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式轨道交通检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15430发布日期:2019-12-24 21:55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滑动式轨道交通检票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滑动式轨道交通检票设备。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是指运营车辆需要在特定轨道上行驶的一类交通工具或运输系统。最典型的轨道交通就是由传统火车和标准铁路所组成的铁路系统。随着火车和铁路技术的多元化发展,轨道交通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类型,不仅遍布于长距离的陆地运输,也广泛运用于中短距离的城市公共交通中。

常见的轨道交通有传统铁路(国家铁路、城际铁路和市域铁路)、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新型轨道交通有磁悬浮轨道系统、单轨系统(跨座式轨道系统和悬挂式轨道系统)和旅客自动捷运系统等。

目前,我国的铁路火车票检票是先由检票工作人员对火车票目视检查,然后使用手动的专用检票剪打孔做标记来进行检票。由于长时间使用检票剪,检票工作人员劳动强度较大,尤其是在客运高峰期,每天需要检票打孔的次数非常多,检票工作人员十分辛苦。另外,现有的检票剪在将票纸打孔完成后,剪下的废屑散落在原地,需要后续进行打扫,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滑动式轨道交通检票设备,以代替传统的人工打孔检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滑动式轨道交通检票设备,包括检票台,检票台内设有传送机构和打孔检票机构,打孔检票机构位于传送机构的末端,且检票台内还设有用于阻挡票纸传送的阻挡机构;检票台一侧开设有票纸入口、另一侧开设有票纸出口,票纸入口正对传送机构的首端,票纸出口正对传送机构的末端。

本方案的原理在于:

检票人员将信息核对正确的票纸从票纸入口插入,传送机构用于对插入的票纸向票纸出口方向进行传送,当票纸前端到达传送机构末端时,由于票纸前端受到阻挡机构的阻挡而停止向前传送,打孔检票机构用于对停驻的票纸进行打孔标记,阻挡件再收起,完成打孔的票纸继续向前传送并从票纸出口送出,乘客取出票纸即可。

采用本方案能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通过传送机构将票纸传送到打孔检票机构处,实现票纸打孔的自动化,无需人工对票纸进行打孔,检票人员仅需将票纸插入票纸入口即可,检票人员的劳动量得到极大降低。

进一步,传送机构包括两组横向分布的传送带,两组传送带分别从票纸的两个侧边对票纸进行传送,每组传送带均包括两个竖向分布的传送带,每组中的两个传送带之间设有传送间隙,四个传送带分别通过四个微型电机驱动。票纸进入每组中的两个传送带之间的传送间隙中,通过票纸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实现传送带对票纸的传送。

进一步,阻挡机构包括两个扇形的阻挡壳,阻挡壳沿其径向的剖面呈“u”形,两个阻挡壳分别转动套设在位于上方的两个微型电机的输出轴上,且阻挡壳的旋转中心与微型电机的输出轴轴线重合。阻挡壳底部挡住每组中的两个传送带之间的传送间隙,从而实现对传送间隙内票纸的阻挡。

进一步,阻挡壳上设有磁性件,阻挡壳上方设有能够与磁性件相吸的电磁铁。通过电磁铁的通断电即可实现将阻挡壳收起和放下,操作简单。

进一步,打孔检票机构包括相配合的打孔头和打孔槽,打孔头位于传送机构上方,打孔槽位于传送机构下方,打孔头能够竖直往复运动并插入打孔槽内。通过打孔头插入与之配合的打孔槽内,即可将票纸打出一个孔,产生的废屑留在打孔槽内。

进一步,打孔槽连通有废屑收集框,废屑收集框位于打孔槽下方。掉入打孔槽内的废屑向下落入废屑手机框内,实现废屑的收集,当废屑收集满后,直接将废屑收集框内的废屑倒掉即可,避免打孔后产生的废屑散落在地面上。

进一步,打孔头截面为矩形,且打孔头的棱边采用圆弧过渡。现有的专用检票剪大多采用此种形状,本方案中打孔头也采用相同的形状。

进一步,传送带表面设有防滑层。防滑层能增加与票纸表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票纸打滑。

进一步,防滑层为涂覆在传送带表面的橡胶层。橡胶层与票纸之间的摩擦系数较大,因而摩擦力较大,不容易打滑。

进一步,防滑层为密布在传送带表面的软毛。通过软毛与票纸表面接触,也能增加摩擦力,防止打滑,还不会阻碍传送带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向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传送带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检票台1、票纸入口101、票纸出口102、传送带2、微型电机20、打孔电机3、打孔头30、阻挡壳4、永磁铁41、电磁铁42、废屑收集框5、打孔台6、打孔槽7、票纸8。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滑动式轨道交通检票设备,包括检票台1,检票台1内设有传送机构、阻挡机构和打孔检票机构,打孔检票机构位于传送机构的末端;检票台1一侧开设有票纸入口101、另一侧开设有票纸出口102,票纸入口101正对传送机构的首端,票纸出口102正对传送机构的末端。

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传送机构包括两组横向分布的传送带2,两组传送带2分别从票纸8的两个侧边对票纸8进行传送,每组传送带2均包括两个竖向分布的传送带2,每组中的两个传送带2之间设有传送间隙,四个传送带2分别通过四个微型电机20驱动。传送带2表面设有防滑层,防滑层为密布在传送带2表面的软毛。

阻挡机构包括两个扇形的阻挡壳4,阻挡壳4沿其径向的剖面呈“u”形,两个阻挡壳4分别转动套设在位于上方的两个微型电机20的输出轴上,且阻挡壳4的旋转中心与微型电机20的输出轴轴线重合。阻挡壳4上固定有永磁铁41,阻挡壳4上方固定有能够与永磁铁41相吸的电磁铁42。

打孔检票机构包括打孔头30和带有打孔槽7的打孔台6,打孔头30和打孔槽7的横截面均为圆弧过渡的矩形,打孔头30位于传送机构上方,打孔台6位于传送机构下方,打孔头30上方固定有一个打孔电机3用于带动打孔头30竖直往复运动并插入打孔槽7内。打孔槽7连通有废屑收集框5,废屑收集框5位于打孔槽7下方。

检票台1内还安装有控制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采用80c51单片机),用于对打孔电机3和电磁铁42的工作进行控制。

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检票的具体过程如下:

检票人员对票纸8信息进行核对,然后检票人员将信息核对正确的票纸8从票纸入口101插入,票纸8进入上下两个传送带2之间的传送间隙内,传送带2运动时对插入的票纸8向票纸出口102方向进行传送,当票纸8前端到达传送带2末端时,票纸8前端到达两组横向分布的传送带2之间的打孔台6上并覆盖打孔槽7,由于票纸8前端受到阻挡壳4底部的阻挡而停止向前传送,此时控制器控制打孔电机3工作带动打孔头30向下运动,打孔头30从前后两个传送带2之间穿过并向下插入打孔槽7内,将票纸8打出一个洞实现票纸8的标记,票纸8打孔即完成,打出的洞口处产生的废屑进入打孔槽7内,再向下落入废屑收集框5内实现废屑的收集。打孔完成后,打孔头30再向上收起,此时控制器再控制电磁铁42通电,电磁铁42产生磁性将永磁铁41向上吸住,阻挡壳4向上抬起,票纸8失去阻挡壳4的阻挡而在传送带2的作用下继续向前传送并从票纸出口102送出,乘客取出票纸8即可。

本实用新型通过传送带2将票纸8传送到打孔检票机构处,实现票纸8打孔的自动化,无需人工对票纸8进行打孔,检票人员仅需将票纸8插入票纸入口101即可,检票人员的劳动量得到极大降低。并且本实用新型还能对票纸8打孔后产生的废屑进行收集,避免废屑散落到地上。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防滑层为涂覆在传送带2表面的橡胶层。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