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考志愿填报推荐方法及系统

文档序号:41231981发布日期:2025-03-14 12:00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考志愿填报推荐方法及系统

本技术涉及志愿填报辅助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考志愿填报推荐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高考填报志愿是决定了一个人之后发展的大事,因此,人们对于志愿填报是十分重视的。而除开一些成绩较为顶尖的学生或本身从事相关教育行业的家庭等以外,一般家庭对于志愿填报并没有过多的了解,甚至可以说在填报志愿时是盲目地填报,而对孩子以后人生造成较大影响。为了降低志愿填报时大部分家庭的盲目性,一些志愿填报时使用的推荐系统被设计出来以供使用,为志愿填报提供辅助。

2、例如,公开号为cn113407855a的一种高考志愿填报辅助推荐方法和系统,依据对应的分数和名次依据不同的算法获取对应的冲刺分、稳妥分和保底分,以输出对应分数的院校和专业作为结果。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志愿填报时如果只是考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容易在学生对填报专业不了解的情况下之后出现不匹配的情况,难以实现精准有效的志愿填报推荐。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进行更精准有效的志愿填报推荐,本技术提供一种高考志愿填报推荐方法及系统。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考志愿填报推荐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高考志愿填报推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s1、将分数、名次和选考科目作为输入参数以获取志愿推荐结果;

5、s2、依据意向作为条件对志愿推荐结果进行筛选;

6、s3、生成筛选后的推荐院校作为一级推荐结果;

7、s4、进入一级推荐结果获取推荐专业作为二级推荐结果;

8、s5、进入二级推荐结果后生成对应专业需要学习的课程类目、就业信息和未来发展规划的不同板块。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在查看所感兴趣且和选考科目相对应的专业和学校时,一并对该专业所要学习的课程类目、未来的就业和毕业后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以尽可能降低在被推荐专业录取后学习工作上所产生的差距感,有助于提升志愿推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10、可选的,所述s5中就业信息包括推荐专业的近数年各年的毕业生毕业后所就业的岗位-人数图表,毕业两年以上的对应毕业生的岗位-人数图表按照毕业时和现今的两种情况分别进行展示。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毕业后的学生就业岗位以及毕业两年后的就业岗位所对应的人数比例进行展示,以供志愿填报人员做参考,能更好明确所填报专业以后大概率会从事的工作。

12、可选的,所述s5中未来发展规划包括推荐专业所能考取的证书、近数年的招聘人数-岗位图表和推荐专业所对应的行业内公司数量-年份图表。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推荐专业所对应的行业的发展情况经由公司数量和招聘人数进行体现,以供志愿填报人员了解近年来对应专业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何,以供志愿填报人员对该专业未来数年内的发展情况做出预判。

14、可选的,所述s1中获取志愿推荐结果的步骤包括:

15、s11、将今年报名高考人数除以对应年份的报名高考人数以获得对应年份的变换比例,将各学校各专业对应年份的录取最低分和变换比例相乘以获得对应年份各学校各专业的初步分数阈值;

16、s12、将各学校各专业对应年份的录取最低名次和变换比例相乘以获得对应年份各学校各专业的初步名次阈值;

17、s13、将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各年份的初步分数阈值进行求平均值处理以获得推荐分数阈值,将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各年份的初步名次阈值进行求平均值处理以获得推荐名次阈值;

18、s14、推荐分数阈值和推荐名次阈值均低于所输入的分数和名次的学校和专业为稳妥选项,推荐名次阈值高于所输入的名次的学校和专业为不推荐项,推荐分数阈值高于所输入的分数且推荐名次阈值低于所输入的名次的学校和专业为风险选项;

19、s15、按推荐名次阈值和所输入名次的差值从小到大对稳妥选项和风险选项进行排序作为志愿推荐结果。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每年不同的报名人数将往年的录取名次和录取分数进行对应的比例换算,以获得对应的稳妥选项和风险选项,以尽可能准确输出能被录取的学校和相应专业以供参考。

21、可选的,所述s15中对于推荐名次阈值和所输入名次的差值大于保底值的稳妥选项和风险选项作为保底推荐选项,保底值的取值范围为1000~1500。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志愿填报人员推荐有很大概率能被录取的学校和对应的专业,以为志愿填报人员提供更多的选项安排。

23、可选的,所述s2中意向包括期望就读学校的地域、个人喜好、有无研究生和博士生培养点。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对志愿推荐结果进行筛选,去除填报人员没有意愿的学校和专业,以减少志愿填报所需要花费的时间。

25、可选的,所述意向获取步骤包括:

26、s21、输入意向相关的文本;

27、s22、将文本分割成单词或短语;

28、s23、统计获得每个单词或短语所对应的词频;

29、s24、筛选出词频高于阈值的单词或短语作为意向关键词并输出;

30、s25、对意向关键词进行评价,如果正向评价,则将意向关键词作为志愿推荐结果的筛选条件;否则返回至s23并更换统计方法,直至意向关键词获得正向评价。

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使得志愿填报人员只需要将相关意向以自己组织的文字语言进行输入,即可生成符合标准筛选条件的意向关键词,以便志愿填报人员获取合适的筛选条件。

32、可选的,所述s25中在更换了全部的统计方法后所输出的意向关键词还未获得正向评价时,将s24中的意向关键词利用机器学习模型生成新的意向关键词进行输出,直至意向关键词获得正向评价。

3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尽可能生成满足要求的意向关键词。

34、可选的,所述s5中建立由各学校各专业和不同板块相对应的数据的数据库,各专业作为第一标签,各学校作为第二标签包含于第一标签内,就业信息和未来发展规划匹配于第一标签,课程类目匹配于第二标签,同时数据库按预设时间对网络数据进行抓取以更新数据库。

3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实现对数据库的及时更新,以向每年志愿填报人员提供一个实时的推荐结果,并且将专业作为第一标签,以使得相同专业的全部学校能匹配于同一就业信息和未来发展规划这两个所对应的一条数据,以减少数据库内的数据量,减少数据调取的时间。

36、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考志愿填报推荐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7、一种高考志愿填报推荐系统,按上述的一种高考志愿填报推荐方法运行,包括供分数和名次输入并对一级推荐结果、二级推荐结果、各版块和意向关键词进行显示的用户终端和对输入的分数和名次进行处理以输出志愿推荐结果的服务器,服务器包括对输入用户终端的意向文本进行分析处理以获取对应关键词的分析提取模块、对输入的分数和名次进行处理以获取志愿推荐结果的志愿推荐模块、依据正向评价的关键词对志愿推荐结果进行筛选以获得一级推荐结果和二级推荐结果的筛选模块、建立数据库的存储模块。

3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志愿填报人员能在各个能访问服务器的用户终端上进行操作,即可获取推荐的院校专业并对推荐专业所要学习的课程类目、未来的就业和毕业后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3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至少以下有益效果:

40、尽可能降低在被推荐专业录取后学习工作上所产生的差距感,有助于提升志愿推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