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软件测试,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软件的可靠性评估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产品。
背景技术:
1、软件可靠性评估是指在软件全寿命周期进行的可靠性评估,包括在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阶段进行的可靠性评估。
2、目前通常是基于黑盒模型来对智能软件进行可靠性评估。然而,基于黑盒模型的软件可靠性评估需要依赖于软件的失效数据,这些失效数据在软件开发后期才能够产生,因此无法对智能软件开发早期进行可靠性评估,导致目前针对智能软件早期的可靠性评估存在一定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智能软件的早期可靠性评估难度的智能软件的可靠性评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软件的可靠性评估方法。方法包括:响应于针对目标软件的可靠性评估指令,获取目标软件中各目标组件对应的状态转移信息;状态转移信息是指各目标组件之间进行状态转移时的转移规则;基于状态转移信息,对各目标组件对应的目标参数进行取值,得到目标参数对应的目标参数值;根据目标参数值,对各目标组件进行仿真运行,得到各目标组件对应的仿真运行结果;基于各仿真运行结果,对目标软件进行可靠性评估,得到目标软件对应的可靠性评估结果。
3、在一实施例中,根据目标参数值,对各目标组件进行仿真运行,得到各目标组件对应的仿真运行结果,包括:根据目标参数值,对各目标组件进行仿真运行,获得仿真运行过程中各目标组件对应的状态转移结果;根据状态转移结果,对各目标组件进行状态维护,得到状态维护结果;在仿真运行时间达到预设仿真时间阈值的情况下,将状态转移结果和状态维护结果共同作为仿真运行结果。
4、在一实施例中,状态维护结果包括当前维护周期;在根据状态转移结果,对各目标组件进行状态维护,得到状态维护结果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检测当前维护周期是否达到预设维护周期阈值;若是,则初始化维护资源;维护资源用于对各目标组件进行状态维护;若否,则检测仿真运行时间是否超过预设仿真时间阈值。
5、在一实施例中,基于状态转移信息,对各目标组件对应的各目标参数进行取值,得到各目标参数对应的目标参数值,包括:提取状态转移信息中各目标组件对应的各状态转移特征;获取各状态转移特征分别对应的特征值,以及各目标参数对应的目标函数;将各特征值输入目标函数中,得到各目标参数对应的目标参数值。
6、在一实施例中,目标组件包括智能组件和基础组件,状态转移信息包括智能组件对应的第一状态转移信息和基础组件对应的第二状态转移信息;在响应于针对目标软件的可靠性评估指令,获取目标软件中各目标组件对应的状态转移信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分别对智能组件和基础组件进行状态建模,得到智能组件对应的第一状态模型和基础组件对应的第二状态模型;获取智能组件对应的第一内部影响因素、基础组件对应的第二内部影响因素、以及外部影响因素;基于第一内部影响因素、外部影响因素和第一状态模型,对智能组件进行状态转移分析,得到第一状态转移信息;基于第二内部影响因素、外部影响因素和第二状态模型,对基础组件进行状态转移分析,得到第二状态转移信息。
7、在一实施例中,在分别对智能组件和基础组件进行状态建模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对目标软件进行组件分割,得到各初始组件;获取各初始组件对应的组件属性;组件属性用于表示初始组件是否配置有智能化资源;基于组件属性,对各初始组件进行分类,得到智能组件和基础组件。
8、在一实施例中,可靠性评估结果包括组件存活比,状态转移结果包括正常组件数量;基于各仿真运行结果,对目标软件进行可靠性评估,得到目标软件对应的可靠性评估结果,包括:获取各目标组件对应的组件总数量;根据正常组件数量和组件总数量,对目标软件进行组件存活分析,得到目标软件对应的存活组件比;存活组件比用于表示各目标组件在仿真运行过程中的存活率。
9、在一实施例中,可靠性评估结果还包括平均失效间隔时长,状态转移结果包括组件失效次数;基于各仿真运行结果,对目标软件进行可靠性评估,得到目标软件对应的可靠性评估结果,还包括:获取组件失效次数对应的失效组件;基于状态维护结果,确定失效组件在经状态维护之后所对应的工作持续时长;根据工作持续时长和组件失效次数,确定目标软件对应的平均失效间隔时长。
10、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智能软件的可靠性评估装置。装置包括: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目标软件的可靠性评估指令,获取目标软件中各目标组件对应的状态转移信息;状态转移信息是指各目标组件之间进行状态转移时的转移规则;取值模块,用于基于状态转移信息,对各目标组件对应的目标参数进行取值,得到目标参数对应的目标参数值;仿真运行模块,用于根据目标参数值,对各目标组件进行仿真运行,得到各目标组件对应的仿真运行结果;可靠性评估模块,用于基于各仿真运行结果,对目标软件进行可靠性评估,得到目标软件对应的可靠性评估结果。
11、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响应于针对目标软件的可靠性评估指令,获取目标软件中各目标组件对应的状态转移信息;状态转移信息是指各目标组件之间进行状态转移时的转移规则;基于状态转移信息,对各目标组件对应的目标参数进行取值,得到目标参数对应的目标参数值;根据目标参数值,对各目标组件进行仿真运行,得到各目标组件对应的仿真运行结果;基于各仿真运行结果,对目标软件进行可靠性评估,得到目标软件对应的可靠性评估结果。
12、第四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响应于针对目标软件的可靠性评估指令,获取目标软件中各目标组件对应的状态转移信息;状态转移信息是指各目标组件之间进行状态转移时的转移规则;基于状态转移信息,对各目标组件对应的目标参数进行取值,得到目标参数对应的目标参数值;根据目标参数值,对各目标组件进行仿真运行,得到各目标组件对应的仿真运行结果;基于各仿真运行结果,对目标软件进行可靠性评估,得到目标软件对应的可靠性评估结果。
13、第五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响应于针对目标软件的可靠性评估指令,获取目标软件中各目标组件对应的状态转移信息;状态转移信息是指各目标组件之间进行状态转移时的转移规则;基于状态转移信息,对各目标组件对应的目标参数进行取值,得到目标参数对应的目标参数值;根据目标参数值,对各目标组件进行仿真运行,得到各目标组件对应的仿真运行结果;基于各仿真运行结果,对目标软件进行可靠性评估,得到目标软件对应的可靠性评估结果。
14、上述智能软件的可靠性评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首先响应于针对目标软件的可靠性评估指令,获取目标软件中各目标组件对应的状态转移信息,状态转移信息是指各目标组件之间进行状态转移时的转移规则。从而基于该状态转移信息,对各目标组件对应的目标参数进行取值,能够准确的得到目标参数对应的目标参数值,以提高后续根据目标参数值对各目标组件进行仿真运行的准确性,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各目标组件对应的仿真运行结果。最后基于各目标组件的仿真运行结果,对整个目标软件进行可靠性评估,得到目标软件的可靠性评估结果。利用仿真运行技术,能够模拟软件的真实运行过程,无需依赖软件后期的数据进行可靠性评估,从而有效降低了智能软件的早期可靠性评估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