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量分配协同监管的方法与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7668369发布日期:2024-04-18 20:41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量分配协同监管的方法与装置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电力服务运营,特别是涉及一种能量分配协同监管的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经济的日益增长、社会进步及人口增加,全球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在全球国家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导致其储量大幅下降,能源开采与消费极不均衡。同时,化石能源的利用也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温室效应、雾霾等日益加剧,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目前,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成为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主要出路。我国以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为代表的分布式发电相关技术提供保障和政策支持,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升到战略高度。

2、新能源风电、光伏接入配电网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但风电、光伏输出功率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配电网的电压偏差、电压波动、谐波和三相不平衡度等电能质量指标在新能源接入后会出现较大的变化。

3、传统技术中,对于配电网中电能质量的监测和管控大多聚焦于单一台区,通过电能质量检测设备采集电能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基于分析结果对该台区进行管控。

4、然而,传统技术中,无法有效在配电网出现异常波动时快速有效的找出异常台区,并且无法有效综合配电网中台区的电能分配。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快速监管配电网中台区电能质量、合理在台区之间协调分配能量以及根据电网状况快速对异常台区执行并离网操作的能量分配协同监管的方法与装置。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量分配协同监管的方法,包括:

3、获取台区的待检测台区数据和配电网的电网电能数据;

4、根据电网电能数据、待检测台区数据和预设质量分析模型进行质量分析,获得质量分析结果;

5、根据质量分析结果和预设能量管控方案进行方案筛选,获得目标能量管控方案。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电网电能数据、待检测台区数据和预设质量分析模型进行质量分析,获得质量分析结果,包括:

7、将电网电能数据和待检测台区数据输入预设数据处理模型进行特征提取,获得训练数据和待分析数据;

8、将特征数据输入初构建质量分析模型进行模型训练,获得目标质量分析模型;

9、将待分析数据输入目标质量分析模型进行质量分析,获得质量分析结果。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质量分析结果和预设能量管控方案进行方案筛选,获得目标能量管控方案,包括:

11、当质量分析结果为电能质量正常时,对台区的电网连接状态进行连接分析,获得台区连接分析结果;

12、当台区连接分析结果为台区处于离网状态时,对台区执行并网操作并对台区进行质量分析,获得目标能量管控方案;

13、当台区连接分析结果为台区处于并网状态时,对预设能量管控方案进行方案筛选,获得并网分配管控方案。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质量分析结果和预设能量管控方案进行方案筛选,获得目标能量管控方案,还包括:

15、当质量分析结果为电能质量异常时,确定异常电能质量对应的异常数据;

16、根据预设台区对异常数据进行识别,获得异常识别结果;

17、当异常识别结果为异常数据属于台区时,对预设能量管控方案进行方案筛选,获得质量异常管控方案;

18、当异常识别结果为异常数据不属于台区时,对预设能量管控方案进行方案筛选,获得离网分配管控方案。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当台区连接分析结果为台区处于并网状态时,对预设能量管控方案进行方案筛选,获得并网分配管控方案之后,方法还包括:

20、根据台区的待检测台区数据确定发电台区的发电功率、储能台区的剩余储能容量和负载台区的负载功率;

21、根据发电功率、负载功率和第一预设供电方案确定负载台区的第一目标供电方案;其中,第一预设供电方案包括发电台区供电以及发电台区和配电网共同供电;

22、对剩余储能容量进行分析,获得第一容量分析结果;

23、当第一容量分析结果为剩余储能容量大于零时,向第一目标供电方案中供电源下发调控指令,并根据调控指令将供电源的能量传输至储能台区,直至剩余储能容量为零;

24、当第一容量分析结果为剩余储能容量等于零时,结束调控操作。

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当异常识别结果为异常数据不属于台区时,对预设能量管控方案进行方案筛选,获得离网分配管控方案之后,方法还包括:

26、根据台区的待检测台区数据确定发电台区的发电功率和负载台区的负载功率;

27、根据发电功率、负载功率和第二预设供电方案确定负载台区的第二目标供电方案;其中,第二预设供电方案包括发电台区供电以及发电台区和储能台区共同供电;

28、当第二预设供电方案为发电台区供电时,确定储能台区的剩余储能容量;

29、对剩余储能容量进行分析,获得第二容量分析结果;

30、当第二容量分析结果为剩余储能容量大于零时,向发电台区下发调控指令,并根据调控指令将发电台区的能量传输至储能台区,直至剩余储能容量为零;

31、当第二容量分析结果为剩余储能容量等于零时,结束调控操作。

32、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能量分配协同监管的装置,包括:

33、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台区的待检测台区数据和配电网的电网电能数据;

34、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根据电网电能数据、待检测台区数据和预设质量分析模型进行质量分析,获得质量分析结果;

35、方案选择模块,用于根据质量分析结果和预设能量管控方案进行方案筛选,获得目标能量管控方案。

36、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37、获取台区的待检测台区数据和配电网的电网电能数据;

38、根据电网电能数据、待检测台区数据和预设质量分析模型进行质量分析,获得质量分析结果;

39、根据质量分析结果和预设能量管控方案进行方案筛选,获得目标能量管控方案。

40、第四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41、获取台区的待检测台区数据和配电网的电网电能数据;

42、根据电网电能数据、待检测台区数据和预设质量分析模型进行质量分析,获得质量分析结果;

43、根据质量分析结果和预设能量管控方案进行方案筛选,获得目标能量管控方案。

44、第五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45、获取台区的待检测台区数据和配电网的电网电能数据;

46、根据电网电能数据、待检测台区数据和预设质量分析模型进行质量分析,获得质量分析结果;

47、根据质量分析结果和预设能量管控方案进行方案筛选,获得目标能量管控方案。

48、上述能量分配协同监管的方法与装置,获取台区和配电网的电能数据,即待检测台区数据和电网电能数据,然后利用预设质量分析模型对待检测台区数据和电网电能数据分析确定台区的电能质量和配电网的电能质量是否出现异常,基于质量分析结果对异常电能质量的来源进行判断,之后基于异常电能质量和预设能量管控方案实现对台区以及配电网的调控,能够对台区的电能质量进行实时监测,以便于改善台区电能质量以及对相邻台区的能量进行合理分配,并且利用预设质量分析模型可以提高对电能质量的分析效率和精确度,同时再基于预设能源管控方案可以确保台区的稳定运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