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3B总线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40810958发布日期:2025-01-29 02:21阅读:3来源:国知局
1553B总线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1553b总线调度,尤其是涉及一种1553b总线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1553b(mil-std-1553b)总线是飞机内部时分制命令/响应式多路复用数据总线。1553b总线能挂31个远置终端,采用指令/响应型通信协议。1553b总线的终端类型包括:bc(bus controller,总线控制器)、rt(remote terminal,远程终端)和 mt(monitorterminal,总线监视器)。1553b总线所传输的数据信息格式有 bc到rt、rt到 bc、rt到rt、广播方式和模式控制方式等。1553b总线所用的传输媒介为屏蔽双绞线。1553b总线的耦合方式有直接耦合和变压器耦合。1553b总线为多冗余度总线型拓扑结构,具有双向传输特性,其传输速度为1mbps,传输方式为半双工方式,采用曼彻斯特码进行编码传输。由于1553b总线的可靠性,常常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设备之间的通讯。

2、现有技术中通过设置两个处理器,其中一个处理器在驱动层负责处理1553b总线的bc、rt和mt的通用功能,另一个处理器在应用层负责处理1553b总线上传输的数据的应用,在多模式的应用场景下,对1553b总线的调度灵活度差。

3、因此,处理器在驱动层对1553b总线的调度灵活度差是现存的问题。

4、申请内容

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1553b总线调度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实现了在驱动层分别处理1553b总线的 bc、rt和mt的通用功能,以及在应用层对1553b总线上传输的数据的应用进行处理。

6、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1553b总线调度方法,应用于ps处理系统:所述ps处理系统包括:应用层内核、第一驱动层内核、第二驱动层内核和第三驱动层内核;所述第一驱动层内核连接于第一1553b总线,所述第二驱动层内核连接于第二1553b总线,所述第三驱动层内核连接于第三1553b总线;所述方法包括:

7、所述应用层内核生成bc控制命令、rt控制命令、mt控制命令;

8、所述第一驱动层内核根据所述bc控制命令通过所述第一1553b总线向第一数据交互设备发送第一1553b总线数据;

9、所述第二驱动层内核根据所述rt控制命令通过所述第二1553b总线接收第二数据交互设备发送的第二1553b总线数据;

10、所述第三驱动层内核根据所述mt控制命令通过所述第三1553b总线接收第三数据交互设备发送的监听数据。

11、优选地,所述ps处理系统还包括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所述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包括bc区;所述bc区包括bc控制命令区和bc数据区;

12、所述第一驱动层内核根据所述bc控制命令通过所述第一1553b总线向第一数据交互设备发送第一1553b总线数据的步骤,包括:

13、所述第一驱动层内核读取所述bc控制命令区中的所述bc控制命令;

14、所述第一驱动层内核根据所述bc控制命令从所述bc数据区读取所述第一1553b总线数据,并将所述第一1553b总线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数据交互设备。

15、优选地,所述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包括rt区;所述rt区包括rt控制命令区和rt数据区;

16、所述第二驱动层内核根据所述rt控制命令通过所述第二1553b总线接收第二数据交互设备发送的第二1553b总线数据的步骤,包括:

17、所述第二驱动层内核从所述rt控制命令区读取所述rt控制命令;

18、所述第二驱动层内核根据所述rt控制命令接收所述第二数据交互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1553b总线数据;

19、所述第二驱动层内核将所述第二1553b总线数据写入所述rt数据区。

20、优选地,所述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包括mt区;所述mt区包括mt控制命令区和mt数据区;

21、所述第三驱动层内核根据所述mt控制命令通过所述第三1553b总线接收第三数据交互设备发送的监听数据的步骤,包括:

22、所述第三驱动层内核从所述mt控制命令区读取所述mt控制命令;

23、所述第三驱动层内核根据所述mt控制命令接收所述第三数据交互设备发送的所述监听数据;

24、所述第三驱动层内核将所述监听数据写入所述mt数据区。

25、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26、所述第一驱动层内核根据所述bc控制命令通过所述第一1553b总线接收所述第一数据交互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1553b总线数据。

27、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28、所述第二驱动层内核根据所述rt控制命令通过所述第二1553b总线向所述第二数据交换设备发送所述第二1553b总线数据。

29、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30、所述应用层内核对尾指针进行更新;

31、所述第一驱动层内核对第一头指针进行更新;

32、所述第二驱动层内核对第二头指针进行更新;

33、所述第三驱动层内核对第二头指针进行更新。

34、本技术提供的1553b总线调度方法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3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1553b总线调度方法,该方法中应用层内核控制第一驱动层内核通过第一1553b总线向数据交互设备发送第一1553b总线数据,控制第二驱动层内核通过第二1553b 总线接收数据交互设备发送的第二 1553b总线数据,控制第三驱动层内核通过第三1553b总线接收数据交互设备发送的监听数据。该方法中应用层内核、第一驱动层内核、第二驱动层内核和第三驱动层内核可并行进行处理工作,实现了1553b总线调度系统的通用、多模式化和可剪裁化,且无需操作系统进行支持,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36、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1553b总线调度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应用层内核、第一驱动层内核、第二驱动层内核和第三驱动层内核;所述第一驱动层内核连接于第一1553b总线,所述第二驱动层内核连接于第二1553b总线,所述第三驱动层内核连接于第三1553b总线;

37、所述应用层内核,用于生成bc控制命令、rt控制命令、mt控制命令;

38、所述第一驱动层内核,用于根据所述bc控制命令通过所述第一1553b总线向第一数据交互设备发送第一1553b总线数据;

39、所述第二驱动层内核,用于根据所述rt控制命令通过所述第二1553b总线接收第二数据交互设备发送的第二1553b总线数据;

40、所述第三驱动层内核,用于根据所述mt控制命令通过所述第三1553b总线接收第三数据交互设备发送的监听数据。

4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1553b总线调度装置,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1553b总线调度方法具有相同的技术特征,所以也能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42、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43、第四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44、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45、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实现思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