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可移动传输式收款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7582发布日期:2019-04-05 19:33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可移动传输式收款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现金柜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可移动传输式收款槽。



背景技术:

现金柜台是放置在银行中用于银行柜员与客户接触的平台,一般用来进行业务办理的操作平台,并且在现金柜台上方位于银行柜员与客户之间设有透明玻璃,防止柜员发生危险。

目前,为了方便柜员与客户之间的业务办理,在台面上位于玻璃的下方两侧设有连通的收款槽,这样一方面方便业务工作之间的物品交接,另一方面也保障了柜员的安全。

然而现有的收款槽均为中部弧形凹陷的收款槽,传递物品时,将物品放入收款槽中,物品会掉入弧形凹槽的底部,柜员与客户之间交接物品均需要伸手去递拿物品,长时间下来,极为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可移动传输式收款槽,旨在提出一种收款槽,解决收款槽传递物品麻烦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可移动传输式收款槽,包括柜台主体,所述柜台主体的上部设置有梯形台凹槽,所述梯形台凹槽的两侧分别自底部朝上沿外侧倾斜;所述梯形台凹槽的底部以及两侧分别设置为传输道,所述传输道包括有位于柜员一侧的第一倾斜轨道、底部水平道以及位于客户一侧的第二倾斜轨道,在所述第一倾斜轨道、底部水平道以及第二倾斜轨道分别设有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以及第三传送带;在所述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以及所述第三传送带的底部分别设有多个转动轮,多个所述转动轮通过电机进行驱动,所述柜台主体的两侧分别具有控制所述电机转向的控制按钮。

进一步地,在所述柜台主体位于所述梯形台凹槽的水平轨道的正上方设置有盖板。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包括位于所述柜员一侧的第一盖板,以及位于所述客户的第二盖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分别与所述柜台主体铰接,所述第一盖板或所述第二盖板分别摆动至打开状态或封盖所述梯形台凹槽的上部。

进一步地,沿所述第一倾斜轨道至第二倾斜轨道的方向上,位于所述梯形台凹槽的中部设有纵向隔板。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之间设有弧形过渡的第一抵接条,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与第三传送带之间设有弧形过渡的第二抵接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抵接条与所述第二抵接条固定连接在所述纵向隔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倾斜轨道的外侧边缘朝向所述梯形台凹槽延伸并相切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边缘处的弯曲部分,所述第二倾斜轨道的外侧边缘朝向所述梯形台凹槽延伸并相切与所述第三传送带的边缘处的弯曲部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可移动传输式收款槽,在需要将物件传递到柜员时,通过控制按钮,使电机带动各传送带向柜员的方向进行移动,在将物件放在第三传送带上,物件依次传递到第二传送带以及第一传送带,从而到达柜员的位置处,当需要返还物件时,柜员则按下按钮,各传送带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从而传递到客户的位置处,不在需要伸手从收款槽中取出,简单方便,更加的智能化。解决了收款槽传递物品麻烦不方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可移动传输式收款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可移动传输式收款槽的局部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可移动传输式收款槽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可移动传输式收款槽,通过提供装配在柜台上部的移动传输式的收款槽,使柜员与客户之间的物品材料交接更方便,操作简单,节省时间。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可移动传输式收款槽,包括柜台主体11,在柜台主体11的上部设置有梯形台凹槽12,在梯形台凹槽12的上部则为固定设置在柜台主体11上的透明玻璃,供柜员与客户之间的交流,梯形台凹槽12的两侧分别自底部朝上沿两侧的外侧倾斜,即梯形台凹槽12自下而上口径变大;这样,将梯形台凹槽12的底部以及两侧的斜面设置为传输道,用来进行物价交接与传输,传输道则包括有位于柜员一侧的第一倾斜轨道121、底部的水平轨道122以及位于客户一侧的第二倾斜轨道123,而在这三条传输道上则分别设置有第一传送带141、第二传送带142以及第三传送带143,在传送带的底部则设置有转动轮,通过转动轮带动第一传送带141、第二传送带142以及第三传送带143进行转动,并且这多个转动轮通过电机驱动,通过柜台两侧的控制按钮来对电机的转向进行控制。

这样,在需要将物件传递到柜员时,通过控制按钮,使电机带动各传送带向柜员的方向进行移动,在将物件放在第三传送带143上,物件依次传递到第二传送带142以及第一传送带141,从而到达柜员的位置处,当需要返还物件时,柜员则按下按钮,各传送带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从而传递到客户的位置处,不在需要伸手从收款槽中取出,简单方便,更加的智能化。

本实施例中,通过电机控制的各转向轮的转向是一致的,并且,在柜员一侧或是客户一侧均有控制电机来回的控制按钮,即在一侧就可以控制各传送带的移动方向。

另外,在柜台主体11上位于梯形台凹槽12的水平轨道122的正上方设置有盖板,用于封盖住部分传输轨道,以保护客户隐私,并且在第一倾斜轨道121以及第二倾斜轨道123留有开口,供物件放入第一传送带141或第三传送带143上。

盖板包括有在柜员一侧的第一盖板133以及在客户一侧的第二盖板134,在第一盖板133以及第二盖板134的中部则设置有透明玻璃。

并且,第一盖板133与第二盖板134分别与柜台主体11铰接,这样,第一盖板133或第二盖板134就能够分别摆动至打开状态或封盖住梯形台凹槽12的上部,从而在机器发生故障时,打开两侧的第一盖板133与第二盖板134,方便直接进行物件交换。

本实施例中,为了分开区别客户至柜员传送的物件与柜员至客户传送的物件,在梯形台凹槽12的中部设置有纵向布置的纵向隔板13,纵向隔板13沿第一倾斜轨道121至第三倾斜轨道的延伸方向进行布置,这样区别了两个方向的传输方向,方便客户进行区分取出与递进物件的位置,从而方便柜员进行业务办理,加快业务效率。

同时,在第一传送带141与第二传送带142之间设置有弧形过渡的第一抵接条131,第一抵接条131的纵向两侧相切与第一传送带141与第二传送带142的弧形部分,并且,第二传送带142与第三传送带143之间设置有弧形过渡的第二抵接条132,第二抵接条132的纵向两侧相切与第二传送带142与第三传送带143的弧形部分,这样,在传输物件时,则可以防止纸质件或微小物件从传送带之间的夹缝中掉落,使双休传输更加稳定。

而为了固定上述的第一抵接条131以及第二抵接条132,将第一抵接条131以及第二抵接条132与纵向隔板13固定连接,同时将第一抵接条131以及第二抵接条132的横向的两侧连接在梯形台凹槽12竖向布置的两侧的侧壁上,以稳定固定第一抵接条131以及第二抵接条132。

同样的,在第一倾斜轨道121的外侧边缘处向梯形台凹槽12内平向延伸,并相切与第一传送带141的弯曲部分,在第三倾斜轨道的外侧边缘处向梯形台凹槽12内平向延伸,并相切与第一传送带141的弯曲部分,防止了纸质件或微小物件从传送带与倾斜轨道之间掉落。

本实施例中,布置在第一倾斜轨道121以及第二倾斜轨道123上的第一传送带141以及第三传送带143为倾斜布置,为了防止物件回落至底部,第一传送带141与第三传送带143的带上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凸棱,以增加第一传送带141以及第三传送带143的摩擦力。

另外,在柜员以及客户的一侧均设置有停止轨道运输的暂停按钮,从而停止传送带的运动,方便取件或其他操作。

另外,为了更加区分两个方向的传输方向,以纵向隔板13为界,将纵向隔板13将第一传送带141、第二传送带142以及第三传送带143分开,即位于纵向隔板13一侧的传送方向是从客户至柜员,而位于纵向隔板13另一侧的传送带的传送方向是柜员至客户,这样,将两个方向明显区分,使柜员与客户之间的物件传送更加方便简单,并且,在客户较多时,避免了物件传送混淆,单向传送则更加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