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融设备的走线结构及金融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1165发布日期:2018-08-14 17:58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融设备的走线结构及金融设备。



背景技术:

金融设备是通过人机互动界面实现用户自助操作办理金融业务的一种自助终端,包括ATM机、自助缴费机等现金类自助设备。金融自助设备一般包括上机芯和下机芯,上机芯设置有接客部,用户通过接客部的操作界面选取具体的金融业务,下机芯设置有介质存储结构。

由于金融设备内结构较多,上机芯与下机芯连接的线缆数量较多,为避免线缆在金融自助设备工作或维护过程中磨损,金融自助设备的下机芯内一般设置有走线结构,如图1所示,走线结构包括U型板1',U型板1'扣设在下机芯的侧壁上,U型板1'上开设有镂空区13',镂空区13'的侧边向下机芯的侧壁凸设有抵接边12',抵接边12'与下机芯的侧壁抵接,且抵接边12'与U型板1'的侧边之间形成走线槽11'。在安装该走线结构时,需要将线缆分为两束,并通过扎线带捆扎后分别放置在两侧的走线槽11'内,以便保护线缆。

由于下机芯的电源线缆较粗,且走线结构内的走线槽11'尺寸较小,在捆绑线缆时,工作人员需要保证分成的每束线缆不能太厚,也不能太宽,以便捆绑后的线缆束能够容置在走线槽11'内,进而将U型板1'锁附在下机芯的侧壁上,因此花费的理线时间较长,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不便拆卸,不利于后期售后服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金融设备的走线结构,不需要扎线带,操作方便,效率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金融设备的走线结构,包括:

第一U型板,所述第一U型板的开口朝向待理线设备的固定部设置,并与所述固定部固定,所述第一U型板和所述固定部之间形成走线槽;及

第二U型板,所述第二U型板设置于所述第一U型板的下方,所述第二U型板沿垂直所述固定部的方向凸出所述第一U型板设置,所述第二U型板与所述第一U型板连续设置并呈阶梯状,所述第二U型板的侧边设置有允许线缆进出的进出口。

其中,所述第一U型板的侧边朝向所述固定部的端部设置有弯折边,所述弯折边与所述固定部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其中,所述弯折边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螺纹孔,螺栓穿过所述连接孔后与所述螺纹孔配合。

其中,所述第一U型板的底边设置有通孔。

其中,所述第一U型板和所述第二U型板的连接处圆滑过渡。

其中,所述第一U型板和所述第二U型板通过连接板连接,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U型板和所述第二U型板的连接处均圆滑过渡。

其中,所述第一U型板和所述第二U型板一体成型。

其中,所述第一U型板和所述第二U型板均为钣金件。

其中,所述第二U型板的侧边至少部分与所述固定部之间设置有间隙以形成所述进出口。

其中,所述第二U型板与所述第一U型板错位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金融设备,金融设备内的走线结构方便整理线缆,便于拆装维护。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金融设备,包括上述的金融设备的走线结构,所述待理线设备为下机芯。

其中,所述固定部为所述下机芯的侧壁。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融设备的走线结构及金融设备。金融设备的走线结构包括第一U型板和第二U型板,所述第一U型板的开口朝向待理线设备的固定部设置,并与所述固定部固定,所述第一U型板和所述固定部之间形成走线槽;所述第二U型板设置于所述第一U型板的下方,所述第二U型板沿垂直所述固定部的方向凸出所述第一U型板设置,所述第二U型板与所述第一U型板连续设置并呈阶梯状,所述第二U型板的侧边设置有允许线缆进出的进出口。该走线结构中,第一U型板与固定部之间形成走线槽,走线槽的空间较大,使用该走线结构时,不需要将线缆分为两束,且不需要将线缆捆绑,简化了理线操作,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作业强度,提高拆装效率,便于设备维护。通过在第二U型板的侧边设置进出口,且第二U型板凸出第一U型板设置,扩大线缆进入空间,方便设备内的线缆进入走线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金融设备的走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融设备的走线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融设备的走线结构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融设备的走线结构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融设备的走线结构的侧视图。

其中:

1、第一U型板;11、走线槽;12、弯折边;13、通孔;14、连接板;2、第二U型板;21、进出口;

8-上机芯,81-接客部,82-第一输送部,83-识别部、84-传输O部,85-暂存部,9-下机芯,91-第二输送部、92-循环钞箱,93-废钞箱,94-换向叶片;

1'、U型板;11'、走线槽;12'、抵接边;13'、镂空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金融设备,主要用于处理与纸质类的介质相关的金融业务,比如存取纸币等。如图2所示,金融设备包括上机芯8和下机芯9,上机芯8包括接客部81、第一输送部82、识别部83、传输O部84和暂存部85等。上机芯8内设置有用于传输介质的上传输通道,将上机芯8内的各个部件之间连通。接客部81直接面向用户,用于处理存取款等业务,可以将层叠的纸币分为单张输送到上传输通道中,或反向处理。识别部83用于识别纸币的真伪和种类。暂存部85用于暂时存储纸币。第一输送部82用于连通接客部81、识别部83以及下机芯9,传输O部84用于连通识别部83、暂存部85以及接客部81。

下机芯9包括第二输送部91、循环钞箱92和废钞箱93等,下机芯9内设置有用于传输介质的下传输通道,将下机芯9内的各个部件连通。循环钞箱92和废钞箱93分别存储可流通的纸币和不宜流通的纸币。第二输送部91的顶部通过导钞件与上机芯8中的第一输送部82连通,底端通过各个传输口与对应的循环钞箱92或废钞箱93连通。

在上机芯8和下机芯9中的各个传输通道中,具有多个通道相互交接的位置采用换向叶片94换向。

由于金融设备的结构复杂,内部结构较多,上机芯8与下机芯9之间连接的线缆数量较多,为了避免金融自助设备工作时磨损线缆,金融自助设备内还设置有走线结构。如图3-图6所示,金融设备的走线结构包括连续设置的第一U型板1和第二U型板2,第一U型板1和第二U型板2的开口均朝向待理线设备的固定部设置,本实施例中,走线结构设置在金融设备的下机芯9,即待理线设备为下机芯9,固定部可以为下机芯9的侧壁,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部也可以是设置在下机芯9内的固定架等结构。第一U型板1与下机芯9的侧壁固定,且第一U型板1与下机芯9的侧壁之间形成线缆的走线槽11。第二U型板2设置在第一U型板1的下方,且沿垂直于下机芯9的侧壁的方向上凸出第一U型板1,使得第一U型板1和第二U型板2之间呈阶梯状设置,第二U型板2的侧边上设置有允许线缆进出的进出口21。

使用该金融设备的走线结构时,将第一U型板1固定在下机芯9的侧壁上,线缆通过第二U型板2的侧板上的进出口21进入走线结构或由走线结构伸出,以下机芯9内的线缆进入走线结构为例,线缆由进出口21进入第二U型板2与侧壁之间的槽体内,并向上延伸,通过第一U型板1和侧壁之间形成的走线槽11进入上机芯8内。第一U型板1和第二U型板2保护线缆,避免线缆与下机芯9内的其他结构接触,从而避免线缆磨损,降低金融设备的故障率。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走线结构,本实施例中的走线槽11的空间较大,第一U型板1和下机芯9的侧壁之间形成一个走线槽11,理线时,不需要将线缆分束,也不需要将线缆通过扎带捆绑,操作简单,简化了理线操作,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作业强度,第一U型板1与下机芯9的侧壁之间固定方便,拆装效率高,便于金融设备的维护。

线缆通过第二U型板2的侧边上的进出口21进入走线结构内,第二U型板与侧壁之间的空间较大,线缆可以适当弯折调整线缆的走向,有利于线缆在走线槽11内竖直延伸或伸出走线结构外,有利于线缆进出走线结构。

如图4和图5所示,为了方便走线结构与固定部的固定,第一U型板1的侧边朝向下机芯9的侧壁的端部向外弯折形成弯折边12,弯折边12与下机芯9的侧壁抵接并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弯折边12上设置有连接孔,下机芯9的侧壁在连接孔的对应位置设置螺纹孔,螺钉穿过连接孔后与螺纹孔配合,以使弯折边12与下机芯9的侧壁固定,进而固定金融设备的走线结构。金融设备的走线结构与下机芯9的侧壁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拆卸方便,便于对金融设备的维修。

为了方便观察线缆在走线结构内的分布情况,第一U型板1的底边上还可以设置有通孔13,通孔13可以为多个,多个通孔13可以沿走线方向分布,以方便观察走线结构内各位置的线缆。

本实施例中,第一U型板1和第二U型板2均为钣金件,且如图5所示,第一U型板1和第二U型板通过连接板14连接,具体的,连接板14水平设置,连接板14的一端与第一U型板1的底边连接,另一端与第二U型板2的底板连接。为避免第一U型板1和第二U型板2与连接板14的连接位置磨损线缆,连接板14与第一U型板1和第二U型板2的连接处均圆滑过渡。第一U型板1、第二U型板2和连接板14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

为方便线缆进出走线结构,如图3-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U型板2与第一U型板1可以错位设置。具体的,以图4和图5中呈现的方向为准,第二型板2相对第一U型板1向左偏移一定距离,线缆水平方向进入第二型板2和下机芯9的侧壁之间后,弯折大约90°后竖直延伸,竖直的部分可以顺势进入第一U型板1和下机芯9的侧壁形成的走线槽11内,为线缆的弯折走向提供缓冲过渡的过程。

如图3和图5所示,第二U型板2的一侧的侧边向外弯折形成弯折边12,第二U型板2的弯折边12与下机芯9的侧壁固定,可以提高走线结构与下机芯9的固定效果。且设置有弯折边12的侧边的下端设置有缺口并形成进出口21。第二U型板2的另一侧的侧边沿垂直下机芯9的侧壁的方向的宽度较小,使得该侧的侧边与下机芯9的侧壁之间形成进出口21。线缆可以通过第二U型板2的两侧的进出口21进出走线结构内,方便按照线缆所在的位置选择合适的进出口21进出走线结构,更加方便。在其他实施例中,进出口21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布置,只要能够方便线缆进出即可。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