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程控制的智能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1301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远程控制的智能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远程控制的智能门。



背景技术:

门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也是建筑物中最基本的进出口防护工具,常见的有防盗门、普通门、滑门、纱门等等,它们可以根据人的意愿自由开启和封闭。

现有技术中,出于保护隐私以及防盗的目的,门通常都具有较好的密闭性,能够有效的隔断空间,牢固的封闭我们房间内的私人空间,达到保护隐私以及防盗的效果。

随着科技的发展,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产品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门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智能化的程度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不断出现的智能门以满足居家、办公的需求。目前的智能门在应用于办公场所时使用起来有一定的不便,影响办公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远程控制的智能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远程控制的智能门,包括智能门本体,所述智能门本体位于室外一侧设有头像识别装置、密码识别装置、指纹识别装置、解锁控制器、语音提示装置、蜂鸣器、信号传输器,所述智能门本体位于室内一侧设有处理器,处理器分别与头像识别装置、密码解锁装置、指纹识别装置、解锁控制器、语音提示装置、蜂鸣器、信号传输器相连接,所述处理器还连接有与智能门本体分离的显示屏、手动开门按钮,所述显示屏、手动开门按钮安装于室内。信号传输器可将头像识别装置的图像信号传输到智能终端设备,智能终端设备再将开门指令传回到信号传输器用于控制解锁控制器来解锁开门。

所述指纹识别装置包括电容式指纹采集传感器、指纹图像处理器和指纹图像存储器,电容式指纹采集传感器与指纹图像处理器相连,处理器分别与指纹图像处理器和指纹图像存储器连接。

所述密码识别装置包括密码输入设备和与密码输入设备相连的密码处理器,密码处理器与处理器相连。

所述智能门本体上还设有钥匙锁。钥匙锁方便长期出行时的锁紧。

所述智能门本体位于室外、室内的两侧都设有门把手,所述门把手为长条状且竖向设置。竖向设置门把手可以方便小孩开门。

所述智能门本体位于室外一侧还设有门铃。

所述智能门本体侧端设有激光感应器。防止关门时对人的夹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头像识别装置便于识别记录来访人员,头像识别装置在夜间识别陌生人开门时会控制蜂鸣器报警,信号传输器可将头像识别装置的图像信号传输到智能终端设备,智能终端设备再将开门指令传回到信号传输器用于控制解锁控制器来解锁开门,指纹识别装置可用于记录员工上班打卡情况,指纹识别装置和密码识别装置都可以控制解锁控制器来解锁开门,语音提示装置可用于提示未打卡的员工进行打卡,蜂鸣器用于在检测出现暴力开门时的报警,手动开门按钮可以安装于远离门的地方,使用非常方便,可远程操作,大大提高办公的安全性和办公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室外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室内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3所示,一种远程控制的智能门,包括智能门本体1,所述智能门本体1位于室外一侧设有头像识别装置2、密码识别装置3、指纹识别装置4、解锁控制器5、语音提示装置6、蜂鸣器7、信号传输器8,所述智能门本体1位于室内一侧设有处理器9,处理器9分别与头像识别装置2、密码解锁装置3、指纹识别装置4、解锁控制器5、语音提示装置6、蜂鸣器7、信号传输器8相连接,所述处理器9还连接有与智能门本体1分离的显示屏10、手动开门按钮11,所述显示屏10、手动开门按钮11安装于室内。信号传输器可将头像识别装置的图像信号传输到智能终端设备,智能终端设备再将开门指令传回到信号传输器用于控制解锁控制器来解锁开门。

所述指纹识别装置4包括电容式指纹采集传感器、指纹图像处理器和指纹图像存储器,电容式指纹采集传感器与指纹图像处理器相连,处理器9分别与指纹图像处理器和指纹图像存储器连接。

所述密码识别装置3包括密码输入设备和与密码输入设备相连的密码处理器,密码处理器与处理器9相连。

所述智能门本体1上还设有钥匙锁12。钥匙锁方便长期出行时的锁紧。

所述智能门本体1位于室外、室内的两侧都设有门把手13,所述门把手13为长条状且竖向设置。竖向设置门把手可以方便小孩开门。

所述智能门本体1位于室外一侧还设有门铃14。

所述智能门本体1侧端设有激光感应器15。防止关门时对人的夹伤。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