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身份识别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3423233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身份识别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身份识别方法、装置、服务器、终端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采用有源扫描装置+移动式无源标签的方式进行身份识别。以刷卡考勤系统为例,公司内部放置有源刷卡设备等有源扫描装置,员工佩戴工卡或手环等移动式无源标签,在进行身份识别时,员工将所佩戴的工卡或手环靠近有源刷卡设备,使工卡或手环进入有源刷卡设备的扫描范围,从而完成刷卡考勤。上述方式虽然能够实现身份识别,但是需要设置长期处于有源工作状态的源扫描装置,还需要定期对源扫描装置进行维护,故实现身份识别所需的成本较高,能耗也较大,另外,源扫描装置在不利于其工作的工况(例如无电力供应、潮湿、高寒)下无法工作。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身份识别方法、装置、服务器、终端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从而以一种低成本、低能耗、适用范围广的方式实现身份识别。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身份识别请求,其中,所述身份识别请求中携带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和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所述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是所述移动终端对所述固定式无源标签进行扫描后得到的;根据身份信息表,确定所述身份识别请求中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和所述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对应的身份,其中,所述身份信息表中存储有各移动终端的标识、各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以及针对每个固定式无源标签所确定的该移动终端归属的用户的身份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扫描固定式无源标签,以得到所述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和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的身份识别请求,以使得所述服务器根据身份信息表,确定所述身份识别请求中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和所述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对应的身份;其中,所述身份信息表中存储有各移动终端的标识、各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以及针对每个固定式无源标签所确定的该移动终端归属的用户的身份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身份识别装置,应用于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身份识别请求,其中,所述身份识别请求中携带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和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所述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是所述移动终端对所述固定式无源标签进行扫描后得到的;身份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身份信息表,确定所述身份识别请求中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和所述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对应的身份,其中,所述身份信息表中存储有移动终端的标识、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以及针对每个固定式无源标签确定的该移动终端归属的用户的身份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身份识别装置,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装置包括:扫描和获得模块,用于扫描固定式无源标签,以得到所述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发送模块,用于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和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的身份识别请求,以使得所述服务器根据身份信息表,确定所述身份识别请求中所述移动终端的标识和所述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对应的身份;其中,所述身份信息表中存储有各移动终端的标识、各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以及针对每个固定式无源标签所确定的该移动终端归属的用户的身份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被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实现上述应用于服务器的方法步骤。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被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实现上述应用于移动终端的方法步骤。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所述处理器:实现上述应用于服务器或移动终端的方法步骤。本方案中,无需设置昂贵的、需要长期处于有源工作状态的扫描源装置,直接利用现有的移动终端和廉价的无源标签即可实现身份识别,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身份识别的成本和能耗,使用户免于来自扫描源装置的电磁辐射,并保证在无电力供应、潮湿、高寒等工况下也能正常实现身份识别。另外,由于采用的无源标签是固定式无源标签,该固定式无源标签可以被固定设置在容易被管理的位置,因此,本方案也有效地避免了移动式无源标签容易被复制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身份识别结果的可靠性。可见,本方案以一种低成本、低能耗、适用范围广、可靠的方式实现了身份识别。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从服务器的角度所提供的一种身份识别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身份识别过程的原理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从服务器的角度所提供的一种身份识别方法的又一流程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从移动终端的角度所提供的一种身份识别方法的又一流程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从服务器的角度所提供的一种身份识别装置的结构框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从移动终端的角度所提供的一种身份识别装置的结构框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身份识别方法、装置、服务器、移动终端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下面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从服务器的角度所提供的一种身份识别方法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该服务器可以应用于刷卡考勤系统或者门禁系统中,当然,该服务器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身份识别系统中。为了便于理解,后续实施例中均以该服务器应用于刷卡考勤系统和门禁系统中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参见图1,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身份识别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s101,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身份识别请求,其中,该身份识别请求中携带该移动终端的标识和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该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是该移动终端对该固定式无源标签进行扫描后得到的。其中,该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当然,该移动终端的类型并不局限于此,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在此再一一赘述。可以理解的是,该移动终端中可以预先安装有用于进行身份识别的应用程序app。如图2所示,该移动终端中安装的app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一个。具体地,当该app的数量为两个时,其中一个app可以与刷卡考勤系统相对应,另一个app可以与门禁系统相对应。需要说明的是,该移动终端的标识可以为该移动终端的mac地址和/或该移动终端登录上述app时使用的账户名等等。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移动终端一般是个人持有的,因此,任一移动终端的标识也可以认为是该移动终端归属的用户的标识。另外,可以预先为各固定式无源标签确定一唯一的标签序号(labelno.),这样,一个标签序号即可对应一个唯一的固定式无源标签。需要指出的是,本方案中的无源标签可以为无源射频标签。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无源射频标签采用跳频工作模式,具有抗干扰能力,识别距离可达到10米以上,在接收到阅读器发出的微波信号后,其可以将部分微波能量转换为直流电供自己工作,因此,其具有免维护、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优良性能。当然,本方案中的无源标签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标签,只需保证移动终端执行扫描操作后能够得到该无源标签的标识即可。本方案中具体使用的是固定式无源标签,因此,在刷卡考勤系统中,可以将固定式无源标签固定设置在原本用来设置考勤机的位置;在门禁系统中,可以将固定式无源标签固定设置在需要进行门禁控制的大门附近。当需要进行身份识别时,可以启动该移动终端上的上述app并对固定式无源标签进行扫描,这样,该固定式无源标签可以通过线圈与该移动终端进行通信,因此,该移动终端能够非常容易地得到该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之后,该移动终端可以通过2g/3g/4g或者图2中示出的wlan等方式,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所得到的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及该移动终端的标识的身份识别请求。在接收到来自该移动终端的身份识别请求之后,该服务器就能够执行后续的s102了。s102,根据身份信息表,确定身份识别请求中该移动终端的标识和该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对应的身份,其中,身份信息表中存储有各移动终端的标识、各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以及针对每个固定式无源标签所确定的该移动终端归属的用户的身份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身份信息表可以由管理员通过gui界面设置或者批量导入。容易理解的是,由于身份信息表中存储有各移动终端的标识、各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以及相应身份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只要将身份识别请求中该移动终端的标识和该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提供给该服务器,该服务器就能够非常容易地确定出这两个标识对应的身份。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下面以两个具体的例子对本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说明。在例子a中,假设该服务器应用于刷卡考勤系统中,即固定式无源标签固定设置在原本用来设置考勤机的位置,此时,身份信息表如下面的表1所示。移动终端的标识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身份tapp00001l00001员工tapp00002l00001访客表1假设该服务器接收到的身份识别请求中携带的移动终端的标识为tapp00001,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为l0001,那么,通过查阅表1该服务器能够确定,针对具有标识l00001的固定式无源标签,具有标识tapp00001的移动终端归属的用户的身份为员工,那么,该用户的考勤信息需要记录。在例子b中,假设该服务器应用于门禁系统中,即固定式无源标签固定设置在需要进行门禁控制的大门附近(可以认为该固定式无源标签与该大门相对应),此时,身份信息表如下面的表2所示。移动终端的标识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身份tapp00001l00002有权用户tapp00002l00002无权用户表2假设该服务器接收到的身份识别请求中携带的移动终端的标识为tapp00001,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为l00002,那么通过查阅表2该服务器能够确定,针对具有标识l00002的固定式无源标签,具有标识tapp00001的移动终端归属的用户的身份为有权用户。也就是说,具有标识tapp00001的移动终端归属的用户在具有标识l00002的固定式无源标签对应的大门处是具有进出权限的,那么,该服务器需要保证该用户能够自由进出该大门。本方案中,无需设置昂贵的、需要长期处于有源工作状态的扫描源装置,直接利用现有的移动终端和廉价的无源标签即可实现身份识别,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身份识别的成本和能耗,使用户免于来自扫描源装置的电磁辐射,并保证在无电力供应、潮湿、高寒等工况下也能正常实现身份识别。另外,由于采用的无源标签是固定式无源标签,该固定式无源标签可以被固定设置在容易被管理的位置,因此,本方案也有效地避免了移动式无源标签容易被复制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身份识别结果的可靠性。可见,本方案以一种低成本、低能耗、适用范围广、可靠的方式实现了身份识别。参见图3,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身份识别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该方法可以包括:s301,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身份识别请求,其中,该身份识别请求中携带该移动终端的标识和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该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是该移动终端对该固定式无源标签进行扫描后得到的。s302,根据身份信息表,确定身份识别请求中该移动终端的标识和该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对应的身份,其中,身份信息表中存储有各移动终端的标识、各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以及针对每个固定式无源标签所确定的该移动终端归属的用户的身份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s301和s302的具体实施过程参照对s101和s102的说明即可,在此不再赘述。s303,执行与所确定的身份对应的响应操作,并在该响应操作执行完毕后,向发出身份识别请求的移动终端返回用于表征该响应操作执行完毕的通知信息。需要说明的是,该服务器可以通过发送电子邮件、打电话、发送短信、推送app信息等各种方式向该移动终端返回该通知信息。下面延续上一实施例中的两个例子,对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说明。在例子a中,对于服务器而言,在针对具有标识l00001的固定式无源标签,确定出具有标识tapp00001的移动终端归属的用户的身份为员工之后,该服务器可以通过自身的记录模块记录具有标识tapp00001的移动终端归属的用户的考勤信息。可见,考勤信息记录操作为与标识l00001和标识tapp00001对应的响应操作。具体地,该服务器可以记录tapp00001、l00001与当前时刻(例如2016-1-18:00)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以表征具有标识tapp00001的移动终端归属的用户于2016年1月1日8:00,在具有标识l00001的固定式无源标签处完成考勤了。在考勤信息记录完毕之后,该服务器可以向具有标识tapp00001的移动终端上安装的专门用来进行身份识别的app推送通知信息,以告知该移动终端归属的用户考勤信息记录成功了。容易看出,这个例子中,用户通过自身持有的移动终端能够获知自身的考勤信息被成功记录了,这样可以带来较好的用户体验。在例子a中,进一步地,可以预先为不同身份的用户设置相应的无线网络访问权限。具体地,不同身份的用户的无线网络访问权限可以通过网络带宽进行区分,例如,员工身份对应的网络带宽为x1,访客身份对应的网络带宽为x2,且x1大于x2。这样,在针对具有标识l00001的固定式无源标签,确定出具有标识tapp00001的移动终端归属的用户的身份为员工之后,该服务器允许该移动终端以不高于x1的网络带宽来访问无线网络,该服务器还可以向该移动终端上安装的专门用来进行身份识别的app推送通知信息,以通知用户该移动终端访问无线网络的最大网络带宽为x1。可见,限制网络带宽的操作也可以为与标识l00001和标识tapp00001对应的响应操作。在例子b中,对于服务器而言,在针对具有标识l00002的固定式无源标签,确定出具有标识tapp00001的移动终端归属的用户的身份为有权用户,其可以触发门禁系统中的门吸装置,以使得门吸装置解除具有标识l00002的固定式无源标签对应的大门的锁止。这样,有权用户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自由进出该大门。另外,在解除该大门的锁止后,该服务器可以向具有标识tapp00001的移动终端上安装的专门用来进行身份识别的app推送通知信息,以通知该移动终端归属的用户该大门已经成功解除锁止了,从而便于用户获知该大门的状态。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根据身份信息表,确定身份识别请求中该移动终端的标识和该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对应的身份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判断身份信息表中是否存在包括身份识别请求中该移动终端的标识和该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的对应关系;若为是,执行根据身份信息表,确定身份识别请求中该移动终端的标识和该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对应的身份的步骤;若为否,执行与身份识别请求中的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对应的异常响应操作。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应用于门禁系统,且门禁防控要求比较严格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中,当接收到来自移动终端的身份识别请求之后,服务器可以先对自身的身份信息表进行遍历查找,以确定该身份信息表中是否存在着同时包括该身份识别请求中的两个表项的对应关系。容易理解的是,如果确定结果为存在,该服务器就能够正常地根据身份信息表,确定身份识别请求中该移动终端的标识和该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对应的身份,并执行后续的步骤。如果确定结果为不存在,该服务器就可以直接执行与身份识别请求中的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对应的异常响应操作。需要说明的是,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对应的异常响应操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执行与身份识别请求中的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对应的异常响应操作,可以包括:输出针对身份识别请求中的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的异常告警信号。可以理解的是,服务器可以直接输出异常告警信号,或者,服务器可以通过身份识别系统中的其他设备输出异常告警信号。具体地,该异常告警信号可以采用声光形式呈现给管理员,采用短信、邮件等方式发送给管理员,或者采用应用消息(例如微信消息)方式推送给管理员。下面延续上述实施例中的例子b,以一个具体的例子对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说明。假设该服务器接收到的身份识别请求中携带的移动终端的标识为tapp00005,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为l00002,那么,通过查阅表2,该服务器无法确定针对具有标识l00002的固定式无源标签,具有标识tapp00005的移动终端归属的用户的身份。具体地,该用户可能是想要强制打开具有标识l00002的固定式无源标签对应的大门的非法分子。这时,为了保证安全性,该服务器可以采用短信方式(这儿也可以采用其他时效性强的方式)向管理员发送针对标识l00002的异常告警信号。具体地,该异常告警信号的内容可以包括“l00002异常”。这样,在接收到该异常告警信号后,管理员能够及时获知具有标识l00002的固定式无源标签对应的大门处遭受了非法入侵,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当然,该异常告警信号的内容也可以不包括“l00002”,只需保证管理员根据该异常告警信号能够获知具有标识l00002的固定式无源标签对应的大门处遭受了非法入侵的情况即可,本实施例对异常告警信号的具体内容不做任何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获知具有标识l00002的固定式无源标签对应的大门处遭受了非法入侵时,该服务器还可以触发门吸装置,以控制该遭受了非法入侵的大门周围的大门的锁止,从而阻断非法用户的前进和撤离通道,进而实现整体防控。综上,本实施例以一种低成本、低能耗、适用范围广、可靠的方式实现了身份识别。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从移动终端的角度所提供的一种身份识别方法进行说明。参见图4,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身份识别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s401,扫描固定式无源标签,以得到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s402,向服务器发送携带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和移动终端的标识的身份识别请求,以使得服务器根据身份信息表,确定身份识别请求中该移动终端的标识和该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对应的身份;其中,身份信息表中存储有各移动终端的标识、各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以及针对每个固定式无源标签所确定的该移动终端归属的用户的身份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本方案中,无需设置昂贵的、需要长期处于有源工作状态的扫描源装置,直接利用现有的移动终端和廉价的无源标签即可实现身份识别,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身份识别的成本和能耗,使用户免于来自扫描源装置的电磁辐射,并保证在无电力供应、潮湿、高寒等工况下也能正常实现身份识别。另外,由于采用的无源标签是固定式无源标签,该固定式无源标签可以被固定设置在容易被管理的位置,因此,本方案也有效地避免了移动式无源标签容易被复制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身份识别结果的可靠性。可见,本方案以一种低成本、低能耗、适用范围广、可靠的方式实现了身份识别。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从服务器的角度所提供的一种身份识别装置进行说明。参见图5,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身份识别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应用于服务器,该装置可以包括:接收模块51,用于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身份识别请求,其中,身份识别请求中携带移动终端的标识和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是移动终端对固定式无源标签进行扫描后得到的;身份确定模块52,用于根据身份信息表,确定身份识别请求中该移动终端的标识和该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对应的身份,其中,身份信息表中存储有移动终端的标识、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以及针对每个固定式无源标签确定的该移动终端归属的用户的身份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本方案中,无需设置昂贵的、需要长期处于有源工作状态的扫描源装置,直接利用现有的移动终端和廉价的无源标签即可实现身份识别,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身份识别的成本和能耗,使用户免于来自扫描源装置的电磁辐射,并保证在无电力供应、潮湿、高寒等工况下也能正常实现身份识别。另外,由于采用的无源标签是固定式无源标签,该固定式无源标签可以被固定设置在容易被管理的位置,因此,本方案也有效地避免了移动式无源标签容易被复制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身份识别结果的可靠性。可见,本方案以一种低成本、低能耗、适用范围广、可靠的方式实现了身份识别。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根据身份信息表,确定身份识别请求中该移动终端的标识和该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对应的身份之后,执行与所确定的身份对应的响应操作,并在该响应操作执行完毕后,向该移动终端返回用于表征该响应操作执行完毕的通知信息。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在根据身份信息表,确定身份识别请求中该移动终端的标识和该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对应的身份之前,判断身份信息表中是否存在包括身份识别请求中该移动终端的标识和该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的对应关系;若为是,触发身份确定模块;若为否,触发第二处理模块;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执行与身份识别请求中的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对应的异常响应操作。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输出针对身份识别请求中的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的异常告警信号。综上,本实施例以一种低成本、低能耗、适用范围广、可靠的方式实现了身份识别。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从移动终端的角度所提供的一种身份识别装置进行说明。参见图6,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身份识别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该装置应用于移动终端,该装置可以包括:扫描和获得模块61,用于扫描固定式无源标签,以得到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发送模块62,用于向服务器发送携带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和移动终端的标识的身份识别请求,以使得服务器根据身份信息表,确定身份识别请求中该移动终端的标识和该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对应的身份;其中,身份信息表中存储有各移动终端的标识、各固定式无源标签的标识,以及针对每个固定式无源标签所确定的该移动终端归属的用户的身份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本方案中,无需设置昂贵的、需要长期处于有源工作状态的扫描源装置,直接利用现有的移动终端和廉价的无源标签即可实现身份识别,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身份识别的成本和能耗,使用户免于来自扫描源装置的电磁辐射,并保证在无电力供应、潮湿、高寒等工况下也能正常实现身份识别。另外,由于采用的无源标签是固定式无源标签,该固定式无源标签可以被固定设置在容易被管理的位置,因此,本方案也有效地避免了移动式无源标签容易被复制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身份识别结果的可靠性。可见,本方案以一种低成本、低能耗、适用范围广、可靠的方式实现了身份识别。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服务器进行说明。参见图7,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服务器包括:处理器71、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72。处理器71与机器可读存储介质72可经由系统总线73通信。并且,通过读取并执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72中与身份识别控制逻辑对应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处理器71可执行上文描述的应用于服务器的方法步骤。本方案中,无需设置昂贵的、需要长期处于有源工作状态的扫描源装置,直接利用现有的移动终端和廉价的无源标签即可实现身份识别,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身份识别的成本和能耗,使用户免于来自扫描源装置的电磁辐射,并保证在无电力供应、潮湿、高寒等工况下也能正常实现身份识别。另外,由于采用的无源标签是固定式无源标签,该固定式无源标签可以被固定设置在容易被管理的位置,因此,本方案也有效地避免了移动式无源标签容易被复制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身份识别结果的可靠性。可见,本方案以一种低成本、低能耗、适用范围广、可靠的方式实现了身份识别。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进行说明。参见图8,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81、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82。处理器81与机器可读存储介质82可经由系统总线83通信。并且,通过读取并执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82中与身份识别控制逻辑对应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处理器81可执行上文描述的应用于移动终端的方法步骤。本方案中,无需设置昂贵的、需要长期处于有源工作状态的扫描源装置,直接利用现有的移动终端和廉价的无源标签即可实现身份识别,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身份识别的成本和能耗,使用户免于来自扫描源装置的电磁辐射,并保证在无电力供应、潮湿、高寒等工况下也能正常实现身份识别。另外,由于采用的无源标签是固定式无源标签,该固定式无源标签可以被固定设置在容易被管理的位置,因此,本方案也有效地避免了移动式无源标签容易被复制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身份识别结果的可靠性。可见,本方案以一种低成本、低能耗、适用范围广、可靠的方式实现了身份识别。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进行说明。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处理器:实现上述应用于服务器或者移动终端的方法步骤。本方案中,无需设置昂贵的、需要长期处于有源工作状态的扫描源装置,直接利用现有的移动终端和廉价的无源标签即可实现身份识别,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身份识别的成本和能耗,使用户免于来自扫描源装置的电磁辐射,并保证在无电力供应、潮湿、高寒等工况下也能正常实现身份识别。另外,由于采用的无源标签是固定式无源标签,该固定式无源标签可以被固定设置在容易被管理的位置,因此,本方案也有效地避免了移动式无源标签容易被复制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身份识别结果的可靠性。可见,本方案以一种低成本、低能耗、适用范围广、可靠的方式实现了身份识别。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提到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电子、磁性、光学或其他物理存储装置,可以包括或存储信息,如可执行指令、数据,等等。例如,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am(radoma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易失存储器、闪存、存储驱动器(如硬盘驱动器)、固态硬盘、任何类型的存储盘(如光盘、dvd等),或者类似的存储介质,或者它们的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图5所示的应用于服务器的身份识别装置实施例、图7所示的服务器实施例、以及上述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图1、3所示的应用于服务器的身份识别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图1、3所示的应用于服务器的身份识别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对于图6所示的应用于移动终端的身份识别装置实施例、图8所示的移动终端实施例、以及上述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图4所示的应用于移动终端的身份识别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图4所示的应用于移动终端的身份识别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