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的环境评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41102251发布日期:2025-02-28 17:40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的环境评估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矿山生态评估,具体为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的环境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1、矿山开采通常会对土地、水体、植被等造成严重破坏。土地可能会出现塌陷、土壤贫瘠化等问题;水体可能被污染,影响周边地区的水资源质量;植被遭到砍伐,生物多样性减少。

2、公开号为cn116030356a的申请涉及图像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的环境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待修复矿山生态的hsv图像中的h分量的直方图;对目标直方图进行高斯混合拟合;对子高斯模型集合进行植被高斯模型检测,从子高斯模型集合中筛选出与植被高斯模型相邻的子高斯模型;对目标直方图中目标色调值与每个参考色调值之间的各个色调值进行归属分析筛选处理;对每个参考色调值对应的重合色调值集合进行边界分析处理;确定待修复矿山生态对应的目标植被覆盖率;对待修复矿山生态的环境进行评估判断。本发明通过对目标直方图进行数据处理,提高了对矿山生态修复环境进行评估的效率,主要应用于对矿山生态修复的环境评估。

3、一般针对于矿山生态修复的整体评估,通过采用目标直方图的方式进行色调筛选分析处理,来分析其目标植被覆盖率,从而来进行综合评估,但此种评估方式,其覆盖的过于全面,首先矿山内存在若干个不同坡度的区域,其平整区域相比于斜坡区域的目标植被覆盖率肯定会更高,同样存在较大斜坡的相关区域一般很难存在目标植被,故原始的环境评估方式针对性并不强,所产生的评估结果只能说较为全面,但并不精细、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的环境评估方法,解决了原始的环境评估方式针对性并不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的环境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p1、对需要进行生态修复的矿山进行无人机图像采集,对矿山的整体高清图像进行采集完成后,基于其高清图像内部的图像特征,生成其矿山原始的山体模型;

4、p2、对所构建的山体模型内部的相关区域进行初划分,优先确定此山体模型的基面,基于此基面构建一组高度为指定值的基面体,并在基面体内构建若干组等距的垂线,基于此基面体与山体模型的具体交叉结果,将山体模型的表面区域划分为坡度区域或平整区域,具体子步骤为:

5、p21、基于所构建的山体模型,确定山体模型所在的基面,再确定一组与此基面平行的平行面,其平行面与此基面的间距为指定值,其指定值为预设值,基于基面所确定的平行面,将两个平面的边缘轮廓采用垂线连接确定一组基面体,其基面体的上表面为平行面,下表面为基面,在基面体内构建若干组等距的垂线,此垂线与基面体的上下表面均垂直;

6、p22、使所建立的基面体从山体模型的基面底部开始,逐渐往上进行移动,并记录每组移动过程中其基面体内部垂线与山体模型外表面之间的交点,并将所产生的若干组交点标定于山体模型上;

7、p23、随机选定一组边缘的交点作为初始点,并确定初始点与周边相邻交点之间的水平夹角,构建其初始点与周边相邻交点的线段,评定此线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ji,其水平面与基面平行,其中i代表不同的线段,若ji≤y1,将此线段标定为平整段,其中y1为预设值,且夹角ji为内夹角,为水平面与线段下端点之间的内部夹角,若ji>y1,将对应的线段标定为坡度段,初始点周边相邻交点之间的水平夹角完成确认后,再对其他相邻交点之间的水平夹角进行一一确认;

8、p24、将连续出现的平整段之间所包括的区域标定为平整区域,将连续出现的坡度段之间所包括的区域标定为坡度区域,若坡度区域内包含平整区域,识别平整区域位于坡度区域的面积占比值zb,若zb>20%,则保持原始所标定的平整区域不变,若zb≤20%,则将此坡度区域内包含的平整区域划分至此坡度区域内,若平整区域内包含有坡度区域,识别坡度区域位于整个平整区域的面积占比值zb,若zb>20%,则保持原始所标定的坡度区域不变,若zb≤20%,则将此平整区域内包含有坡度区域划分至此平整区域内;

9、p3、针对于所确定的坡度区域,在山体模型上方确定一组水平标准面,从此水平标准面内确认若干个干涉点,使干涉点竖直映射至坡度区域上,再基于相邻映射线之间的距离数值变化,将所确定的坡度区域划分为高坡区或低坡区,具体方式为:

10、p31、基于山体模型内所标定的坡度区域,构建一组平行于基面的水平标准面,其水平标准面位于山体模型上方,其水平标准面的面积与基面面积一致;

11、p32、从水平标准面内确定若干个干涉点,且每个干涉点之间距离均一致,使对应干涉点垂直映射至坡度区域上确定映射点同步确定干涉点与映射点之间的映射线,针对于平整区域不进行映射处理;

12、p33、确定相邻两组映射线之间的线长差值cz,且cz>0,若cz>y2,其中y2为预设值,将两组映射点标定为高坡点位,反之,将两组映射点标定为低坡点位;

13、p34、识别对应坡度区域内若干个高坡点位所覆盖的具体区域划分为高坡区,将此坡度区域内不属于高坡区的部分区域划分为低坡区;

14、p4、对完成生态修复处理的矿山再次进行无人机图像采集,基于此矿山对应山体模型内所划分的若干个不同区域,将其进行再次同步划分,并对每个所划分的区域进行画面比对,确定相关区域的绿意占比值,并确定异常区域,具体方式为:

15、p41、基于山体模型内所划分的若干个不同区域,基于对应区域的具体边线,在完成图像采集的矿山图像进行区域图像截取得到每个不同区域的高清图像;

16、p42、将高清图像与绿色图谱进行比对,其中绿色图谱为预设的色谱图,将高清图像内存在相同颜色的区域划分为达标区域,识别达标区域位于对应区域的占比值并标定为zq,其中q代表不同区域,其zq=达标区域面积÷对应区域总面积,将所确认的不同区域的占比值zq通过显示端直接进行展示;

17、p43、将属于同一分类区域的不同占比值zq进行分析处理,确定异常区域;确定异常区域的具体方式为:

18、p431、将若干组不同占比值zq依据从小至大的方式进行排序,确定排序序列;

19、p432、识别排序序列内相邻占比值zq的差值cc,且cc>0,若cc<y3,其中y3为预设值,将对应占比值zq划分为同类值,反之,则不进行划分,将排序序列内属于同类值的占比值进行一一确认,将不属于同类值的占比值相关的区域标定为异常区域,并直接进行展示。

2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的环境评估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1、本发明通过对矿山的高清图像生成其对应矿山的山体模型,再通过所构建的基面体,对山体模型内部不同区域进行相关划分,使整个山体模型划分为平整区或坡度区,并对坡度区进行再次垂直确认,基于相邻垂线之间的距离差值,将坡度区划分为高坡区或低坡区,从而将整个山体模型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基于矿山山体的整体特征,进行区域划分,方便后续进行动态修复的山体评估;

22、针对于所确定的若干个不同区域,分析每个不同区域修复完成后的占比值,再基于不同区域的不同占比值,来进行数值确认,识别出较为异常的相关占比值,从而快速有效的锁定异常区域,方便后续相关人员及时进行相关管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