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笔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825979阅读:来源:国知局
对应的图像投影到投影面SC上的图像投影部、以及对投影面SC进行摄像的摄像部。并且,投影仪20对从在投影面SC上进行操作的电子笔I发出的光(红外线)进行检测,基于检测到的信息进行发光位置的解析,进行在图像信息上重叠了示出该发光位置的轨迹的线的重叠图像的投影、或投影的图像的变更等。投影面SC是电子笔I的前端部被按压而进行操作的操作面。这里,电子笔I的前端部是指通过用户的操作而被按压于投影面SC的部位。S卩,使电子笔I相对于投影面SC呈大致直角地进行操作的情况自不用说,在使电子笔I相对于投影面SC倾斜地进行操作的情况下,电子笔I的前端部也被按压于投影面SC上。
[0053]〔电子笔的主要结构〕
[0054]图2是示出电子笔I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是电子笔I的剖视图。
[0055]如图2所示,电子笔I具有模仿书写用具的形状。如图3所示,电子笔I具有:具有前端部的笔记部2 ;收纳于笔记部2内的发光部3 ;以及将笔记部2支承成能够移位的主体部4,通过前端部被按压于投影面SC (操作面)上的操作,发光部3发光。
[0056]主体部4具有开关机构41、电路单元42、电池43以及在内部收纳这些部件的外装壳体5。
[0057]在后面详细说明笔记部2,如图3所示,笔记部2具有支承于主体部4的支承部件
21、以及保持于支承部件21的弹性部件22,笔记部2的前端部由弹性部件构成。笔记部2具有前端部的相反侧开口的空腔部2A,构成为将弹性部件22层叠在支承部件21的外侧。而且,在支承部件21的内表面上设置有螺纹槽21S(参照图4A)。
[0058]发光部3由发出红外线的发光二极管构成,如图3所示,配置在笔记部2的空腔部2A内,经由引线端子3T与电路单元42连接。
[0059]对于开关机构41,省略详细的说明,不过,如图3所示,开关机构41具有与笔记部2连接的连接部件411以及未图示的多个电气连接部件等,具有作为使发光部3发光的开关的功能。
[0060]如图3所示,连接部件411具有圆筒状的部位,在该圆筒状的一端侧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与支承部件21的螺纹槽21S(参照图4A)螺合的螺纹槽411S。而且,在连接部件411中,螺纹槽411S从外装壳体5露出,螺纹槽411S的相反侧与多个电气连接部件一起配置在外装壳体5内。
[0061]发光部3从连接部件411露出,引线端子3T被配置成贯穿插入于连接部件411的内部。
[0062]通过支承部件21的螺纹槽21S与连接部件411的螺纹槽411S螺合,笔记部2与连接部件411连接。S卩,笔记部2构成为能够在不拆解主体部4的情况下容易地进行装拆。而且,当笔记部2被按压时,发光部3和连接部件411与笔记部2 —起移位。
[0063]在开关机构41中,当笔记部2被按压时,连接部件411和笔记部2 —起移位,使得多个电气连接部件的连接状态改变。这里,笔记部2和连接部件411的移位是指相对于笔记部2的中心轴Ax的倾斜或沿着中心轴Ax的向主体部4侧的移动。
[0064]电路单元42具有安装有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等元件的电路基板以及与电池43连接的连接端子等,CPU等元件作为控制部发挥功能。电路单元42根据伴随笔记部2的移位的开关机构41的动作而使发光部3发光。这样,主体部4检测对笔记部2的按压并使发光部3发光。
[0065]如图3所示,连接端子具有与电池43的正极端子连接的正极端子42A以及与电池43的负极端子连接的负极端子(省略图示),正极端子42A和负极端子分别连接在电路基板上。
[0066]电池43向发光部3和电路单元42供给电力。本实施方式的电池43由一个三号的干电池构成。
[0067]如图2、图3所不,夕卜装壳体5形成为外形呈大致圆柱状,具有壳体主体51、位于壳体主体51的笔记部2侧的框体52、以及电池盖53。
[0068]在壳体主体51中,在笔记部2侧设置有开口部,开关机构41和电路单元42从该开口部收纳于壳体主体51内。并且,在壳体主体51中,在圆柱状的外表面的一部分上设置有开口部,电池43从该开口部收纳于壳体主体51内。并且,如图2所示,在壳体主体51中,在与笔记部2相反一侧的端部附近形成有鼓出部511,在该鼓出部51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带绳的孔(省略图示)。鼓出部511具有在电子笔I被载置于桌子上等时防止电子笔I的滚动的功能。
[0069]如图3所示,框体52以封闭壳体主体51的笔记部2侧的开口部的方式形成,并设置有供开关机构41的连接部件411贯穿插入的孔。
[0070]电池盖53以覆盖收纳于壳体主体51内的电池43的方式可装拆地配置于壳体主体51。
[0071]〔笔记部的结构〕
[0072]这里,对笔记部2进行详细的说明。
[0073]图4A是笔记部2的剖视图,图4B是笔记部2中的弹性部件22的剖视图,是示出组装前的状态的示意图。
[0074]如图4A所示,并且,如前所述,笔记部2具有支承部件21和弹性部件22。
[0075]支承部件21由使发光部3发出的红外线透过的合成树脂形成,除了对弹性部件22进行保持的功能和支承于主体部4的功能之外,还具有保护发光部3的功能。作为形成支承部件21的合成树脂,可以采用例如聚碳酸酯(PC)、聚缩醛(POM)、ABS (AcrylonitrileButadiene Styrene:丙稀腈-丁二稀_苯乙稀)、丙稀酸(PMMA)、氟树脂、或者将这些作为主要成分的合成树脂等。
[0076]如图4A所示,支承部件21具有圆筒状的筒状部21a以及覆盖发光部3的光射出侧的层叠部21b,在中央设置有前述的空腔部2A。
[0077]在筒状部21a中,在内表面设置有前述的螺纹槽21S,在外表面设置有突起211。
[0078]弹性部件22由纤维状的部件缠绕而成的部件、即所谓的毛毡(felt)材料形成,使发光部3发出的红外线透过。具体而言,弹性部件22例如由以合成纤维为主体的部件形成。
[0079]如图4B所示,在弹性部件22中,在单件状态(组装前的状态)下,前端部形成为凸状,前端部的相反侧形成为平坦状,并形成为没有空腔。而且,在弹性部件22中,支承部件21从平坦状的一侧被插入,如图4A所示,弹性部件22以覆盖筒状部21a和层叠部21b的外表面的方式配置。并且,层叠部21b层叠于弹性部件22的前端部的内侧。而且,关于弹性部件22,纤维状的部件与突起211卡合而保持于支承部件21。此外,可以在弹性部件22的表面上实施脏污防止处理、防止纤维的散乱的处理等。
[0080]在弹性部件22中,通过插入支承部件21而使得中央部比外周部被更大地压缩,因此,中央部的密度比外周部的密度大。
[0081]而且,弹性部件22采用具有如下弹性的部件:在插入有支承部件21的状态下,该部件在比使发光部3发光的对笔记部2的按压力小的按压力下,就开始变形。S卩,弹性部件22具有如下这样的弹性:当用户将电子笔I压靠到投影面SC上时,在开关机构41的电气连接部件的连接状态改变之前、即发光部3发出红外线之前,弹性部件22就开始变形。
[0082]如前所述,支承部件21的螺纹槽21S与连接部件411的螺纹槽41IS螺合而使得笔记部2安装在主体部4上。笔记部2中,形成前端部的弹性部件22根据用户的操作而变形,当进行操作使得来自投影面SC的按压解除时,恢复到原始的形状。而且,电子笔I中,当笔记部2的前端部受到规定以上按压时,发光部3发光,从发光部3发出的红外线透过支承部件21和弹性部件22向外部射出。
[0083]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0084](I)在电子笔I中,由于笔记部2的前端部由弹性部件22构成,因此在笔记部2被压靠到投影面SC上时,弹性部件22变形。由此,能够降低笔记部2与投影面SC抵接时的碰撞声,提升在笔记部2与投影面SC抵接的状态下的书写操作的触感。由此,能够降低使电子笔I的用户产生不适感的碰撞声,提供操作感良好的电子笔I。
[0085]并且,弹性部件22利用支承部件21进行保持,在笔记部2中,支承部件21被支承于主体部4。由此,能够可靠地对弹性部件22进行保持,并且,能够将对笔记部2的按压力从支承部件21传递到主体部4,从而可靠地进行主体部4的对笔记部2的按压的检测。
[0086](2)弹性部件22具有这样的弹性:当用户将电子笔I压靠到投影面SC上时,在发光部3发光之前就开始变形。由此,能够可靠地降低在笔记部2被压靠到投影面SC上时的、使电子笔I的用户产生不适感的碰撞声。
[0087](3)由于在由弹性部件22形成的前端部的内侧配置有支承部件21的层叠部21b,因此,能够利用层叠部21b支承被按压的前端部。由此,能够抑制前端部的过度的变形,防止变形了的弹性部件22与发光部3抵接。
[0088](4)由于发光部3配置在笔记部2的空腔部2A内,因此能够抑制从发光部3发出的光的损失,高效地使光从笔记部2透过到外部。由此,能够采用小型的发光部3,节省使发光部3发光的电力。
[0089](5)由于弹性部件22为纤维状的部件缠绕而成的部件,因此,在操作电子笔I时,作为弹性部件22的纤维状的部件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