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售货机的货道固定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4104发布日期:2019-08-21 01:48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售货机的货道固定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设备的锁紧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售货机的货道固定锁。



背景技术:

在现在的自动售货机货内,自动售货机的货道一般都是通过一种插栓式的弹簧锁固定,通过该种弹簧锁固定的在固定货道时需要先将货道插入自动售货机内部,再将弹簧锁的插栓对准货道上的锁孔之后将插栓推进锁孔完成货道的固定,但是这种货道的固定方式需要用户自行判断货道锁孔的位置,而且由于货道往往都设置在比较低的位置用户很难观察货道锁孔的位置,造成弹簧锁的对孔困难,上锁复杂,甚至无法上锁的困难情况,从而导致货道不稳定,影响货道出货,从而给商家带来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售货机的货道固定锁,可实现货道插入到位之后自动上锁,防止由于弹簧锁对孔困难造成上锁失败,从而货道不稳定,影响货道出货,从而给商家带来损失等问题的发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动售货机的货道固定锁,包括包括外壳、把手开孔、锁舌以及把手;

所述把手开孔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锁舌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锁舌后端并从所述把手开孔上伸出同时卡在所述把手开孔的一侧防止所述锁舌伸出过度。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自动售货机的货道固定锁还包括弹簧;

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并拉紧所述锁舌与所述外壳。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孔;

所述固定孔设置在所述外壳上。

进一步的,所述锁舌外侧设有一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锁舌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折弯;

所述固定折弯设置在所述锁舌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所述锁舌以及所述把手的材质为塑料材质或金属材质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弹簧以及在锁舌上设置斜面的方式实现了设置了本实用新型的货道插入外置固定装置时,锁舌自动弹出锁定,从而防止货道滑出,无需对准锁孔,防止了现有技术中防止由于弹簧锁对孔困难造成上锁失败,从而导致货道不稳定,影响货道出货,从而给商家带来损失等问题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弹簧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弹簧锁的剖视图;

图中标号名称为:01-外壳、02-把手开孔、03-锁舌、04-把手、05-弹簧、06-固定孔、07-固定折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一种自动售货机的货道固定锁,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外壳01、把手开孔02、锁舌03以及把手04;

把手开孔02设置在外壳01上,锁舌03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把手04设置在锁舌03后端并从把手开孔02上伸出同时卡在把手开孔02的一侧防止锁舌03伸出过度。

把手04用于在外拉时缩回锁舌03;

把手04还用于同时卡在把手开孔02的一侧防止锁舌03伸出过度,并且在后拉时带动锁舌03回缩。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一种自动售货机的货道固定锁还包括弹簧05;

弹簧05设置在外壳01内部并拉紧锁舌03与外壳01;

弹簧05用于拉紧锁舌03与外壳01使锁舌03往外伸出。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外壳0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孔06;

固定孔06设置在外壳01上;

固定孔06用于通过螺丝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安装的装置上。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锁舌03外侧设有一斜面。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锁舌03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折弯07;

固定折弯07设置在锁舌03的两侧;

固定折弯07用于使锁舌03稳定伸缩。

进一步的,外壳01、锁舌03以及把手04的材质为塑料材质或金属材质中的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应用场景中,当用户需要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到所述自动售货机货道的下方;

当用户需要将设置了本实用新型的货道安装到自动售货机内部时,用户将货道插入自动售货机内部,此时,锁舌03卡在所述自动售货机的外壳上,此时由于锁舌03上有一斜面,则锁舌03收缩,此时所述货道可进一步往内推并安装到位,此时锁舌03重新弹出并卡在所述自动售货机的外壳上固定所述货道,此时所述货道安装完成;

而当用户需要拆卸所述货道时,用户外拉把手04,此时锁舌03的锁舌缩回弹簧锁05内部从而解除所述货道的固定,则此时用户可顺利将所述货道抽出。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