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生产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88588发布日期:2024-04-18 12:18阅读:12来源:国知局
模具生产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生产管理的,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具生产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用于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产品模具的生产管理变得尤为重要,模具是制造各种产品的关键工具,其生产过程涉及多个复杂的步骤和环节。

2、在传统的模具生产方式,工作人员往往通过人工经验参照图纸对模具子件进行组装,从而形成产品模具,但是,对于产品模具来说,可能存在多个相似的模具子件,工作人员人工进行组装容易造成混淆和错误,导致产品模具的组装出现问题,影响产品模具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产品模具的组装的准确性,本技术提供一种模具生产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模具生产管理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模具生产管理方法,包括:

4、获取当前产品模具的生产信息,所述生产信息包括当前产品模具的三维模型;

5、对所述三维模型进行拆分,得到模具生产子件;

6、确定所述当前产品模具的组装顺序;

7、基于所述组装顺序生成所述模具生产子件的组装标识;

8、基于所述组装标识生成组装信息;

9、将所述组装信息发送对应的工作人员的移动终端。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获取当前产品模具的三维模型信息,可以对当前产品模具进行精确的拆分,通过当前产品模具的组装顺序确定模具生产子件的组装标识,通过组装标识生成组装信息,并将组装信息发送给对应的工作人员,使工作人员可以按照组装信息对模具生产子件进行组装,相比于工作人员往往通过人工经验参照图纸对模具子件进行组装的方式来说,减小了人工经验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导致的误差,进而提高了模具生产子件组装的准确性。

11、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当前产品模具的组装顺序,包括:

12、判断历史生产信息库中是否存在与所述当前产品模具相匹配的历史产品模具;

13、若存在与所述当前产品模具相匹配的历史产品模具,则提取与所述当前产品模具相匹配的历史产品模具对应的模具生产子件的组装顺序,将提取的组装顺序作为所述当前产品模具的组装顺序;

14、若不存在与所述当前产品模具相匹配的历史产品模具,则将所述三维模型输入至神经网络模型中,得到模具生产子件的关联关系;

15、基于所述关联关系确定组装顺序。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存在与当前产品模具相匹配的历史产品模具时,通过历史产品模具能够快速确定当前产品模具的组装顺序,提高了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当不存在与当前产品模具匹配的历史产品模具时,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对三维模型进行识别,从而确定模具生产子件的关联关系,进而确定组装顺序,提高后期对模具生产子件组装的准确性。

17、可选的,所述判断历史生产信息库中是否存在与所述当前产品模具相匹配的历史产品模具,包括:

18、获取模具生产子件的类型和数量;

19、在所述历史生产信息库查询是否存在与所述模具生产子件的类型和数量相匹配的历史产品模具;

20、若是,则将所述历史产品模具和所述当前产品模具输入相似度比对模型中,得到历史产品模具和所述当前产品模具的相似值;

21、当所述相似值大于预设值时,判定历史生产信息库中存在与所述当前产品模具相匹配的历史产品模具。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获取模具生产子件的类型和数量,并在历史生产信息库中进行查询,可以更准确地确定是否存在与当前产品模具相匹配的历史产品模具,减少了盲目搜索的时间,提高了匹配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将历史产品模具和当前产品模具输入相似度比对模型中,得到相似值,从而提高当前产品模具相匹配的历史产品模具的匹配度。

23、可选的,在所述基于所述关联关系确定组装顺序之后,还包括:

24、基于所述组装顺序进行模拟组装,得到模拟组装模具;

25、判断所述模拟组装模具是否与所述当前产品模具的三维模型相匹配;

26、若否,则对所述组装顺序进行调整,直至所述模拟组装模具与所述当前产品模具的三维模型相匹配。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模拟组装和比较验证,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组装问题,减少实际生产中的修改和调整工作量,同时,通过不断的调整和优化,可以逐渐逼近最优的组装顺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8、可选的,在所述得到模具生产子件之后,还包括:

29、获取所述生产信息对应的订单信息;

30、基于所述订单信息确定剩余生产时间;

31、查询历史信息库中是否存在与所述当前产品模具相匹配的历史生产信息;

32、若是,则基于所述历史生产信息确定所述订单信息的所需生产时间;

33、基于所述剩余生产时间和所述所需生产时间确定所述产品模具的生产计划。

3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于订单信息确定剩余生产时间,并查询与当前产品模具相匹配的历史生产信息,通过与当前产品模具相匹配的历史生产信息确定生产当前产品模具的所需生产时间,通过历史数据优化生产计划,避免不必要的延误和浪费,通过整合订单信息和历史生产信息,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不同订单的需求,增强生产计划的可靠性和可行性,确保按时完成订单。

35、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剩余生产时间和所述所需生产时间确定所述产品模具的生产计划,包括:

36、获取与每个所述模具生产子件相匹配的生产设备;

37、获取每个所述生产设备的空余时间;

38、判断是否存在满足所述剩余生产时间和所述所需生产时间的空闲时间;

39、若存在满足所述剩余生产时间和所述所需生产时间的空闲时间,则选取满足所述剩余生产时间和所述所需生产时间的空闲时间对应的生产设备;

40、基于选取的生产设备对所述模具生产子件进行生产。

4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获取与每个模具生产子件相匹配的生产设备,并根据每个生产设备的空余时间进行判断和选取,能够更合理地分配和利用生产资源,避免设备闲置或过度使用的情况,通过选取满足剩余生产时间和所需生产时间的空闲时间对应的生产设备,能够更好地安排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

42、可选的,在所述选取满足所述剩余生产时间和所述所需生产时间的空闲时间对应的生产设备之后,还包括:

43、判断选取的所述生产设备是否属于同一生产车间;

44、若否,则获取每个所述模具生产子件的开始生产时间和结束生产时间;

45、基于所述开始生产时间、结束生产时间以及选取的生产设备建立的生产关系。

4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果选取的生产设备分布在不同的车间,通过明确每个模具生产子件的生产时间安排和建立模具生产子件对应的生产设备之间的生产关系,有助于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混乱和冲突,提高生产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47、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模具生产管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48、一种模具生产管理系统,包括:

49、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产品模具的生产信息,所述生产信息包括当前产品模具的三维模型;

50、拆分模块,用于对所述三维模型进行拆分,得到模具生产子件;

51、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当前产品模具的组装顺序;

52、编号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组装顺序生成所述模具生产子件的组装标识;

53、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组装标识生成组装信息;

54、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组装信息发送对应的工作人员的移动终端。

5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获取当前产品模具的三维模型信息,可以对当前产品模具进行精确的拆分,通过当前产品模具的组装顺序确定模具生产子件的组装标识,通过组装标识生成组装信息,并将组装信息发送给对应的工作人员,使工作人员可以按照组装信息对模具生产子件进行组装,相比于工作人员往往通过人工经验参照图纸对模具子件进行组装的方式来说,减小了人工经验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导致的误差,进而提高了模具生产子件组装的准确性。

56、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7、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耦合;

58、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59、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