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自动售货机的落杯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14045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饮料自动售货机的落杯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料自动售货机的落杯机构,属于自动售货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动售货机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地方。为了提高饮料自动售货机的品质以及满足顾客的需要,目前市面上已存在鲜榨果汁和现磨咖啡自动售货机,以现磨咖啡自动售货机为例,其工作过程为,用户付款后,自动售货机自动将咖啡豆进行研磨冲泡制成咖啡,然后加入至杯体中,用户随机取出杯体,即可享用。

现有技术中,一个咖啡自动售货机内只能存放一种口径型号的杯体,适用范围较窄。若运营商所采购的纸杯型号不匹配,通用性差,并且现有技术中的落杯结构较为简单,一般为通过一个卡接件,卡接或松开纸杯,从而控制纸杯掉落,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次性落下多个重叠的纸杯,造成浪费。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饮料自动售货机的落杯机构,自动售货机适用于不同口径型号的杯体,且保证一次型只会落下一个纸杯,显得很有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饮料自动售货机的落杯机构,使得适用于不同口径型号的杯体,且保证一次型只会落下一个纸杯。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饮料自动售货机的落杯机构,所述落杯机构包括固定座、转动盘、齿轮圈、电机、第一齿轮和传动卡接件,所述齿轮圈安装于固定座外壁内侧,所述转动盘于固定座相连接,所述转动盘上多个滑槽组,所述传动卡接件也设有多组,且传动卡接件的数量与转动盘上滑槽组的数量相同,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齿轮与电机相连接,且所述第一齿轮与齿轮圈相啮合,所述传动卡接件与齿轮圈相接触,所述电机转动,通过第一齿轮和齿轮圈传动,带动卡接件转动,从而卡接或松开杯体,所述滑槽组推可对传动卡接件施力,推动传动卡接件向内侧移动。

进一步地,上述饮料自动售货机的落杯机构,其中:所述滑槽组包括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传动卡接件包括卡接件、第二齿轮和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其中一端设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杆的其中一端设有第三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和第二连杆另一端相连接,且二者连接处设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穿过所述第一滑槽与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安装于第一连接轴上,且第二齿轮与齿轮圈相啮合,所述第三连接轴限位于第二滑槽内,且第二滑槽能推动第三连接轴发生位移。

进一步地,上述饮料自动售货机的落杯机构,其中:所述卡接件包括固定片、凸块和第三齿轮,所述固定片部分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抵触于杯体边沿,所述第三齿轮位于固定片下方,且与第二连接轴固定连接,并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凸块包括相对反向设置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的边沿和延伸部其中一侧边沿相连接,所述第二斜面的边沿位于延伸部另一边沿的正上方。

更进一步地,上述饮料自动售货机的落杯机构,其中:所述固定座呈圆环状,其圆环底部向内延伸形成固定板,且固定座外壁设有缺口,所述转动盘置于固定座的固定板上,转动盘上设有凸出部,该凸出部限位于固定座的缺口内。

更进一步地,上述饮料自动售货机的落杯机构,其中:所述转动盘上设有第一齿轮安装孔,所述第一齿轮穿接于第一齿轮安装孔内。

再进一步地,上述饮料自动售货机的落杯机构,其中:所述固定片上设有弧形壁,所述凸块连接于所述弧形壁外周。

本发明突出的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本发明的落杯机构和落盖机构可保证一次只落下一个杯体和杯盖,避免造成浪费,且适用于不同口径型号的杯体和杯盖,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饮料自动售货机整体图;

图2是饮料自动售货机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杯体和杯盖存储机构示意图;

图4是落杯和落盖机构示意图;

图5是落杯机构和落盖机构具体示意图;

图6是传动卡接件示意图;

图7是卡接件示意图;

图8是连杆结构示意图;

图9是转动盘示意图;

图10是杯体传送机构正面示意图;

图11是杯体传送机构背面示意图;

图12是夹持件和滑动件示意图;

图13是压盖机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为:1—前侧部分,2—后侧部分,3—交互界面,4—取杯处,5—杯盖存储机构,6—杯体存储机构,61—旋转轴,62—电机,63—导向管,64—储物筒,65—存储机构支撑板,7—落杯机构,71—固定座,72—转动盘,721—凸出部,722—第一齿轮安装孔,723—第一滑槽,724—第二滑槽,73—齿轮圈,74—电机,75—第一齿轮,76—传动卡接件,761—卡接件,7611—固定片,7612—凸块,7613—第一斜面,7614—第二斜面,7615—第三齿轮,7616—轴套,7617—弧形壁,7618—延伸部,762—第二齿轮,763—连杆机构,7631—第一连杆,7632—第二连杆,7633—第一连接轴,7634—第二连接轴,7635—第三连接轴,8—落盖机构,9—杯体,10—杯体传送机构,101—支撑平台,102—夹持件,103—皮带轮,104—滑动件,105—上导轨,106—下导轨,107—连接板,11—压盖机构,111—滑槽,112—滑动件,113—连接杆,114—转动板,115—下压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自动售货机包括前侧部分1和后侧部分2,后侧部分2内装有饮料原料,以咖啡自动售货机为例,后侧部分2内装有咖啡豆、水等原料以及咖啡冲泡系统,前侧部分1内装有杯体9和杯盖,用户通过交互界面3选定所需类型咖啡,咖啡冲泡好后,自动流入至杯体9中,杯体9加盖后被传送至取杯处4,用户即可取出饮用。

压盖机构11包括施力装置和下压件115,下压件115与施力装置相连接,施力装置带动下压件115上下移动,完成压盖动作。所述施力装置包括气缸、电磁铁或电机结合机械结构实现。

如图2所示,前侧部分1内安装有杯盖存储机构5、杯体存储机构6、落杯机构7、落盖机构8、杯体传送机构10和压盖机构11,杯体存储机构6安装于落杯机构7上方,杯盖存储机构5安装于落盖机构8上方,落盖机构8安装于落杯机构7旁侧,压盖机构11安装于落盖机构8旁侧,杯体传送机构10安装于落杯机构7和落盖机构8下方。所述杯盖存储机构5、杯体存储机构6、落杯机构7、落盖机构8、杯体传送机构10和压盖机构11均与自动售货机的控制系统电连接。

具体地,如图2和3所示,前侧部分1内安装有存储机构支撑板65,杯盖存储机构5和杯体存储机构6结构相同,均包括旋转轴61、电机62、导向管63和储物筒64,存储机构支撑板65上设有两个通孔,两个通孔分别对应落杯机构7和落盖机构8,存储机构支撑板65上的两个通孔下方均设有导向管63,保证杯体9和杯盖可无差地分别落入落杯机构7和落盖机构8中,储物筒64设有多个,优选为2~5个,各个储物桶64共一个旋转轴61,电机62与存储机构支撑板65固定连接,旋转轴61的底端与电机62的轴相连接。存储机构支撑板65上且位于通孔边缘的位置设有传感器,用于检测杯体9是否顺利落入通孔中。所述传感器优选为光电传感器。

具体地,如图4和图13所示,所述压盖机构11包括滑槽111、滑动件112、连接杆113、转动板114、下压件115和电机116,滑动件112上设有滑轮,滑轮紧贴滑槽111内壁,使得滑动件113可沿滑槽111上下滑动,转动板114一端端部与电机116的轴相连接,转动板114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连接杆113的一端相连接,连接杆114的另一端与滑动件112固定连接,所述下压件115与滑动件112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16转动即可带动转动板114转动,通过连接杆113传动带动滑动间112在滑槽111内上下位移,从而带动下压件115上下位移。

如图10至12所示,杯体传送机构10包括支撑平台101,夹持件102,皮带轮103,滑动件104,上导轨105,下导轨106和连接板107,所述夹持件102位于支撑平台101上方,所述支撑平台101后侧设有上导轨105和下导轨106,所述滑动件104设有滚轮,所述滚轮限位于上导轨105和下导轨106之间,所述夹持件102与滑动件104固定连接,所述滑动件104与连接板107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07与皮带轮103的传送带相连接。所述皮带轮103转动带动滑动件104移动,从而使得夹持件102夹持杯体9在支撑平台101上发生移动。

本发明具体工作过程如下:预先将杯体9和杯盖分别装入杯体存储机构6和杯盖存储机构5的储物筒64中,自动售货机的控制系统控制电机62旋转,通过传感器使得杯体存储机构6其中某一个储物筒64恰好位于存储机构支撑板65的通孔上,从而杯体9落入落杯机构7,同理,杯盖落入落盖机构8,饮料装杯时,控制系统控制落杯机构7动作,控制一个杯体9下落,杯体9随即落入支撑平台101上,且杯体9位于夹持件102内,随后控制系统控制夹持件102带动杯体9移动至落盖机构8正下方,此时,控制系统控制落盖机构8动作,控制一个杯盖下落,杯盖随即落至杯体9上,夹持件102继续带动杯体移动至压盖机构11正下放,控制系统控制压盖机构11的执行下压动作,压紧杯盖,随后夹持件102带动杯体移动至取杯处4,用户即可拿取。

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落杯机构7和落盖机构8,落杯机构7和落盖机构8结构相同,如图4-9所示,落杯机构和落盖机构均包括固定座71、转动盘72、齿轮圈73、电机74、第一齿轮75和传动卡接件76,固定座71呈圆环状,其圆环底部向内延伸形成固定板,且固定座71外壁设有缺口。所述固定座71外壁内侧设有齿轮圈73。

转动盘72置于固定座71的固定板上,转动盘72上设有凸出部721,该凸出部721限位于固定座71的缺口内,转动盘72上还设有第一齿轮安装孔722和多个滑槽组,所述传动卡接件75也设有多组,且传动卡接件75的数量与转动盘722上滑槽组的数量相同,位置相对应,各个滑槽组均包括第一滑槽723和第二滑槽724,所述第一齿轮75与电机74相连接,且所述第一齿轮75穿接于第一齿轮安装孔722内,并与齿轮圈73相啮合。

所述传动卡接件76包括卡接件761、第二齿轮762和连杆机构763,所述卡接件761卡接或松开杯体或杯盖,所述连杆机构763包括第一连杆7631和第二连杆7632,第一连杆7631和第二连杆7632相连接,第一连杆7631的自由端安装有第一连接轴7633第二连杆7632的自由端安装有第三连接轴7635,第一连杆7631和第二连杆7632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二连接轴7634,整个连杆机构763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连接轴7633穿过第一滑槽723与固定座71的固定板固定连接,第二齿轮762安装于第一连接轴7633上,且第二齿轮75与齿轮圈73相啮合,所述第三连接轴7635限位于第二滑槽724内,且第三连接轴7635能相对于第二滑槽724发生位移。

所述卡接件761包括固定片7611、凸块7612、第三齿轮7615、轴套7616和弧形壁7617,固定片7611部分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7618,延伸部7618抵触于杯体9和杯盖边沿,阻止杯体9和杯盖掉落。第三齿轮7615位于固定片7611下方,且与第二连接轴7634固定连接,与第二齿轮762相啮合,所述轴套7616位于固定片7611上,且套接于第二连接轴7634上,所述弧形壁7617位于固定片7611上部,且位于轴套7616外周,弧形壁7617外周连接凸块7612,凸块7612包括相对反向设置的第一斜面7613和第二斜面7614,第一斜面7613的边沿和延伸部7618其中一侧边沿相连接,第二斜面7614的边沿位于延伸部7618另一边沿的正上方,整个卡接件761一体成型。

上述落杯机构7工作原理如下,执行落杯动作前,卡接件761的延伸部7618支撑于杯体9的边沿下方,从而杯体9无法掉落,电机74带动第一齿轮75转动,通过齿轮圈73传动使得第二齿轮762转动,施力于第三齿轮7615,使得整个卡接件761转动,直至转动到延伸部7618脱离杯体9下方时,杯体9掉落,与此同时,凸块7612的第二斜面7614边沿恰好抵触于上层杯体的边沿,卡接件761继续转动,上层杯体沿第二斜面7614,经第一斜面7613,直至落入延伸部7618上,回到执行落杯动作之前的状态,保证卡接件转动一周,只能落下一个杯体。

此外,适用上述落杯机构,可根据需要适用于各种口径的杯体,通过拨动转动盘72的凸出部721,即可使得转动盘762转动,由于所述第一齿轮75位于第一齿轮安装孔722内,第一连接轴7633位于第一滑槽723内,转动盘762移动时,不会对二者早成影响,此时,转动盘762的第一滑槽724内侧抵触第三连接轴7635,对第三连接轴7635施力从而推动第二连杆7632向内侧发生移动,即卡接件761向内侧移动,如此一来,即可用于支撑较小口径的杯体,可适用于各种口径型号的杯体。落盖机构8与落杯机构7结构相同,原理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可对盛装饮料的杯体自动加盖,使得饮品更为卫生,不易洒出,且本发明的落杯机构和落盖机构可保证一次只落下一个杯体和杯盖,避免造成浪费,且适用于不同口径型号的杯体和杯盖,通用性强。

当然,以上只是本发明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