储排放源基础信息数据、已识别定义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对象信息数据、排放类型信息和排放强度指标信息;

30、所述计算规则数据库用于存储排放源对象、排放类型、排放源单元的排放量计算规则和排放强度量值计算规则;

31、所述对象编码数据库用于存储排放源对象编码、排放类型编码及组合编码、排放强度指标编码及组合编码、计算规则编码、对象组织编码和排放源对象信息编码。

32、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基于面向对象的分类编码方式,用不同的代码与各种对象信息中的基本单位组成部分建立对应的关系,解决了在温室气体排放源的分级核算、统计和管理中,缺少标准、系统化特征描述标识体系的技术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