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数据处理,尤其涉及一种上网电量评估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光伏电厂的发电量预估首先依赖于对当地太阳能资源的评估。这包括太阳辐射的强度、持续时间以及季节和日变化等因素。太阳辐射是光伏发电的主要能量来源,因此其强度和稳定性对发电量具有直接影响。评估太阳能资源通常需要使用专业的气象数据和卫星遥感技术,以获得准确的历史太阳辐射数据和未来预测数据。
2、在获得太阳能资源数据后,需要考虑光伏电厂的系统设计和组件性能。这包括光伏组件的类型、数量、布置方式以及系统的转换效率等因素。不同的光伏组件和系统设计会导致不同的发电效率,因此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详细的评估和优化。
3、发电量预估还需要考虑环境条件和综合效率系数。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风速等都会影响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综合效率系数则是一个考虑了多种因素影响的修正系数,包括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逆变器效率、线路损耗、组件表面污染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发电量的减少,因此需要在预估中进行相应的修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上网电量评估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无法精确的评估光伏电站的上网电量的问题。
2、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网电量评估的方法,包括:
3、根据光伏电站的厂址环境数据、厂址气象数据以及项目设计数据,计算所述光伏电站的平均系统效率;
4、对所述厂址气象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所述光伏电站的峰值日照时间;
5、分析所述项目设计数据确定所述光伏电站的发电衰减,并利用所述发电衰减计算所述光伏电站的峰值发电功率;
6、基于所述平均系统效率、所述峰值日照时间以及所述峰值发电功率,计算所述光伏电站的预设时段内的发电量。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光伏电站的厂址环境数据、厂址气象数据以及项目设计数据,计算所述光伏电站的平均系统效率,包括:
8、获取发电量评估的评估精度,并根据评估精度确定时间颗粒度;
9、根据所述厂址环境数据、所述厂址气象数据以及所述项目设计数据,按照所述时间颗粒度分别计算所述光伏电站在不同时间分段内的平均系统效率。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厂址环境数据、所述厂址气象数据以及所述项目设计数据,按照所述时间颗粒度分别计算所述光伏电站在不同时间分段内的平均系统效率,包括:
11、对所述项目设计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所述光伏电站的光伏阵列效率、逆变器的转换效率、线损能量损耗率、交流并网效率以及其他电力调节损耗;
12、根据所述厂址环境数据及所述厂址气象数据,确定所述光伏电站的光伏组件不可利用损失;
13、基于所述光伏阵列效率、所述逆变器的转换效率、所述线损能量损耗率、所述交流并网效率、所述其他电力调节损耗及所述光伏组件不可利用损失,生成所述光伏电站在不同时间分段内的平均系统效率。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厂址气象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所述光伏电站在不同时间分段内的峰值日照时间,包括:
15、根据所述时间颗粒度,对所述厂址气象数据进行数据划分,得到所述光伏电站在不同时间分段内的所述厂址气象数据;
16、提取不同时间分段内的所述厂址气象数据中的日照数据,确定所述光伏电站在不同时间分段内的峰值日照时间。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析所述项目设计数据确定所述光伏电站的发电衰减,并利用所述发电衰减计算所述光伏电站的峰值发电功率,包括:
18、对所述项目设计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确定所述光伏电站的光伏组件的衰减曲线;
19、根据所述衰减曲线及所述光伏电站的运行时间,计算确定所述光伏电站的发电衰减;
20、基于所述光伏电站的初始峰值发电功率及所述光伏电站在不同时间分段内的发电衰减,计算所述光伏电站在不同时间分段内的峰值发电功率。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22、获取光伏电站的厂址环境数据、厂址气象数据及项目设计数据,并对所述厂址环境数据、所述厂址气象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
23、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上网电量评估的装置,包括:
24、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光伏电站的厂址环境数据、厂址气象数据以及项目设计数据,计算所述光伏电站的平均系统效率;
25、确定单元,用于对所述厂址气象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所述光伏电站的峰值日照时间;
26、分析单元,用于分析所述项目设计数据确定所述光伏电站的发电衰减,并利用所述发电衰减计算所述光伏电站的峰值发电功率;
27、第二计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平均系统效率、所述峰值日照时间以及所述峰值发电功率,计算所述光伏电站的预设时段内的发电量。
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计算单元包括:
29、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发电量评估的评估精度,并根据评估精度确定时间颗粒度;
30、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厂址环境数据、所述厂址气象数据以及所述项目设计数据,按照所述时间颗粒度分别计算所述光伏电站在不同时间分段内的平均系统效率。
3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计算模块还用于:
32、对所述项目设计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所述光伏电站的光伏阵列效率、逆变器的转换效率、线损能量损耗率、交流并网效率以及其他电力调节损耗;
33、根据所述厂址环境数据及所述厂址气象数据,确定所述光伏电站的光伏组件不可利用损失;
34、基于所述光伏阵列效率、所述逆变器的转换效率、所述线损能量损耗率、所述交流并网效率、所述其他电力调节损耗及所述光伏组件不可利用损失,生成所述光伏电站在不同时间分段内的平均系统效率。
3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36、划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时间颗粒度,对所述厂址气象数据进行数据划分,得到所述光伏电站在不同时间分段内的所述厂址气象数据;
37、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提取不同时间分段内的所述厂址气象数据中的日照数据,确定所述光伏电站在不同时间分段内的峰值日照时间。
3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析单元包括:
39、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项目设计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确定所述光伏电站的光伏组件的衰减曲线;
40、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衰减曲线及所述光伏电站的运行时间,计算确定所述光伏电站的发电衰减;
41、第二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光伏电站的初始峰值发电功率及所述光伏电站在不同时间分段内的发电衰减,计算所述光伏电站在不同时间分段内的峰值发电功率。
4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43、预处理单元,用于获取光伏电站的厂址环境数据、厂址气象数据及项目设计数据,并对所述厂址环境数据、所述厂址气象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
44、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45、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46、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47、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前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48、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前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49、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50、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上网电量评估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根据光伏电站的厂址环境数据、厂址气象数据以及项目设计数据,计算所述光伏电站的平均系统效率;对所述厂址气象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所述光伏电站的峰值日照时间;分析所述项目设计数据确定所述光伏电站的发电衰减,并利用所述发电衰减计算所述光伏电站的峰值发电功率;基于所述平均系统效率、所述峰值日照时间以及所述峰值发电功率,计算所述光伏电站的预设时段内的发电量。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公开实施例通过综合考虑厂址环境数据、厂址气象数据以及项目设计数据,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光伏电站的实际运行状况;通过对厂址气象数据的分析,可以确定光伏电站的峰值日照时间;通过分析项目设计数据,可以预测光伏电站的发电衰减情况;基于平均系统效率和峰值发电功率的计算结果,可以评估光伏电站的发电性能;基于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精确估算光伏电站在预设时段内的发电量,为电站的电量销售、收益预测以及经济效益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51、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