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币处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00730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纸币处理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纸币处理机。



背景技术:

常见的纸币处理机包括清分机、点币机及存取款机等,纸币处理机用于对纸币进行鉴伪、清分、存取等处理操作。

图1是相关技术提供的纸币处理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纸币处理机的内部设置有输送通道6',输送通道6'的首端与纸币处理机的入币口61'连通,输送通道6'的末端与纸币处理机的出币口62'连通;出币口62'处还设有接币台63'、与接币台63'相邻的落币口64',以及用于封闭或者敞开落币口64'的挡门65',纸币处理机还包括进币机构1'、鉴别机构2'、叶轮3'、闸门4'以及币箱(图中未示出),其中,进币机构1'、鉴别机构2'以及叶轮3'沿输送通道6'依次设置,进币机构1'邻近于入币口61',叶轮3'邻近于出币口62',闸门4'设置在出币口62'外侧,币箱设置在挡门65'的下方,其中,闸门4'用于封闭或者敞开出币口62',当闸门4'封闭出币口62'时,接币台64'和挡门65'被封闭在纸币处理机的内部;当挡门65'封闭落币口64'时,挡门65'可接收由叶轮3'吐出的纸币,当挡门65'敞开落币口64’时,挡门65'上的纸币由落币口64'落入币箱内。

这种纸币处理机的问题在于,由输送通道6'输出的纸币有可能插在闸门4'与接币台63'之间的缝隙内,在挡门65'打开时纸币无法由落币口64'落入币箱内,造成纸币处理机工作异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纸币处理机,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纸币插在闸门与接币台之间的缝隙内引起的纸币处理机工作异常的技术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纸币处理机,包括设置于所述纸币处理机的出币口处的出币机构,所述出币机构包括机架和闸门组件,其中:

所述机架的前部设置有取币口,所述机架的底部设置有接币台,与所述接币台相邻的落币口和用于封闭或者敞开所述落币口的挡门;

所述闸门组件包括闸门和挡板,其中,所述闸门与所述机架枢接,用于封闭或敞开所述取币口;所述挡板与所述闸门枢接,当所述闸门封闭所述取币口时,所述挡板遮挡所述闸门与所述接币台之间的缝隙。

作为优选,所述闸门组件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闸门与所述挡板之间,用于驱动所述挡板转动,其中:

当所述闸门敞开所述取币口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挡板向靠拢所述闸门的方向转动,以使所述挡板位于缩回位置;当所述闸门封闭所述取币口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挡板向远离所述闸门的方向转动,以使所述挡板位于遮挡所述闸门与所述接币台之间的缝隙的遮挡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闸门枢接,同时还与所述挡板活动连接,在所述闸门封闭所述取币口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挡板向遮挡位置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件的中部通过枢接轴与所述闸门的侧板枢接,所述驱动件的第一端设有驱动轴,所述闸门的侧板上设有限位槽,所述挡板上设置有驱动槽,所述驱动轴穿过所述限位槽后与所述驱动槽插接;

当所述闸门敞开所述取币口时,位于缩回位置的所述挡板通过所述驱动槽驱动所述驱动轴运动,从而带动所述驱动件的第二端凸出所述闸门的下边沿;当所述闸门封闭所述取币口时,所述驱动件通过所述驱动轴驱动所述驱动槽,从而带动所述挡板向遮挡位置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连接于所述闸门与所述挡板之间,使所述挡板始终具有向缩回位置转动的趋势。

作为优选,所述挡板位于所述闸门靠近所述挡门的一侧,所述挡板的第一端与所述闸门枢接,所述挡板的第二端为自由端,当所述闸门封闭所述取币口时,所述挡板的第二端遮挡所述闸门与所述接币台之间的缝隙。

作为优选,所述挡板的第二端包括沿所述出币口宽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插板,所述挡门上对应地设置有多个插口,当所述闸门封闭所述取币口且所述挡板遮挡所述闸门与所述接币台之间的缝隙时,所述插板与所述插口一一对应地插接配合。

作为优选,还包括:

进币机构、鉴别机构和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的首端与所述纸币处理机的入币口连通,所述输送通道的末端与所述纸币处理机构的出币口连通;所述进币机构设置于所述入币口处,所述鉴别机构设置于所述输送通道上。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通道的末端位于所述落币口的上方,当所述挡门封闭所述落币口时,所述挡门能够接收由所述输送通道输出的纸币。

作为优选,还包括币箱,所述币箱位于所述落币口的下方,用于接收由所述落币口落下的纸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币处理机,包括设置于纸币处理机的出币口处的出币机构,出币机构包括机架和闸门组件,其中:机架的前部设置有取币口,机架的底部设置有接币台,与接币台相邻的落币口和用于封闭或者敞开落币口的挡门;闸门组件包括闸门和挡板,闸门与机架枢接,用于封闭或敞开取币口;挡板与闸门枢接,当闸门封闭取币口时,挡板遮挡所述闸门与接币台之间的缝隙,能够避免纸币插在闸门与接币台之间的缝隙内引起的纸币处理机工作异常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提供的纸币处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币处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是提供的纸币处理机的出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币处理机的出币机构的结构剖视图,图中,闸门处于封闭位置;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币处理机的闸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闸门处于敞开位置;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币处理机在闸门处于封闭位置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进币机构;2’-鉴别机构;3’-叶轮;4’-闸门;6’-输送通道;61’-入币口;62’-出币口;63’-接币台;64’-落币口;65’-挡门;

1-进币机构;

2-鉴别机构;21-纸币厚度检测机构;22-图像检测机构;23-磁检测机构;

3-输送机构;31-输送通道;32-入币口;33-出币口;34-叶轮;35-输送辊组;

4-出币机构;41-机架;42-挡门;43-闸门组件;

411-第一侧壁;412-第二侧壁;413-面板;414-接币台;415-落币口;

4131-取币口;

421-第一挡门;422-第二挡门;

4211-插口;

431-闸门;432-挡板;433-弹性元件;434-驱动件;

4311-门板;4312-侧板;4313-转轴;4314-限位槽;4321-转轴;4322-挡板的第二端;4323-驱动槽;4324-插板;4341-枢接轴;4342-驱动轴;4343-驱动件的第二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如图2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纸币处理机,包括进币机构1、鉴别机构2、输送机构3以及出币机构4。

输送机构3包括输送通道31,输送通道31的首端与纸币处理机的入币口32连通,输送通道31的末端与纸币处理机的出币口33连通;输送机构3还包括叶轮34和多对输送辊组35,其中,叶轮34设置在出币口33处,用于将输送通道31内的纸币输出,多对输送辊组35沿输送通道31依次排布,用于驱动纸币沿输送通道31移动。

进币机构1和鉴别机构2沿输送通道31依次设置,其中,进币机构1设置在纸币处理机的入币口32处,用于将堆叠在入币口32处的纸币一张接一张地送至输送通道31内;鉴别机构2包括纸币厚度检测机构21、图像检测机构22,以及磁检测机构23,其中,纸币厚度检测机构21用于检测纸币是否为单张纸币,当检测到该纸币为单张纸币时,将其送至图像检测机构22,当检测到该纸币不是单张纸币,比如为多张纸币或纸币上粘连有异物时,纸币处理机的控制器控制纸币处理机的提示装置(如报警灯或蜂鸣器等)发出警示信息,提示用户处理;图像检测机构2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图像传感器,用于获取纸币正反两面的图像信息;磁检测机构23用来获取纸币上的磁信息。

出币机构4设置在纸币处理机的出币口33处,用于承接纸币,并将预存储的纸币送入币箱(图中未示出)。

下面详细介绍出币机构4的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出币机构4包括机架41和闸门组件43,以及闸门驱动组件(图中未示出)。

机架41包括第一侧壁411、第二侧壁412、面板413以及接币台414,其中,第一侧壁411和第二侧壁412位于输送通道31的宽度两侧,两者相对平行且与出币口33连通;面板413连接在第一侧壁411和第二侧壁412之间,与出币口33相对,在面板413上设有取币口4131;接币台414连接在第一侧壁411和第二侧壁412之间,用于支撑闸门组件43的闸门431。机架41的底部上设置有与接币台414相邻的落币口415和用于封闭或者敞开落币口415的挡门42。

具体地,挡门42位于第一侧壁411和第二侧壁412之间,挡门42与第一侧壁411和第二侧壁412枢接,用于敞开或者封闭落币口415,币箱位于落币口415的下方,其中,当挡门42封闭落币口415时,叶轮34吐出的纸币堆叠在挡门42上,当挡门42敞开落币口415时,挡门42上的纸币可以通过落币口415落入币箱。本实施例中,挡门42包括对开设置的第一挡门421和第二挡门422。

闸门组件43与机架41活动连接,可以敞开或封闭取币口4131;闸门驱动组件与闸门组件43传动连接,用于驱动闸门组件43封闭或者敞开取币口4131。

下面详细介绍闸门组件43的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闸门组件43包括闸门431、挡板432、弹性元件433和驱动件434。

闸门431与机架41枢接,可以绕枢接轴线转动,具有敞开位置和封闭位置。闸门431包括门板4311和两个侧板4312以及两个转轴4313,其中,两个侧板4312相对平行设置,门板4311连接在两个侧板4312之间,其长度沿输送通道31的宽度方向延伸,两个侧板4312分别与第一侧壁411和第二侧壁412相对;两个转轴4313分别设置在两个侧板4312上,闸门431通过两个转轴4313分别与第一侧壁411和第二侧壁412插接配合,使得闸门431可绕转轴4313的轴线在封闭位置和敞开位置之间转动,当闸门431位于封闭位置时,闸门431的下边沿搭接在接币台414上,门板4311封闭取币口4131,并将挡门42封闭在纸币处理机的内部;当闸门431位于敞开位置时,闸门431的下边沿高于取币口4131的上边沿,取币口4131被敞开,外界可以通过取币口4131取走堆叠在挡门42上的纸币。

挡板432位于门板4311邻近于出币口33的一侧,挡板432的第一端通过转轴4321与闸门431枢接,挡板的第二端4322悬空,挡板432可绕转轴4321的轴线转动,相对闸门431具有遮挡位置和缩回位置,其中,当挡板432位于缩回位置时,挡板的第二端4322向闸门431的门板4311靠拢;当挡板432位于遮挡位置时,挡板的第二端4322远离门板4311并凸出于闸门431的下边沿,以遮挡闸门431与接币台414之间的缝隙。

优选地,如图6所示,挡板的第二端4322包括沿输送通道宽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插板4324,在第一挡门421上对应设置有多个插口4211,当闸门431处于封闭位置且挡板432处于遮挡位置时,挡板432的多个插板4324与第一挡门421的插口4211插接,如此可使挡板432同时遮挡闸门431与接币台414以及挡门42之间的缝隙。

弹性元件433连接在闸门431与挡板432之间,在弹性元件433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挡板432始终具有绕转轴4321转动至缩回位置的运动趋势。

驱动件434的中部通过枢接轴4341与闸门431的侧板4312枢接,可以绕枢接轴4341的轴线转动,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驱动件434的第一端设有驱动轴4342;在闸门431的侧板4312上设有限位槽4314,限位槽4314为以驱动件434的枢接轴4341为圆心的圆弧槽;在挡板432上设有驱动槽4323,驱动件434的驱动轴4342穿过闸门431的限位槽4314后与挡板432上的驱动槽4323插接,当在弹性元件433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挡板432转动至缩回位置时,挡板432的驱动槽4323带动驱动轴4342沿限位槽4314移动,使驱动件434绕枢接轴4341转动至第一位置,此时,驱动件的第二端4343远离闸门431的门板4311且凸出于闸门431的下边沿;当按压驱动件的第二端4343,使驱动件434绕枢接轴4341转动至第二位置,驱动件的第二端4343靠拢闸门431的门板4311,此时驱动轴4342沿限位槽4314移动,同时通过驱动槽4323带动挡板432转动至遮挡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币处理机的工作过程如下:

纸币处理机工作时,闸门431位于封闭位置,挡门42封闭币箱的入口,闸门431的下边沿搭接在接币台414上,接币台414按压驱动件的第二端4343,使驱动件434转动至第二位置,驱动件434的驱动轴4342通过驱动槽4323带动挡板432转动至遮挡位置,挡板432遮挡闸门431与接币台414之间的缝隙。进币机构1将纸币由入币口32一张接一张地送入输送通道31内,纸币在输送辊组35的驱动下沿输送通道31移动,当纸币经过鉴别机构2时,由鉴别机构2鉴别纸币的真伪后,被叶轮34送到挡门42上堆叠,由于挡板432遮挡闸门431与接币台414之间的缝隙,从而避免了堆叠在挡门42上的纸币插在闸门431与接币台414之间的缝隙内,当需要用户取走纸币时,则闸门驱动组件驱动闸门431转动至敞开位置,挡板432在弹性元件433的弹性力的作用下转动至缩回位置,不会阻碍由取币口4131取走挡门42上的纸币;当需要回收纸币时,则挡门42敞开落币口415,挡门42上的纸币通过落币口415落入币箱。

与相关技术中的纸币处理机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币处理机由于在闸门431上设置挡板432,当闸门431处于封闭位置时,挡板432遮挡闸门431与接币台414之间的缝隙,因此能够避免纸币插在闸门431与接币台414之间的缝隙内引起的纸币处理机工作异常的问题。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