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企业产能分析,具体为一种基于用电负荷数据分析的企业产能分析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1、企业产能分析是对企业生产能力进行深入理解和评估的过程,一般指分析一个公司或者集团在一定时期内的总生产能力,它对于企业的战略规划、生产运营以及资源配置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2、传统的产能分析方法通常包括工时法和产品法,工时法是通过计算单位时间内能够完成的工作量来评估生产能力,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流程相对稳定、产品种类较少的企业,而产品法则是根据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来评估生产能力,这种方法适用于产品种类较多、生产流程较为复杂的企业。
3、现有技术中常见的产能分析方法虽然可以实现对企业产能的评估,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获取准确、全面的数据是评估企业产能的关键,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数据保密等原因,往往难以获取到完整、准确的数据,从而影响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用电负荷数据分析的企业产能分析评价方法,解决以下技术问题:
2、如何提高对企业产能分析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3、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4、一种基于用电负荷数据分析的企业产能分析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5、s1:通过红外传感器对企业当月所有设备每天的用电负荷数据进行采集,并对该数据进行储存;
6、s2:将企业当月所有设备每天的用电负荷数据进行预处理清洗,保证用电负荷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7、s3:通过将预处理完成后的企业当月所有设备每天的用电负荷数据与保障生产用电阈值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确定当月工作日数量;
8、s4:通过数据处理模块企业设备每天的用电负荷数据,对当月所有两两工作日之间的用电负荷曲线的相关系数的均值进行计算;
9、s5:通过将当月所有两两工作日之间的用电负荷曲线的相关系数的均值与预设的相关系数均值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判断该企业的用电规律性的强弱;
10、s6:在判断该企业的用电规律性强时,通过结合当月工作日数量获取额定生产时间,并对企业当月产能进行计算。
11、进一步的,所述s2中的预处理清洗过程包括:
12、通过公式计算预处理完成后的企业当月所有设备第z天的用电负荷指数;
13、其中,z为当月的任意一天,s为任意一个时间段,m为一天内的总时间段数量,a为企业内任意一台用电设备,b为企业内用电设备总数,为当月第z天内第t个时间段中第s台用电设备的用电负荷,为第a台用电设备的权重系数,根据经验拟合设定,为的标准值,为当月第z天内第s个时间段的室内温度,为预设的室内温度,为当月第z天内第s个时间段的室内湿度,为预设的室内湿度,为的标准值,为传感器使用时长影响系数,为调整系数对照表函数,根据数值的取值范围对用电负荷的影响基于测试获得。
14、进一步的,所述s3中的比对过程包括:
15、通过将预处理完成后的企业当月所有设备每日的用电负荷分别与预设的保障生产用电阈值进行比对;
16、若大于,判断企业当月所有设备该日的用电负荷高,即将该日视为工作日,并对该日进行标注;
17、若小于,判断企业当月所有设备该日的用电负荷低,即将该日视为非工作日,不做出标注。
18、进一步的,所述s3中确定当月工作日数量的方法包括:
19、将预处理完成后的企业当月所有设备每日的用电负荷大于预设的保障生产用电阈值的自然日视为工作日,即可完成当月的工作日数量的统计,并将当月的工作日总数量定义为。
20、进一步的,所述s4中的计算方法包括:
21、通过持续监测获得的每日用电负荷的实时数据,建立工作日当天用电负荷的变化曲线;
22、按照预设固定时间间隔均匀采集的数据;
23、通过公式计算获得第个工作日与第个工作日的用电负荷变化曲线的相关系数;
24、并通过公式计算获得所有两两工作日之间相关系数的均值;
25、其中,与分别为不相同的任意一个工作日,且,i为任意一次数据采集,为所有的平均值,为所有的平均值,且,u为任意一组第个工作日与第个工作日的用电负荷变化曲线的相关系数,q为第个工作日与第个工作日的用电负荷变化曲线的相关系数的总组合数。
26、进一步的,所述s5中的判断比对过程包括:
27、通过将所有两两工作日之间相关系数的均值与预设的相关性系数的均值阈值对比;
28、若,判断企业所有工作日之间相关系数的均值高,说明企业用电规律性强,可以进行产能分析;
29、否则,判断企业所有工作日之间相关系数的均值低,说明企业用电规律性弱,不能进行产能分析。
30、进一步的,所述s6中获取额定生产时间的过程包括:
31、当预处理完成后的企业当月所有设备每日的用电负荷大于预设的保障生产用电阈值时,视作企业生产,可以统计出每日工作时长,当月工作时长频数最高值视作企业额定生产时间。
32、进一步的,所述s6中的当月产能的计算过程包括:
33、通过公式计算获得当月产能系数;
34、其中,w为当月的任意一个工作日,为当月第w个工作日的生产总时长,为每个工作日的额定生产时间。
3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36、(1)本发明通过对企业当月所有设备每天的用电负荷数据进行分别采集,并对用电负荷数据进行预处理,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并且可以获取当月工作日数量与额定生产时间等数据,之后通过计算当月所有两两工作日之间的用电负荷曲线的相关系数的均值,可以对企业的用电规律性的强弱做出判断,并在判断该企业的用电规律性强时,对企业当月产能进行计算分析,此种方式不仅获取数据的方式简单,且数据更为准确,从而可以提高企业产能分析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37、(2)本发明通过多组红外传感器对所有设备的用电负荷进行采集并求和,可以提高用电负荷数据的准确性,避免直接采集企业用电的总负荷时,受到非生产设备用电负荷的影响,导致数据不够准确的情况,并且通过结合环境数据,可以对采集到的所有设备的用电负荷数据进行细化处理,进一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从而提高后续企业产能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38、(3)本发明通过将预处理完成后的企业当月所有设备每日的用电负荷分别与预设的保障生产用电阈值进行比对,通过此种对比方法,可以对企业当月所有设备该日的用电负荷高低进行判断,用电负荷的高低代表企业当日是否存在生产,从而进一步判断企业当日是否是工作日,进而实现对当月所有工作日的识别,方便后续结合该数据对企业的产能进行评估,进而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39、(4)本发明通过将所有两两工作日之间相关系数的均值与预设的相关性系数的均值阈值对比,通过此种比对方式,可以根据企业所有工作日之间相关系数的均值的高低,对企业的用电规律性的强弱进行判断,而企业的用电规律性强即代表该企业每日的生产时间以及设备使用量相似,那么采集的用电负荷数据则更加准确且完整,即可对其进行产能分析。
40、(5)本发明通过基于企业的用电负荷获得每个工作日的额定生产时间、每个月的工作日数量以及第w个工作日的生产总时长等数据,可以为计算当月的产能提供准确的数据,之后通过对全年每个月产能的大小进行分析,即可实现对企业全年的产能分布进行分析评估,并且由于企业的用电负荷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较高,所以可以保证企业全年的产能分布分析评估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