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煤矿开采,尤其涉及一种薄煤层工作面开采地质条件综合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多年的开采,许多传统煤层资源(例如中厚煤层和厚煤层)逐渐枯竭,开采难度越来越大,成本也越来越高。薄煤层作为一种尚未充分开发的煤炭资源,成为补充传统煤炭的重要来源。
2、薄煤层工作面是指在薄煤层进行开采的具体区域或界面。在薄煤层工作面上,开采人员使用特定的开采技术和设备,以最大限度地开采有限的煤资源。为提高薄煤层工作面的开采效率,通常在开采之前,需要对薄煤层工作面的开采地质条件进行有效的综合评估。
3、在相关技术中,通常是根据薄煤层工作面的煤层厚度、倾角、煤质和地质构造等基本信息进行开采地质条件的评估。然而,该种方式考虑薄煤层工作面的基本信息,未考虑开采现场实际的开采条件和开采能力,导致评估结果难以为开采现场提供准确有效的开采指导意见,进而影响开采效率和开采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薄煤层工作面开采地质条件综合评估方法,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2、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薄煤层工作面开采地质条件综合评估方法,运用于云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3、获取目标终端上传的目标薄煤层工作面的地质勘探信息和地质评估影响因子;所述地质评估影响因子包括地质构造因子、煤层质量因子、煤层稳定性因子、顶底板稳定性因子和瓦斯含量因子;
4、基于所述地质勘探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可选开采策略;
5、将至少一个所述可选开采策略发送至所述目标终端,以使所述目标终端向所述云平台反馈各个所述可选开采策略对应的可用开采资源;所述可用开采资源包括可用设备资源和可用人员资源;
6、基于各个所述可选开采策略对应的可用开采资源,确定各个所述可选开采策略对应的资源匹配度,并基于各个所述可选开采策略对应的资源匹配度,在至少一个所述可选开采策略中确定目标开采策略;
7、基于所述目标开采策略对应的可用开采资源,确定开采资源影响因子,并基于所述地质评估影响因子和所述开采资源影响因子,得到多维评估影响因子;
8、基于所述多维评估影响因子和预设的权重矩阵,确定所述目标薄煤层工作面的开采评估结果。
9、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地质勘探信息包括所述目标薄煤层工作面的多维地质参数和规模信息;所述可选开采策略包括可选开采类型以及所述可选开采类型下的需求资源;
10、所述基于所述地质勘探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可选开采策略的步骤,包括:
11、基于所述多维地质参数,在多个预设开采类型中确定至少一个可选开采类型;
12、基于所述规模信息,确定各个所述可选开采类型下的需求资源,以得到至少一个所述可选开采策略。
13、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多维地质参数,在多个预设开采类型中确定至少一个可选开采类型的步骤,包括:
14、获取多个预设开采类型各自对应的地质信息参数范围;
15、针对任一所述预设开采类型,在所述多维地质参数位于所述地质信息参数范围的情况下,将所述预设开采类型确定为所述可选开采类型。
16、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多维地质参数包括煤层厚度、埋藏深度、煤质特性、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特征;所述地质信息参数范围包括针对所述煤层厚度的第一参数范围、针对所述埋藏深度的第二参数范围、针对所述煤质特性的第三参数范围、针对所述地质构造的第四参数范围和针对所述水文地质特征的第五参数范围;
17、所述针对任一所述预设开采类型,在所述多维地质参数位于所述地质信息参数范围的情况下,将所述预设开采类型确定为所述可选开采类型的步骤,包括:
18、针对任一所述预设开采类型,获取所述预设开采类型对应的第一参数范围、第二参数范围、第三参数范围、第四参数范围和第五参数范围;
19、在所述煤层厚度位于所述第一参数范围、所述埋藏深度位于所述第二参数范围、所述煤质特性位于所述第三参数范围、所述地质构造位于所述第四参数范围且所述水文地质特征位于所述第五参数范围的情况下,将所述预设开采类型确定为所述可选开采类型。
20、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将至少一个所述可选开采策略发送至所述目标终端的步骤,包括:
21、针对任一所述可选开采策略,基于所述可选开采策略对应的需求资源,生成所述可选开采策略对应的资源需求表;
22、将至少一个所述可选开采策略各自对应的资源需求表发送至所述目标终端。
23、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需求资源包括设备需求资源和人员需求资源;
24、所述基于各个所述可选开采策略对应的可用开采资源,确定各个所述可选开采策略对应的资源匹配度的步骤,包括:
25、针对任一所述可选开采策略,确定所述可选开采策略对应的设备需求资源与可用设备资源之间的第一匹配度,并确定所述可选开采策略对应的人员需求资源与可用人员资源之间的第二匹配度;
26、基于所述第一匹配度和所述第二匹配度,确定所述可选开采策略对应的资源匹配度。
27、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各个所述可选开采策略对应的资源匹配度,在至少一个所述可选开采策略中确定目标开采策略的步骤,包括:
28、在各个所述可选开采策略对应的资源匹配度中,确定最高资源匹配度;
29、在所述最高资源匹配度大于或者等于匹配度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最高资源匹配度对应的可选开采策略确定为所述目标开采策略。
30、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31、在所述最高资源匹配度小于所述匹配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资源补充信息;
32、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资源补充信息。
33、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最高资源匹配度小于所述匹配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资源补充信息的步骤,包括:
34、在所述最高资源匹配度小于所述匹配度阈值的情况下,获取所述最高资源匹配度对应的可选开采策略的设备需求资源和人员需求资源;
35、基于所述设备需求资源和所述可用设备资源,确定设备补充信息;和/或,基于所述人员需求资源和所述可用人员资源,确定人员补充信息;
36、基于所述设备补充信息和/或所述人员补充信息,确定所述资源补充信息。
37、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多维评估影响因子和预设的权重矩阵,确定所述目标薄煤层工作面的开采评估结果的步骤,包括:
38、基于所述多维评估影响因子和所述权重矩阵,确定加权特征数据;
39、将所述加权特征数据输入预设的评估模型,输出得到所述目标薄煤层工作面的综合评估分数;
40、基于所述综合评估分数,确定所述目标薄煤层工作面的开采评估结果。
41、综上,上述薄煤层工作面开采地质条件综合评估方法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42、本发明实施例首先获取目标终端上传的目标薄煤层工作面的地质勘探信息和地质评估影响因子,使得云平台能够基于地质勘探信息,确定至少一个可选开采策略;然后将至少一个可选开采策略发送至目标终端,使得目标终端能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向云平台反馈各个可选开采策略对应的可用开采资源,云平台则基于各个可选开采策略对应的可用开采资源,确定各个可选开采策略对应的资源匹配度,并基于各个可选开采策略对应的资源匹配度,在至少一个可选开采策略中确定合适的目标开采策略;随后基于目标开采策略对应的可用开采资源,确定开采资源影响因子,并基于地质评估影响因子和开采资源影响因子,得到多维评估影响因子;最终基于多维评估影响因子和预设的权重矩阵,确定目标薄煤层工作面的开采评估结果。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目标薄煤层工作面的地质评估影响因子的基础上,进一步综合考虑开采现场针对目标开采策略能够提供的可用开采资源,能够实现对目标薄煤层工作面的全面准确评估,进而根据开采评估结果,能够为开采现场提供准确有效的开采指导意见,从而提升针对目标薄煤层工作面的开采效率和开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