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指纹锁的内部辅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5626发布日期:2019-03-02 02:01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指纹锁的内部辅助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指纹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指纹锁的内部辅助结构。



背景技术:

智能指纹锁是一种以人体手指部位的指纹为识别载体和手段的智能锁具,一般由电子识别与控制、机械联动系统两部分组成。

目前,市场上的智能指纹锁主要包括把手、与把手相配合的盖板、以及安装在把手内或盖板上的指纹头,其中,在把手内会安装有电路板,电路板通过导线带与指纹头相连接,同时,在盖板上开设有与指纹头相匹配的通口,当需要开启智能门时,只需用手握住把手,使拇指与通口内的指纹头相接触,指纹头会将指纹信息传输至电路板上,电路板识别通过后,再旋转把手即可打开智能门。

但是,把手内的导线带在与指纹头连接处、以及电路板与导线待连接处均容易出现折痕,在长期使用或转动把手的过程中,很容易导致导线带的折痕处出现破损而造成把手内部短路的情况,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指纹锁的内部辅助结构,能够减少导线带折痕的出现,从而减少把手内部短路的情况,继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智能指纹锁的内部辅助结构,包括:截面呈L形的、中空的把手;与把手相匹配的、用于密封把手的盖板;以及,设于把手内、通过导线带相连接的指纹头与电路板,所述把手靠近指纹头的一端镶嵌有用于承载指纹头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限制指纹头的限位部,所述底座侧端面固定有用于承载电路板、以使指纹头与电路板之间的导线带摊平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远离底座的一端还开设有供导线带穿过的料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底座与限位部,两者可以相互配合,将指纹头限制在把手内的预定位置上;设置的承载板,承载板可以对导线带与电路板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可以使得导向带摊平在承载板上,从而可以减少导线带出现折痕的情况,而设置的料口,则可以方便电路板端部的导线带穿过承载板,以免导线带从承载板的端部边缘绕过而产生折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 所述底座与承载板之间的连接处设有与导线带相接触的、呈梯形设置的弧形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弧形面,能够与指纹头延伸出的导线带相接触,使得导线带贴合弧形面与电路板相连接,通过此设计,可以减少导线带出现折痕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 所述料口的边缘处设有与导线带相接触的弧形倒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弧形倒角,在导线带穿过料口时,导线带会与弧形倒角相接触,弧形倒角可以减少与导线带之间的摩擦,从而减少导线带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 所述把手包括:用于承载底座的空筒以及与空筒垂直装配的、呈中空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空筒连接处设有与导线带相接触的内弧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内弧面,在导线带穿过料口后,导线带会穿过空筒,内弧面可以与导线带相贴合,同时,内弧面可以增大导线带穿过空筒的空间,减少空筒与安装板连接处产生的棱角对导线带造成的刮伤,从而可以保护导线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 所述电路板远离指纹头的一端安装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导线带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连接端,便于导线带的安装与移除,使得导线带可以直接安装在连接端上,连接端相比导线带直接焊接在电路板上,更加的省时省力,同时,也可以减少在焊接过程中对电路板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 所述限位部包括:固定在底座承载面边缘处多个弧形块,所述弧形块顶部与底座承载面之间的高度差不大于指纹头的厚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弧形块,当指纹头置于底座的承载面上时,弧形块可以与指纹头的边缘处相抵触,可以对指纹头进行限制,减少指纹头出现晃动的情况,而对弧形块的高度进行限制,则是为了防止与盖板抵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承载板,承载板可以对电路板与导线带起到一定的承载作用,可以使得导线带摊平在承载板上,从而可以减少导线带出现折痕的情况,而设置的弧形面,则可以进一步减少导线带出现弯曲或折痕的情况,从而减少把手内的导线带出现短路的情况,继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1、把手;11、空筒;12、安装板;2、盖板;3、指纹头;31、导线带;4、底座;41、弧形块;5、电路板;51、连接端;6、承载板;61、料口;62、弧形面;63、内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本实施例:一种智能指纹锁的内部辅助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截面呈L形的把手1;以及与把手1相匹配的盖板2,本实施例中的把手1为中空状,盖板2可以与把手1相嵌合,从而将把手1密封盖住。

在把手1内安装有指纹头3,指纹头3连接有导线带31,导线带31远离指纹头3的一端连接有电路板5,而在盖板2的一端开设有通口,指纹头3可以与通口相嵌合,使得用户可以在握住把手1时大拇指可以与指纹头3相接触,在把手1靠近指纹头3的一端镶嵌有底座4,底座4与把手1的内壁可拆卸式安装,底座4可以承载住指纹头3,当盖板2与把手1装配在一起时,底座4可以使得指纹头3与盖板2上的通口相互嵌合,从而可以对指纹头3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可以减少指纹头3出现晃动的情况,另外,在底座4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制指纹头3的限位部。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包括:固定在底座4承载面边缘处多个弧形块41,且弧形块41的顶部与底座4承载面之间的高度差不大于指纹头3的厚度,设置的弧形块41可以与指纹头3的边缘处相抵触,可以对指纹头3进行限制,从而可以减少指纹头3出现晃动的情况,而对弧形块41的高度进行限制,则是为了防止弧形块41过高而与盖板2相抵触。

其中,在底座4的侧端面固定有用于承载电路板5的承载板6,承载板6在承载电路板5时,可以使得承载板6上的导线带31平摊在承载板6上,从而可以减少导线带31出现折痕的情况。

在承载板6远离底座4的一端开设有供导线带31穿过的料口61,料口61可以方便电路板5端部的导线带31直接穿过承载板6,从而可以避免导线带31从承载板6的端部边缘绕过,这样承载板6的端部边缘就不容易使得导线带31产生弯曲或折痕;另外,在底座4与承载板6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与导线带31相接触的弧形面62,弧形面62呈阶梯状的面,弧形面62能够与指纹头3以及电路板5之间的导线带31相接触,还可以对导线带31起到一定的承载作用,使得导线带31贴合弧形面62与电路板5相连接,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导线带31出现折痕的情况。

在料口61的边缘处还设置有与导线带31相接触的弧形倒角,在导线带31穿过料口61时,导线带31会与弧形倒角相接触,弧形倒角由于表面较光滑,可以减少与导线带31之间的摩擦,从而减少导线带31的磨损。

在本实施例中,把手1包括:用于承载底座4的空筒11;以及与空筒11相固定的安装板12,安装板12与空筒11相垂直,且安装板12内部为中空状,在安装板12与空筒11的连接处设置有内弧面63,内弧面63可以与导线带31相贴合,可以减少空筒11与安装板12连接处产生的棱角对导线带31造成的刮伤,从而对导线带31表面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进一步减少导线带31折痕的出现。

另外,在电路板5远离指纹头3的一端安装有连接端51,导线带31通过连接端51与电路板5相连接,连接端51便于导线带31的安装与移除,使得导线带31不用直接焊接在电路板5上,从而减少对电路板5的损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