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指纹和人脸的银行业务远程身份验证系统和方法

文档序号:9911890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指纹和人脸的银行业务远程身份验证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指纹和人脸的银行业务远程身份验证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企业在银行对公业务办理中大部分的业务都需要用到身份验证,如在银行办理支票转账、支票取现业务等,要求企业法人代表携带法人印章以及企业公章去进行办理。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法人代表事务繁多,很难亲力亲为去办理这类事项,通常是委托企业的财务人员携带各类证件、印章代为办理。而银行也默认此种行为有效。
[0003]而在代办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监督,出现了财务人员利用各类证章全部在手的情况,违规办理其它银行财务事项,造成一系列经济案件。
[0004]归根究底,当事人到场制度无法严格实施,为此采取的变通措施在技术上的漏洞必须予以解决。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指纹和人脸的银行业务远程身份验证系统和方法。
[0006]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指纹和人脸的银行业务远程身份验证系统,包括银行业务端和客户智能终端;
[0007]所述银行业务端,与所述客户智能终端连接,用于在需要验证客户身份时,发送身份信息采集链接至所述客户智能终端;还用于将所述客户智能终端上身份信息采集平台发送的指纹信息和脸部信息与所述银行业务端中预存储的当前客户的预留指纹信息和预留脸部信息进行匹配,若指纹信息和脸部信息均匹配成功,则身份验证成功,所述银行业务端进行下一步操作;若指纹信息和脸部信息中至少一个匹配不成功,则身份验证失败,所述银行业务端停止进行下一步操作;
[0008]所述客户智能终端,用于根据所述银行业务端发送的所述身份信息采集链接进入身份信息采集平台,采集客户的指纹信息和脸部信息,并发送给所述银行业务端。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0]进一步地,所述银行业务端通过发送短信的方式发送身份信息采集链接至客户智能终端。
[0011 ]进一步地,身份验证失败时,所述银行业务端通过短信的方式发送身份验证失败信息至所述客户智能终端。
[0012]进一步地,所述银行业务端与所述客户智能终端上身份信息采集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以https加密的方式进行。
[0013]进一步地,所述客户智能终端为手机、IPAD或掌上电脑。
[0014]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指纹和人脸的银行业务远程身份验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5]银行业务端在需要验证客户身份时,发送身份信息采集链接至客户智能终端;
[0016]所述客户智能终端根据所述身份信息采集链接进入身份信息采集平台,采集客户的指纹信息和脸部信息,并发送给所述银行业务端;
[0017]所述银行业务端将所述客户智能终端上身份信息采集平台发送的指纹信息和脸部信息与所述银行业务端中预存储的当前客户的预留指纹信息和预留脸部信息进行匹配,若指纹信息和脸部信息均匹配成功,则身份验证成功,所述银行业务端进行下一步操作;若指纹信息和脸部信息中至少一个匹配不成功,则身份验证失败,所述银行业务端停止进行下一步操作。
[001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9]进一步地,所述银行业务端通过发送短信的方式发送身份信息采集链接至客户智能终端。
[0020]进一步地,身份验证失败时,所述银行业务端通过短信的方式发送身份验证失败信息至所述客户智能终端。
[0021]进一步地,所述银行业务端与所述客户智能终端上身份信息采集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以https加密的方式进行。
[0022]进一步地,所述客户智能终端为手机、IPAD或掌上电脑。
[002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以生物身份识别中的指纹和人脸识别技术为基础,两个因素共同运用,真实确认受体身份,确保受体身份真实有效。这种确认使得当事人不必必须到场,只需远程进行身份确认即可,防止身份假冒,大大的节约了时间成本,从而达到了便利性与安全性的统一。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发明所述基于指纹和人脸的银行业务远程身份验证系统结构图;
[0025]图2为本发明所述基于指纹和人脸的银行业务远程身份验证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0027]图1为本发明所述基于指纹和人脸的银行业务远程身份验证系统结构图。
[0028]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指纹和人脸的银行业务远程身份验证系统,包括银行业务端和客户智能终端。
[0029]银行业务端,与客户智能终端通信连接,用于在需要验证客户身份时,发送身份信息采集链接至客户智能终端。本发明中,银行业务端可以通过发送短信的方式发送身份信息采集链接至客户智能终端,因为客户在银行开户的时候,会被要求留下手机号,因此可以方便的调用客户的手机号来发送短信,当然银行业务端也可以通过其他联系方式发送身份信息采集链接至客户智能终端,前提是银行业务端中需要提前存储客户的其他联系方式。
[0030]客户智能终端在收到身份信息采集链接后,客户可以通过点击身份信息采集链接进入身份信息采集平台,身份信息采集平台可以是一个APP,专门用来采集客户的指纹信息和脸部信息,并发送给银行业务端。因此要求客户智能终端具备指纹采集单元和面部信息采集单元,其中面部信息采集单元可以通过拍摄面部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采集。银行业务端与客户智能终端上身份信息采集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以https加密的方式进行,可以增强保密性,防止信息泄露。客户智能终端可以是手机、IPAD或掌上电脑等。
[0031]银行业务端将客户智能终端上身份信息采集平台发送的指纹信息和脸部信息与银行业务端中预存储的当前客户的预留指纹信息和预留脸部信息进行匹配。前提是,客户在银行开户时,必须亲自到场,注册指纹信息和脸部信息,并存储在银行业务端中。若指纹信息和脸部信息均匹配成功,则身份验证成功,银行业务端进行下一步操作;若指纹信息和脸部信息中至少一个匹配不成功,则身份验证失败,银行业务端停止进行下一步操作,同时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