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游船网络预订及检测系统,尤其是一种用于无人游船的登船系统。
背景技术:
无人船是一种可以无需遥控,借助精确卫星定位和自身传感即可按照预设任务在水面航行的全自动水面机器人,英文缩写为usv。国内外许多企业大力投入无人船的研制,充分发挥无人船低成本、无随船专员、低风险的优势,最大化体现水域机器人的价值。
游船分布在江河、湖泊、海湾等各处景区,作为运输工具为游客享受水域风景提供服务,巡游路线较为固定,对船体平稳安全性要求较高。但是当下游船经常出现超载或撞击现象,尽管无人游船通过避障系统降低了撞船事件的概率,但是并无完善的检测系统,无法确保登船乘客有序控制;其中游船乘客数量需符合船体座位安排,无人游船无专员值班会导致在自动运行过程中常常出现逃票或夹带问题,人员超载导致安全风险大增,甚至出现抢座而破坏游玩公平性和欢乐气氛,如何建立便利的登船系统,验证乘客信息一致性成为技术难点。
鉴于此,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当下无人游船缺少预订、登陆检测和座位分配功能,不能准确引导乘客登船和入座;需要无人游船设置配套的登陆系统,完善无人游船与乘客的互动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用于无人游船的登船系统,船体内设置有船门入口、座位、控制器、通讯系统、终端设备、检测设备和门禁设备。
所述控制器作为无人游船控制中枢,连接并监控通讯系统、检测设备和门禁设备运行过程,且控制器上设置储存设备可保存服务信息,包括无人游船的编号、位置、状态信息;所述通讯系统与移动互联网相连,建立控制器与终端设备的通信通道。
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手机和/或电脑,由乘客携带或安装于登船码头,所述终端设备为乘客提供操作接口,所述终端设备上安装登船app可生成订单信息,具体为,乘客在终端设备的登船app上确定预订的游船编号、座位编号、起止时间和起止地点信息,并录入身份证号码、人脸数据和指纹数据,由登船app整理成可登船的订单信息,并通过移动互联网与通讯系统通信,将订单信息保存到控制器中;当登船时,所述控制器根据检测设备和订单信息的对比结果生成指令,驱动门禁设备动作完成乘客登船过程。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设备包括身份证识别器、人脸识别器和指纹识别器,其中身份证识别器和人脸识别器安装于无人游船的船门入口处,指纹识别器安装于无人游船内的座位上。
进一步的,所述门禁设备包括入船门禁和座椅门禁,其中入船门禁安装于无人游船的船门入口处,而座椅门禁安装于无人游船内的座位上。
进一步的,所述入船门禁包括配套设置的第一伺服电机、船舱门和第一红外传感器,其中船舱门可旋转的安装在船门入口处,可阻挡乘客入船,当检测设备检查到乘客的身份证号码和人脸数据与服务器中保存记录一致时,控制器驱动第一伺服电机打开船舱门,允许对应乘客上船;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安装在船门入口处,当第一红外传感器感应到乘客已经上船则通知控制器,由控制器驱动第一伺服电机关闭船舱门,其中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船舱门的底端设置有相互啮合的转动齿轮,第一伺服电机转动不同角度,则带动船舱门转动到对应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座椅门禁配套设置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座椅栏杆和第二红外传感器,其中座椅栏杆可旋转的安装在座位内侧,可阻挡乘客入座,当乘客扫描指纹,检测设备检查到乘客的指纹数据与服务器中保存记录一致时,控制器驱动第二伺服电机打开座椅栏杆,允许对应乘客入座;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安装在座位左侧扶手上,当第二红外传感器感应到乘客已经入座则通知控制器,当第二红外传感器感应到乘客已经离开则通知控制器,由控制器驱动第二伺服电机关闭座椅栏杆,其中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座椅栏杆的底端设置有相互啮合的转动齿轮,第二伺服电机转动不同角度,则带动座椅栏杆转动到对应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设置于船舱的摄像系统,包括鱼眼摄像头和红外摄像头,监控中心可根据通讯系统上传的摄像系统数据,远程检查乘客分布和入座情况,当无人游船上乘客均按序落座后,监控中心给无人游船控制器下发允许启航指令,如果无人游船上情况异常,则给无人游船控制器下发闭锁指令,管理人员通过无人游船上的语音设备安排乘客就座或上船进一步排查异常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通讯系统包括5g通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5g通讯卡,上述移动互联网包括5g通信基站;终端设备通过5g通讯卡加入移动互联网,控制器通过5g通讯设备与5g通讯基站建立无线通信链路,接收并保存终端设备订单信息,并将确定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其中5g通讯基站包括5g天线和射频模块,5g终端设备包括5g芯片balong5000。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终端设备为乘客预订游玩所需的无人游船提供操作接口,通过身份证信息、人脸数据双重验证实现登船,通过指纹识别器打开座椅门禁,确保所有乘客按订单信息进入并对应入座;本实用新型方便乘客预订无人游船,防止乘客抢座位,防止其它乘客代票,防止无票乘客混入无人游船,确保无人游船不超载,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人游船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人游船的登船系统内容组成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人游船船体内侧入船门禁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人游船船体单个座位独立显示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人游船中身份证识别器和人脸识别器独立显示的立体图。
图中:1-控制器;2-通讯系统;3-终端设备;4-检测设备;5-门禁设备;6-船门入口;7-座位;201-5g通讯设备;301-登船app;302-5g通讯卡;401-身份证识别器;402-人脸识别器;403-指纹识别器;404-摄像系统;501-入船门禁;502-座椅门禁;503-第一伺服电机;504-船舱门;505-第一红外传感器;506-第二伺服电机;507-座椅栏杆;508-第二红外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纵向”、“横向”、“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就参考附图和实施例结合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用例1:如图1-5所示,一种用于无人游船的登船系统,船体内设置有船门入口6、座位7、控制器1、通讯系统2、终端设备3、检测设备4和门禁设备5。
所述控制器1作为无人游船控制中枢,连接并监控通讯系统2、检测设备4和门禁设备5运行过程,且控制器1上设置储存设备可保存服务信息,包括无人游船的编号、位置、状态信息;所述通讯系统2与移动互联网相连,建立控制器1与终端设备3的通信通道;其中控制系统为以sim32f系列cpu处理器为核心组成的控制箱,控制系统和通讯系统2主体部件安装于船舱内。
所述终端设备3包括手机和电脑,其中手机由乘客携带,电脑安装于登船码头,所述终端设备3为乘客提供操作接口,所述终端设备3上安装登船app301可生成订单信息,具体为,乘客在终端设备3的登船app301上确定预订的游船编号、座位7编号、起止时间和起止地点信息,并录入身份证号码、人脸数据和指纹数据,由登船app301整理成可登船的订单信息,并通过移动互联网与通讯系统2通信,将订单信息保存到控制器1中;当登船时,所述控制器1根据检测设备4和订单信息的对比结果生成指令,驱动门禁设备5动作完成乘客登船过程。
本实施例中,所述通讯系统2包括5g通讯设备201,所述终端设备3包括5g通讯卡302,上述移动互联网包括5g通信基站;终端设备3通过5g通讯卡302加入移动互联网,控制器1通过5g通讯设备201与5g通讯基站建立无线通信链路,接收并保存终端设备3订单信息,并将确定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3;其中5g通讯基站包括5g天线和射频模块,5g终端设备3包括5g芯片balong5000。
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设备4包括华视cvs-600证卡扫描仪身份证识别器401、高拍仪id3000人脸识别器402和光学live20m指纹识别器403,其中身份证识别器401和人脸识别器402安装于无人游船的船门入口6处,指纹识别器403安装于无人游船内的座位7上,身份证识别器401可以输入或读取身份证信息,人脸识别器402可以拍摄并上传人脸信息,指纹识别器403可以扫描乘客指纹。
本实施例中,所述门禁设备5包括入船门禁501和座椅门禁502,其中入船门禁501安装于无人游船的船门入口6处,而座椅门禁502安装于无人游船内的座位7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入船门禁501包括配套设置的第一伺服电机503、船舱门504和第一红外传感器505,其中船舱门504可旋转的安装在船门入口6处,可阻挡乘客入船,当检测设备4检查到乘客的身份证号码和人脸数据与服务器中保存记录一致时,控制器1驱动第一伺服电机503打开船舱门504,允许对应乘客上船;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505安装在船门入口6处,当第一红外传感器505感应到乘客已经上船则通知控制器1,由控制器1驱动第一伺服电机503关闭船舱门504,其中第一伺服电机503的输出端与船舱门504的底端设置有相互啮合的转动齿轮,第一伺服电机503正向转动180度,则带动船舱门504向船舱内转动90度从而打开船舱门504,然后当第一伺服电机503反向转动180度,则带动船舱门504向船舱外转动90度从而关闭船舱门504。
本实施例中,所述座椅门禁502配套设置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506、座椅栏杆507和第二红外传感器508,其中座椅栏杆507可旋转的安装在座位7内侧,可阻挡乘客入座,当乘客扫描指纹,检测设备4检查到乘客的指纹数据与服务器中保存记录一致时,控制器1驱动第二伺服电机506向外打开座椅栏杆507,允许对应乘客入座;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508安装在座位7左侧扶手上,当第二红外传感器508感应到乘客已经入座则通知控制器1,由控制器1驱动第二伺服电机506关闭座椅栏杆507;乘客可再次扫描指纹,打开座椅栏杆507,当第二红外传感器508感应到乘客已经离开则通知控制器1,由控制器1驱动第二伺服电机506关闭座椅栏杆507,其中第二伺服电机506的输出端与座椅栏杆507的底端设置有相互啮合的转动齿轮,第二伺服电机506正向转动180度,则带动座椅栏杆507向座位7外部转动90度从而打开座椅栏杆507,然后当第二伺服电机506反向转动180度,则带动座椅栏杆507向座位7内转动90度从而关闭座椅栏杆507。
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设备4还包括设置于船舱的摄像系统404,包括鱼眼摄像头和红外摄像头,监控中心可根据通讯系统2上传的摄像系统404数据,远程检查乘客分布和入座情况,当无人游船上乘客均按序落座后,监控中心给无人游船控制器1下发允许启航指令,如果无人游船上情况异常,则给无人游船控制器1下发闭锁指令,管理人员通过无人游船上的语音设备安排乘客就座或上船进一步排查异常情况。
当乘客乘坐的无人游船到站后,控制器1驱动第一伺服电机503和对应座位7第二伺服电机将船舱门504和座椅栏杆507都打开,并通过摄像系统404查看乘客是否已经下船,当乘客下船后,控制器1驱动第一伺服电机503和对应座位7第二伺服电机将船舱门504和座椅栏杆507都关闭。
无人游船登船步骤如下。
步骤一:乘客在终端设备3的登船app301上预定无人游船,登船app301生成订单信息,并经由5g通讯卡302、5g通讯基站和5g通讯设备201将订单信息转发给无人游船,保存到控制器1中。
步骤二:身份证识别器401读取乘客身份证信息,同时人脸识别器402拍摄乘客人脸信息,控制器1接收身份证识别器401和人脸识别器402上传的信息,对比订单信息生成指令。
步骤三:当控制器1判断乘客输入的身份和人脸信息都正确时,控制器1给入船门禁501下发允许登船指令。
步骤四:控制器1驱动第一伺服电机503正向转动180度,其输出端带动船舱门504向船舱内转动90度从而打开船舱门504。
步骤五:当控制器1接收到第一红外传感器505信息判断乘客已经通过船门入口6,则生成关闭船舱门504的指令。
步骤六:控制器1驱动第一伺服电机503反向转动180度,其输出端带动船舱门504向船舱外转动90度从而关闭船舱门504。
步骤七:乘客根据订单信息,走到对应座位7上,将订单信息中对应的手指伸向指纹识别器403,指纹识别器403读取乘客指纹信息并上传给控制器1。
步骤八:当控制器1判断乘客输入的指纹信息都正确时,控制器1给座椅门禁502下发允许入座指令。
步骤九:控制器1驱动第二伺服电机506正向转动180度,其输出端带动座椅栏杆507向座位7外转动90度从而打开座椅栏杆507。
步骤十:当控制器1接收到第二红外传感器508信息判断乘客已经入座,则生成关闭座椅栏杆507的指令。
步骤十一:控制器1驱动第二伺服电机506反向转动180度,其输出端带动座椅栏杆507向座位7内转动90度从而关闭座椅栏杆507。
步骤十二:监控中心可根据通讯系统2上传的摄像系统404数据,远程检查乘客分布和入座情况,当无人游船上乘客均按序落座后,监控中心给无人游船控制器1下发允许启航指令,如果无人游船上情况异常,则给无人游船控制器1下发闭锁指令,管理乘客通过无人游船上的语音设备安排乘客就座或上船进一步排查异常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