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售卖设备及其出票装置和出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2125发布日期:2020-05-20 01:13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售卖设备及其出票装置和出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助终端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出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愈加激烈,为了能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以无需工作人员看守的、高效准确地完成交易的自助售卖模式成为企业拓宽销售渠道的一种选择。

在目前的自助售卖设备中,单张票据类自助售卖设备的出票装置在将多张票据从票仓搓出时,不容易将需要的单张票据与其它票据分离,不能保证单张票据出票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自动售卖设备及其出票装置和出票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保证单张票据出票的准确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出票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入票口和入票通道,所述入票通道连通所述入票口;

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安装于所述壳体;以及

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位于所述入票通道内,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和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共同协作将进入所述入票通道的票据沿与出票方向垂直的方向且朝所述第一限位件弯曲。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搓票滚轮,所述搓票滚轮靠近所述入票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沿垂直于出票方向的方向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第一抵接部;

每个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第二抵接部;

所述第一抵接部与票据的接触点与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的两个第二抵接部的连线不相交,并且所述第一抵接部与票据的接触点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抵接部的连线的上方,以使得所述第一抵接部与两个所述第二抵接部可共同协作将进入所述入票通道的票据沿与出票方向垂直的方向且朝所述第一限位件弯折。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导向斜面;

所述导向斜面朝向所述入票口,所述导向斜面用于引导票据与所述第二抵接部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入票通道内设有票据限制通道;

所述票据限制通道的厚度大于一张票据的厚度且小于两张票据的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挡件和第二挡件;

所述第一挡件和所述第二挡件共同限定形成所述票据限制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件包括阻挡斜面;

所述阻挡斜面朝向所述入票口,所述阻挡斜面用于抵接搓入所述入票通道的多张票据,使得多搓出的票据与需要送出的一张票据逐渐分离,而需要送出的一张票据进入所述票据限制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设有出票口和出票通道;

所述出票通道连通所述出票口;

所述票据限制通道的出口朝向所述出票通道的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二挡件共同限定形成所述入票通道;

所述第一挡件位于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票装置包括胶辊组件,其包括第一胶辊和第二胶辊;

所述第一胶辊和所述第二胶辊分别安装于所述壳体,并且位于所述入票通道和所述出票通道之间,所述第一胶辊和所述第二胶辊在垂直于所述出票通道的方向上对齐且相互抵接,所述第一胶辊和所述第二胶辊的相抵接处位于所述入票通道和所述出票通道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出票系统,包括票仓和以上所述的出票装置,所述票仓与所述出票装置连接;

所述票仓用于存储票据,所述票仓开设有走票口,所述走票口的位置与所述入票口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自动售卖设备,包括以上所述的出票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售卖设备及其出票装置和出票系统中,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和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共同协作将进入所述入票通道的票据沿与出票方向垂直的方向且朝所述第一限位件弯曲,可使得需搓出的票据与其它票据稍微分离,以减少票据之间的摩擦力,以利于将需搓出的票据与其它票据分离,可保证单张票据出票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票系统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出票系统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出票系统的出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出票系统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至图7是图1所示的出票系统的出票装置的不同角度结构示意

图,其中票据被弯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上端”、“下端”、“顶部”以及“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票系统100,包括票仓10和出票装置20,所述票仓10与出票装置20连接。

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所述票仓10为立方体结构,用于存储票据200。所述票仓10包括走票口102和压票滚轮104。所述走票口102贴近所述票仓10的底壁。所述压票滚轮104安装于票仓10且位于所述票仓10内,用于抵压所述票仓10内的票据200。

所述出票装置20包括壳体22、第一限位件24、第二限位件26和胶辊组件28,所述第一限位件24、第二限位件26和胶辊组件28均位于所述壳体22内。

所述壳体22设有入票口220、出票口222,入票通道224和出票通道226。所述入票口220的位置与所述走票口10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入票通道224连通入票口220,所述出票通道226连通出票口222。所述入票通道224内设有票据限制通道228,所述票据限制通道228的出口朝向所述出票通道226的入口,所述票据限制通道228的厚度大于一张票据200的厚度且小于两张票据200的厚度。

请继续参阅图4,所述壳体22包括第一挡件221和第二挡件223,所述第一挡件221和第二挡件223共同限定形成所述票据限制通道228。

所述第一挡件221包括阻挡斜面2210,所述第二挡件223为平板状,所述阻挡斜面2210与第二挡件223呈锐角,所述阻挡斜面2210朝向入票口220,所述阻挡斜面2210用于抵接多搓出的票据200,使得多搓出的票据200与需要送出的一张票据200逐渐分离,而需要送出的一张票据200进入票据限制通道228。因为所述票据限制通道228的厚度大于一张票据200的厚度且小于两张票据200的厚度,所以在票据200的传送过程中,多出来的票据200都会被第一挡件221和第二挡件223阻挡于所述入票通道224内,从而实现把多搓出的票据200分离开来,待下张票据200的传送。另外,所述第一挡件221包括阻挡斜面2210,可利于多搓出的票据200与需要送出的一张票据200逐渐分离,以便于将需要送出的一张票据200引导至票据限制通道228。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件221和第二挡件223中的至少一个位置可以调节,以使得可根据不同票据的厚度调节票据限制通道228的厚度,使得票据限制通道228的厚度大于一张票据的厚度且小于两张票据的厚度。例如,所述第一挡件221安装于票据的上方,可沿垂直于票据的方向移动,以调节其与第二挡件223的相对位置,在调节票据限制通道228的厚度大于一张票据的厚度且小于两张票据的厚度时,可通过螺栓或螺钉等将第一挡件221固定于壳体22,以使第一挡件221和第二挡件223的相对位置固定。

请复参阅图2和图3,所述第一限位件24安装于壳体22,第一限位件24位于入票通道224外,并且靠近入票口2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24为搓票滚轮,位于票仓10的底部,并且靠近走票口102。当票据200放置于票仓10内时,票据200利用其自重压在搓票滚轮24上。另外所述压票滚轮104抵压在票据200的上方,以使票据200进一步压紧搓票滚轮24,以增加票据200与搓票滚轮24之间的摩擦力,可利于搓票滚轮24将票据200搓出走票口102。搓票滚轮24与电机相连接,当电机驱动搓票滚轮24绕其转动轴线转动时,搓票滚轮24将与其接触的票据200搓出走票口102。

请一并参阅图5,图6和图7,所述第二限位件26位于入票通道224内,第二限位件2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26沿垂直于出票方向的方向设置,并且分别位于搓票滚轮24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26和所述搓票滚轮24共同协作将进入入票通道224的票据200沿与出票方向垂直的方向且朝所述搓票滚轮24弯曲。在搓票滚轮24将票据200搓出票仓200时,会有多张票据200被搓出,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26和所述搓票滚轮24共同协作将进入入票通道224的多张票据200沿与出票方向垂直的方向且朝所述搓票滚轮24弯曲,可使得与搓票滚轮24接触的票据200与其它票据200稍微分离,以减少票据200之间的摩擦力,以利于将与搓票滚轮24接触的票据200与其余的票据200分离。

所述第一限位件24包括第一抵接部240(见图7),每个所述第二限位件26包括第二抵接部260。所述第一抵接部240与票据200的接触点与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26的两个第二抵接部260的连线不相交,并且所述第一抵接部240与票据200的接触点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抵接部260的连线的上方,以使得所述第一抵接部240与两个所述第二抵接部260可共同协作将进入入票通道224的票据200沿与出票方向垂直的方向且朝所述搓票滚轮24弯折。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26相对于所述第一限位件24对称设置。每个所述第二限位件26包括导向斜面262,所述导向斜面262朝向入票口220,用于引导由搓票滚轮24搓出的票据200与第二抵接部260抵接。

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26为片状结构,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26与所述第二挡件223共同限定形成所述入票通道224,所述第一挡件221位于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26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可为其它结构,只要能与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26共同协作将进入入票通道224的票据200沿与出票方向垂直的方向且朝所述搓票滚轮24弯折即可,例如,所述第一限件可包括搓票滚轮和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可采用与第二限位件26类似的结构,在搓票滚轮将票据搓出票仓后,限位结构与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26共同协作将进入入票通道224的票据200沿与出票方向垂直的方向且朝所述搓票滚轮24弯折。

请复参阅图2和图3,所述胶辊组件28设置于所述入票通道224和所述出票通道226之间,包括第一胶辊280和第二胶辊282,所述第一胶辊280和所述第二胶辊282分别安装于所述壳体22,并且位于入票通道224和出票通道226之间,所述第一胶辊280和所述第二胶辊282在垂直于所述出票通道226的方向上对齐且相互抵接,所述第一胶辊280和所述第二胶辊282的相抵接处位于入票通道224和出票通道226之间。所述第一胶辊280和所述第二胶辊282可分别绕各自的旋转轴线转动,以将从入票通道224出来的票据200搓入出票通道226,并从出票口222送出。

在本实施例的所述出票装置20中,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26和所述第一限位件24用于共同协作将进入所述入票通道224的票据沿与出票方向垂直的方向且朝所述第一限位件24弯曲,可使得需搓出的票据与其它票据稍微分离,以减少票据之间的摩擦力,以利于将需搓出的票据与其它票据分离,可保证单张票据出票的准确性。

另外,由于所述票据限制通道228的厚度在一张票据厚与两张票据厚之间,在票据200传送的过程中,若有多张票据进入所述入票通道224,则仅有一张票据会从所述票据限制通道228送进所述出票通道226,而多余的票据会被留于所述入票通道224,待下一次传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售卖设备,其包括以上实施例提供的出票系统100。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阅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