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通信指挥,尤其涉及一种卫星超融互通数字化通信应急指挥调度方法。
背景技术:
1、卫星超融互通数字化通信应急指挥调度是一种融合了卫星通信、超融合技术以及数字化技术的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卫星通信具有信号覆盖范围广、不受地点和时间限制、传输速度快等优势,能在各种自然灾害或紧急情况导致地面通信网络瘫痪时,确保信息的传递,超融合技术将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设施整合于一体,以软件为核心,实现资源自动化配置、集中管理和智能化运维,可降低硬件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简化管理流程等。
2、在应急场景下,需要快速、高效地整合各方资源,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协同指挥,数字化技术能够提供强大的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提升指挥调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现有技术通过部级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对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进行指挥调度并与其通过部级数据共享交换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将救援现场情况及突发事件上报到部级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实现了前后方联动指挥和业务协同调度、融合通信的应急指挥调度系统,但是应急设备距离待应急地过远,应急设备到达待应急地的时间长,应急处理效率低,影响应急处理的及时性。
3、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2110981278.1公开了一种融合通信的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和方法,包括指挥调度后台服务器、部级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和融合通信调度平台;所述指挥调度后台服务器控制部级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融合通信调度平台及这三者中涉及的所有模块的运行;所述部级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对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进行指挥调度并与其通过部级数据共享交换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将救援现场情况及突发事件上报到部级应急指挥信息系统,本发明可以实现前后方联动指挥和业务协同调度、融合通信的应急指挥调度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该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的调度方法。
4、但是,现有技术还存在以下问题:
5、应急设备距离待应急地过远,应急设备到达待应急地的时间长,应急处理效率低,影响应急处理的及时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卫星超融互通数字化通信应急指挥调度方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应急设备距离待应急地过远,应急设备到达待应急地的时间长,应急处理效率低,影响应急处理的及时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卫星超融互通数字化通信应急指挥调度方法。包括:
3、步骤s1,确定应急目标的位置信息,发出应急处理的请求信号,基于应急情况的等级确定请求信号的发送半径,以应急目标为圆心构建请求信号的覆盖范围;
4、步骤s2,根据所述覆盖范围内抢修终端的数量确定初步调度计划,基于初步调度计划对符合抢修需求的抢修终端进行监控;
5、步骤s3,根据监控情况确定抢修终端针对所述应急目标的抢修处理是否能够按时完成,并在判定无法按时完成时更改调度计划,或,重新构建请求信号的覆盖范围,
6、其中,更改调度计划的处理方式包括:调节抢修终端的行驶速度以及调节信号发射功率;
7、步骤s4,根据确定的调度计划执行应急处理。
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在完成对请求信号的覆盖范围的构建后,基于覆盖范围内抢修终端的数量判定针对覆盖范围的构建是否合格,
9、在判定针对覆盖范围的构建合格时对抢修终端进行筛选处理以保留当前无抢修任务的抢修终端,并基于距离升序确定针对本次抢修的调度抢修终端;
10、在初步判定针对覆盖范围的构建合格时,判定按照距离升序选取抢修终端,基于各抢修终端中的抢修任务确定针对本次抢修的备选抢修终端;
11、在判定针对覆盖范围的构建不合格时,扩大所述请求信号的发送半径。
12、进一步地,针对按照距离升序选取的所述抢修终端,将不存在抢修任务的单个抢修终端标记为备选抢修终端,将存在抢修任务且无预约抢修的单个抢修终端标记为待确认抢修终端,
13、分别获取待确认抢修终端对于进行中抢修任务的抢修时限、待确认终端完成进行中抢修任务所需的抢修消耗时长以及针对当前抢修目标的调度时长,
14、计算抢修时限和抢修消耗时长的时间差值,基于该时间差值与所述调度时长的比对结果分析是否对待确认抢修终端进行任务变更处理,
15、在判定进行任务变更处理时,在任务变更后将该待确定抢修终端标记为针对当前抢修目标的调度抢修终端。
16、进一步地,计算覆盖范围内各抢修终端的平均分布距离以根据平均分布距离调节所述发送半径,其中,发送半径的扩大幅度与平均分布距离呈正相关。
17、进一步地,在确定所述调度抢修终端完成时,确定调度抢修终端与所述应急目标的预期距离,确定调度抢修终端与应急目标的实际距离,基于实际距离与预期距离的比值判定针对应急目标的抢修处理是否符合抢修处理及时性标准,
18、在判定针对应急目标的抢修处理不符合抢修处理及时性标准时,基于比值分析其不符合抢修处理及时性标准的原因。
19、进一步地,计算所述实际距离与预期距离的比值与所述预设比值的差值,基于该差值确定针对应急目标的抢修处理不符合抢修处理及时性标准的原因,
20、在判定针对应急目标的抢修处理不符合抢修处理及时性标准的原因为抢修终端的行驶速度不合格时,对抢修终端进行提速处理,
21、或,判定针对应急目标的抢修处理不符合抢修处理及时性标准的原因为信号干扰。
22、进一步地,在判定对所述抢修终端进行提速处理时,计算剩余抢修时限与初始抢修时限的比值,得到抢修时限比以基于抢修时限比增加抢修终端的行驶速度,其中,行驶速度的增大量与抢修时限比呈负相关。
23、进一步地,在调节所述抢修终端的行驶速度完成时,将调节后的行驶速度与临界速度进行比对,若行驶速度大于临界速度,则发出任务变更通知信号,并进行任务变更处理。
24、进一步地,在判定进行任务变更处理时,将重新确定的符合抢修需求的抢修终端记为备选抢修终端,
25、基于备选抢修终端中是否存在进行中的任务,判定进行任务转移处理或任务交换处理。
26、进一步地,在判定存在信号干扰的条件下基于所述实际距离与所述预期距离的比值调节信号发射功率,其中,信号发射功率的增大量与比值呈正相关。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中以待应急地为圆心构建请求信号的覆盖范围,确定该范围内应急设备的位置,考虑到待应急地的附近范围内抢修终端的数量越多,应急处理效率越快,根据抢修终端的数量初步判定是否符合满足待应急地的应急处理需求,在抢修终端的数量较少时,通过扩大请求信号的发送半径扩大请求信号的范围,从而增加抢修终端的数量,在抢修终端的数量较多时,按照各抢修终端与待应急地的距离筛选应急效率更快的抢修终端,根据待应急地的应急事件类型确定应急处理的抢修时限,根据当前路况等因素确定抢修终端到达待应急地的调度时长,以及应急终端进行应急处理的抢修时长,根据抢修时限、调度时长以及抢修时长分析应急处理的及时性,从而保证应急处理效率。
28、进一步地,本发明中根据抢修终端的抢修消耗时长以及抢修时限确定抢修是否能按时完成,在判定不能按时完成时对抢修终端进行任务变更处理,进一步确定可以用于本次应急事件的应急终端,从而提高针对应急终端的控制精度,进而提高本次应急事件的应急处理效率。
29、进一步地,本发明中考虑到抢修终端距离待应急处理位置越近,抢修处理速度越快,距离待应急处理位置越远,抢修处理速度越慢,因而根据各抢修终端与待应急处理位置的距离扩大应急信号的发送区域面积,从而扩大信号覆盖面积,进而增加抢修终端的数量,进一步提高针对待应急处理位置的应急处理效率。
30、进一步地,本发明中考虑到应急设备输送至待应急处理位置的输送时间受路况影响,根据抢修终端与应急位置的实际输送距离分析应急设备到达应急位置的时间,从而提高针对应急设备的输送时间的控制精度,进而保证针对应急位置的应急处理效率。
31、进一步地,本发明中计算抢修终端与待应急处理位置的实际距离与预期距离的比值,根据该比值分析抢修处理不及时的原因,在判定应急终端的行驶速度不合格时进行提速处理,从而缩短应急终端到达待应急处理位置的时间,进而提高针对应急处理位置的应急处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