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学生考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00692阅读:5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学生考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考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学生考勤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在校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学开设的课程逐渐不限制于本班、本专业、本系甚至是本校的学生学习,上课的人数和身份的增加这使得教师对该课程学生的考勤增加了难度。学生迟到早退的情况更加严重,更有学生急于对外面世界的探索而选择逃课。

相应学校的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期末考查需要参考平时的出勤状况,由于出勤与成绩挂钩,有的学生为了考查甚至花钱请其他学生代课。由于上课人数众多和上课时间有限,教师不能一一查证点到的是否是本人。

教师对学生出勤状况的考查难以进行,代课的行为也使得出勤记录的真实性大大降低。这成为提高上课质量和提高学生学术掌握、保障上课的出勤率的一大障碍。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学生考勤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学生考勤系统,包括登录模块、记录查看模块、用户管理模块和打卡模块,其中:

登录模块,用于在用户使用用户账号和密码登录所述学生考勤系统时,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所述身份具有对应的系统权限;

记录查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系统权限查看所述学生考勤系统中记录的考勤数据;

用户管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系统权限管理所述学生考勤系统;

打卡模块,用于记录学生的考勤数据。

优选地,所述身份包括学生,任课教师和教务处教师;其中,学生的系统权限小于任课教师的系统权限,任课教师的系统权限小于教务处教师的系统权限。

优选地,所述学生考勤系统还包括用户数据库和记录数据库,所述用户数据库包括第一学生表,第一任课教师表和第一教务处教师表,所述记录数据库包括第二学生表,第二任课教师表和第二教务处教师表;其中:

所述用户数据库中的第一任课教师表关联第一学生表,第一教务处教师表关联第一学生表和第一任课教师表;

所述记录数据库中的第二任课教师表关联第二学生表,第二教务处教师表关联第二学生表和第二任课教师表;

所述第一学生表与所述第二学生表相关联,所述第一任课教师表与所示第二任课教师表相关联,所述第一教务处教师表与所述第二教务处教师表相关联。

优选地,所述登录模块,用于:

在用户仅使用用户账号登录所述学生考勤系统时,弹出提示窗口显示输入密码不正确的提示信息;

在用户仅使用密码登录所述学生考勤系统时,弹出提示窗口显示输入密码不正确的提示信息;

在用户使用用户账号和密码登录所述学生考勤系统,并在所述用户数据库中查找到匹配项时,成功登入所述学生考勤系统。

优选地,所述记录查看模块,用于:

在用户使用学生账号登录时,查看所述学生账号对应的考勤数据;

在用户使用任课教师账号登录时,查看其课程的学生的考勤数据;

在用户使用教务处教师账号登录时,查看任课教师及其课程的学生的考勤数据。

优选地,所述用户管理模块,用于:

在用户使用任课教师账号登录时,添加或删除其课程的学生的学生信息和考勤数据;

在用户使用教务处教师账号登录时,添加或删除任课教师的课程信息,以及,所述课程的学生的学生信息和考勤数据。

优选地,所述用户管理模块,还用于:

在用户使用任课教师账号登录时,修改并保存其课程的学生的考勤数据;

在用户使用教务处教师账号登录时,修改并保存学生所参加课程的考勤数据。

优选地,所述打卡模块,用于:

在任课教师选择考勤班级和上课课时后,供学生开始使用学生卡进行打卡考勤。

优选地,所述打卡模块,用于:

在学生开始使用学生卡进行打卡考勤时,在用户数据库和记录数据库中查找该学生是否是所述上课课时对应课程的学生;

若该学生是所述上课课时对应课程的学生,则通过外部连接的相机采集当前学生照片,并在学生考勤系统的界面上显示学生信息,在先的考勤数据,在先学生照片和当前学生照片,并记录当前考勤数据;

若该学生不是所述上课课时对应课程的学生,则通过外部连接的相机采集当前学生照片,并在学生考勤系统的界面上显示当前学生照片与在先学生照片。

优选地,所述学生考勤系统基于LabVIEW和Access进行开发。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包括登录模块、记录查看模块、用户管理模块和打卡模块,这几个模块分前台界面部分和后台代码部分,前台界面部分由学生和教师使用,主要包括登录、查询。后台代码部分包括教师的添加以及禁用,考勤数据的增删改查,数据整合,日志等功能。

本实用新型是以LabVIEW为开发平台,在Windows 7环境下,采用 Access数据库,采用图形化编程语言开发的学生考勤系统并使用TCP协议实现网络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简单,用户界面友好,易于操作考勤,便于操作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学生系统考勤的功能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学生考勤系统的实现流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数据库的关联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学生考勤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登录界面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登录框图展示图之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登录框图展示图之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登录错误时弹窗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查看考勤记录界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户管理界面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打卡考勤界面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串口读卡器界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经常要到学校不同的课室去上课。

由于学生人数多,考勤时需要逐一点名并记录。有可能一次点名就要耗费五分钟以上。如果有同学迟到,想向教师说明并修改记录,无疑增加教师的工作,增加了考勤需要的时间。而且有学生为了朋友义气带点到,甚至是花钱请其他学生代课的,这无疑会使得学生有空子钻,降低考勤记录的真实性,增长代点代课的不良风气。

按学校要求教师对该门课程学生的期末考核参考出勤记录,对于那些按时出勤的学生,代点代课的学生显得不劳而获,影响学生心中教师公平的形象。另外,对学生进行考勤更是对学生人身安全的保障,通过确保学生每节课按时到达上课,来确认学生安全。

为此,需要设计一个学生考勤系统代替教师逐一点名来解决上面的问题,将学生考勤安排在一块专门的区域,做到井然有序。这样即可以真实地记录考勤又可以提高考勤效率,而且节约时间、提供总结数据,可谓一举多得。

考勤系统基本流程:当学生进入课室有一个电脑LabVIEW上位机,学生将学生IC卡靠近上位机,上位机显示学生数据,并且计算机会显示教务系统中该学生的照片,确认本人与照片上的人相同,该生的出勤状况才会真正记录在系统的数据库中。

登录系统身份不同,拥有的权限也不相同。输入账号和秘密,与数据库中的在先记录相同才能登录系统,学生的权限只能是查看,当发现记录与实际情况不同时,需要联系教师做相关的修改。教师的权限则可以包括查看记录,修改记录,增加用户等等,这样就形成了机器替人排队的整个过程。

由以上分析可知,基于LabVIEW的学生考勤系统,无论从国内现状来看,还是从目前的技术领域分析,具有可行、稳定、易开发等特点,有着很大的市场。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快,如今家用或商用电脑硬件的整体配置水平,可以胜任普通系统的功能展现。

本实用新型的学生考勤系统,用到的主要技术包括LabVIEW和 Access。LabVIEW是使用图形符号编写程序的编写环境,用LabVIEW编写的应用程序可以在Windows,Mac,Linux系统的计算机上运行,还可以是Microsoft Pocket PC,Microsoft Windows CE,Palm OS以及多种嵌入式平台上,包括FPGE、DSP和微处理器,具有强大的兼容性。使用 LabVIEW开发应用系统的速度比使用其他语言快4~10倍,具有高效性。因此,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承认,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系统开发技术。

数据库选择的是Access。Access管理的对象有表、查询、窗体、报表、页、宏和模块,便于用户的操作和管理。其次,Access是一个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利用面向对象的方式将数据库系统中的各种功能对象化,将数据库管理的各种功能封装在各类对象中。再者Access界面友好、易操作,是一个可视化工具,风格与Windows完全一样,用户想要生成对象并应用,只要使用鼠标进行拖放即可,非常直观方便。系统还提供了表生成器、查询生成器、报表设计器以及数据库向导、表向导、查询向导、窗体向导、报表向导等工具,使得操作简便,容易使用和掌握。

Access支持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开放数据库连接),利用Access强大的DDE(Dynamic Data Exchange,动态数据交换)和 OLE(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对象连接与嵌入)特性,可以在一个数据表中嵌入位图、声音、Excel表格、Word文档,还可以建立动态的数据库报表和窗体等。Access还可以将程序应用于网络,并与网络上的动态数据相联接。利用数据库访问页对象生成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标记语言)文件,轻松构建Internet/Intranet(因特网/内联网)的应用。

根据需求分析,本实用新型的学生系统考勤,按功能实现方面分为学生模块、任课教师模块和教务处教师模块三大部分。学生可以登录、打卡、数据寄存进数据库、查看,任课教师可以登录、查看、添删选课学生用户、修改记录数据库,教务处教师可以登录、查看记录、添删任课教师用户等。学生系统考勤的功能结构图如图1所示。各个部分的具体描述如下:

1、学生部分

学生通过上位机可以办打卡考勤、数据记录、进入系统查看数据记录,具体如下:

(1)打卡考勤:学生进入取号课室,可以在上位机打卡考勤,然后计算机会弹出在教务处记录的图片确定与本人相一致以确定考勤成功。

(2)数据记录:当确定是本人打卡考勤,相关记录会寄存数据库。

(3)登录、查看数据:学生输入正确的用户账号和密码,登录到界面成为已登录用户。如果输入的用户账号或密码错误,系统会停留在登录页面,要求用户重新输入。学生可以查看自己在校期间考勤记录。可以筛选出没有按时出勤的记录。

2、任课教师部分

任课教师可以登录、查看、添删选课学生用户、修改记录数据库等,具体如下:

(1)任课教师登录、查看:任课教师输入正确的用户账号和密码,登录到界面成为已登录用户,并在界面显示当所有任课的学生记录、选择对该节课进行打卡考勤。如果输入的用户账号或密码错误,系统会停留在登录页面,要求用户重新输入。

(2)添删选课学生用户:对临时加入和退出选修课程学生的学生信息增加或删除。

(3)修改记录数据库:确认学生没有按时出勤的原因可以对该学生的出勤记录进行修改。

3、教务处教师部分

教务处教师可以登录、查看记录、添删任课教师用户等。

(1)添删任课教师用户:进行学生或者任课教师的账号管理,可以进行添加或者进行账号的删除。

(2)查看记录:可以查看全校学生的考勤记录。

参照图2所示的基于上述学生考勤系统的流程图。任课教师通过考勤系统登录,对学生进行考勤,学生上位机打卡,然后等候数据写入。结束后学生、任课教师、教务处教师可以查看。事后任课教师可以修改记录,任课教师的账号由教务处教师进行管理。

根据需求分析,本实用新型的学生考勤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需要两个数据库,分别是记录和用户。这里学生(student)、任课教师(teach)、教务处教师(office)通过系统登录时需要输入账号、密码和身份,身份信息存放在用户数据库(user)中。

参照图3所示的关联图。学生(stu)、任课教师(tea)、教务处教师 (off)可以查询相关信息,拥有权限的修改后的信息存放在记录数据库 (record)中。

用户数据库(user)中任课教师表(teacher)关联学生表(student),教务处教师表(office)关联学生表(student)和任课教师表(teacher)。

记录数据库(record)中任课教师表(tea)关联学生表(stu),教务处教师表(off)关联学生表(stu)和任课教师表(tea)。

用户数据库(user)的学生表(student)与记录数据库(record)的学生表(stu)相关联,用户数据库(user)的任课教师表(teacher)与记录数据库(record)的任课教师表(tea)相关联,用户数据库(user)的教务处教师表(office)与记录数据库(record)的教务处教师表(off) 相关联。学生考勤系统的数据库的具体设计如下所示:

1、系统实体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和系统的功能结构图,找出需要保存的信息数据(可以理解为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并将其转化为原始数据(属性类型)形式。这种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可以使用E-R图来表示,也就是实体-联系图。最后将E-R图转换为关系数据库。

(1)用户数据库-学生实体

学生实体包括账号(pk)、姓名、密码、课程(fk1)、身份(fk2)、班级(fk3)。

(2)用户数据库-任课教师实体

任课教师实体包括账号(pk)、姓名、密码、课程(fk1)、身份(fk2)、班级(fk3)。

(3)用户数据库-教务处教师实体

教务处教师实体包括账号(pk)、姓名、密码、身份(fk1)。

(4)记录数据库-学生实体

学生实体包括窗口id(pk)、课程(fk1)、身份(fk2)、班级(fk3)、记录 (fk4)、课时、时间。

(5)记录数据库-任课教师实体

管理员实体包括id(pk)、课程(fk1)、身份(fk2)、班级(fk3)、记录(fk4)、课时。

(6)记录数据库-教务处教师实体

教务处教师实体包括id(pk)、身份(fk)。

2、ADO技术

LabVIEW本身并没有提供直接与数据库连接的接口,然而LabVIEW 应用软件开发时,很多场合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数据库访问。但是LabVIEW 本身并不具备数据库操作功能。

ADO是Active Data Object的缩写,它是Microsoft推出的一致数据访技术为关系型或非关系型的数据的访问接口。它对OLE DB进行了封装,建立在OLE DB底层技术之上。ADO实际上是一个OLE DB客户程序,使用ADO的应用程序间接地使用了OLE DB。

ADO提供了一种数据库编程对象模型,实际上就是由一组 Automation对象构成的组件,因此可以如使用其他任何Automation对象一样使用ADO。ADO中常用的对象有Connection、Command、Recordset、 Parameter、Field和Error,它们分别表示连接、命令、记录集、参数、子段和错误等对象。了解了这些对象及其属性和方法,就可以实现人部分数据库操作。

(1)ADO访问数据库

首先要在数据源管理器中创建一数据源,并指定访问相应数据库的驱动程序。再通过设置连接字符串“Connectionstring”指定数据源名以建立连接。

要访问本地数据库,则要在添加所采集流量数据进数据库的程序中,所采用的是有ODBC DSN方式。

(2)访问局域网内远程数据库

访问远程数据库与访问本地数据库的情况基本相同。区别在远程计算机必须将所要访问的数据库文件网络共享,并且要在ConnectionString 中输入:Data Source=\\192.168.1.2\江佩华\database.mdb.

基于上述需求分析后,相应进行开发后得到本实用新型的学生考勤系统,下面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学生考勤系统进行介绍。

参照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学生考勤系统的结构框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登录模块101,用于在用户使用用户账号和密码登录所述学生考勤系统时,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所述身份具有对应的系统权限;

记录查看模块102,用于基于所述系统权限查看所述学生考勤系统中记录的考勤数据;

用户管理模块103,用于基于所述系统权限管理所述学生考勤系统;

打卡模块104,用于记录学生的考勤数据。

在开发本实用新型的学生考勤系统时,需要具备下面的软件环境。 (1)操作系统:Windows 7;(2)数据库:Access;(3)开发工具:LabVIEW; (4)硬件:RFID读卡器。

学生考勤系统共分为以下几个模块:登录模块、记录查看模块、用户管理模块、打卡模块。下面几个将分别详细介绍这几个模块。

一、登录模块

用户登录为用户进入登录程序后直接看到的效果,主要是用来提供给用户登录验证的界面,用户包括学生、任课老教师、教务处教师登录界面都是一样。登录学生考勤系统时的登录界面如图5所示。本模块登录包括账号名输入、密码输入。验证用户和密码是通过查询用户数据库中来实现的,在登录的时候如果账号和密码与数据库不一样则会弹出信息窗口提示密码错误需要重新输入。

本界面实现验证账号密码功能都是使用链接到数据库查询然后显示登录后界面,如框图6和图7所示。如果用户登录时输入的账号密码有错误则会出现如图8的弹窗进行提示。

二、记录查看模块

登录进入系统后就能看见查看记录模块,根据身份不同查看的记录不一样,用户为学生的只能查看与自己相关的记录,用户为任课教师的能查看所有选课学生的记录,用户为教务处教师的能查看全校学生相关的所有记录,查看记录的界面图9所示。

三、用户管理模块

登录进入系统后就能看见用户管理模块,根据身份不同查看的对用户管理的权限不一样,用户为任课教师的只能对正在教学的课程的学生名单进行添加或者删除,用户为教务处教师的能管理全校师生用户,用户管理的界面图10所示。

四、打卡模块

登录进入系统后就能看见打卡模块,只有任课教师在上课前选择需要考勤的班级和上课的课时后,学生可以进行打卡考勤,打卡之后还会显示与卡号相关的照片确定是本人打卡。打卡考勤的界面图11所示。

下面本实用新型的学生考勤系统的硬件实现部分进行介绍。

在学生打卡考勤的时候需要使用硬件接入读取学生IC卡信息,即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读卡器。

功能选择:选择低频ID读卡,高频IC读卡

接口选择:串口(RS232),USB接口

连接选择:PC电脑设备(通用的记事本和Word读取记录卡号),安卓系统设备

PC端:Windows2000,XP32,XP64,Win10,Win7,Vista32,Vista64

其中,学生打卡考勤的读卡器具体为:

1、串口接口读卡器

串口接口的读卡器需在串口调试助手读取,串口读卡器界面如图12 所示。

2、VISA与串口通讯的编程实现

VISA是虚拟仪器软件体系结构的缩写(即Virtual Instruments Software Architecture),实质上是一个I/O口软件库及其规范的总称。

VISA是应用于仪器编程的标准I/O应用程序接口,是工业界通用的仪器驱动器标准API(应用程序接口),采用面向对象编程,具有很好的兼容性、扩展性和独立性。可用一个API控制包括VXI、GPIB及串口仪器在内的不同种类的仪器。它还支持多平台工作、多接口控制,是一个多类型的函数库。

在LabVIEW中编写的VISA接口程序,当外部设备变更时,只需要更换几个程序模块即可使用,简单方便而且开发效率高。在LabVIEW中利用VISA节点进行串行通信编程。为了方便用户使用,LabVIEW将这些VISA节点单独组成一个子模块,共包含8个节点,分别实现初始化串口、串口写、串口读、中断以及关闭串口等功能。在LabVIEW中,进行串口通信的基本步骤分为3步:

第一串口初始化,利用VISAConfigure Serial Port.vi节点设定串口的端口号、波特率、停止位、校验位、数据位。第二读写串口,利用VISA Read节点和VISAWrite节点对串口进行读写。第三关闭串口,停止所有读写操作。

3、技术参数

产品型号:R21C

支持卡类:支持Mifare标准,频率:13.56MHz兼容卡

通信格式:扩展键盘码(可根据客户要求定制)

读卡距离:大于70mm

读卡时间:小于100ms

供电方式:USB取电

输出接口:高速USB

尺寸:110×80×30mm

4、机器视觉-图像采集

由于打卡考勤的时候需要显示学生照片这里需要机器视觉-图像采集,由于不是系统默认使用,所以需要对相关设置进行调整。

确认打开NI MAX识别相机,在前面板添加image display控件(Vision 菜单下),三个控件选一,这里功能都是一样只是现实上略有区别。接着则是添加函数,首先枚举计算机上USB相机设备(程序框图中,视觉与运动->IMAQ USB->USB Enumerate),这个函数输出的是一维数组,所以要提取数组中的元素,使用数组->索引数组函数提取元素。添加USB相机初始化函数(视觉与运动->IMAQ USB->IMAQ USB Init),初始化以后添加相机的USB snap,依然在IMAQ USB下,连接USB init和USB snap 的session,发现USB snap除session以外还需要image in输入,实际上是需要图像存储的缓存。使用IMAQ Create函数创建缓存(视觉与运动 ->Vision Utilities->Image Management),添加一个常量作为Image in输入。添加USB Close函数(IMAQ USB下),将USB snap和image以及USB close连接起来。另外前面添加的数组索引和文本显示控件也连接起来。然后相关端口都连上,则执行开启USB相机->读取相机名称->显示一帧图像->关闭USB相机的功能。

当完成对于学生考勤系统的开发后,还可以对于学生考勤系统进行功能测试,是否符合预期的功能。根据需求分析,对学生考勤系统的以下功能进行测试:

(1)登录功能;

(2)打卡功能;

(3)查看功能;

(4)用户管理功能等。

1、查看功能测试

查看功能:根据身份不同,能查询相关的信息记录。如表1所示,为查看功能测试用例表。

表1查看功能测试用例表

2、登录功能测试

登录功能:用户已成功注册的信息,在登录页面输入并登录,在首页顶部导航栏位置显示用户账号。若未输入完整的信息、输入的信息不存在,则提醒用户重新输入。如表2所示,为登录功能测试用例表。

表2登录功能测试用例表

3.打卡功能测试

打卡功能:当学生ID卡靠近读卡器,读卡器读取数据,并显示。

如表3所示,为打卡功能测试用例表。

表3打卡功能测试用例表

4.记录修改功能测试

记录修改功能:任课教师与学生确定情况后可以对该生的出勤记录进行修改。如表4所示,为记录修改功能测试用例表。

表4记录修改功能测试用例表

5.用户管理功能测试

用户管理功能:对上课的学生和使用系统的用户增添。如表5所示,为用户管理功能测试用例表。

表5用户管理功能测试用例表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个以学校行点名考勤为背景的学生考勤系统,以LabVIEW和Access组件为开发平台,通过图形框图语言和Access数据库,利用LabVIEW的开发时间短、兼容性强、子VI、通用性强、简洁易懂、高效性、平台移植性等特点,实现该学生考勤系统的功能。

1、LabVIEW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开发测量或控制系统的开发环境。

2、利用LabVIEW自带的VISA串口子函数实现串口连接、传输及关闭。

3、使用RFID技术,通过串口和USB接口获取数据。

4、向Access数据库提供访问接口,后台程序中通过数据反馈对用户的请求产生响应,并显示出相关信息,从而实现界面之间信息的显示等操作。

5、使用TCP协议来实现网络的链接,所谓的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是基于连接的协议,也就是说要有连接法能发出数据包,与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 不一样的是UDP是不与对方建立链接,而是直接把数据包发送出去,使用DTO层来隔离业务逻辑层,从而不暴露业务逻辑。

本实用新型的学生考勤系统是以LabVIEW为开发平台,在Windows 7环境下,采用Access数据库,采用图形化编程语言开发的学生考勤系统并使用TCP协议实现网络连接。分前台界面部分和后台代码部分,前台界面部分由学生和教师使用,主要包括登录、查询。后台代码部分包括教师的添加以及禁用,出勤记录的增删改查,数据整合,日志等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学生考勤系统具有使用简单,用户界面友好,易于操作考勤可以读取学生IC卡的信息,便于操作等特点。

当然,除了可以应用于学生的考勤之外,也适用于公司员工等其他需要记录考勤的场景,本实用新型无需加以限制。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学生考勤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