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就业信息智能动态监测评估方法及系统,涉及动态监测评估,具体涉及就业信息智能动态监测评估。
背景技术:
1、在当前的就业市场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就业人员与企业岗位之间的匹配流动性变化增大。传统的就业服务模式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变化较大,数据难以统计和分析等问题,导致就业市场难以动态监测,影响了就业市场的加测评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就业信息智能动态监测评估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传统的就业服务模式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变化较大,数据难以统计和分析等问题,导致就业市场难以动态监测,影响了就业市场的加测评估等问题:
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就业信息智能动态监测评估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3、s1、获取就业人员信息和企业岗位信息,对所述就业人员信息和企业岗位信息进行对应匹配,获得匹配信息,对匹配信息进行动态监测,获得就业动态监测信息;
4、s2、根据就业动态监测信息获取纵向监测指标和横向监测指标,划分指标监测块,确定监测点,获取每个监测点的监测信息,进行就业特征判定,获得就业特征判定结果;
5、s3、根据就业特征判定信息计算人员就业稳定系数和岗位就业稳定系数,进而进行人员综合判定和岗位综合判定,将判定信息进行记录并存储;
6、s4、根据预设评估周期进行人员就业稳定系数和岗位就业稳定系数的更新,根据更新数据获取就业信息评估数据,进而获得评估结果。
7、进一步地,所述s1包括:
8、获取就业人员的就业信息,根据预设行业种类对所述就业信息进行拆分,获得行业就业信息;
9、根据预设岗位种类对行业就业信息进行拆分,获得岗位就业信息;
10、根据所述岗位就业信息对就业岗位和就业人员进行匹配,获得匹配信息;
11、获取匹配信息的动态变量信息,根据所述动态变量信息确定闲置就业人员信息和闲置岗位信息;
12、所述闲置就业人员信息和闲置岗位信息即为就业动态监测信息。
13、进一步地,所述s2包括:
14、根据预设监测目标维度将所述就业动态监测信息进行划分,获得横向监测指标和纵向监测指标;
15、根据所述横向监测指标和纵向监测指标划分指标监测块,将每个指标监测块确定为一个监测点;
16、获取每个监测点的监测信息,根据每个监测点的监测信息对每个监测点进行就业特征判定,获得就业特征判定结果;
17、所述就业特征判定包括人员特征判定和岗位特征判定。
18、进一步地,所述s3包括:
19、获取同一就业人员的人员特征判定信息,根据所述人员特征判定信息计算人员就业稳定系数,根据所述人员就业稳定系数对就业人员进行人员综合判定,获得人员综合判定信息;
20、获得同一岗位的岗位特征判定信息,根据所述岗位特征判定信息计算岗位就业稳定系数,根据所述岗位就业稳定系数对岗位进行岗位综合判定,获得岗位综合判定信息;
21、对人员综合判定信息和岗位综合判定信息进行可视化记录和存储。
22、进一步地,所述s4包括:
23、根据预设评估周期,根据所述预设评估周期对人员就业稳定系数和岗位就业稳定系数进行更新(重计算),获得更新后的人员就业稳定系数和岗位就业稳定系数;
24、获取人员就业稳定系数和岗位就业稳定系数的均值,根据所述均值对就业信息进行稳定判定,获得就业信息评估数据;
25、根据所述就业信息评估数据对就业信息进行评估,获得评估结果。
26、进一步地,所述系统包括:
27、信息动态监测模块,用于获取就业人员信息和企业岗位信息,对所述就业人员信息和企业岗位信息进行对应匹配,获得匹配信息,对匹配信息进行动态监测,获得就业动态监测信息;
28、就业特征判定模块,用于根据就业动态监测信息获取纵向监测指标和横向监测指标,划分指标监测块,确定监测点,获取每个监测点的监测信息,进行就业特征判定,获得就业特征判定结果;
29、稳定系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就业特征判定信息计算人员就业稳定系数和岗位就业稳定系数,进而进行人员综合判定和岗位综合判定,将判定信息进行记录并存储;
30、就业综合评估模块,用于根据预设评估周期进行人员就业稳定系数和岗位就业稳定系数的更新,根据更新数据获取就业信息评估数据,进而获得评估结果。
31、进一步地,所述信息动态监测模块包括:
32、信息拆分模块,用于获取就业人员的就业信息,根据预设行业种类对所述就业信息进行拆分,获得行业就业信息;
33、根据预设岗位种类对行业就业信息进行拆分,获得岗位就业信息;
34、匹配动态监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岗位就业信息对就业岗位和就业人员进行匹配,获得匹配信息;
35、获取匹配信息的动态变量信息,根据所述动态变量信息确定闲置就业人员信息和闲置岗位信息;
36、所述闲置就业人员信息和闲置岗位信息即为就业动态监测信息。
37、进一步地,所述就业特征判定模块包括:
38、指标划分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监测目标维度将所述就业动态监测信息进行划分,获得横向监测指标和纵向监测指标;
39、监测点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横向监测指标和纵向监测指标划分指标监测块,将每个指标监测块确定为一个监测点;
40、特征判定模块,用于获取每个监测点的监测信息,根据每个监测点的监测信息对每个监测点进行就业特征判定,获得就业特征判定结果;
41、所述就业特征判定包括人员特征判定和岗位特征判定。
42、进一步地,所述稳定系数计算模块包括:
43、人员判定模块,用于获取同一就业人员的人员特征判定信息,根据所述人员特征判定信息计算人员就业稳定系数,根据所述人员就业稳定系数对就业人员进行人员综合判定,获得人员综合判定信息;
44、岗位判定模块,用于获得同一岗位的岗位特征判定信息,根据所述岗位特征判定信息计算岗位就业稳定系数,根据所述岗位就业稳定系数对岗位进行岗位综合判定,获得岗位综合判定信息;
45、存储记录模块,用于对人员综合判定信息和岗位综合判定信息进行可视化记录和存储。
46、进一步地,所述就业综合评估模块包括:
47、系数更新模块,用于根据预设评估周期,根据所述预设评估周期对人员就业稳定系数和岗位就业稳定系数进行更新(重计算),获得更新后的人员就业稳定系数和岗位就业稳定系数;
48、综合评估模块,用于获取人员就业稳定系数和岗位就业稳定系数的均值,根据所述均值对就业信息进行稳定判定,获得就业信息评估数据;
49、根据所述就业信息评估数据对就业信息进行评估,获得评估结果。
50、本发明有益效果:通过智能匹配,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为就业人员和企业岗位找到潜在的匹配对象,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就业匹配效率。动态监测和实时数据分析使得就业市场的变化更加透明,有助于政策制定者、企业和就业人员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通过就业特征判定和稳定性评估,系统能够帮助企业和就业人员更好地了解自身在市场中的位置和竞争力,从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高效利用。系统生成的就业信息评估数据为政府制定和调整就业政策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助于实现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政策干预。通过持续监测和评估,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就业市场中的问题和矛盾,促进就业市场的稳定发展和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