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售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21747发布日期:2020-01-07 08:59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自动售卖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售卖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出售水果的自动售卖机。



背景技术:

水果由于多汁且大多数有甜味被广泛消费者喜爱。水果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且能够帮助消化,可以补充人类所需的各种所需物质。

目前市场上的水果的出售需要经销商从产地运货,然后分销到各大超市、卖场或者批发市场,最后再面向消费者出售,经过的中间流程较多,抬高了水果售卖的价格。且终端销售商需要租用专门的场地对水果进行销售,且需要专人进行看护,无形中又增加了水果售卖的成本,最终售卖到消费者手中导致水果价格较高。

目前的消费者在购买水果时,需要去超市或者专门的水果超市去购买,这对于生活比较空闲的人来说没有问题,但是对于城市中的工作繁忙的年轻人来说,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多年轻人在饭后或者下午茶时间想吃一个水果,则因为需要专门去超市购买而放弃,有些人在下班回家的途中想购买水果,如果水果超市不顺路,则仍有很多人选择放弃购买,这样不仅影响了水果的销量,影响果农的收入,且年轻人不能经常吃到水果,对年轻人的生活体验也造成了一定性的影响。

现有的对零食、罐装或瓶装饮品或零食的售卖机有主要由履带式和弹簧式货道,其是通过履带输送或弹簧旋转将需要售卖的货物直接输出掉落到下面的取货口,然而对于将水果装在圆筒状的瓶子里,然后出售来说,如果将装有水果的瓶子自然落体掉落在机器最下端的出货口处,其瓶子内的水果容易摔坏,影响口感。而且履带和弹簧货道在每一层为了增加存货量,均水平布置有多条货道,水平布置的每条货道均需要一个电机进行驱动,而水果在售卖时由于季节和种类的原因,可以在售卖机的每一层放置同一种类的水果,那么传统的履带式或弹簧式的货道在每一层具有的多条货道的形式就不再适合进行水果的售卖。因此发明一种适合水果售卖的自动售卖机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售卖机,其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看护进行水果销售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售卖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竖向间隔布置有多层水果出货盘结构;

所述水果出货盘结构包括固定在壳体上的定圆盘,所述定圆盘下方对应有转动连接在壳体内的动圆盘,所述动圆盘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旋转,所述定圆面面朝动圆盘的侧面上设有平面螺旋轨道;

所述平面螺旋轨道的进出货口处设有出货装置。

优选的,所述出货装置包括横向放置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的一侧的壳体上开有电动取货门。

优选的,所述壳体前侧开口,所述壳体前侧开口处安装有开关门,所述开关门上设有拿取货物的取物口,所述电动取货门安装在取物口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电动取货门均连接在电机控制器上,所述进出货口的前侧上方的壳体上设有用来检测货物的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连接在电机控制器上。

优选的,还包括安装在壳体上的人机交互显示屏,所述人机交互显示屏连接在中央处理器上,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电机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机架和覆盖在机架上的遮挡板,所述壳体中心处竖向设置有支撑轴,所述定圆盘固定在支撑轴上,所述动圆盘转动安装在支撑轴上,所述动圆盘外圆面上套固有外齿圈,所述机架上转动连接有与外齿圈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经第一电机驱动。

优选的,所述动圆盘呈圆周均布的四角下部的机架上设有用来支撑动圆盘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和动圆盘之间设有滚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滚动机构由安装在支撑部上的底座和滚动连接在底座上的滚珠构成,所述滚珠接触支撑动圆盘;或者所述滚动机构由固定在支撑部上的上部带有槽口的固定块和转动连接在固定块的槽口内的锥形筒构成,所述锥形筒的轴线在垂直于定圆盘且经过定圆盘圆心的平面,所述锥形筒直径较大的一端置于外侧,所述锥形筒与动圆盘底面线接触。

优选的,所述取物口内上方安装有用来检测货物到位的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连接在电机控制器上。

优选的,所述平面螺旋轨道的轨迹为:第一,画出蜗状线;第二,然后以蜗状线的中心为圆心,以蜗状线的外端点为半径画圆线;第三,然后移动圆线进行偏心操作,使得圆线从内部与蜗状线的外端点相接,且圆线与蜗状线另一个交点与圆线与蜗状线外侧线之间间距等于螺距的点之间的角度小于度;第四,剪切掉蜗状线与圆线的两交点之间的圆线(或者剪切掉蜗状线与圆线的两交点之间的蜗状线),最外侧的封闭的轨迹为围绕定圆盘下侧面边沿一周的围板,在圆线到蜗状线外边线等于螺距的点处的围板上开设进出货口,在蜗状线上朝着进出货口边沿处之间连接有弧形导料板,所述弧形导料板的弧形开口对着进出货口。

优选的,还包括安装在壳体顶部的制冷装置。

优选的,所述出货装置包括包括每个动圆盘前侧设置的固定在壳体上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上侧面与动圆盘的上侧面平齐或低于动圆盘的上侧面,所述平面螺旋轨道的进出货口置于前侧右部,所述进出货口前侧的支撑台上转动安装有开口朝向动圆盘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上开有与进出货口对应的出料口,所述弧形板经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打开或关闭进出货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使用平面螺旋轨道对装在瓶子内的水果进行出售,一层只需要一个电机,且结构简单,节省了生产成本和运行成本。

2.使用平面螺旋轨道,出货平稳,不会导致水果被摔坏的后果。

3.使用该实用新型中特殊的平面螺旋轨道,相对于用传统的螺旋轨道来说,节省空间,增加装有水果的瓶体的放置容量。

4.瓶体从螺旋轨道输出后,可以将其输出到传输带上,由传输带传输到远离平面螺旋货道的进出货口处,有效的防止了顾客多拿水果的缺点。

5.在动圆盘下部使用锥形筒进行支撑,使得支撑效果好且两者之间没有摩擦,运行平稳且不易摩坏动圆盘底面。

6.使用该实用新型进行水果售卖,可以越过超市等中间商,且不需要租用超市等大场地,只需要在小区或办公楼内的空地上安装该机器,便可以进行自助水果销售,不仅销售水果成本降低,消费者购买费用降低,且购买方便,方便了消费者吃水果,促进了水果的销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b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开关门部分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拿掉开关门时的立体图(出货装置为设置支撑台部分)。

图7为本实用新型拿掉遮挡板时的立体图(出货装置为设置传送带部分)。

图8为出货盘结构的立体图(设有支撑台,且打开进出货口)。

图9为出货盘结构的立体图(设有支撑台,且关闭进出货口)。

图10为出货盘结构的另一视角立体图(设有支撑台)。

图11为锥形筒的立体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平面螺旋轨道轨迹的其中一个画法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定圆盘的仰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定圆盘视角一立体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定圆盘视角二立体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平面螺旋轨道的轨迹的画法。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出货装置为升降机构和接物板时的结构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出货装置为接物板时的在壳体外部下端开的取物口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升降装置和接物板的立体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支撑杆上安装滚球支撑动圆盘部分的视角一结构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支撑杆上安装滚珠支撑动圆盘部分的视角二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1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售卖机,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竖向间隔布置有多层水果出货盘结构;

所述水果出货盘结构包括固定在壳体1上的定圆盘2,所述定圆盘2下方对应有转动连接在壳体1内的动圆盘3,所述动圆盘3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旋转,所述定圆面面朝动圆盘3的侧面上设有平面螺旋轨道4;

所述平面螺旋轨道4的进出货口5处设有出货装置。

该实施例中,在进行水果销售时,先将水果装进圆柱形瓶体内,然后拧上瓶盖,反转动圆盘3,从进出货口5进行上料,水果瓶依次从进出货口5进入到平面螺旋轨道4内,当上料结束后,关闭第一驱动机构即可。用户购买水果时,第一驱动机构打开,动圆盘3正转,由于水果瓶放在动圆盘3上,水果具有一定的重力,因此水果瓶在动圆盘3的摩擦力下跟随着动圆盘3转动,由于上部设有定圆盘2,定圆盘2下部有平面螺旋轨道4,因此当动圆盘3正向转动时,水果瓶会沿着平面螺旋轨道4进行出货,最外侧的水果瓶从进出货口5出来,如果没有完全出来的话,在后面的水果瓶的推动下,其可以完全从进出货口5出来。然后经出货装置进行出货即可。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出货装置包括横向放置的传送带6,所述传送带6的传送方向的一侧的壳体1上开有电动取货门7。

该传送带6包括置于横向两侧的皮带轮和套在两皮带轮上的皮带,其中一个皮带轮经第二电机8驱动即可,第二电机8连接在电机控制器上。还可以在皮带的上下层之间设置固定在壳体1上的表面光滑的支撑板,皮带的上层可以略微低于动圆盘3的上侧面,这样方便水果瓶被推入到皮带上。当水果瓶被推到皮带上后,第二电机8使得皮带运行,皮带带着水果瓶到电动取货门7处,然后电动取货门7打开,消费者从电动取货门7处取出水果瓶,之后电动取货门7关闭即可。所述电动取货门7可以为感应门,防止夹伤人手,当货物取出后,电动取货门7关闭即可。

实施例3.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所述壳体1前侧开口,所述壳体1前侧开口处安装有开关门9,所述开关门9上设有拿取货物的取物口10,所述电动取货门7安装在取物口10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电动取货门7均连接在电机控制器上,所述进出货口5的前侧上方的壳体1上设有用来检测货物的第一光电传感器11,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11连接在电机控制器上。

该实施例中,将开关门9和壳体1之间设置门锁12,在取物口10一侧的开关门9上开有容纳腔13,在取物口10上下侧面上分别开有延伸到容纳腔13的上下侧壁上的滑槽,在上下滑槽之间滑动连接取货门701,在容纳腔13内固定电动伸缩杆702的底座,电动伸缩杆的活动杆部分固定在取货门701上,构成电动取货门7,在电动取货门7上可以安装连接在电机控制器上的感应传感器,安装感应传感器放置消费者拿取水果时夹手。电动伸缩杆可以由第四电机703、第四电机703上套固的动力齿轮705、啮合在动力齿轮705上且横向滑动连接在容纳腔13内的齿条706构成,将齿条706的一端固定在取货门701上即可。该实施例中取货口有多个,分别于多层的水果出货盘的进出货口相对应。

当使用传送带出货时,此时取物口置于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的一侧。传送带的第二电机8连接在电机控制器上。

当消费者通过人机交互显示屏进行货物选择后,人机交互显示屏将命令传递给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经电机控制器控制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动圆盘3转动,动圆盘3带动水果瓶在平面螺旋轨道4上移动,使得水果瓶朝着进出货口5移动,最终最外侧的水果瓶在平面螺旋轨道4和其相临的内侧水果瓶的推动下从进出货口5出货,出货后到位后被第一光电传感器11检测到,然后控制第一驱动机构停止,之后启动传送带6,传送带6带着水果瓶运输到电动取货门7处,其可以是通过控制传送带6的行程,也可是在电动取货门7上侧的壳体1上安装第二光电传感器14,当第二光电传感器14检测到水果瓶后,传送带6停止运行,此时电动取货门7打开,消费者从电动取货门7处将货物拿出即可。拿出货物后电动取货门7关闭,此次购买活动结束。

实施例4,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还包括安装在壳体1上的人机交互显示屏,所述人机交互显示屏连接在中央处理器上,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电机控制器。

可以设置中央处理器,当电动开关门9打开一定时间而第二光电传感器14处仍然有水果瓶时,电动取货门7关闭,此次购买活动失败,下次再购买水果时,此时的动圆盘3不动,直接打开电动取货门7,消费者将水果瓶拿出即可。如果水果售完时,当消费者购买之后,当动圆盘3转动一定时间后,第一光电传感器11检测到没有水果瓶可以判定水果售完,此时停止动圆盘3即可,后台将购买者预付款退还给客户即可。或者在每一层的侧面安装工业摄像头,工业摄像头连接在中央处理器上,工业摄像头来判断该层的水果有没有售卖完。

实施例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壳体1包括机架101和覆盖在机架上的遮挡板102,所述壳体1中心处竖向设置有支撑轴15,所述定圆盘2固定在支撑轴15上,所述动圆盘3转动安装在支撑轴15上,所述动圆盘3外圆面上套固有外齿圈16,所述机架上转动连接有与外齿圈16啮合的第一齿轮17,所述第一齿轮17经第一电机18驱动。

该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由外齿圈16、第一齿轮17和第一电机18构成。

实施例6,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所述动圆盘3呈圆周均布的四角下部的机架上设有用来支撑动圆盘3的支撑部19,所述支撑部19和动圆盘3之间设有滚动机构。

该实施例中在动圆盘3下部设置滚动机构对其支撑,提高了动圆盘3的承重能力,且中间和四角处都有支撑,使得其运行平稳。

实施例7,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所述滚动机构由安装在支撑部19上的底座和滚动连接在底座上的滚珠20构成,所述滚珠20接触支撑动圆盘3;或者所述滚动机构由固定在支撑部19上的上部带有槽口的固定块21和转动连接在固定块21的槽口内的锥形筒22构成,所述锥形筒22的轴线在垂直于定圆盘2且经过定圆盘2圆心的平面,所述锥形筒22直径较大的一端置于外侧,所述锥形筒22与动圆盘3底面线接触。当为滚珠20时,此时滚珠20与动圆盘3为点接触,在动圆盘3的圆周均布的四角处的四个滚珠20用来支撑动圆盘3,当动圆盘3转动时其下部的滚珠20在底座内滚动。当是锥形筒22支撑时,传统的是用直筒进行支撑,但是在动圆盘3的角速度一定的情况下,直筒接触的内侧的动圆盘3部分的线速度小于直筒接触的外侧部分的动圆盘3的线速度,而直筒的外圆面的每个点的线速度是一样的,因此会造成直筒与动圆盘3的摩擦,而改成锥形筒22进行支撑时,当锥形筒22的角速度一定时,其内侧较小直径的外圆面线速度小于外侧的较大的直接的外圆面的线速度,因此此时可以对锥形筒22的锥度进行设定,使得其内侧的外圆面与外侧的外圆面的线速度分别等于与其接触点的动圆盘3的线速度,这样支撑效果好,且锥形筒22和动圆盘3之间不会产生摩擦。

实施例8,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所述取物口10内上方安装有用来检测货物到位的第二光电传感器14,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14连接在电机控制器上。第二光电传感器14用来检测水果瓶是否到位。当水果达到取货口处时被第二光电传感器14检测到。第二光电传感器14可以经一个横向的连接杆连接固定在壳体1上。

实施例9,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螺旋轨道4的轨迹为:第一,画出蜗状线,如图12a;第二,然后以蜗状线的中心为圆心,以蜗状线的外端点为半径画圆线,如图12b;第三,然后移动圆线进行偏心操作,使得圆线从内部与蜗状线的外端点相接,且圆线与蜗状线另一个交点与圆线与蜗状线外侧线之间间距等于螺距的点之间的角度小于100度,如图12c;第四,剪切掉蜗状线与圆线的两交点之间的圆线如图12d(或者剪切掉蜗状线与圆线的两交点之间的蜗状线,如图12e),最外侧的封闭的轨迹为围绕定圆盘2下侧面边沿一周的围板23,在圆线到蜗状线外边线等于螺距的点处的围板23上开设进出货口5,在蜗状线上朝着进出货口5边沿处之间连接有弧形导料板24,所述弧形导料板24的弧形开口对着进出货口5。在平面螺旋轨道4的蜗状线轨迹中心处设有中心支撑盘25。这样设置平面螺旋轨道4的轨迹,可以充分的利用定圆盘2下部的空间,最大限度的容纳瓶体,使得蜗状线与围板23之间的部分空间也可以进料使用,而如果直接在围板23内使用蜗状线轨迹,则只有在蜗状线的进口处才可以正常最为进料的轨道,这样减少了轨道的承载容量。

实施例10,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安装在壳体1顶部的制冷装置。制冷装置连接在中央处理器上。

实施例11,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出货装置包括包括每个动圆盘3前侧设置的固定在壳体1上的支撑台26,所述支撑台26的上侧面与动圆盘3的上侧面平齐或低于动圆盘3的上侧面,所述平面螺旋轨道4的进出货口5置于前侧右部,所述进出货口5前侧的支撑台26上转动安装有开口朝向动圆盘3的弧形板27,所述弧形板27上开有与进出货口5对应的出料口28,所述弧形板27经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打开或关闭进出货口。

该实施例中,弧形板27的出料口28面朝其移动方向的一侧为锥形或圆弧过渡29,当平面螺旋轨道4出料时,此时其将最外侧的水果瓶移动出平面螺旋轨道,即使是只有大部分移出的情况下,其水果瓶已经大部分出了出料口28,此时移动弧形板关闭进出货口5的过程中,其锥形面切向前后两个水果瓶之间,将最外侧的水果瓶完全推出,防止了卡货的现象,且由于平面螺旋轨道4的进出货口5设置在了对角处,不用像使用传送带6一样再单独在平面螺旋轨道4的前侧设置一定的空间用来放置传送带6,因此大大的节省了空间,降低了成本。

此时的第一光电传感器11装在对应与进出货口5外侧的壳体1上,不用再装第二光电传感器,当水果瓶被大半输出弧形板的出料口28时,此时水果瓶被第二光电传感器14检测到,此时第一电机18停止运动,第二驱动装置开始工作,在利用弧形板27封闭进出货口5的同时将出来的水果瓶完全切出。在进出货口5的沿着切出方向的一端的支撑台26上设置有挡板30,挡板30可以将瓶子挡在对应电动取货门7的内侧位置。

该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定圆盘2上的第三电机31,所述第三电机31输出轴上套固有驱动齿轮32,所述弧形板27上端面上分布有与驱动齿轮32啮合的端面齿33。这样第三电机31连接在电机控制器上,当第三电机31工作时,可以经驱动齿轮32、端面齿33驱动弧形板27打开或关闭进出货口5。在支撑台26上开有弧形滑槽34,弧形板27滑动连接在弧形滑槽34内即可。

实施例1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出货装置为,固定在壳体内的竖直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连接有接物板35,所述壳体前侧下部设有一电动开关门,用于取出接物板35上的货物。该实施例在使用时,该升降机构位于进出货口一侧,升降机构上安装一个用于接收水果瓶的接物板35。该升降机构由转动连接在壳体内上侧的上带轮36、转动连接在壳体下侧的下带轮37、套在上下带轮之间的提升带38、驱动其中一个带轮且固定在壳体上的提升电机构成,所述提升电机连接在电机控制器上,由电机控制器控制其行程。上下带轮可以为同步带轮,提升带为同步带。在接物板35上安装一光电传感器,用来检测水果瓶到位。也可以在每一层的接物板35停止接收水果瓶的位置的壳体上安装一个光电传感器,用来检测接物板到位后通过电机控制器控制接物板停止在接物位置。当需要取哪一层的水果瓶时,升降机构控制接物板停止在需要接受水果瓶的位置,然后动圆盘转动,将水果从进出货口排出来,进入到接物板上,在接物板的侧面可以暗账用来阻止水果瓶从进出货口出来后继续向外行走的挡板39。

为了方便内侧的水果瓶将外侧的水果瓶平稳的推出进出货口,可以放置一到两个内装重物的瓶子,该瓶子的作用是用来推出最后一个水果瓶。

为了方便水果瓶从进出货口出来,同样可以使用实施例11中的弧形板装置来将水果瓶切出。

该实施例中的出货装置节省了电动开关门的数量,只需要一个电动开关门即可,降低了成本。

该实施例中的货道的设置,其平面螺旋轨道的轨迹是:第一,先画出蜗状线,如图16a;第二,在蜗状线开口的上侧、蜗状线开口一侧和蜗状线开口相对的一侧分别画蜗状线的切线,然后在最后一侧画第四条直线,使得四条直线最终形成一个正方形,如图16b;第三,做一条过蜗状线外端点和蜗状线中心的中心直线,然后将第四条直线向内阵列多个,阵列的两相邻直线之间的距离等于蜗状线的螺距,如图16c;第四,以中心直线与蜗状线的两个交点为端点做与第四条直线相切的圆弧,然后以蜗状线相邻两外端点的两个与中心直线相交的端点为端点,做相切第四直线向内阵列的首个直线的圆弧,然后依次以同样的方法依次向内做多个圆弧,如图16c和d;第五,切掉中心直线做圆弧一侧的蜗状线,如图16e;第六,以圆弧为中心以蜗状线的内端点为外径做圆即可,如图16f。这样就完成了平面螺旋轨道的轨迹,该轨迹可以内切在正方形内,也就是当其固定在上圆盘下时,可以充分利用下圆盘的空间,修改后的轨迹优于未修改的蜗状线轨迹,因为没有修改的蜗状线轨迹固定在圆盘下时没有用到的空间要远远大于该实施例中修改后的利用空间。

实施例13,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所述支撑部上固定有朝着动圆盘2中心处延伸的长条状支撑杆40,所述支撑杆40面朝动圆盘的侧面上沿着其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滚动连接在支撑杆40上的滚珠20,所述滚珠20接触并支撑动圆盘2。

该实施例中,在动圆盘2下部的壳体上固定支撑杆40,在支撑杆40上滚动连接有多个用来支撑动圆盘2的滚珠20。这样滚珠20和动圆盘2之间是点接触,且有多个点对动圆盘进行支撑,不仅降低了动圆盘与支撑物之间的摩擦,且支撑效果好。

以上实施例中的机构可以根据需要任一组合,以上分开的实施例并不作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