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字状的凹部90。在该凹部90的上端部、即中壳体92的突出部的下表面形成有基底部921。在该基底部921形成有用于前述的端子部94插入并穿过的多个孔部。支座9的端子部94具备Vbus端子941、GND端子942、D+端子943、D-端子944。这些端子部94配置于中壳体92内,其前端从基底部921的未图示的孔部突出。另外,在从基底部921突出的端子部94的两端形成有定位突起95。这些定位突起95为与设于前述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I的装置主体2的定位孔63相嵌合的形状。
[0097]另外,在凹部90的下端部、即下壳体91的X方向侧的面上设置有橡胶状突起97。该橡胶状突起97形成为嵌入设置于前述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I的装置主体2的操作部5之间的大小。
[0098]另外,在中壳体92上连接有USB连接线98。在USB连接线98的前端形成有USB端子99,从而能与其它电子设备(例如个人电脑等)连接。USB端子99具备四个端子(销),各端子经由USB连接线98与端子部94的四个端子分别电连接。由此,例如通过支座9的USB端子99与其它电子设备连接,从而能够经由USB连接线98将从其它电子设备供应的电力提供给端子部94的Vbus端子941、GND端子942。另外,能够经由端子部94的D+端子943、D-端子944,从安装于该支座9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I取得规定信息、或向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I提供来自其它电子设备的信息。
[0099][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相对于支座的拆装方法]
[0100]图6是示出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I安装于支座9的状态的正视图。图7是示出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I安装于支座9的状态的侧视图。
[0101]如图6以及图7所示,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I安装于支座9。
[0102]首先,用户在箭头A2方向对支座9的中壳体92进行转动操作。由此,支座9的凹部90的开口增大,容易将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I安装于支座9。于是,用户使支座9的定位突起95嵌合于设置于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I的装置主体2的侧面的定位孔63。由此,支座9的端子部94各自与USB端子部8各自连接。具体而言,支座9的Vbus端子941、GND端子
942,D+端子943、D-端子944分别与设置于装置主体2的侧面的USB端子部8的Vbus端子81、GND端子82、D+端子83、D-端子84连接。
[0103]然后,一旦用户确认了这些连接,则使手离开中壳体92。由此,通过设于中壳体92内的未图示的弹簧部件的作用力,中壳体92变为图6及图7所示的状态。此时,橡胶状突起97嵌入设置于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I的侧面的操作部5之间,支撑该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I。即,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I的X方向的侧面被定位突起95施力,与X方向相反一侧的侧面被橡胶状突起97施力。由此,成为支座9的端子部94和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I的USB端子部8被可靠连接的状态。
[0104][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的系统复位处理]
[0105]接着,根据附图,对采用了上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I的系统复位处理进行说明。
[0106]图8是采用了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的系统复位处理的流程图。
[0107]在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I的系统复位处理中,如图8所示,首先,连接判定单元30判定是否是以能够对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I的电池13供电的状态进行了连接(Sll)。具体而言,连接判定单元30判定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I的Vbus端子81与支座9的Vbus端子941是否处于连接状态,USB端子部8的Vbus端子81的电位是否上升。此时,如果支座9与其它电子设备(例如个人电脑等)连接,且经由USB连接线98从该其它电子设备提供电力,则连接于Vbus端子941的Vbus端子81的电位上升。由此,如果判定为是以能够对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I的电池13供电的状态进行了连接(Sll中是),则通知控制单元29开始通知控制处理(S12)。具体而言,通知控制单元29使LED光源部7的第二发光元件72亮灯。由此,用户能够辨别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I处于充电状态。
[0108]另一方面,在即使USB端子部8的Vbus端子81与支座9的端子部94的Vbus端子941连接、但支座9没有与其它电子设备连接的情况下,不对该支座9供给电力,Vbus端子81的电位没有上升(Sll中否),所以重复步骤Sll的处理,直到对该支座9提供电力。
[0109]然后,连接判定单元30判定对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I的电池13的供电是否停止
(513)。具体而言,连接判定单元30判定USB端子部8的Vbus端子81的电位是否减少。作为该USB端子部8的Vbus端子81的电位减少的情况,可列举支座9的Vbus端子941与Vbus端子81的连接解除、或者支座9的USB端子99从其它电子设备(例如个人电脑等)上拔出而不从其它电子设备对支座9提供电力的情况。由此,如果在步骤S13中判定对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I的电池13的供电停止(S13中是),则通知控制单元29结束通知控制处理
(514)。具体而言,通知控制单元29停止LED光源部7的第二发光元件72的亮灯。于是,复位单元32通过使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I初始启动的初始启动单元31使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I初始启动,执行系统复位处理(S15)。
[0110]具体而言,复位单元32使初始启动单元31启动,执行由控制部20控制的系统全体的复位、即上电复位(A 7 —才> D七卜)。
[0111]这样,一旦复位单元32的复位处理结束,则系统复位处理结束。
[0112][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0113]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果在支座9的端子部94与USB端子部8连接之后,从支座9卸下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I来解除端子部94与USB端子部8的连接,则复位单元32启动初始启动单元31,使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I初始启动。
[0114]由此,因为光从支座9卸下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I便执行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I的初始化(系统复位),所以即使用户不进行系统复位操作,也能自动执行系统复位。因此,由于能够使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I定期地进行系统复位,所以与长期不进行系统复位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0115]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测对Vbus端子81施加的电压或者电流的变化来判定支座9的Vbus端子941与Vbus端子81的连接是否解除。如果像这样地能够通过检测对Vbus端子81施加的电压或者电流的变化来自动地进行系统复位,则每当对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I进行充电时都能够执行系统复位。即,由于用户必定会进行对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I的电池13的充电,所以一旦将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I设置(安装)在支座9上且充电结束,则会从支座9卸下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I。因此,即使用户不进行系统复位操作,也能在日常进行的充电作业时自动执行系统复位。
[0116]在本实施方式中,运动强度取得判定单元22判定与由脉搏取得单元21取得的脉搏数对应的运动强度所属的脉搏区段(第一?第四区段),通知控制单元29控制LED光源部7的亮灯状态来通知所判定的区段。
[0117]因此,使用者基于多个第一发光元件711、712、713、714的亮灯状态便可容易地掌握当前的运动强度所属的区段。特别是,因为对应第一?第四区段的等级()来改变亮灯的第一发光元件71的数量,所以能够容易地辨别运动强度所属的区段。另外,因为控制LED光源部7的亮灯状态来进行通知,所以使用者在夜间也能够可靠地掌握所判定的脉搏区段。
[0118]由此,由于使用者能够通过LED光源部7的亮灯状态来掌握当前的运动强度所属的区段,所以能够容易地进行维持或者变更现状的运动强度等的判断。
[0119]进而,在将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I安装于支座9时,由于作为信息交换用连接部的D+端子83、D-端子84也与支座9的D+端子943、D-端子944连接,所以能够与充电处理同时地经由支座9与其它电子设备(例如个人电脑等)之间进行脉搏数、运动评价量等测量数据、脉搏区段、目标值的设定数据等各种信息的通信。因此,能够通过个人电脑等详细地分析测量数据。另外,能够设定脉搏区段、目标值等,并经由支座9向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I发送设定数据。因此,不必进行用便携式电子设备设定脉搏区段及目标值等的作业,能够减轻使用者的作业负担。
[0120]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具备运动评价量计测单元(卡路里算出单元24、运动时间计测单元25、步数计测单元26)、评价完成度(目标完成度)的完成度评价单元27、以及控制LED光源部7来通知目标完成度的通知控制单元29,所以用户能够根据LED光源部7的亮灯状态来容易地掌握运动评价量(步数、运动时间、卡路里消耗量)相对于目标值的目标完成度。
[0121]另外,通过控制LED光源部7的亮灯状态,从而可以对脉搏数所符合的区段即运动强度的通知与各种运动评价量的目标完成度的通知进行切换显示。因此,用户可以边确认实时的脉搏数(运动强度)的变化边进行运动,在想确认完成度时,通过进行敲击操作即可立即确认。因而,能够进行高效的运动支援。
[0122]另外,由于以发光元件71、72的闪烁进行运动强度(脉搏数)的通知,以发光元件71、72的亮灯进行目标完成度的通知,从而使亮灯模式不同,从而用户能够容易地辨别当前通知的信息是运动强度还是目标完成度。
[0123]而且,通过在通知运动强度的过程中进行敲击操作,从而能够切换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