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公共交通的终端动态监控方法和服务器与流程

文档序号:38227412发布日期:2024-06-06 19:02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公共交通的终端动态监控方法和服务器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互联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公共交通的终端动态监控方法和服务器。


背景技术:

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民众出行需求的增长,公共交通系统面临着运力不足、服务质量差、安全隐患多等诸多挑战。传统的公交车运营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交通环境和乘客需求,亟需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实现公交车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动态调度和智慧管理。因此,开发一种应用于公共交通的终端动态监控方法,成为提升公交系统运行效率、服务品质和安全水平的关键举措。

2、传统的方式中,采用了车载gps按照固定时间采集车辆的实时位置信息或者车辆速度,然后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将这些信息发送给管理中心,相关人员则可以看到车辆的实时位置。在车辆发生故障、事故等突发情况时,驾驶员通过车载终端上的紧急按钮或语音呼叫功能,手动向调度中心报告情况。调度人员根据接收到的报告,通过语音电话与驾驶员进一步确认情况,并根据预定的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3、然而,相关技术的数据上报通常多限于车辆的位置、速度等基本参数,缺乏对车内环境、驾驶员行为等关键信息的感知,也难以有效应对公交车内部环境中出现的突发情况,比如若公交车内有人抢劫或车内乘客突发疾病等,传统的公交车监控方式感应不到,大部分依赖周围人群手动拨打相应电话来完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公共交通的终端动态监控方法和终端服务器,用于准确检测车内多种类型的突发事件,并作出智能分级和预警。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公共交通的终端动态监控方法,应用于终端服务器,获取设置在公共车上多个传感器采集到的传感器数据信息和公共车内图像采集设备发来的车内图像;在对该车内图像进行处理后,对该车内图像进行特征提取,获得图像特征;将该图像特征与预设的突发事件图像库进行特征匹配,获得匹配结果,该突发事件图像库包括各类突发事件的典型图像样本;结合该传感器数据信息和该匹配结果判断公共车是否发生突发事件;若确定发生突发事件,则根据该传感器数据信息和该匹配结果确定报警级别;根据该报警级别发送报警信号给相应的接收端,该报警信号包括突发事件类型和事件发生位置。

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对传统公交车监控方式存在的信息感知不全面、应急处置不及时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车内环境传感和图像分析的智能监控方案。通过全面采集和分析车内的多源数据,该方案能够实现对多种突发事件(如抢劫、乘客突发疾病等)的自动检测和分级预警,大幅提升了系统应对突发事件的全面性、智能性和实时性。

4、结合第一方面的一些技术方案,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在若确定发生突发事件,则根据传感器数据信息和该匹配结果确定报警级别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将该突发事件的关键信息同步至与该终端服务器通信连接的用户端;在接收到该用户端发来的改变路线指令后,根据该用户端的位置信息确定最优绕行方案;根据该用户端的实时位置和移动速度评估在该最优绕行方案中该用户端与突发事件地点的相对位置关系;若检测到相对位置小于预设距离阈值后,则向该用户端发送安全提示信息。

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突发事件的关键信息同步给用户端,使用户能够及时了解突发事件的情况。同时,根据用户端发来的改变路线指令,为用户确定最优绕行方案,避免用户误入突发事件发生区域,保障用户的出行安全。此外,还能根据用户端的实时位置和移动速度动态评估用户与突发事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当检测到用户距离突发事件过近时,及时向用户发送安全提示,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安全性。

6、结合第一方面的一些技术方案,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在获取设置在公共车上多个传感器采集到的传感器数据信息和公共车内图像采集设备发来的车内图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识别出该车内图像中关键目标,该关键目标包括目标乘客的人脸、肢体和物品;对该目标乘客进行表情识别和行为分析,确定目标乘客的情绪状态和身体动作;对该物品进行物品属性分析,获得物品属性分析结果,该物品属性分析包括形状、大小和颜色分析;根据该情绪状态、该身体动作和该物品属性分析结果进行突发事件评估。

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识别车内图像中的关键目标,包括乘客的人脸、肢体和随身物品等,可以全面感知车内环境中的关键信息。进一步地,通过对乘客进行表情识别和行为分析,可以准确把握乘客的情绪状态和身体动作,为判断突发事件提供重要依据。同时,对物品进行形状、大小、颜色等属性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可疑物品。将这些分析结果综合起来进行突发事件评估,能够全面考虑多种异常迹象,大幅提高突发事件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8、结合第一方面的一些技术方案,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在获取设置在公共车上多个传感器采集到的传感器数据信息和公共车内图像采集设备发来的车内图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获取公共车的历史乘客流量数据和公共车上的传感器采集到的实时乘客流量数据;根据该历史乘客流量数据和该实时乘客流量数据,构建乘客流量预测模型;根据该乘客流量预测模型预测未来不同时间尺度的预测乘客流量,该预测乘客流量包括预测的上车人数、预测的下车人数和预测的车内拥挤度;根据该预测乘客流量生成最优车辆调度方案,该最优车辆调度方案包括调整发车频次、车型和路径。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获取公交车的历史和实时乘客流量数据,并基于这些数据构建乘客流量预测模型,可以准确预测未来不同时段的乘客流量情况,包括上车人数、下车人数和车内拥挤度等指标。在此基础上,根据预测的乘客流量信息来优化车辆调度,合理调整发车频次、车型和路径,可以精准匹配乘客出行需求,有效缓解车内拥挤,提高乘客的舒适度。同时,这种预测性的调度方式还能提前应对客流高峰,避免车辆供需失衡,保障运力充足。该技术方案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了公交系统的智能化调度和动态优化,大幅提升了系统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10、结合第一方面的一些技术方案,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在根据该预测乘客流量生成最优车辆调度方案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将该最优车辆调度方案发送给用户端,以使该用户端显示或播报车内拥堵情况、线路运营计划和预估到站时间。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最优车辆调度方案发送给用户端,让用户能够及时了解车内的拥堵情况、未来的线路运营计划以及预估的到站时间,大大提高了公交服务的透明度,使乘客能够更加智能地规划自己的出行。特别是提供车内实时拥挤度信息,可以引导乘客错峰出行,缓解公交车的超员问题。而线路运营计划和预估到站时间的精准推送,可以帮助乘客更好地掌控出行时间,合理安排行程,提高出行效率。

12、结合第一方面的一些技术方案,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在获取设置在公共车上多个传感器采集到的传感器数据信息和公共车内图像采集设备发来的车内图像的步骤,具体包括:通过分布式气体传感器获取公共车内的空气成分,确定空气质量的指标评估结果;当该指标评估结果超过预设阈值时,向公共车内通风装置发送空气交换指令,以使该通风装置开启空气交换功能。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公交车内部署分布式气体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车内空气的成分和质量。当空气质量指标评估结果超过预设阈值时,系统会自动向车内通风装置发送空气交换指令,及时启动通风换气功能,迅速改善车内空气环境。这可以有效应对车内空气污染问题,如乘客吸烟、带有异味的物品等引起的空气质量下降,保障乘客的呼吸健康和舒适度。同时,该方案反应灵敏、控制精准,能够第一时间觉察空气质量异常并启动应对措施,最大程度上维护了车内环境的舒适性。

14、结合第一方面的一些技术方案,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在获取设置在公共车上多个传感器采集到的传感器数据信息和公共车内图像采集设备发来的车内图像的步骤之前,还包括:获取驾驶员座椅上生命体征传感器发来的驾驶员的生理参数;当该生理参数不在个性化健康阈值内时,则判断驾驶员存在健康问题,控制公共车内的报警器发出预警提示,该个性化健康阈值是根据不同驾驶员的健康因素而确定的不同健康阈值。

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该方案针对驾驶员的身体健康进行个性化的实时监控,能够最大程度上保障驾驶员的行车安全。同时,采用个性化的健康阈值评估驾驶员状态,充分考虑了不同驾驶员的身体差异,提高了健康监测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16、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服务器,该终端服务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与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调用该计算机指令以使得该终端服务器执行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描述的方法。

17、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该指令在终端服务器上运行时,使得该终端服务器执行如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描述的方法。

18、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服务器上运行时,使得该终端服务器执行如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描述的方法。

19、可以理解地,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终端服务器、第三方面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第四方面提供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均用于执行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对应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20、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21、1、由于采用了获取公交车内多个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和图像,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匹配,结合传感器数据判断是否发生突发事件,确定报警级别并发送报警信号。这样可以及时、准确地检测公交车内的异常情况,快速响应和处置突发事件,保障乘客和驾驶员的安全,有效解决了传统公交监控系统感知信息不全面、应急处理不及时等问题。

22、2、由于采用了在确定突发事件后,将事件信息同步给用户端,根据用户的位置信息规划最优绕行路线,评估用户与事件地点的距离,必要时发送安全提示。这样可以引导附近的乘客远离危险区域,并为受影响的乘客提供合理的出行方案,最大限度保障乘客的出行安全和便利,有效解决了突发事件发生后信息传递不畅、乘客缺乏指引等问题。

23、3、由于采用了获取公交车的历史和实时乘客流量数据,构建客流预测模型,预测未来不同时段的上下车人数和车内拥挤度,并据此优化车辆的发车频率、车型和路线。这样可以动态匹配车辆运力与客流需求,缓解车内拥挤,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和服务品质,有效解决了传统公交调度方式僵化、车辆供需失衡等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